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浩瀚大洋的隔絕與庇護,保持著各自獨特的亞南極生態景觀

2020-12-03 樣樣想去旅行

大家好,我是樣樣,今天我們來聊聊那些旅遊觀光勝地!

南太平洋群島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南的南大洋海域,有麥誇裡島、奧克蘭群島和坎貝爾島等島嶼。藉助浩瀚大洋的隔絕與庇護,這些島嶼保持著各自獨特的亞南極生態景觀和多姿多彩的動植物群落,並相繼被開發為限制性旅遊觀光勝地。

麥誇裡島——華貴企鵝至尊

麥誇裡島(Macquarie Island,54°21′S,159°01′E)位於南太平洋邊緣,西北距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約1500公裡,南距南極大陸也差不多1500公裡。麥誇裡島呈南北走向,面積127.9平方公裡,長34公裡,寬5公裡,在地質構造上屬於麥誇裡洋脊露出海面的部分,海拔高度250~350米。本島橫跨南極複合帶,島嶼上終年積雪,邊緣海岸帶植被豐富,是南極海鳥和海豹雲集之處。海豹類如亞南極毛海豹、南極毛海豹、紐西蘭毛海豹及南方象海豹等,數量在8萬以上。有4種企鵝在本島繁殖:白頰黃眉企鵝、王企鵝、鳳頭黃眉企鵝及白眉企鵝。

麥誇裡島原來野貓隨處可見,野兔更多,有10萬之眾,均屬人類引入物種,在本地一度泛濫成災,對本地物種與生態造成嚴重危害。這是人類在南極地區造成大型生物入侵的典型例子。野貓至2002年已全部除滅,根除兔患則尚需時日。

1978年,麥誇裡島被列為塔斯馬尼亞州的自然保護區,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澳大利亞南極局在島上建有常年科學考察基地,位於該島北部。旅遊觀光風貌獨具一格,尤其是白頰黃眉企鵝,其白臉紅嘴、頭頂鳳冠,貌似華貴,舉止清高,頗具貴族相。麥誇裡島是該種企鵝的世界唯一分布點。出於生態保護目的,遊客上島人數有一定限制。

奧克蘭群島——黃眼企鵝之鄉

奧克蘭群島位於紐西蘭南島以南洋面,包括奧克蘭群島、安蒂波德斯群島、邦蒂群島、斯奈爾斯群島和坎貝爾群島,島上動植物分布呈典型亞南極區系特徵。該群島於1810年被英國人發現,隨後成為捕殺海豹的據點,致使這一帶海豹幾近滅絕。1934年起,群島由政府設定為動植物保護地,197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奧克蘭島(Auckland Island,50°30′S,166°00′E),面積510平方公裡,為本群島主島,由紐西蘭南極旅遊公司開發為遊船停靠觀光的主要景點之一。該島氣溫略高於其他島嶼,年均溫度約8℃,島上植被豐富,陸地植物約有250種,並不乏高等植物,如卡拉塔樹、欏樹等大片森林。

島上有區域性鳥類80餘種,種群數量不大。來島棲息繁殖的遷徙性海鳥40餘種,數量極大,其中,燕鷗類數以百萬計,信天翁類如漂泊信天翁、皇信天翁、白頂信天翁、灰背信天翁等,種類多、數量大。本島現有5種企鵝:王企鵝、斯島黃眉企鵝、翹眉企鵝、鳳頭黃眉企鵝和黃眼企鵝,後2種在本島繁殖,而黃眼企鵝為本地特有亞南極種。另外,在本島海灘上繁殖的常見海洋哺乳動物主要有紐西蘭海獅和紐西蘭毛海豹,數以萬計;此外,豹海豹也時有出現,鄰近海域常有南方露脊鯨出沒。壯觀的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群,是本島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坎貝爾島——獅豹爭雄

