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楊振寧同學,核武器專家,27歲來中國放了一輩子牛

2020-10-17 日談新語


這個世界上有多種人,每個人生活方式不一樣,理念不一樣。

有些人單單是為了生存,也有些人是為了心中的理想,哪怕是降低世俗意義上的生活條件。

美國一個年輕有為的女科學家就是就是後者,放棄高薪、顯赫的社會地位跟優越的生活。

1921年瓊·辛頓出生在美國芝加哥,家庭條件非常好,算是美國的書香門第。

她的曾外祖父喬治·布爾是大數學家,爺爺是科學家兼收藏家,奶奶是小說《牛虻》的作者,母親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

在家裡的培養下,瓊·辛頓從小就多才多藝,她會畫畫、吹笛子跟拉小提琴,還是國際奧林匹克滑雪選手。

除此之外,她的文化課成績也很好。

她先是拿到了威斯康辛大學物理學碩士,後師從諾貝爾獎得主費米並擔任他的助手,可謂是前途不可限量。

因為實在過於優秀,她成為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研究者之一,參與二戰時期的「曼哈頓」計劃。

瓊·辛頓做科學家的初衷,是為了造福人類,但她發現自己做的事情與本意背道而馳。

1945年,她親眼看著自己參與製造的兩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數萬日本普通百姓被瞬間秒殺,婦女兒童慘死。

她開始質疑自己做的事情,1947年,她到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是楊振寧的同學。

也是那時候她注意到自己的獎學金是美軍提供的,也就是說,未來的科學,依舊受美國軍方的幹涉。

這時候,她想到了自己未婚夫陽早跟哥哥韓丁對中國的描述,動了去中國的心思。

這倆人雖然是中國名字,卻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1918年陽早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農民家庭,原名歐文·恩格斯特,就讀於紐約州立大學農業系。

讀書期間他跟室友威廉·辛頓,也就是韓丁經常一起討論社會上一些事,探索改善社會處境的方法。

後來他們看到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所寫的《紅星照耀中國》,心中燃起希望,認為那的領導是真地在努力讓普通人過上人人平等的幸福生活,所以來到了中國。

1946年3月,陽早先是來到上海工作,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在10月份,來到延安杜甫川的光華農場工作。

瓊·辛頓除了聽未婚夫對中國稱讚,她還讀到《西行漫記》這本書。

這是美國作家斯諾所著的紀實性著作,真實記錄了他於1936年6月—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

瓊·辛頓嚮往這樣社會主義國家,用她的話說「這是一個夢想的破滅,和另一個信仰的開始!」

1948年,瓊·辛頓抵達中國,宋慶齡親自接見了她,隨後來到陽早工作的地方延安,取了一個中國名字:寒春。

夫妻倆心無旁騖做著自己舒服的事情,先後去了陝北與內蒙古交界的牧場,幫助當地改良當地牛羊。

1952年,他們帶著1000頭奶牛,調到西安草灘農場,一待就是11年。

1953年,陽早任西安市奶牛場副場長,寒春任技術員。

他們為農場設計建成了我國當時最先進的自動化擠奶管道專用線,為我國奶牛場機械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改進的奶牛青草飼料鍘草機至今仍是草灘農場乳品機械廠的主導產品之一。

1979年10月17日,根據上面的批示,農機部顧問陽早、寒春兼任中國農機院畜禽機械研究所副所長。

2003年12月陽早在北京病故,2010年6月8日,寒春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89歲。

