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X官方太空模擬器亮相:體驗太空艙與太空站對接超擬真操作!

2020-12-06 極客小新

Space X在美國時間5月30日下午三點,成功將兩名NASA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同時Space X也推出一款網頁遊戲,讓大家可以模擬Crew Dragon與國際太空站的對接過程,雖然不可能100%相同,但這款模擬器跟真實太空艙中會看到的控制臺十分相似。

手機、電腦都能讓你嘗試對接,左右會有方向控制跟水平/垂直操控,必須在所以數值都低於綠色的0.2上才能完成對接,如果國際太空站在五公尺內,切記要讓速度低於-0.2m/s,否則可能會直直衝進太空站裡,所以不能心急、要慢慢調整,偏離太遠的話,也可以拉回原始角度重新來過。

雖然以現在的技術來說,其實對接的流程可以自動化進行了,但預防萬一,太空人還是必須要有手動操作的能力,在廣袤無垠的太空中,最好還是要有自保的能力才令人放心吧!雖然詩伊完全不是個當太空人的料,但能體驗一下太空艙的操作,感覺也很新鮮,而Space X這次的成功,也立下裡程碑,更推進了太空產業的商業化,雖然可以預見的是太空之旅短期之內應該不會是普通人能負擔得起的。

相關焦點

  • 線上擬真太空模擬器爆紅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Falcon 9),周六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見證下順利發射,成功將搭載兩名美國航太總署(NASA)太空人的「飛龍號」(Crew Dragon)太空船送上軌道,前往國際太空站(ISS),讓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創造私人企業送太空人上太空的歷史
  • 你可以在Space X飛船官方模擬器裡,過控制龍飛船的乾癮了
    被帶上飛船的小恐龍「Tremor」,擔任了零重力檢測員的角色它是兩位太空人的兒子們從所有玩具裡票選出的飛船「嘉賓」據說目前已經多平臺斷貨了如果以上這些依然不能滿足你,Space X官方此前發布的這款在線模擬器還能幫你過過操作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乾癮
  • ...太空失重 圖片來源 交會對接 太空漫步 艙外活動-中國新聞-東方網
    當年5月,阿侖·謝潑德乘坐「自由7號」飛船在亞軌道進行了15分鐘的歷史性飛行,同時也成為第一位身穿「水星」航天服進入太空的美國太空人。  1965年3月,前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進入太空,並成功完成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雖然列昂諾夫身穿的「金鷹」航天服可以提供45分鐘的氧氣,但由於航天服供氣系統安全閥故障,他只在艙外活動了12分鐘。
  • 太空版我的世界 高科技沙盒《太空工程師(space engineers)》試玩
    Keen工作室公布了首段《太空工程師》流程視頻。這是一款關於太空設施的工程建築維護的沙盒遊戲。玩家將建造各種規模和用途的太空站和太空飛船(民用,軍用),駕駛飛船進入深空採礦。
  • 搭乘巨龍號載人太空艙是種什麼體驗?NASA太空人:對接時絲般順滑
    將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和羅伯特·本肯送入國際空間站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和巨龍號載人太空艙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那麼,乘坐巨龍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巨龍號和國際空間站的對接非常順利已經在國際空間站的兩名太空人都說,他們都很享受這次歷史性的旅行,並對巨龍號和國際空間站對接時的絲般順滑和舒適感到驚嘆。這款新的巨龍號載人太空艙給太空旅行帶來了全新的味道。
  • 降低太空探索成本:除回收火箭還有充氣式太空艙
    走到了最前臺——BEAM充氣式太空艙經由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運到太空,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並完成充氣。 BEAM充氣式太空艙 BEAM與國際空間站(簡稱ISS)對接後若一切測試正常,那麼,畢格羅太空公司就要放開手腳再出重拳,發射BA330太空艙。
  • 日本"希望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成功組裝(圖)
    日本"希望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成功組裝(圖) 2008年06月05日 07: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5日電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機組兩名太空人3日在國際空間站上出艙太空行走,成功將日本「希望」號實驗艙的加壓艙段安裝到空間站的預定位置。重15噸,價值10億美元的「希望號」太空艙是由美國「發現號」太空梭上周六運上太空的。
  • 第4161回:人探索天空實驗室,裡程碑式太空行走
    為了這次出艙行走,兩人在位於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浮力模擬器中已經演練過多次。如果這次太陽能帆板的展開不成功的話,天空實驗室2號和3號計劃上的太空實驗將不能完整地實施,空間站的蓄電池也會嚴重損壞。帆板展開後,空間站的電池組瞬間獲得了大量的能量來源,兩名太空人一下子從天空實驗室船體被甩出,考驗了太空人的應變能力和安全繩索的牢靠程度。完成任務後,兩人回到太空艙,出艙任務宣告成功。
  • Space X再次打破記錄