坎貝爾島(Campbell Island,52°32′S,169°09′E),面積115平方公裡,位於奧克蘭群島最南部。地理位置更靠近南極大陸,氣候相對更為寒冷多風,年均氣溫僅6℃。島上植被約200種,少於奧克蘭島,有低矮灌木叢和蕨類植物,無高大喬木。該島有大量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棲息,包括鳥類100多種,其中海鳥近40種,尤以燕鷗類最多,數量百萬計。島上信天翁種類與奧克蘭島有所差別,主要有灰頭信天翁、皇信天翁、灰背信天翁等。

本島可見到4種企鵝:王企鵝、白眉企鵝、鳳頭黃眉企鵝和黃眼企鵝,後2種為本地亞南極企鵝。在本島繁殖的眾多海洋哺乳動物中,主要有紐西蘭海獅和紐西蘭毛海豹,為海灘上常見種類,此外還可見到南美海獅、象海豹,豹海豹也時有出現。此外,南方露脊鯨在坎貝爾島和奧克蘭群島一帶的海域進行繁殖。

該島於1810年被英國人發現,曾為捕殺海豹的據點之一。1934年起,本島由政府設定為動植物群保護地,197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本島自20世紀60年代起被紐西蘭旅遊公司開發為亞南極群島的主要旅遊觀光景點。

坎貝爾島海豹扎堆昏睡

南極大陸沿海

南極大陸遊,千裡船行,浪激飛舟;銀山碧水,百鳥翱翔,冰塔倒影,百態千姿。當你登上冰原之巔,極目遠眺,冰蓋無垠,氣勢恢宏。沿岸綠洲不多,卻聞名遐邇,著名者有:維多利亞幹谷、維斯特福爾德丘陵、拉斯曼丘陵等。遊船停靠,遊客魚貫而上。而後,逐級攀高,登上冰蓋,深入腹地。

