不一樣的浙大教授:王立銘

2021-01-14 弗雷賽斯

新書發布會開場前,一個穿紅外套的小女孩站上講臺,拿著話筒奶聲奶氣地說:「請大家關閉手機,向中間就座。」這引發了現場觀眾們的一陣笑聲。


這個小姑娘是王立銘的大女兒,今年剛六歲。爸爸的新書寫了什麼,她還搞不太懂,但她知道爸爸正在做一件「特別好的事兒」。


在擁有了兩個女兒之後,王立銘覺得自己改變了很多。他心中隱隱有個念頭:當老師可以影響學生,當科普作家可以影響讀者。


在王立銘眼裡,科普對於公眾最重要的影響,並不在於傳授多少專業的科學知識。


「現在的科學紛繁複雜,大部分理論和一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沒有太大關係,也不需要讓每個人都知道。重要的是科學的邏輯,就是當我們面對一個未知的新事物時,應該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思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


去年,一位佛教界的朋友讀了《吃貨的生物學修養》後,寫了一則評論:「我一向特別鄙視你們科學家,總要殺實驗動物。但看了這本書後,我理解了科學家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實驗,為什麼要先在動物身上測試,為什麼動物必要的犧牲對科學發現非常重要。」


這讓王立銘很高興:他做科普的目的,就是希望培養公眾的科學素養,讓大家理解科學家怎樣思考問題,能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科研工作及其中的每一次突破。


