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迷路村致富新「秘訣」 斑鳩配河麂

2020-11-21 貴州網

銅仁市迷路村致富新「秘訣」 斑鳩配河麂

發布時間:2019-11-27 10:36:18      來源:銅仁日報

  每天在生產基地管護著1000對斑鳩,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每對斑鳩餵養兩次,小麥、玉米、黃豆、穀子……對這些五穀雜糧的餵養劑量,趙有發已爛熟於心。

  今年8月,玉屏侗族自治縣田坪鎮迷路村趙家一組的貧困群眾趙有發和本村貧困群眾趙永,向銀行貸款14萬元,在村主任趙長江的帶領下,3人合資40萬元,建成了斑鳩基地。10月初,基地從湖北漢口市引進首批1000對斑鳩。期間,玉屏殘聯入股15萬元,支持迷路村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

  「說實話,真的很幸運,我們趕上了創業致富的好時代,只有大幹快幹,幹出一番事業,拼出一番成績,才不枉費這麼好的政策機遇。」趙有發說。

  一鴿抵三雞,一鳩抵三鴿,一鳩勝九雞。斑鳩營養價值高,氣候適應性強,飼養成本低,每隻母鳩一年大約可孵化20隻仔鳩,一對斑鳩每年可產生純利潤500元以上。一年下來,就可以賺回投資成本。除了可以用作菜鳩以外,斑鳩還可以用於生態放飛、魔術表演,斑鳩蛋可以用來製作保健品。

  與此同時,趙長江還與村支書楊伍平等6個人,共同籌資35萬元,此外,玉屏康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捐贈15萬元,發展河麂養殖業。10月底,基地從湖南衡陽引進68隻河麂,母麂和公麂的比例為5:1。河麂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當前,村裡已辦理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繁育許可證。

  河麂生性膽小,性格暴烈。若遇聲音稍大一點,河麂受到驚擾,就會亂跑亂跳,甚至撞牆自盡。趙長江介紹說,針對河麂的特性,基地採取定人、定時、定量的辦法飼養。河麂主要食用紅苕葉等闊葉,生長周期半年,每隻能長到14公斤左右,最多能長到17公斤左右。每隻母麂一年繁殖一胎,平均每胎可產2-3隻幼麂。每隻河麂,每年可創造3500元左右的純利潤。

  「村裡的斑鳩和河麂產業,都與引進地的企業籤訂了回收協議,期間,企業還會對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全程跟蹤服務。」楊伍平說,如果玉屏當地市場價高於企業給定的價格,基地也可以進行就近銷售,實現產業效益的最大化。

  迷路村曾是玉屏的深度貧困村,交通閉塞,貧困發生率高達21.88%。如今,通過脫貧攻堅工作,迷路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趕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好政策好機遇,迷路村借勢發力,順勢而為,在全縣打響了發展規模特色養殖的第一槍。一幅百姓富、生態美的優美畫卷躍然眼前。

  (覃嵩松 熊水英 黃世明)