社會主義理想生活一直是這對夫妻奮鬥的信念,曾經有記者問寒春有沒有想過回去,她的回答是「我們在中國待了一輩子,不是為了養牛來中國,而是為了共產主義信仰」。

是的,如果他們僅僅為了自己優渥的物質生活,根本不需要離開家鄉,來到這裡,只因為有同樣的價值目標。

相關焦點

  • 她是著名科學家,參與曼哈頓計劃,27歲來到中國,放了一輩子牛
    美國就曾有這樣一個人,她本是著名科學家,曾參與曼哈頓計劃,卻為了自己的信仰,放棄了美國高薪優渥的條件,27歲時來到中國,放了一輩子牛。》一文,這讓她相信了信中的內容,並決定前往中國。用她曾經的話來說:「離開美國,前往中國,是一個夢想的破滅和另一個信仰的開始!」1948年,27歲的瓊辛頓來到了中國,宋慶齡親自接見了她,之後,她跟隨其未婚夫陽早前往了延安工作,她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十分好聽的中文名字:寒春。
  • 美國著名的女核物理學家,來中國養牛放牧62年,83歲終於拿到綠卡
    在讀博期間,她發現自己的獎學金是美軍提供的,這讓她十分痛苦,她認為學習物理是為了造福人類的,但美軍卻用來製造武器,這違背了她的初衷。就在這段困惑時期,遠在中國的哥哥威廉·辛頓(中文名韓丁)卻竭盡全力要求妹妹來中國看一看。韓丁是1945年作為美國戰爭情報分析員來到中國的,最終卻愛上了這片土地,留在中國幫助培訓拖拉機工人。寒春的未婚夫陽早(英文名歐文·恩格斯特)也來過延安生活。
  • 楊振寧那麼厲害,美國為什麼不讓他去研究核武器?
    在當時,主持人並未直接詢問楊振寧當年為何沒能參與到核武器的研製當中,而是楊振寧自己不經意間說出了原因。故事的起源是楊振寧被問及【從1945年離開中國,至1971年第一次回國,整整26年沒回來,美國是否禁止你們這樣的人回國,亦或者不準你們把科技帶回中國?】
  • 物理學全才楊振寧,身在美國時,為什麼沒有進入核武器研發領域?
    前者成了中國的兩彈一星功臣,而楊振寧,身在美國時,卻沒有進入核武器研發領域,而且有媒體稱其為"是20世紀中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識和才能的"物理學全才"。"儘管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但他們對楊振寧的許多做法並不滿意也不放心。 比如他與國內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比如他經常去中國香港訪問,這些都可能成為美國人擔心他"洩密",而限制其出境的理由,到時候就會萬分尷尬。所以說,第一個原因就是美國不信任中國人,不放心楊振寧,所以讓他儘量不要觸碰到核武器。
  • 中國最牛科學家為何沒有袁隆平
    悟空問答有一題——選出中國最牛的5名科學家,你會選誰?有一篇文章選了屠呦呦、楊振寧、鄧稼先、錢學森、于敏這五位大咖,並且每位科學大咖都配有一段為什麼選擇其為中國最牛科學家的理由,有網友問:為何沒有袁隆平?
  • 中國的鄧稼先,世界的楊振寧
    鄧稼先與楊振寧,一位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兩彈元勳」,一位是諾貝爾獎得主,被世界公認為還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們是安徽老鄉,是鄰居,是同學,是一起長大的密友,他們就讀的都是西南聯大,赴美留學主攻的方向同是理論物理。1950年,兩人的人生軌跡岔開了。
  • 楊振寧那麼厲害,美國卻不讓他去研究核武器,到底是為什麼?
    前些年,中國便因為部分技術問題,在國際上吃了一些虧,甚至還對西方國家進行了部分妥協。深知技術重要性的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大力培養人才,希望儘快擺脫技術落後的局面,真正意義上讓整個國家強大起來,不再被西方國家用技術進行限制和打壓。在眾多科研人才中,有一個叫楊振寧的人,他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經常會引起大家的討論。
  • 選出中國最牛的5名科學家,你會選誰?
    所以這的確是很難選擇的,如果讓我選直接最牛的5位科學家,我會首先設定一個標準,怎麼算最牛:我認為所謂最牛是他們的成就能夠代表中國科技在世界上的一席之地,提出了世界聞名或者公認的理論(理論科學家),或者實現了巨大的科技工程(應用科學家),或者得到了公認的獎項(如諾貝爾獎),那麼我認為應該是這五位科學家:一、楊振寧95歲恢復中國國籍的楊振寧先生是當今依然在世
  • 97歲的楊振寧駝背得到支持,43歲的翁帆精力充沛
    97歲的楊振寧駝背在妻子的幫助下,43歲的翁帆興高採烈,他們否認了「遺囑」的謠言!97歲的楊振寧和43歲的翁帆參加了一個公共活動,楊振寧穿著一件藍色毛衣,頭髮灰白很多,背部也駝背,但精神還好,抓著拐杖,在妻子的攙扶下,網際網路楊振寧已經寫下了遺產分配,翁帆拿到了他現在住的別墅,四個人孩子們分享了所有的資產,而翁帆的三層別墅只有清華的居住權和產權,只能說翁帆可以一輩子住下去。
  • 「兩彈元勳」鄧稼先:假如生命可以再來,我仍選擇中國
    這一年鄧稼先34歲,妻子許鹿希30歲,兩個孩子大的4歲小的只有2歲。從此以後,鄧稼先的名字就從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了。許鹿希以為,也許幾個月,也許一年,丈夫就會回來了,可是她沒有想到,這一次的分別,整整就是28年的歲月!
  • 幫助中國擁有核武器的女科學家,隱姓埋名30年,她到底有多牛?
