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遠古人類剩肉餵狼或促進早期犬類馴化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考古學研究論文顯示,在末次冰期快要結束時(1.4萬年至2.9萬年前),遠古人類在寒冬中把剩餘瘦肉餵狼可能在犬類的早期馴化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論文通訊作者、芬蘭食品監管局瑪麗亞·拉赫蒂寧(Maria Lahtinen)和同事利用簡單的能值結算,估算了遠古人類在1.4萬年至2.9萬年前狩獵的動物肉有多少能量被剩下,這些動物通常也是狼的獵物,比如馬、駝鹿、鹿。他們假設,如果狼和人類在寒冬捕獵相同的動物,那麼人類應該會捕殺狼群以減少競爭,而不是馴化它們。除了黃鼠狼這類鼬類動物外,論文作者發現所有獵物提供的蛋白質超過了遠古人類的食用量,導致有多餘的瘦肉可以餵狼,從而減少了對獵物的競爭。

論文作者認為,雖然遠古人類可能在植物源飲食有限的冬季更依賴動物源飲食,但他們大概沒有適應全是蛋白質的飲食,他們可能更喜歡高脂肪和油脂的肉類,而不是高蛋白的瘦肉。

論文作者表示,由於狼只靠蛋白質也能生存好幾個月,遠古人類或許將多餘的瘦肉餵給了他們養的狼群,在寒冬數月裡建立了一種陪伴關係——將多餘肉類餵狼可能促進了與捕獲狼群的共同生活;將家養狼作為捕獵助手和護衛也許加速了馴化過程,最終實現了完全的犬類馴化。(完)

相關焦點

  • 甲骨文探秘:犬並非狼馴化來,甲骨文顯示貓和狼不是中國本土物種
    生物學家那套理論我就不說了,至少在狗是狼馴化而來這個問題上,我不會苟同。戰書都下了,那就說說我的研究吧。貓是我們中國本土的物種嗎問大家一個覺得見怪不驚的問題,貓是我們中國本土的物種嗎?如果你覺得貓是我們中國本土的物種,那就大錯特錯了。
  • 永凍土中的犬類,吃下了地球上最後一口披毛犀肉
    2011年,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一個鄉村地區,人們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犬類屍體。研究人員對這具幼犬屍體進行解剖後發現,它在死去之前,吃下了地球上最後一隻披毛犀的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要從幼犬屍體被發現開始說起。
  • 狼何時何地被馴化成狗存四假說,沒有一種現代狼基因更接近狗
    如果那裡從來沒有過狼,人類又怎麼去馴化它們呢?但是,有文獻顯示,狼曾經生存於中國長江的南部,但之後滅絕了。真相究竟如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從消化澱粉的基因突變可以看到,犬的祖先是在食用富含澱粉的飲食中演變的,相較於以肉為食的狼,這是犬在早期馴化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在長達幾個世紀食用人類給予的富含澱粉的食物後,犬終於具備了消化澱粉食物的基因。因此,這一研究支持了「犬是被早期人類定居點的剩飯剩菜吸引過來的狼進化而來」的觀點。那麼犬體內消化澱粉的基因是何時何地進化出來的呢?
  • 為什麼非洲人沒有將非洲野犬馴化為家犬?
    既然弄清了狗的來歷,那麼我們再來看看狗的馴化史。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家犬化石來自於我國的東北地區,根據家犬骨骼的碳十四衰減度來看,早在2.6-1萬年前之間,我國的古人就已經將狼成功馴化了。我認為有三點原因01 生存空間狼之所以被人馴化,是因為它頻繁地出現在人類的棲息地中,而且對早期的人類有著很強的威脅性和競爭性。
  •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猴子和人類一樣,具有自我馴化能力
    馴化的結果,是被馴化方對馴化者產生,安全上的依託甚至依賴。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人類對狼的馴化,讓其對人類產生信任與依賴。科學家創新發明的一種現象,指人類在不知不覺地改變,最終消除了自己更狂野和動物特性方面的特質,表現出寬容、親社會的行為,然後最終反過來會促進或影響整個文明進程的發展。
  • 狼能夠被馴化,為什麼鬣狗無法被馴化?