羅斯島——南極都會

羅斯島(Ross Island,77°30′S,168°00′E),位於南極羅斯海南極圈內的麥克默多海峽,鄰近維多利亞地海岸,是由4個相鄰的火山連接成的火山島,總面積2460平方公裡。島嶼大部分被冰雪覆蓋,最高峰埃爾伯斯山(為活火山)海拔3794米,恐怖山(Terror Mount)次之,海拔3230米,為休眠火山。英國的詹姆斯·克拉克·羅斯於1841年發現該島,並以「埃爾伯斯」號和「恐怖」號兩艘探險船的名字命名該島上的兩座山。羅斯島火山群是位於地球最南端的活火山,主峰埃爾伯斯終年雲霧繚繞,成為當地的地理標誌。羅伯特·斯科特在20世紀初來此探險時,為紀念羅斯,以他的名字命名該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凱利塔頓海底世界」體驗南極於南大洋海底世界的好去處
    凱利塔頓海底世界融冰、雪、水於一體,設有水下世界、魔鬼魚灣、南極探險等五大版區,在這裡遊客可以探索南太平洋海底的奧秘和自然寶藏、目睹在冰天雪地裡玩耍的企鵝、感受魔鬼魚和大鯊魚自由自在的從你頭頂遊過的刺激。它是著名的紐西蘭海洋考古學家凱利·塔頓先生的傑作。經過10年的努力,海底世界與1985年對公眾開放。
  • 科普丨南極大洋科考關注些什麼
    自1984年首次南極科考以來,南極半島海域都是我國南極科考的研究重點。大洋隊科考隊員都在專注於哪些研究?想要獲得哪些樣本和數據?新華社記者帶你走近南大洋上科考作業現場,聽聽科考隊員們的介紹。南大洋中溫室氣體的「物理泵」此次作業航線中完成了西風帶區域內兩條重要的海域斷面考察。
  • 不為人知的紐西蘭領土,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亞南極群島
    今天就來說說連大多數紐西蘭人都不熟悉的亞南極群島。 紐西蘭的亞南極群島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安蒂波德斯群島(Antipodes Islands):包括安蒂波德斯島、博蘭斯島、向風群島、奧德-裡斯島、背風島、南島以及其他一些小島。
  • 溼地公園景觀設計要注意保持溼地的生態功能
    ,忽視了溼地的生態功能,導致「建設性破壞」,這種思路是不可取的。建設溼地公園的初衷應當是首先要保護好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然後再考慮兼具休閒、娛樂等功能。在驗收溼地公園時,如果它的鳥類多樣性水平較高,就說明其設計比較成功。因此,溼地公園的生態好不好,鳥類最有發言權。
  • 南極磷蝦能吃嗎?怎麼吃?
    南極大磷蝦。圖片來源:Andrew McDonnell南極磷蝦資源蘊藏量巨大,多達5億-50億噸,廣泛分布在環繞南極大陸的南大洋表層水中(南緯50度以南),常密集出現於陸架邊緣、海冰邊緣及島嶼周圍。它們主要攝食海水錶層的浮遊植物,在浮遊植物較少的季節,也捕食浮遊動物。同時它們也是部分企鵝、海鳥、鯨、海豹、中層魚類等生物的餌料。
  • 蘭大教授講述2020年以來最獨特的記憶 跨越萬裡 為南極植物畫像
    蘭大教授在南極長城站南極的植物和成群結隊的企鵝「乾瞪眼」,看海豹在冰蓋上悠閒自在地曬太陽……對肖灑和陳書燕來說,這些以往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場景或將成為他們2020年最獨特的記憶。此前他們所在的研究團隊主要圍繞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進行研究。隨著研究深入,他們愈發覺得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和極地生態環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把研究放到兩極去」也就成為團隊努力前進的目標和方向。親眼看到那些只在文獻上見過的綠色植物,大自然的偉力讓他們心生敬畏。「厚厚的苔蘚遠看像一大片草原,近看這『綠絨毯』上還長著南極發草呢。
  • 南極磷蝦的能好怎?
    日前,許多媒體報導了有關我國第31次南極考察的消息,都提到了一種漁業生物——南極磷蝦,報導稱南極磷蝦即將登上國內餐桌。對自然抱有無限好奇的朋友,想必會提出許多問題:南極磷蝦是什麼東西呢?真的可以開發麼?人類吃南極磷蝦對南極生態有什麼影響?會不會搶鯨和企鵝們的口糧呢?想必也有許多朋友會問道,南極科考探查磷蝦有什麼意義?
  • 專訪唐山世園會國際園園藝景觀總設計師Anemone
    唐山世園會國際園園藝景觀總設計師:給唐山帶來「愉快每一天」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荷蘭Oikos生態景觀設計公司的Anemone教授,是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園園藝景觀的總設計師。近日,在世園會執委辦,Anemone教授就國際園景觀設計理念等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  記者:您在生態景觀設計領域研究多年,對生態環境建設和自然景觀設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談談您在唐山世園會國際園設計中的設計理念嗎?  Anemone教授:唐山國際園的設計,總的理念是「愉快每一天」。
  • 南極獨特脆弱的生態近況如何?探險家打洞潛入海底
    在南極洲的羅斯冰架(Ross Ice Shelf)上,一群穿著防寒服的潛水員正準備潛入冰層之下,試圖弄清楚全球變暖對生活在南極的各種生命產生怎樣的影響。歷史上首次,他們將在為期6周南極冰下探險的360度視頻,以創造這個神秘極地環境的虛擬實境體驗。
  • vast浩瀚世界是什麼.怎麼做才有機會賺
