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2年心臟影像學新進展

2020-12-06 生物谷

2012年心臟影像學方面有很多重要文章發表,重點集中在心血管磁共振(CMR)和心臟計算機斷層掃描(CT)領域。本文著重闡述心臟斷層成像方面的重要研究,側重於對臨床實踐有支持作用的新證據,例如負荷灌注顯像和其他能推動臨床實踐發展的新手段。

一、灌注顯像

可以說,2012年對心臟影像學影響最大的研究成果並不是來自影像學方面的論文,而是來自FAMEⅡ試驗。雖然已應用侵入性壓力導絲評估來診斷心肌缺血,並且可使接受血運重建治療患者的預後得到改善,但一些非侵入性的功能性缺血檢查也可得到同樣的結果。FAMEⅡ試驗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存在心肌缺血是判斷是否需要血運重建治療的依據,而不是血管造影的影像學表現。這將不可避免地使得,臨床醫生對能夠可靠顯示心肌缺血狀況的影像形式的需求增加。雖然對於功能性缺血檢查的選擇依然受到當地醫療設備和專業知識的限制,但對於每一種可檢測功能缺血的影像形式,支持證據在不斷增加。

二、心血管磁共振

目前為止有兩項最大規模的臨床研究,研究人員以侵入性冠狀動脈造影術(CA)的結果為參考標準,將心血管磁共振(CMR)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的診斷效果進行了對比,並在2012年發表了該對比的結果。其中,CE-MARC招募了752例疑似心絞痛的患者至single-UK中心。CMR測試使用一個多參數的操作規程,包括腺苷負荷心肌灌注,延遲釓增強和全心冠狀動脈造影。SPECT通過心臟門控和標準的2天負荷/靜息模式工作,使用的是99mTc替曲膦。另一項研究MR-IMPACTII採用多中心的方式,共納入歐洲和美國的33個研究中心的533例患者。這些研究中心使用的是一個與上述類似的CMR操作規程,但其中不包括全心冠脈造影。根據各機構的臨床常規,SPECT的操作形式有所差別,其中包括門控、非門控以及腺苷/物理負荷等不同操作規程。兩項臨床研究都顯示心血管磁共振顯像的敏感性顯著高於SPECT,但其在特異性方面並未表現出明顯優勢(在MR-IMPACTⅡ中顯示CMR的特異性要顯著低於SPECT)。將這些試驗結果進行綜合之後,發現CMR可以作為SPECT的安全替代方法,這可避免進行SPECT的放射線暴露。Jogiya等人對PET、CMR和SPECT進行了一項Meta分析,分析的結果進一步支持了上述發現。

CE-MARC和MR-IMPACT兩項臨床試驗的結果

Jogiya等發表了MRI在3.0T水平上三維(3D)灌注顯像的結果,這說明負荷CMR的應用具有光明前景。53例血管造影術後的患者參與了此項研究,該研究將3DCMR序列與壓力導絲評估的血流儲備分數進行比較。CMR的敏感性,特異性和診斷的準確性分別是91%、90%和91%,對於冠脈的結果分別是79%、92%和88%。隨著新技術和其他新領域的優勢應用到臨床實踐中,診斷的準確性可以進一步提高。

三、計算機斷層掃描

目前的多層螺旋CT裝置具有較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並已經形成一個強有力的臨床工具--CTCA,它可以非侵入性手段完成對冠狀動脈的評估。最近有人主張CT可作為對心肌灌注狀況進行評估的一種可替代手段:Lima博士在2012年的ESC會議上發布了CORE-320研究的初步結果:該試驗共有381例患者參與,研究人員將CT冠狀動脈造影(CTA)與另外一個CT灌注(CTP)序列合併之後,與侵入性的CA和SPECTMPI的標準模型進行比較,CTP顯著增加了CTA對血流限制性冠脈疾病診斷的準確性(AUC:0.87vs.0.81,P<0.001),並且與侵入性的血管造影和MPI相比放射劑量更低。

目前對於評估冠狀動脈功能性狹窄狀況的可替代方法,是以CT為基礎的血流儲備分數(FFRCT)測定。這種新方法採用計算流體動力學,來計算出在標準的CT冠狀動脈造影中,跨冠狀動脈病變的壓力梯度。在多中心的DeFACTO研究中,作者將FFRCT結果與作為金標準的侵入性FFR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將FFRCT和CTA結合應用與單獨運用CTA相比,可提高診斷功能性狹窄的準確率和辨別力(AUC:0.81vs.0.68,P,0.001)。雖然該試驗的結果並未達到預先設定的主要終點要求,但也證實了該CT方法可取代侵入性檢查對心肌灌注的直接評估。