    狗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在古代時,狗不僅可以幫我們看家護院,還可以幫我們追逐獵物,協助人類打獵。雖然現在的狗很溫順,但曾經狗也是對人類有威脅的兇猛動物,目前世界上的狗都是從狼馴化而來的,而狼生性兇猛,喜歡團體作戰,對人類威脅較大。和狼一樣,鬣狗也生性兇猛,喜歡聚集在一起狩獵,那麼人類為什麼不馴化鬣狗,而馴化狼呢?
  • 人類進化史,也是一部物種馴化史
    《馴化》這本書,非常注重平衡知識性與趣味性。作者艾麗絲·羅伯茨善於把科學研究轉化成有趣的敘事。她是一名醫生、學者、作家和主持人,在BBC做過一些受歡迎的科普類節目。在《馴化》一書中,她橫跨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結合前沿基因科學,重新講述了一部物種馴化史。英國媒體稱之為與《人類簡史》《槍炮、病菌與玫瑰》比肩的人類史著作。再回到剛剛人類與狼和狗的故事。
  • 《狼圖騰》中的狼 與現實中的狼·杭州日報
    他列舉了多種犬科動物,指出它們跟家犬的許多相似之處,狼只是其中一員。狗的品種如此繁多,而且長相各不一樣,我們一直懷疑它是多種動物馴化,以及互相雜交的成果。經常被懷疑到的動物是胡狼,包括亞洲胡狼、側紋胡狼、黑背胡狼三個物種。     如今,基因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可以解決許多懸案。狼的基因與狗的相似程度,比其他犬科動物(包括胡狼)都要近得多。家犬被歸為狼的一個亞種,是很合理的。
  • 萬物皆有痕,光從中生:馴化與被馴化,是人類進化史上的奇蹟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狼就開始和人類有了零星短暫的基礎。後來,環境變得更適宜人類過上定居生活,雖然靠狩獵採集為生的人,仍然處於遊牧狀態,但是已經可以在一個地方連續停留幾個月再進行遷徙了,這就使得狼與人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獵人會帶回肉和動物殘骸,而狼會在好奇心和飢餓感的驅使下,越來越接近人類。
  • 家犬在馴化中 比灰狼積累了更多有害突變
    家犬在馴化中 比灰狼積累了更多有害突變科技日報訊 記者近日獲悉,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院士課題組和伊朗克爾曼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合作,成功揭示了伊朗家犬在馴化過程中積累的變異組。目前,世界上有400多種性情不同、形態各異的品種犬。儘管這些家犬群體之間差異巨大,但是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灰狼。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國棟介紹,歷史上,北非地區、兩河流域及附近一大片肥美的「新月沃土」,曾是現有記錄的大多數動植物的馴化地,有研究表明,這個地區的品種犬和灰狼共享了很高比例的單倍型數量。
  • 狼會將哈士奇當成同類嗎?
    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狼和狗的基因相似性達到了99.8%之高,屬於同型異形基因庫中的類同基因因子。狼和狗之間的生殖現象,已經得到了諸多案例的驗證,比如野生狼與牧羊犬、流浪狗與紅狼等,在特殊的區域和合適的環境條件下,狼與狗是可以進行正常交配的,除非體型差距很大,它們之間不存在任何生殖隔離問題。
  • 初步研究顯示,輝瑞疫苗對新冠變異毒株仍有效
    不過,《科學》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短氫鍵[F-H-F]-離子在水中獨特的振動勢,研究發現兩個氟原子之間精確均等地共享了氫原子。儘管水分子經常與絡合物發生碰撞,但這種狀態卻穩定存在,並且質子精確居中並被兩個F-離子平均共享:高階量化計算表明這些鍵既不是共價鍵也不是簡單的氫鍵。另外,作者還捕捉到了共價鍵與氫鍵之間的過渡,這充分證明原子部分電荷的純相互作用不足以用來定量描述化學鍵。
  • 《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
    狼的食譜裡還有素菜,比如越橘、藍莓、蘋果和梨等水果,塞罕烏拉保護區的狼糞便裡發現了完整的葉子,說明狼也吃「野菜」。如果狼活動範圍內有人類居住地,還會加上活家畜、家畜屠宰殘餘、剩飯菜和其他生活垃圾。事實上,解釋狼如何被馴化的理論之一就是,史前的狼主動靠近人,就是為了吃早期人類聚居地附近的垃圾。
  • 在世界400多種犬類中,哪種與狼的遺傳基因最接近?