相關熱詞搜索:斑鳩 基地 純利潤 貴州網

相關焦點

  • 湖北首次發現野生河麂 已被收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原標題:湖北首次發現野生河麂 已被收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高偉)6月30日,記者從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監測人員在查看紅外相機監測時發現一隻野生河麂。
  • 世界瀕危物種河麂首次現身吉林,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這是吉林省境內首次發現的野生活體河麂,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世界瀕危物種河麂獲救 張彤宇 攝 據了解,林業工人率先發現了該河麂。紅石林業局貯木場場長王軍介紹,這隻河麂在場區生活了三天。最初,工人們通過觀察,把它當做野生狍子對待,每天餵食一些玉米。
  • 為改善夥食捕獵野生斑鳩犯法嗎?法官進村「硬核」審案普法
    為改善夥食捕獵野生斑鳩犯法嗎?> 73歲村民為改善夥食捕獵野生斑鳩,犯法嗎?
  • 常山黑麂誰人知?
    浙西常山歷來野生動物十分豐富,兩棲動物有:虎紋蛙、黑斑蛙、粗皮蛙、棘胸蛙、蟾蜍、黃蛤蟆等;鳥類有:喜鵲、黃鸝、麻雀、黃雀、白臉山雀、翠鳥、繡眼鳥、大杜鵑、四聲杜鵑、畫眉、山斑鳩、鷓鴣、雉、斑木鳥、灰喜鵲、白頭翁、鴻燕、猴面鷹、蒼鷹、黃腹角雉、黑腳信天翁、蛇雕等等;哺乳類有:金錢豹、野豬、小靈貓、貉狐、華南兔、刺蝟、穿山甲、小麂、黑麂、獐、狗獾、花面狸、豪豬、赤腹松鼠、櫛鼠耳蝠、狼、食蟹獴
  • 【投票】斑鳩配信鴿 能出超級賽鴿?
    斑鳩屬於鴿形目,鳩鴿科,別名紅鳩,每窩產兩枚蛋,孵化期也是十八天,這和鴿子都是一樣的。斑鳩在我國有五六種,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珠頸斑鳩,在城市農村都很常見,體重大概四五兩左右;還有一種體型和鴿子一樣大,有點像雨點鴿子,羽毛偏紅,叫紅鳩。這兩種斑鳩都具有戀巢性,也可以人工飼養,但必須把它用大網網起來養。
  • 中國首次在河麂體內分離鑑定出PPRV第II譜系毒株
    本文描述了一起發生在中國東部的PPRV感染河麂(Hydropotes inermis) 疫情,最終將病原鑑定為PPRV第II譜系毒株。研究人員首先對來自安徽省的6頭髮病河麂進行診斷,發現動物個體出現PPRV感染症狀,包括發熱、呼吸困難、咳嗽、黏膿性眼鼻液和腹瀉等症狀。解剖病死動物發現其患有結膜炎和潰瘍性角膜炎,口腔和牙齦出現膿瘡樣損傷,肺臟和支氣管有出血、淤血等病理變化。
  • 沁陽市教育局駐村幫扶貧困戶 教農戶養殖白玉蝸牛開拓致富新方向
    沁陽市教育局駐村幫扶貧困戶 教農戶養殖白玉蝸牛開拓致富新方向導讀:白玉蝸牛是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的蝸牛,並且它全身都是寶,綜合利用價值高,需求量大,深度加工以後能發揮很大的市場潛力。在沁陽市的東高村,當地村民就在沁陽市教育局工作隊的幫扶下引進了白玉蝸牛特色養殖項目,教農戶養殖白玉蝸牛開拓致富新方向。初冬的早晨,在沁陽市西鄉鎮東高村,村民靳金花正在自己的蝸牛房舍裡忙著,查看溫度,檢查孵化情況,準備飼料。看著家裡一隻只潔白如玉的蝸牛在石板上緩緩蠕動,靳金花十分高興。
  • 山東王家坊前村:從互助合作到村社共建走出共同致富路
    幾十年來,王家坊前村的村民們發揚自力更生、合作共贏、敢為人先的光榮傳統,從原來的互助合作,到現在的村社共建,老典型走出新的共同致富路。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村民王奉民曾經是位種田的老把式,幾年前,老王放下鋤頭,到村裡的石材廠當起了技術工人。
  • 射陽:「金元寶」架起「孤島」致富橋
    放眼四野,溝塘河汊裡,有的穿著橡膠連體半身下水褲、有的搖著小船。隨處可見菱農採摘菱角身影,岸上有菱角現場交易的、有裝車待運的,一幅生動「採菱圖」成為四明鎮邵尖村獨具鄉愁意蘊的風景線。邵尖村位於四明集鎮東南部,四面環水,一橋與外相連,故當地人習慣稱之為「邵尖島」。村總面積6.17平方公裡,主要以稻麥種植和水產養殖為主。2018年前,邵尖村是一個經濟困難村。
  • 天上斑鳩地下泥鰍,「斑鳩煲湯賽過人參」,養殖斑鳩前景廣闊
    在南方地區的山林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種像鴿子的鳥,它們經常成群的在野外活動,看到人還會發出咕咕的叫聲,有時候還會飛到房屋前後的莊稼地裡覓食,這種鳥就是斑鳩。在以前,斑鳩在農村地區非常的多,而且都不怎麼怕人,但後來捕抓它們的人多了,斑鳩的蹤跡漸漸的在很多地方消失。