在兩項大的臨床試驗--ACRIN-PA和ROMICATII--結果發布的推動下,心臟CT應用於急診部門的證據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些研究共招募了2370例低危患者,這些患者中,有部分可能是由於急性冠脈症候群而被送至美國急診部門治療的。同時,這些研究還將傳統的護理同包括早期進行CT檢查的新臨床規程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在進行CT檢查的試驗組中患者住院率顯著降低,急診室的轉出率顯著增加,並且沒有任何不良的臨床結果。雖然這些結果令人振奮,但是是否會在治療路徑不同的歐洲得到有效重複還有待觀察。

ACRIN-PA和ROMICATII臨床試驗研究結果

四、心臟核醫學

該領域的主要進展是推出了新一代的伽瑪相機,該相機使用碲鋅鎘(CZT)探測器技術,與傳統系統相比,可提高敏感性和空間解析度。這些新的探測器可提高圖像質量,成像速度以及減少輻射劑量。已有多項針對這些優勢的調查研究開展。有兩項研究闡述了低劑量負荷成像的重要進展:Duval等人研究了71例體重低於200磅的患者,與此同時,Gimelli等人對148例肥胖患者進行了研究。與標準的檢查方式相比,兩組在減少輻射劑量50%以上時,都能夠保持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肥胖與非肥胖患者的低劑量CZT-SPECT結果對比

在心臟核醫學方面,新的研究領域可能是通過與CT結合之後,可同時提供功能性和解剖學信息,從而進一步指導臨床治療。Fiechter等人調查了CZT伽瑪相機同64層CT掃描儀組合後的功效和對臨床實踐的影響。如果患者具有與冠狀動脈狹窄相一致的灌注不良,則這些患者被歸類為具有匹配灌注不良,結果有62例有匹配灌注不良,反之則無匹配灌注不良。與冠脈狹窄相匹配的灌注缺陷試驗組與無匹配灌注不良試驗組中,分別有91%(21例患者)和8%的患者需要行血運重建治療。儘管作者強調了可能存在潛在的選擇偏倚,但該研究結果對進行混合成像的大型隨機研究來說,是重要的一步。