    | 巴吉度 | 尋血獵犬梗類犬: 萬能梗 | 牛頭梗 | 剛毛獵狐梗 | 湖畔梗 | 羅威士梗 | 蘇格蘭梗玩具犬: 西施犬 | 京巴狗 | 吉娃娃 | 博美犬 | 巴哥犬 | 蝴蝶犬牧羊犬: 德國牧羊犬 | 喜樂蒂牧羊犬 | 邊境牧羊犬 | 古代英國牧羊犬 | 比利時牧羊犬
  • 人類馴化狼產生了狗,為什麼沒有嘗試馴化老虎?是不敢嗎?
    在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中,狗算是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多項證據表明,狗曾是狼家族的一員。多年的人類馴化,讓灰狼家族中的一支逐漸改變了容貌,性格也變得更加溫順,開始與人類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就是如今的狗。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狼獲得了人類馴化的偏愛,而老虎卻只能在自然界盡情釋放野性?我們可以從以下這3個角度簡單地探討一下。
  • 人類馴化狼產生了狗,為什麼沒有嘗試馴化老虎?是不敢嗎?
    在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中,狗算是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多項證據表明,狗曾是狼家族的一員。多年的人類馴化,讓灰狼家族中的一支逐漸改變了容貌,性格也變得更加溫順,開始與人類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就是如今的狗。既然人類當初馴化狼使其變成了狗,為何當初沒有嘗試馴化老虎,讓其為人類所用呢?
  • 闢謠網絡雞湯:因為狼桀驁不馴,所以馬戲團裡沒有狼?
    2009年《分子生物學與進化》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通過線粒體脫氧核糖核酸技術對來自亞非歐三洲的1500多隻狗進行基因分析,並識別出10組不同類型的DNA。他們在來自歐洲的狗身上只找到其中4組,而在中國雲南和貴州的狗身上找到所有的10組DNA。此項目的領頭人彼得·薩沃萊寧表示,人類最早在中國南部地區馴養的狼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種類狗的祖先。
  • 新研究揭示人類馴化狗的歷史
    新研究揭示人類馴化狗的歷史(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學網(小柯機器人):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Pontus Skoglun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人類馴化狗的歷史。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0月30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對27隻古代狗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發現所有狗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而與當今的狼不同,自馴養以來於狼群的基因流有限,但狗對狼群的基因流卻很大。到11,000年前,至少有五種主要的祖先血統已經多樣化,這表明了舊石器時代狗的悠久遺傳史。
  • 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為什麼是狗?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就是狗。在人與狗相處的幾千年裡,彼此已經成為了分不開的好朋友。狗的馴化狗之所以被人類馴化,在科學界有幾個假說。第一個假說是人類馴化了小狼。在過去,人類在打獵時,會將成年狼宰殺吃掉,然後將小狼暫時養在身邊,等到長大後再宰殺。由於狼比較機警,能夠在夜裡為人類放哨,因此一些性格較為溫順、能夠和人類和平共處的小狼被人們一直飼養長大,並繁殖後代,因此狼逐漸實現了和人們共同生存,並演化成狗。第二個假說是因為狼是自願被人類馴化的。
  • BMC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們6月的最新研究、約稿以及期刊的...
    BMC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們6月的最新研究、約稿以及期刊的精彩新聞 本月的研究論文帶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有絲分裂時細胞內膜和微管的行為、細胞對不同濃度過氧化氫的反應以及改進的類器官模型。 三大專題系列的最新內容如下:「進化論」專題中介紹了家犬馴化的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新技術」專題中介紹了亨廷頓病的一種精細的共培養模型;「膜蛋白質量控制」專題中介紹了與線粒體蛋白分解相關的研究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