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難受就對了!——刮骨療毒,不可能不難受。
來源:知乎平臺
作者:手抖毛大夫
據人民網報導,冠脈支架國家集採剛剛落地,11月14日山東7市聯盟開展的骨科領域集採中,又上演談判專家與醫療器械企業代表之間「靈魂砍價」。
此次由山東淄博發起的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7個城市的骨科領域集採,聚焦的同樣是醫用高值耗材領域,涵蓋骨科創傷和血液透析兩大類,是全國首次在這兩個領域的帶量採購。
有趣的是,此次在骨科領域開展的集採套路與幾個月前的冠脈支架出奇的一致,先採集採購數據以及價格,最終目的就是砍價。
「省份的集採只是試試水」。實際上,國家出手才是重中之重。
山東集採結果公布,骨科耗材最大降幅達 94%,這樣的降幅,公立醫院還能留得住醫生嗎?
01
看到這條消息,筆者最先想到的是,分金分銀的鐵飯碗現在變成吃肉喝湯的鐵飯碗了,你就準備把這個飯碗砸了不要嗎?
砸了吃什麼?去別的行業搶35歲自動消失的塑料飯盒麼?
無論是什麼年代,收入都是一根指揮棒,它指揮著資本和人才的流向,這個道理顛撲不破。
這些年來,除了口腔、醫美這樣遊走在醫保之外的「閒雲野鶴」,大部分的科室都是依賴著醫保結算來掙錢的,公立私立一樣。
在醫保和物價的價值內,人才和技術勞動都是不值錢的,只有用掉的東西才值錢。這也是為什麼心內、骨科這樣的高耗材科室,長久以來一直都是醫學生們選科的熱門。
過去,正是因為有著耗材本身價格15%的附加收費、有著見不得光的高額回扣,這些科室的醫生才能成為醫生中的「貴族」。骨科醫生「行走的印鈔機」、「年入百萬起」……種種或真或假的傳說,也大多因此而起。
攝圖網
所以即使大家都在喊著「醫生窮、醫生累」,即使很多人口呼著「內卷」,但到了自己選擇的時候腳步還是忍不住想往這樣的科室裡擠。
別的不說,我們當年選科的時候,班上十幾個男生,一多半都去了骨科。
無它,唯掙錢爾。
所以當依附在耗材上的種種花樣被一個個打掉,第一個不適應的,是已經吃慣了這碗飯的老大夫們,第二個面臨改變的,就是在曾經扭曲的指揮棒下衝進了這些「醫學紅海」中的人們。
別說什麼老大夫們難受,小大夫們無所謂。大家都是一個大鍋裡吃飯的,老大夫們沒回扣拿了,科室的獎金池也照樣大幅度縮水。老大夫們還能靠著以前的積累和外出走穴安逸到退休,即使年入200萬元打個對摺也依然舒服,可是各位月入1~2萬的小大夫們獎金直接沒了一半還笑得出來麼?
當年辛辛苦苦擠破了頭好不容易擠進來了,現在眼看著「大好錢途」成了泡影……
難受麼?難受!
難受就對了!——刮骨療毒,不可能不難受。
口中喊了這麼多年的「體現醫療人員技術勞動價值」,不能只想要加手術費,還捨不得往外交已經揣進兜裡的紅包呀……
呼籲了這麼多年的「尊醫重衛」,不能一方面享受著白衣的道德光環,一方面還想要靠此斂財呀……
痛心疾首了這麼多年的「社會誤解醫護人員」,不能只想著民眾改變觀念,不想自己改變形象呀……
大人,時代變了。
現在信號已經很明確了,不管是因為醫療行業整頓行風也好,醫保入不敷出要控費降費也罷,高值耗材這塊已經被上下遊分食了這麼多年的蛋糕已經保不住了。即使醫院裡老大夫壓迫、壓榨小大夫,小大夫幸災樂禍老大夫,在國家政策的利刃下,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
道德呼籲拯救不了醫療行業,媒體高捧拯救不了醫療行業,聲淚俱下也拯救不了醫療行業,刀砍錘殺也改變不了醫療行業,只有深刻的刮骨療毒才能。
什麼叫刮骨療毒,就是破除不正當的利益,讓利益和收入的指揮棒回歸正常,讓這個行業多一些真正熱愛的人,少一些口中仁義道德、背後橫加斂財、男盜女娼的偽君子……
分利的蛋糕要沒了,扭曲多年的指揮棒要回正了,治病救人被摻雜的私利變少了,醫療決策更規範了,以前大家嫌沒錢不願意幹的科室終於能等來了人,以後醫務人員的被詬病的地方更少了。
這對大家都是好事。
02
但改革的陣痛期一定會有的。
陣痛期體現在哪裡?
一則現有格局下的老大夫們利益受損,但這個其實不是核心問題。老大夫們一方面已經掙的夠多了,一方面真正技術好、名氣大的依然能夠繼續盆滿缽滿。
在北京,公立醫院做一個膝關節置換是5~10萬元,在和睦家是20萬元;公立醫院做一個機器人前列腺癌根治術是3~5萬元,和睦家還是20萬元。
公立醫院裡兩種手術超過一倍的差價,大都差在了耗材上,但到了私立醫院靠本事說話的時候,這個差距不能說沒有了,但已經被大大抹平了。
二則年輕醫生們吊在前面的那塊肉變小了,這個好像更加觸及靈魂一些,但其實也還好。
因為醫學界人士的「路徑依賴」其實是很嚴重的,大部分人只要鐵飯碗還在,是不會輕言退出、輕言改行的;現在耗材砍沒了,可是鐵飯碗還在。只不過過去分金分銀的鐵飯碗現在變成吃肉喝湯的鐵飯碗了,但鐵飯碗還在,大部分人還是會老老實實地繼續幹下去,嘴上的幾句抱怨改變不了什麼。
真正改變的,還是我反覆說的這根指揮棒。
攝圖網
分金分銀的指揮棒沒了,才會有更多真正熱愛醫學的人走進這個行業,走進適合自己的科室,走進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
真心熱愛的人變多了,心系斂財的人變少了,這個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靠著回扣和位置吃飯的人變少了,靠著技術吃飯的人才能變多;
靠著白衣蠅營狗苟的人變少了,尊重這身白衣的同行和患者才能更多。
如是大善。
至於大家擔心的公立醫院人才流失……這麼說吧,在我們有生之年內,大概率是看不到公立醫院體系衰弱的一天的。
因為在我國的醫療生態環境中,公立醫院永遠是牢牢焊死在生態鏈頂端、吸收著絕大多數資金和人才的。
但是說了這麼多年的「公立醫院培養技術、私立醫院掙錢「,眼下隨著公立醫院和醫保的全面深化改革,我卻是看到希望了。
為什麼?因為以前那些在公立醫院裡走到頂端,還牢牢焊著緊抓一切權力和金錢的人,現在終於有理由離開了。
可是他們的離開,對我們都好,不是麼?
責編 蘇暄 小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