    接下來是長達19個小時的前往國際空間站之旅,如果一切順利,飛船將與以7.8公裡/秒速度環繞地球運行的空間站進行會合和對接。對接如果不成功,龍飛船會和國際空間站相撞——而空間站上目前有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和一名美國太空人,這樣會發生嚴重危險。
  • 馬斯克讓美國重回太空
    龍飛船計劃與國際空間站對接,4位太空人將開展約半年的太空站任務。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經過64天的太空之旅,龍飛船在大西洋成功濺落,兩名太空人安全返回。此次任務的成功標誌著商業航天時代的開啟,並獲得了關於運載火箭、龍飛船、地面系統、在軌飛行、對接、返回、著陸等全流程的數據,為飛船最終認證提供了參考。
  • 美女太空人太空漂浮,斷臂求生返回太空艙——《助手》
    貝拉是一名航天員,她的工作任務就是日常檢查太空站的機器設備。這天她正在外太空執行任務,她乘坐著載人飛船慢慢地靠近了太空站。突然一個太空垃圾從遠處漂來,專心工作的貝拉並沒有發現,太空垃圾離得越來越近,方向正對著太空站。
  • 美女太空人太空漂浮,斷臂求生返回太空艙——《助手》
    貝拉是一名航天員,她的工作任務就是日常檢查太空站的機器設備。這天她正在外太空執行任務,她乘坐著載人飛船慢慢地靠近了太空站。貝拉很不喜歡執行單人任務,因為這個過程十分枯燥乏味,她一邊通過無線電跟同事抱怨著,一邊慢悠悠地穿上了太空衣。調試完所有設備之後,貝拉打開艙門出發了,她背上搭載著動力裝置,可以輕鬆將她推送至太空站。
  • 帶你實現航天夢:SpaceX推出一款航天模擬器,可讓你與空間站對接
    SpaceX公司推出了一種新的基於瀏覽器的模擬器,該模擬器可以讓人們了解手動控制「龍」號載人飛船(Crew Dragon)的對接過程會是什麼樣子。這是該公司製造的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實際上,"龍 "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ISS)的對接是完全自主的,但如果有必要,太空人可以接管手動控制,而這個模擬器提供了SpaceX所說的 ,太空人在特殊情況下會使用的 "實際界面"。對接過程的用戶界面出人意料的簡單,因為它反映了太空人在「龍」號飛船上實際使用的用戶界面。
  • 【技術·航天】 航天員在太空為什麼能有條不紊地工作?
    在我國載人航天曆次飛行任務中,航天員都能有條不紊、密切協作,順利完成相關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翟志剛首次出艙太空漫步,劉旺完成首次手動交會對接打出太空「十環」,「太空教師」王亞平天地連線開展太空授課
  • 聯盟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運送新的機組成員
    截至發稿,太空艙已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但太空人仍被封在太空艙內,進行各種檢查。美國宇航局指出,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之間的艙門將在對接發生後約兩小時打開,乘員們隨後可以互相問候。美國宇航局預計艙門打開的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早上6點左右。新的乘員將在國際空間站上停留6個月。
  • Major Tom最後的歸宿 —— ASGARDIA太空國 | 大衛鮑伊的Space Oddity
    現在是時候勇敢地踏出太空艙"This is Major Tom to Ground Control"湯姆船長呼叫地面控制中心I'm stepping through the door我踏出了艙門And I'm floating in a most peculiar way
  • 腦洞大開 充氣太空站不是夢
    ——BEAM充氣式太空艙經由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運到太空,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並完成充氣。若一切測試正常,那麼,畢格羅太空公司就要放開手腳再出重拳,發射BA330太空艙。根據畢格羅太空公司的官方介紹,BA330對太空環境中的防輻射能力等於或大於國際空間站。艙體上將提供4個防紫外線的窗戶,可讓未來的太空遊客欣賞地球。
  • 太空救援:一次極具危險的太空之旅,挽救失去控制的空間站
    但是阿約金點名還要一位同事參與,他就是電影主角費奧多羅夫,但是主角費奧多羅夫之前因為一次失誤的操作早已經被開除太空人身份,這時間指揮官親自在加油站找到了費奧多羅夫,並告訴他空間出現了事故,讓他幫忙去上太空維修好並把他帶回來,剛開始主角並不想去,經過主角的說服,費奧多羅夫答應去空間站。
  • 美X-37B空天飛機規劃拓展太空客貨運輸能力
    「聚焦於有效載荷」的意思是:通過利用X-37B這種成熟的太空飛行器平臺及其定義好的平臺載荷界面,以及由成熟的任務操作人員使用經過飛行驗證的設備支持的地面站,可以大幅降低一次性使用成本。  波音公司還指出: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幾項關鍵技術已經成功驗證,包括氣動領域、氣動熱力學領域、重複使用太陽帆、熱防護系統(TPS)以及自主制導、導航和控制(GNC)。
  • 太空幻想——一艘載有流浪狗的太空衛星
    1956年,蘇聯成功研製並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這讓美國芒刺在背,美國總統艾森豪正式批准成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推動水星計劃,美蘇太空競賽開始。於是在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星前期科學家們就找到一隻流浪雌犬,並給它取名為萊卡,科學家們認為流浪犬比家犬更能忍受太空站極端而殘酷的環境,而且雌犬被用於事業是因為它們的性情和它們不需要抬腿排尿的生理習慣。當萊卡被科學家們選中之後就開始了大量的訓練,包括長時間的站立、穿太空服、被放入發射中的火箭模擬器等等,使得萊卡能夠適應太空艙中的狹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