  • 從「落後村」到「幸福村」:一個東北農村的致富新經
    從髒亂差的貧困村,到產業興旺、村民增收、環境整潔的「幸福村」,黎明村迎來幸福的曙光。髒亂差曾是這個「落後村」的代名詞。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水泥路,柴草垛滿街亂堆,村民閒暇之餘吃喝聊侃,這樣的日子沒人覺得不對勁。這幾年,黎明村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兩頭抓,增收致富和鄉風文明齊頭並進,變化悄然發生。在黎明村,沒人要的秸稈成了「香餑餑」。
  • 杭州陽臺上斑鳩都來築巢避寒
    丁女士住在杭州市區,她在良渚文化村還有一套房子,周末和節假日會去住住。聽說要降溫,1月5日,她特意回了一趟村裡。「我們家北陽臺沒有包,熱水器的室外機裝在那裡,擔心冰凍天管子凍住,我回去給管子裹毛巾。」丁女士家陽臺上有個臺盆,上面零零散散都是樹枝。「難道風大,把樹枝吹進來了?」她納悶。
  • 斑鳩!斑鳩!枝頭舞蹈者
    這裡先不說麻雀,單說斑鳩,我簡單查閱一下資料,普及一下關於斑鳩的知識:斑鳩是鴿形目斑鳩屬鳥類的統稱,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鴿形目,體形較家鴿為小,因而通常被稱為鳩(dove),以與鴿子(pigeon)相區別。據說世界上有16種斑鳩,除拉丁美洲及個別地區(如伊裡安島等)未見分布外,斑鳩已經廣布世界其他地區。
  • 「我的扶貧故事」我願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貴州省銅仁市沿河...
    我叫崔東,黑水完小教師,現為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村指揮部一名脫貧攻堅戰士。自從到麻竹溪村搞精準扶貧以來,我就在村委會辦公室做資料。今年脫貧攻堅這一口資料特別多,修改、更換頻繁,又花樣翻新,常常催得急,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並按時上交或準備好以便迎檢,我和戰友們往往半夜三更、起早貪黑地加班,犧牲了很多很多。
  • 斑鳩 - 斑鳩- 專區 - 生物谷
    斑鳩(《嘉祐本草》)【異名】斑鵻、錦鳩(《範汪方》),斑鷦(《本草衍義》),鵓鳩(《六書故》),祝鳩(《綱目》)。【來源】為鳩鴿科動物山斑鳩等的肉。【動物形態】山斑鳩,又名:雉鳩、棕背斑鳩、金背斑鳩、麥鵻。體長約34釐米。嘴暗鉛色。虹膜橙色。
  • 古田蘭坦村:60多盞太陽能路燈照亮山村致富路
    古田蘭坦村:60多盞太陽能路燈照亮山村致富路 2020-11-23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致富路上飄酒香丨遵義市匯川區毛石鎮臺上村新...
    我叫黃正林,是遵義市匯川區毛石鎮臺上村新房子組村民。 我所在的新房子組,是臺上村地理位置最為偏遠的村組,交通條件落後……作為一個普通村民,最大的感受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過去因為「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致使很多農村出現空心村現象,我們村也不例外。我所在的村民組大多為沙子土地、背靠山林,種植水稻、玉米、高粱皆為不宜,很多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孩子,我也是外出務工的一員。後來,因家中老母親年邁,我就返鄉種植傳統作物,家中生活開銷總是緊巴巴。之後,黨委政府多次組織外出學習,讓我們學習更多種養殖好經驗。
  • 海南民族地區熱帶農產品「新花樣」成為致富「新動力」
    (中國減貧故事)海南民族地區熱帶農產品「新花樣」成為致富「新動力」中新社海口1月1日電 題:海南民族地區熱帶農產品「新花樣」成為致富「新動力」作者 尹海明 張茜翼 符宇群翠綠的小毛豆,火紅的火龍果,被稱為「植物黃金」的黃秋葵……記者近日在海南民族地區走訪時看到
  • 線上動物園|黑麂們的小幸福
    今天是元宵佳節,祝福宅在家的你身體健康,團團圓圓,記著吃元宵呦~今天的線上動物園如約為大家帶來黑麂的小幸福。2018年12月,黑麂們有了自己的新家,2019年兩隻小寶貝誕生到了這美麗的世界,2020年18隻家族成員聚在一起享受自己的小幸福~隨著線上動物園一起探求其中的奧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