結論:2012年我們目睹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的發表,它們增強了功能性成像技術在缺血性心臟病中的作用。CE-MARC和MR-IMPACTII兩項研究認為負荷灌注CMR在臨床上起到的作用與日俱增。同樣地,ACRIN-PA和ROMICATII研究認為冠脈CT在急診室中的作用也在增加。此外,在諸如混合心臟成像和灌注CT等臨床新手段的研究方面,也有了顯著的進展。(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徵稿啟事:心血管影像學研究進展 | Chinese Journal of Academic Radiology
    在過去的20年裡,非侵入性和侵入性心血管影像的研究和實踐的心血管影像學已快速成熟。毫無疑問,未來十年將見證心血管影像學硬體和分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將推動整個心血管醫學領域的發展。Chinese Journal of Academic Radiology 致力於分享心血管影像學的新技術和新進展,包括心臟計算機斷層掃描、心臟磁共振成像、心臟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及其他非侵入性血管成像。
  • 第四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暨 分子影像與精準診療...
    第四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暨 分子影像與精準診療前沿論壇 來源:壹點網 • 2020-12-02 13:32:09 (
  • 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的「放大鏡」
    (之一)  為進一步提高影像診斷的學術專業性,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自2018年1月起實行按解剖部位劃分診斷專業學組,分別為心胸乳腺學組、神經頭頸骨肌學組、腹盆兒科學組。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及影像學研究進展
    2020年1月30日(當地時間),WHO總幹事譚德賽在日內瓦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2020年2月11日,WHO將新冠狀病毒肺炎命名為「COVID-19」。
  • RSNA2019傳真(05):訓練你的大腦——五大拍案驚奇的成人神經影像學病例
    RSNA2019 虛擬會議免費開放至2020年6月30日!《放射學實踐》:RSNA2019腹部影像學《放射學實踐》:2019 RSNA肺部影像學《放射學實踐》:RSNA2019乳腺影像學《放射學實踐》:RSNA2019骨骼肌肉影像學《放射學實踐》:RSNA2019心臟CT和MRIRSNA2019精選(013):肋骨腫瘤、類似病變、非創傷性活動性異常的放射科終極指南
  • [ESC2012]心臟瓣膜病新指南:TAVI部分解讀
    [ESC2012]心臟瓣膜病新指南:TAVI部分解讀
  • RSNA2019精選(009):非血栓性肺動脈栓塞的影像學特徵
    附PPT播發視頻:《放射學實踐》:RSNA2019骨骼肌肉影像學《放射學實踐》:RSNA2019心臟CT和MRIRSNA2019精選(008):五種較少見的肺部囊性疾病的臨床、病理及影像學表現RSNA2019精選(007):CTPA診斷中的誤區RSNA2019精選(006):局部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後病理完全緩解的MRI評估:我們是否可以等待?
  • 高侵襲性乳腺癌影像學研究進展
    2012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最新分析顯示,全世界乳腺癌佔女性癌症的25.2%。2015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26.86萬婦女被診斷為乳腺癌,佔女性癌症的15.1%,居第1位。另有文獻報導,乳腺癌的發病率在發達城市中以3%的速度逐年上升。
  • 肝癌射頻消融術後各種影像學評價應用與進展
    肝癌RFA術後及時、準確的影像學評價尤為重要,對提高療效和延長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各種影像學手段在肝癌RFA術後評價中應用與進展作一綜述。 1.MR-PWI主要反映組織中微觀血流動力學信息及血流灌注情況,作為一種新技術,可提高肝臟病變檢出靈敏度和特異度。由於MR-PWI檢查耗時較長,對設備要求較高,易受呼吸運動影響,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超聲、CT、MR均有優勢和不足。
  • 【學術會訊】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本屆學術會議傳承第一屆的精髓,以分子影像學的發展和前沿動態為中心,內容涵蓋了分子核醫學、光學分子成像、超聲分子成像、分子顯像材料學研究、超聲介導藥物/基因治療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來發展方向,會議現場交流熱烈,學術氛圍濃厚。  大會開幕儀式上,廣醫三院副院長陳耀勇教授、重慶醫科大學超聲影像學研究所王志剛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田捷教授等多名嘉賓出席並發言。
  • 2012年上市新品盤點:電鏡
    新產品和新技術體現了相關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定期推出一定數量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是一個儀器企業創新能力的具體表現。儀器信息網「半年新品盤點」旨在將最近半年內推出的新產品和新技術集中展示給廣大用戶,讓大家對於感興趣的領域有總體性了解,更多創新產品和更詳細內容見新品欄目。
  • 2019年結直腸癌治療進展盤點
    一年到頭了,總是要對過去的這一年做些總結、盤點,那麼,在過去的2019年,結直腸癌領域有哪些值得我們記住的治療進展呢?尤其是那些已經或即將改變我們臨床實踐的進展。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功教授對此進行了詳細梳理。
  • 肺結核的2大影像學檢查方法
    下面,我們來了解下肺結核的2大影像學檢查方法: 肺結核的影像學檢查 1、胸部X線檢查。可以發現肺內病變的部位、範圍、有無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X線對各類結核病變的透過度不同,通過X線檢查大致能估計結核病灶的病理性質,並能早期發現肺結核,以及判斷病情發展及治療效果,有助於決定治療方案。
  • 分享醫學影像學領域前沿 助力學術論著發表
    2012年10月13日上午,第二屆醫學影像放射領域高質量學術論著發表策略研討會在北京開幕,會議期間六位嘉賓做了精彩報告,就醫學影像學領域的的前沿與熱點、臨床科研立題方法和技巧、學術論著發表策略,以及醫學影像領域基金申請技巧進行了闡述,下面請看MedSci通訊員第一時間發自會議現場的報導。
  • 新研究:經常吸食大麻將改變心臟結構和功能 心臟出現早期受損跡象
    新研究:經常吸食大麻將改變心臟結構和功能 心臟出現早期受損跡象  olivia chan • 2019-12-24 11:34:52 來源:前瞻網 E1212G0
  • 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盤點(組圖)
    自12月3日開始,北大清華等多所名校2012年自主招生正式接受考生報名,自主招生的掐尖大戰的戰鼓又已經擂響,2012年自主招生動向如何,且聽小編為您細細道來。  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 各名校政策調整盤點北大清華等名校2012年自主招生正式接受報名  今天(12月3日)起,北大清華等多所名校2012年自主招生正式接受考生報名。
  • 多模態神經影像學在癲癇網絡中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影像質量和成像方法得到極大提高,但單_模態的成像方法所提供的信息較片面,因此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而多模態神經影像學是將不同模態的成像方法組合,避免了組織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較低的缺點,最大限度的發掘各種模態提供的影像學信息,得到正常或病變組織更豐富的信息
  • 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上帝粒子」登頂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近日公布了該刊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其中發現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被列為本年度***科學突破,而這些新科技的誕生總是離不開高性能計算的幫助,姑且不論他們都是通過哪些接觸的HPC進行研究的,我們先來看下2012年這十大科學進展。
  • 生物谷盤點2010年公布的新發現物種
    盤點2010 生物研究、產業進展,更多內容盡在盤點2010--賽業.生物谷特別專題6.暴君水蛭根據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4月報導,暴君水蛭(Tyrannosaurus rex,與暴龍的英文名相同)這種新物種是在秘魯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的,它們是叢林中的水蛭之王。
  • 清遠磁浮有新進展!代表「大腦」和「心臟」的四電系統工程建設全面...
    清遠磁浮有新進展!>12月2日,代表著清遠磁浮旅遊專線「大腦」和「心臟」的四電系統工程開工儀式在蓮湖站舉行,四電系統工程建設的全面啟動,標誌著清遠磁浮工程建設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