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馮麗
「對於我個人來說,放棄寫作可能會推遲眼睛完全失明的時間,但是我對學校、對國家的貢獻就會少一些。」近日,一位85歲的老教授在致校友的信中寫道。
俞茂宏
他就是是西安交大機械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俞茂宏。2011年,俞茂宏的「雙剪統一強度理論及其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他成功破解了基礎力學理論領域的世界性難題,使中國人創立的理論,第一次寫入了材料力學和工程力學教科書。
83歲教授「急聘」秘書
前段時間,一條「西安交大俞茂宏教授急聘秘書」的微信在朋友圈廣泛轉發。原來,八十幾歲的俞茂宏突發眼底黃斑病變,視力下降到0.25,無法進行閱讀寫作。當時他正在寫五本書,有的已完成初稿,有的正待校對。
西安交大土木工程系教師、香港校友會和系校友會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不到半個月,就聘請了兩名具備紮實力學功底和出色英文能力的專職秘書,幫他處理日常文字、著作出版工作。考慮到他家境不寬裕,還成立「俞茂宏教育發展基金項目」,為實現他的著書心願保駕護航。
俞茂宏的一隻眼睛已沒有光感,另外一隻看不清東西,但他說:「我已經85歲了,之所以堅持寫書,就是要把我頭腦中已有的研究結果貢獻給學校、貢獻給國家。」
1960年的《塑性力學》教科書(油印版)
半個世紀堅守只為一個夢想
在世界力學領域發出「中國聲音」,是俞茂宏多年的夢想。1959年,俞茂宏開始從事塑性屈服準則和強度理論的研究。當時學術界有一種普遍性觀點,認為強度理論作為經典力學的一個分支,已發展得較為成熟,很難再出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俞茂宏在進行材料強度實驗時發現,他的實驗結果總是與當時權威的強度理論無法完全匹配。這也是困擾國際強度理論學界的百年難題。
其時,工程力學領域的權威學者、德國哥廷根大學沃依特教授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強度問題是非常複雜的,要提出一個單獨理論有效地應用到各種建築材料中是不可能的。」
繁雜的教學任務之外,俞茂宏開始了「破解世界性難題」的探索之路。1961年,俞茂宏提出「雙剪」概念,並推導出雙剪應力屈服準則,突破了「最大剪應力」這一傳統的「單剪」概念。1985年,他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全面的「雙剪強度理論」。在此基礎上,1991年正式發表統一強度理論公式,將各種單一的準則和理論發展為統一強度理論。
世界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說,該理論是強度理論發展史上的裡程碑。維基百科「塑性力學」英文條目中引用的唯一中國人的文獻就來自俞茂宏的著作。目前,統一強度理論已經被國內外有關學者推廣應用,引入結構分析計算軟體並應用於機械、航空、土木、水利、巖土工程等多個領域。
用生命點燃夢想之光
2015年11月,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的俞茂宏將20萬港幣獎金全部捐贈給學校,用於設立力學學科優秀研究生培養基金。
雖然閱讀、書寫都有困難,著書全靠口述,但俞茂宏從未放棄。2017年,俞茂宏受邀參加全國塑性力學大會,視力非常差、畏光,他幾乎閉著眼睛完成了整個報告,20多頁報告內容沒有漏掉一頁。
眼下,俞茂宏正在「撰寫」《塑性力學三部曲》和《巖土力學三部曲》,中英文版合計12本書、數百萬字。他滿心憧憬地說:「兩個『三部曲』在理論上和工程應用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將會對世界有關學科的發展作出我們中國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