「在這個技術爆炸的時代,新事物每天都出現,缺乏科學觀念的人會感到無所適從。所以,我是寫給對這個時代充滿焦慮、對新事物懷有畏懼的人。」


相關焦點

  • 浙大教授王立銘:隔離是對抗烈性傳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浙大教授王立銘:隔離是對抗烈性傳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2020-01-29 21:35: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得到App「一萬小時計劃」首場講座落地:浙大教授王立銘開講基因科技
    得到App「一萬小時計劃」首場講座落地:浙大教授王立銘開講基因科技   1月19日下午,得到App「一萬小時計劃」的第一場講座落地浙江圖書館。
  • 「斜槓青年」王立銘 | 人物
    :他既是浙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教授,又是本公號的籤約作者,寫了許多漂亮的科普文章。►王立銘和他的大女兒在新書發布會上,左一為王立銘的老師饒毅教授,右一為北大教授魏文勝。 但對於專業選擇,王立銘不是沒有動搖過。
  • 浙江大學80後教授王立銘:科普衝動,按捺不住
    最近,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立銘回了趟北京大學。在自己的母校,他帶著新書《上帝的手術刀》舉辦發布會。王立銘的上一本科普著作《吃貨的生物學修養》獲得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12年前,王立銘走出校園,帶著投身科研的熱忱,從北京飛到洛杉磯,又在2013年回到祖國的懷抱,2014年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科研之外,他按捺不住科普的「衝動」:把關於科學的故事講出來。  讓公眾獲取專業的科學知識,不是科普最重要的任務  翻看王立銘的科普著作,覺得特別「接地氣」。
  • 浙大課題組揭"吃"的奧秘
    浙大課題組揭"吃"的奧秘 圖片來源:網絡   當你感到特別餓時,似乎連平時不愛吃的食物也會覺得特別香。這是為什麼?這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浙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王立銘課題組通過在實驗室中重現果蠅的覓食行為,為我們揭開了關於「吃」的奧秘之冰山一角。
  • 王立銘線上講座:基因編輯,雕刻生命的手術刀
    基因編輯,雕刻生命的手術刀為你呈現基因編輯技術的來龍去脈以及對個人到底有何影響王立銘
  • 專訪丨《上帝的手術刀》作者王立銘:基因編輯是擋不住的
    彼時,浙江大學教授、「80後」神經生物學家王立銘回國才一年多。他研究動物的神經系統如何控制代謝,作為一種研究工具,基因編輯技術在他的實驗室裡經常被應用。為了釐清自己在爭辯中該持什麼態度,他決定寫一寫基因編輯技術的前世今生,最終促成了2017年5月出版的《上帝的手術刀:基因編輯簡史》一書。
  • 向你隆重推薦——《王立銘·生命科學50講》
    主講人王立銘,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同時也是現象級科普暢銷書《吃貨的生物學修養》《上帝的手術刀》的作者。不僅學術水平高,更是擁有超一流的講故事的能力。將複雜晦澀的生命科學,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地講出來,最佳人選非王立銘教授莫屬。3. 生物學思維是人們理解人類社會、商業和人生的最佳思維模型,正在網際網路時代,成為人類的底層思維方式。而這門課帶給你的,正是最純正的生物學思維。
  • 浙大教授腦研究 浙大胡海嵐教授腦研究獲獎將有望治癒抑鬱症?
    【浙大教授腦研究】7月15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IBRO-Kemali)基金會評獎委員會宣布:第12屆國際獎的獲得者,為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
  • 微積分成搶手課:浙大教授「礦爺」開直播
    3月23日,浙大紫金港校區東教學樓,微積分課上,蘇德礦拿著手機給學生們講解。視覺中國 圖  【編者按】  近日,人稱「礦爺」的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蘇德礦成了「網紅」。和直播間裡的爭奇鬥豔的美女們相比,這名貌不驚人的老教授是個靠內涵的「實力派」。大學校園裡公認最難的「微積分」,在蘇德礦教授手裡瞬間成了搶手課。  3月23日,蘇教授在課堂上用三腳架架起手機開始直播。
  • 「都來讀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教授與小學生共讀詩詞哲學
    80年後,浙大教授再次回到湄潭舉辦小學生讀書會,以學術的初心,啟蒙新一代。>「如同音樂無國界一樣,詩心,也不分老幼。同為浙大人文學院教授的池昌海,為學生們帶來「《論語》哲理故事」。他摘取《論語》中孔子和學生之間的故事,讓小學生們更直接理解其中的學習理念:子路、冉有、公西華問孔子同樣的問題,得到不同的「因材施教」的回答;「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孔子看重的因時施教。「孔夫子這個可愛的老爺爺,也有我們現代的平等、民主意識,對弟子寬嚴有別。」池昌海講述道。
  • 浙大教授莊表中:用魔術「包裝」力學的科普網紅
    作為一名科研和教育工作者,他用一生踐行著以教為本、快樂拼搏  浙大教授莊表中:  用魔術「包裝」力學的科普網紅  從莊表中教授家裡出來的時候,錢報記者拿回來一疊學術資料和一袋子魔術道具,老先生關照:「回去好好練練。」  今年85歲的莊表中教授,是浙江大學力學系的退休教師。他出生在日寇侵華的戰爭年代,親眼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 浙大教授一直播,用生活段子教高等數學獲央視點讚
    日前,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對浙大教授在一直播授課進行了報導,事件一出即受到廣泛關注,連王思聰也為之點讚。蘇德礦是一名數學教授,在浙大有著這樣一種說法:蘇德礦的課,你一定要上。浙大人把這句話寫在學生手冊上屆屆相傳。
  • 網紅教授鄭強再次炸雷:浙大到貴大,貴大回浙大,這一次到了太大
    這些年,鄭強教授始終吸引著萬千眼球,網紅教授、憤青教授名副其實。 4月22日,鄭強教授再次刷爆螢屏,年屆退休的鄭同志再次披掛上陣西徵太原理工大學,擔任黨委書記。 由浙大到貴大、貴大回浙大,到這次遠赴太大,鄭強教授每一次華麗轉身,都發人深省!
  • 美國教授:當前最重要的是,把北大清華浙大從「三流」提升為「二流...
    在國際上前幾名的頂尖大學,所有的教授都是該學科同年齡段裡最優秀的。因此,這些學校要求其教師除了保持自己作為這行頂尖的學者外,還要花時間在學生身上,讓這些最好的學生受到教育和啟迪。因此,每所學校發展階段不一樣、水平不一樣,對發表論文所強調的內容也就不一樣了。』 我很認同楊衛的話。楊衛到底是開國以來第一個當了大學校長的常春藤畢業生。
  • 從浙大副書記,到太原理工書記,「網紅」教授鄭強升了還是降了?
    這些天,浙大的黨委副書記鄭強教授可謂是火得不行,他的相關言論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引起了很大爭議,他也被人稱為「網紅」教授。鄭強是福建人,本科就讀於浙江大學,碩士博士都在四川大學度過,學的是化學,畢業後專攻材料。
  • 桑兵獲聘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為史學領域首位
    2018-08-25 09: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曾福泉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著名歷史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桑兵日前獲聘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桑兵成為浙大第10位文科資深教授,也是浙大歷史學系第一位文科資深教授。
  • 中國工程院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公布,5位浙大教授上榜
    根據中國工程院網站公開信息,2019年院士增選的第二輪評審將在今年10月的最後一周進行,最終確定的總名額不超過80人。在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中,浙大教授佔據5個名額。以下是入選的浙大教授名單:童水光 浙大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候選人之一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他主要從事重大機械裝備的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技術、數位化設計及仿真技術、鍋爐熱力學分析與仿真系統、逆向工程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 三問浙大:鄭強教授調走了,浙大精神崩潰了?
    按理說,每一個浙大人都應該深刻領會和親身踐行浙大的「求是」精神和「創新」精神。然而,浙江大學對於努某的處理決定,著實給了社會各界充分的理由懷疑——今時今日的浙江大學還有「求是」精神和「創新」精神嗎?浙大校訓一問浙大:是非不分怎麼能求是?去年,浙江大學對一個發表不當言論的學生做出這樣的處罰決定:開除學籍,嚴懲不貸。相比之下,努某卻被處以留校察看處分。難道努某所犯罪行比發表不當言論輕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