    如果提到原子彈這一核武器的研發,大家肯定會首先想到錢學森、錢三強這些知名的科學家。他們確實是中國核武器的泰鬥,為了中國核武器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力量。但是在中國的原子彈研發中還有一位傳奇女性,她的一生都在研究氣體分子運動論,是第一個發現求解玻爾茲曼方程的本徵值理論,並且提出適用於多原子氣體的推廣的玻爾茲曼方程。後來更是隱姓埋名專心在原子能研究所中工作,一直到去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這位偉大的傳奇女性。
  • 楊振寧夫人杜致禮是怎樣的人?楊振寧對她的摯愛,從這裡可以看出
    不過,爸爸雖然不再身邊,可他的影子卻常伴她左右——比如說,吃飯的時候不需說話,見到長輩一定要行禮,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每天要讀一段課外書籍,不許仗著父親的身份在學校欺負同學……這些,都是父親對她的要求。自然,監督這一切的人,正是她的母親曹秀清。
  • 「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九十歲生日,楊振寧李政道為他賀壽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召開周光召學術思想與科學精神研討會,數百位周光召先生的同事、同學、朋友及學生共聚一堂,一起探討周老的學術精神。本文圖片均來自「科學網」微信公號97歲高齡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親臨現場,回憶了他與周光召半個多世紀的交往史。
  • 楊振寧教授「如此厲害」美國為何不讓他,去研究核武器呢?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1957年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具實力的物理學家,他也是中美關係鬆動後,第一位回中國探訪的華裔科學家,還推動了中美文化交流,那楊振寧這麼厲害,美國為什麼不讓他去研究核武器?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楊振寧可以說是全世界唯一還活著的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他和愛因斯坦牛頓齊名,如果和他同學鄧稼先一同回國,他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成就,因為我們國家當時一窮二白,不可能為他提供高端物理研究的實驗室和平臺。他最後回來也為我們國家建立了多個物理研究平臺,也帶出了一批研究人才,為國家還是作出了許多貢獻,也應得到國人的尊重。
  • 隱姓埋名30年,助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美女科學家!她到底有多牛?
    有這樣一位美女科學家,她隱姓埋名30年,她幫助中國擁有了核武器,她的貢獻能和鄧稼先相媲美。那麼,這位美女科學家到底有多牛?她的名字叫王承書,父親是民國高等警官學校的老師,母親也出生於名門。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王承書從小對數學和物理學很感興趣。家裡人都稱讚她「算帳算的是又快又準。」王承書所成長的年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年代。這位年輕的女孩深知:要想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就得發展工業。
  • 差54歲曠世戀情 港媒報翁帆為楊振寧誕下一子?醫學專家闢謠
    本文原標題《差54歲曠世戀情 港媒報翁帆為楊振寧誕下一子?醫學專家闢謠了》 翁帆和楊振寧 這真是一段曠世戀情,相差半個世紀年齡的不倫之戀,足足54年年齡差距讓這對夫妻飽受非議,但是又羨煞旁人!
  • 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以後,包括寒春在內的很多核物理學家內心飽受創傷,寒春看到那個時候美國一片軍事研究的狂潮,1948年她 「帶著一顆無比空虛的心」,獨自去了中國。寒春到中國去,是受到她哥哥韓丁韓丁(威廉·欣頓,William Hinton)的影響。
  • 當年,82歲的楊振寧為何捨棄一生榮耀,也要「爺孫戀」
    楊振寧是家喻戶曉的華裔科學家,當年他獲得諾貝爾獎時,被稱為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當代最偉大地物理大師。 輝煌地成就,使他成為傳奇,被萬千世人所敬仰。80歲時,楊振寧放棄了美國國籍,恢復了中國國籍。他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他科學領域的貢獻,而且,他還擁有一顆純粹的愛國心。
  • 98歲楊振寧攜妻子亮相,結婚16年甜蜜如初,44歲翁帆略顯發福
    中國夫妻的平均婚齡只有11年的今天,98歲的楊振寧和44歲的翁帆已經走過了16年,這段曠世的忘年戀衝破世俗觀念,安安穩穩走到今天。 杜致禮去世的那一年,楊振寧81歲,沒有了老伴楊振寧的生活的味同嚼蠟,到了這個歲數,那些情啊愛啊都不太切實際,切實際的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