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港口作業氣象預警標準發布,助推甬舟一體化

2021-01-07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林上軍)首個甬舟區域地方標準——《港口作業氣象預警等級及圖標》7月28日正式發布。該標準由舟山市市場監管局、舟山市氣象局與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寧波市氣象局共同提出,是國內首個針對港口作業的專業氣象預警標準。

圖說:舟山外釣島油品碼頭巨輪靠泊 姚峰 攝

寧波、舟山近海島嶼眾多,地形複雜,沿海氣象災害種類多,對海上交通安全和港口作業造成的制約和影響越來越大。據統計,由於粗放的天氣預報服務導致寧波舟山港每年因天氣原因損失的作業時間在600——800小時,並在港口安全管理方面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和風險概率。

今年年初,甬舟兩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始探索研究制定甬舟區域地方標準,以具有甬舟特色的港口作業氣象為對象,又與兩地氣象部門溝通對接,最終4個單位開始共同組織制定標準。這也是我國首個市際區域地方標準。《港口作業氣象預警等級及圖標》主要規定了寧波舟山港口作業氣象預警的術語與定義、預警內容、預警等級和預警圖標。標準適用於非颱風天氣下寧波、舟山範圍水域引航、航行、離靠泊及港區作業等氣象預警服務。據統計,影響港口水上交通的主要天氣有海上大風、低能見度、強對流、暴雨、高溫、低溫等,尤其以大風、海霧、強對流的影響最為突出。新發布的標準,對大風預警、低能見度港口作業氣象預警進行了等級劃分,將冰雹、龍捲風按天氣劇烈程度分別劃歸橙色、紅色預警。