    就比如說現在很火爆的vast浩瀚世界就是這樣,很多人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的,但是卻已經在圈內掀起了風波!隨著Defi項目的發揚壯大,未來vast浩瀚世界將成為風暴中的黑馬,脫穎而出,想要加入請趁早!微信BingGe993vast浩瀚世界作為由新加坡資深基金會Profund發起的項目,致力於打造出完美的以去中心化應用生態搭建的底層基礎公鏈。
  • 抖音上線綠色和平2020全球首次南極直播
    跨越17052公裡,以最直觀的視角帶領大家去往世界的盡頭,「觸摸」真實的南極。  時下的南極正值暖季,在抖音的直播鏡頭裡是17052公裡之外的藍天和燦爛陽光。此次直播也特別邀請了綠色和平負責海洋項目公眾互動的高級官員高雲鄰為直播觀眾更詳細的介紹南極科考。據高雲鄰介紹,南極不僅有因為人跡罕至而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景觀和獨特瑰麗的海洋世界,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海洋生態保護的前沿。
  • 雪龍號撒下今次南極科考首網 撈了些浮遊生物
    「海洋生態調查是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考察隊首席科學家潘建明告訴澎湃新聞,「雙龍探極」是本次南極考察的一大亮點,「雪龍」號將協同「雪龍2」號共同開展海洋生態調查,調查成果將進一步提升國際社會對南極海洋生態系統以及氣候變化影響的系統
  • 大學生競賽知識點:極地大洋
    南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部互相連通的海域,因其在海洋學上具有獨特的性質,被稱為南大洋。大體上可以取亞熱帶輻合帶為南大洋的北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將南大洋定義為:「從南極大陸到40°S為止的海域,或從南極大陸起,到亞熱帶輻合線明顯時的連續海域。 」 637.南大洋有哪些地理特徵?
  • 雪龍號撒下今次南極科考首網,撈了些浮遊生物
    「海洋生態調查是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考察隊首席科學家潘建明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雙龍探極」是本次南極考察的一大亮點,「雪龍」號將協同「雪龍2」號共同開展海洋生態調查,調查成果將進一步提升國際社會對南極海洋生態系統以及氣候變化影響的系統認知。
  • 南大洋:最後的純淨之海,科學家呼籲更多措施保護那裡的物種多性
    這篇新論文的作者、環境研究項目的助理教授卡桑德拉·布魯克斯(Cassandra Brooks)說:「與世界其他海洋相比,我們在南極擁有世界上最健康的海洋系統。但南大洋有大片地區完全得不到保護。」許多國際研究表明,世界上10%到30%的海洋應該受到保護。環繞南極洲的南大洋約佔世界海洋的10%,保護這片海域可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為什麼北極熊不生長在南極?科學家:南極不可能有熊
    為什麼北極熊要生長在北極而不是南極呢?是因為它叫北極熊嗎?南極和北極作為地球的兩極,都屬於極地氣候,為什麼動物群落卻會有如此的差別呢?實際上,在很早之前,北極是曾經有企鵝的痕跡的,但是後來由於人類的捕殺最後滅絕了。因此企鵝其實是南北兩極都有的一種動物。那為什麼北極熊卻只分布在北極,而不在南極呢?
  • 神秘南極:為什麼去南極的人如此少?因為背後有這幾點原因
    基本概述南極一般指南極圈(南緯66』34』』)以南的區域,也特指南極洲。終年冰天雪地,但擁有寶貴的資源,特有的物種,獨特的自然景觀。對於南極,國際上有規定,任何國家不可以對其提出領土要求。經費和安全問題去南極的旅遊線路有的,只是價格非常高,一次大約在50W左右,絕大部分人承擔不起。然而,這個地方不同於其他旅遊地。首先它不能過度開發,要儘量保持原生態的樣子,才能讓旅遊者獲得最佳體驗。南極地區氣候惡劣,保證安全也是很大一筆開銷。
  • 海洋所等在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研究中取得進展
    從100年前的Discovery航次遠徵南極時代起,南大洋的大西洋扇區就認為是南極磷蝦的主要聚集區(70%的磷蝦種群聚集於此),該區域也是磷蝦漁業的主要集中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南極海域的快速變暖使該區域磷蝦豐度顯著降低,為南大洋的保護敲響警鐘。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放到南極能活下來嗎?
    儘管北極和南極地區都有大量的冰雪,但北極熊仍然堅守在北方。這對南極的野生動物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果在食物鏈的頂端有像北極熊這樣圓滑的北極捕食者,南極的生態系統看起來可能會很糟糕。
  • 塵封12萬年的南極神秘世界會是什麼樣?英國學者本周啟程去探索!
    由英國南極考察隊(BAS)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本周開始在南極冰架下探索神秘的海洋生態系統。去年7月,一座面積相當於美國德拉瓦州大小的冰山斷裂。而這乃是在長達12萬年後,那片水域首次暴露在陽光和空氣之下。那座重達上萬億噸的冰山在幾十年前就已表露出跡象,可能離開南極洲拉森C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