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也就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療上療效顯著,但在實體腫瘤的治療進度較慢,主要原因是實體腫瘤有太強的異質性。
最近發布的一篇報導表明:通過靶向B7-H3這一實體腫瘤比較常見的蛋白抗原,在體外實驗顯示對兒童腫瘤、腦腫瘤有非常好的療效。
這一療法在未來幾年有多大可能性會讓患者真正獲益?
目前仍久攻不下的腫瘤類型
復發性小兒實體瘤和腦膠質瘤幾乎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案,多數患者因病去世,死亡率大於90%。儘管已經嘗試將新的靶向藥物用於轉移性或復發性疾病的治療,但是這種方法沒有改善預後。
最近火熱的PD-1藥物,也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多種實體瘤效果顯著,但是在大多數兒童癌症的早期臨床實驗中,PD-1治療的效果並不樂觀。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些腫瘤的新抗原數量較少,也就是T細胞識別不出來這些惡性腫瘤,PD-L1表達水平就是非常低的,所以即便是鬆開了免疫的剎車,還是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CART療法在在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上取得了進展。主要的原因是實體腫瘤異質性強,也就是看起來一個實體病灶,但是裡面有很多的亞細胞群落,沒有能有一種它們都表達的蛋白,這個可以用來作為靶子。
被揪出來的B7-H3,套住它治療效果就好
現在科學家找到了這麼一種蛋白,就是稱之為B7-H3的蛋白,不只是兒童腫瘤有高水平的表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也有高水平的表達。而且這個蛋白有助於腫瘤細胞逃脫免疫細胞的追蹤,與腫瘤轉移也有關係,與不良的預後相關。
根據B7-H3這個蛋白,研究者設計了一個嵌合抗原受體,其中抗體是被證明可優先結合腫瘤組織,並已在早期臨床試驗中安全用於人體。試驗結果表明,B7-H3這種CART細胞在體內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包括骨肉瘤、髓母細胞瘤、尤文氏肉瘤在內的多種移植瘤消退。
如下圖所示,靶向B7-H3的CART可以讓老鼠的病灶消失,生存期延長。而對照的CD19 CART則不能達到這種效果。
這一動物學試驗表明,這個細胞療法的主要療效取決於腫瘤組織上的抗原密度,如果腫瘤細胞表明表達B7-H3蛋白水平少,那麼抗腫瘤活性就大大地降低了。儘管正常組織也表達低水平的B7-H3,但是藥物引發的副作用是較低的,這也說明靶向B7-H3的CART是可能用於實際治療的。
相信醫學進步,希望會有的
對於那些目前沒有什麼治療措施的腫瘤,比如致死性復發或難治性兒童惡性腫瘤,什麼是希望?
希望是一步步地爭取來的,就比如上面的這種新型療法,在動物模型證實了療效,那麼有望很快就會在人體進行臨床試驗。
如果一期臨床證實了其安全性和療效,後續的臨床繼續展示其好的結果,那麼這種治療方法就有望獲批,現在束手無策的很多惡性腫瘤,我們也就有了治療方案。所以希望永遠是有的,我們需要堅持現在,等待。
參考文獻:
Robbie G. Majzner,et al., CAR T cells targeting B7-H3, a Pan-Cancer Antigen, Demonstrate Potent Preclinical Activity Against Pediatric Solid Tumors and Brain Tumors, Clin Cancer Res. 2019 Jan 17.
原標題:CART療法新進展:有望在兒童腫瘤和腦腫瘤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