新標準將於8月28日起,在甬舟區域內聯合實施,將為寧波、舟山範圍水域引航、航行、離靠泊及港區作業提供各種精細化預報預警服務,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的針對性和精準度,增加港口作業時間,這對優化港口運營條件,提升寧波舟山港競爭力,推動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省政協委員楊戍標建議:加快推進甬舟一體化
    1月12日下午,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環節,省政協委員楊戍標建議,加快推進甬舟一體化。楊戍標委員認為,當前寧波和舟山的發展各有特色、各有優勢,也各有各的短板和弱項。未來的區域競爭,是城市群的競爭,只有抱團取暖,才能變得更強、走得更遠。
  • 湧金樓丨甬舟一體化來了!寧波能不能帶著舟山「一起飛」?
    今年初,在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舟山代表團,浙江省委書記車俊也強調,舟山要「全面接軌上海,主動與寧波等周邊城市溝通對接,在港口、產業等各個方面加強區域合作,實現抱團發展、錯位發展」。此次,兩市黨政主要領導聚首,召開推進會,籤署框架協議,通報甬舟一體化方案,這也意味著,甬舟一體化發展開啟新階段。
  • 甬舟鐵路開工了!
    第二階段,2022年6月啟動全線其餘橋梁和項目站前、站後工程,同步實施甬舟高速複線並行工程。其中桃夭門公鐵合建橋工期48個月,富翅門公鐵合建橋工期42個月,舟山站工期36個月。是亮點更是難點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對於工程師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它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可以用12個字進行概括,那就是「水深、流急、風大、浪高、基巖裸露」。針對這樣複雜的建造條件,如何應對呢?來聽一聽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肖海珠怎麼說。金塘海底隧道將是國內設計長度最長、承受水壓最大的水下盾構隧道。
  • 甬舟鐵路項目最新進展來了!甬舟一體化再近一程
    記者 王凱藝2月27日,浙江省發改委發布了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前公示,公示時間截至3月4日。在去年8月舉行的甬舟一體化推進會上,「甬舟鐵路」作為重大工程項目籤約,被視作寧波、舟山一體化進程中重要的交通保障,同時也是「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氣象局發布13項氣象行業標準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若嘉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網站傳播規範》《飛機人工增雨(雪)作業流程》等13項氣象行業標準,涉及防災減災、農業氣象服務、安全生產等多個專業領域,將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
  • 河北發布國內首個冬奧滑雪氣象服務地方標準 12月19日實施
    日前,由河北省氣象臺、張家口市氣象臺起草,針對北京冬奧會氣象保障服務的《跳臺滑雪氣象服務規範》(DB13/T 5259-2020)批准發布,這標誌著國內首個冬奧氣象單項滑雪保障服務地方標準正式應用於實際跳臺滑雪服務中。
  • 為海洋強國發展提供支持——天津氣象保障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紀實
    市氣象局及時向港口作業、海上工程、遠洋運輸等行業發布黃渤海天氣預報、海上大風警報、颱風發展路徑、風暴潮預報等多種服務產品。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在海上有多個作業平臺,對此次大風天氣極為關注。得益於海洋一體化平臺的完善,市氣象局將通過多源觀測資料運用,進一步提高黃渤海海域大風、近海海霧、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精細化監測能力,進而實現地理信息、船舶信息、潮位信息與海洋氣象信息相融合;優化海洋氣象數值產品釋用功能,實現海洋氣象精細化預報要素智能提取和可視化產品快速製作,全面提升黃渤海海域精細化預報預警能力。
  • 風暴潮預警!大連重要氣象預報
    風暴潮預警!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將按照相關規定持續組織開展海洋自然災害預報預警工作。請各有關單位提前採取防範措施,保證海上作業安全,並關注海洋預報臺後續風暴潮預警報。降雨預報6月23日大連天空中的雲彩會越聚越多,南部的旅順、大連市區傍晚前後雨水就會前來報到。
  • 北京發布入夏首個高溫預警 部分地區氣溫近37℃
    7月2日下午,北京發布入夏來首個高溫藍色預警,截至昨晚11時,預警時間已超過30個小時。昨天是入夏來第3個高溫日,北京氣溫更是攀至今年極值。  南郊最高溫達36.8℃  繼6月19日北京入夏來首個高溫日,前天和昨天,北京高溫日「買一送一」,接連到來。昨天的最高氣溫更是刷新今年極值。
  • 全省首個!黃巖起草發布《柑橘生產氣象服務規範》
    近日黃巖區起草發布了《柑橘生產氣象服務規範》這也是全省首個區級柑橘生產氣象服務規範標準▼★ 由台州市黃巖區氣象服務中心、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共同起草★ 規定了行政區域內柑橘生產氣象服務的術語和定義、服務基礎
  • 寧波、舟山市民觀察團分別赴對方城市開展甬舟一體化考察活動
    自甬舟一體化一年多來,甬舟互動頻頻,一體化實質性舉措相繼出臺,兩地合作共贏的鼓點如馬蹄聲般迅疾。12月19日,甬舟一體化聯合辦公室(籌)組織寧波、舟山各30多位觀察員分別赴對方城市開展考察活動,這批觀察員正是今年8月參加「甬舟一體化問卷調查」的優秀建言者們。
  • 河北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已覆蓋全省6502公裡高速公路
    河北新聞網9月29日訊(田薇)從今天下午召開的氣象工作服務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省氣象局圍繞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努力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解析度、針對性和時效性,目前,河北省已構建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和技術體系,0-72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1小時、1公裡,72-240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3小時、5公裡,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
  • 《海洋氣象業務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發布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海洋氣象業務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建成岸、海、空、天多平臺觀測資料有效融合、海洋氣象預報智能精準、海洋氣象服務智慧全面
  • ——甬舟一體化推進工作一周年紀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從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寧波舟山一體化」議題,到同年8月甬舟一體化推進會召開,再到一年以來甬舟互動頻頻、一體化實質性舉措相繼出臺,兩地合作共贏的鼓點如馬蹄聲般迅疾。    根據《寧波市推進甬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到2025年,寧波、舟山一體化發展將取得實質性進展。
  • 空天地一體化氣象監測技術顯身手,颱風暴雨預警有望「早準快」
    光明日報9月14日報導,今年汛期,我國各級氣象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利用各種高科技手段進一步強化氣象監測預警,充分應用氣象衛星、雷達和智能網格預報等現代化裝備和技術,進行空天地一體化氣象監測,準確預報出今年雨帶位置階段性變化,以及入汛以來23次大範圍強降雨的落區、強度和時間
  • 9項氣象行業標準發布 涉及防災減災、綜合觀測、人影等領域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若嘉報導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致災閾值雨量等級》《氣象臺站元數據》《人工影響天氣安全 地面作業空域申請和使用規範》和《氣象觀測資料控制 地面》等9項氣象行業標準。該批標準涉及氣象防災減災、綜合氣象觀測、人工影響天氣等多個專業領域,將從8月1日起實施。
  • 佛山成功發出國內首個龍捲風預警入選2018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18年天氣的第三個特點是初臺早,颱風影響大。6月6日,4號颱風「艾雲尼」在湛江徐聞登陸,成為當年登陸廣東的首個颱風,比常年偏早21天。9月16日,22號颱風「山竹」登陸江門臺山市,正面襲擊粵港澳大灣區,是1949年以來登陸珠三角的第二強颱風(第一為「天鴿」),給廣東帶來了嚴重風雨影響,珠三角沿海12級以上大風持續時間超過16小時,成為名副其實的「風王」。
  • 多地發布氣象預警!
    龍巖市氣象臺,10:07分發布冰雹橙色預警。11:15分發布最新雷電黃色預警。福州市氣象臺也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今天全市陰有中雨,局部大雨,今天(21日)07時05分繼續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未來6小時,福州市區的部分鄉鎮(街)有雷電活動,局地伴有6~8級雷雨大風和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 今年首個酷暑日來了!上海再發高溫橙色預警,氣溫已超37℃
    今年首個酷暑日來了!8月13日11時04分,上海中心氣象臺更新高溫黃色預警為高溫橙色預警,截至11時20分,徐家匯站的氣溫就已達到37.1℃,超過37℃的酷暑線,成為上海今年首個酷暑日,第13個高溫日。目前,氣溫仍在繼續上升。
  • ——河北氣象部門開展海洋氣象服務紀實
    近年來,河北省氣象部門依託唐山、秦皇島、滄州三個沿海城市,不斷加強海洋監測網和海洋氣象業務系統建設,利用智能網格預報「一張網」,實現面向港口、養殖、旅遊、生態等多種海洋氣象精細化專業產品的發布,助力河北沿海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