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僧人大腦做實驗 證實禪修可以改變人腦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有人說,燒香拜佛實際上是敬鬼神,佛教理應是迷信;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佛教不是迷信,愛因斯坦都認為佛教可以與科學共存。那佛教到底是不是迷信?實際上,多數人都只是在爭論這個問題,並沒有實際的去證明這個問題。

美國科學家請藏傳佛教僧人做實驗

20世紀以來,藏傳佛教開始在西方社會中傳播,不少西方人也加入進來,其中不乏科學家的身影。這些科學家們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以前的學識,用在對佛教或者對禪修體驗的理解上。

禪修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與「腦電波」兩項檢測(供圖:李焯芬教授)

這些科學家們邀請了一些藏傳佛教僧人到美國實驗室做了一些具體的科學實驗,他們運用了現代腦科科學中的一些儀器對僧人們做了檢測。測試主要包括兩項: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與腦電波。

美國科學家發現禪修者腦部與非禪修者腦部有區別(供圖:李焯芬教授)

這兩項測試在心理學以及認知神經科學應用較多,西方科學家以此來驗證禪修對人的知覺、情緒、大腦的影響。這次實驗也奠定了藏傳佛教與西方認知神經科學家親密合作的基礎。

科學實驗證實禪修的確有效

實驗數據(供圖:李焯芬教授)

每一位參加實驗的僧人均有超過一萬小時之禪修經驗。通過對比實驗,科學家發現了禪修者與非禪修者腦部的區別。

實驗數據(供圖:李焯芬教授)

這次實驗給出了詳細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美國科學家發現,禪修者腦血氧分明顯高於非禪修者,禪修者的專注力相關之腦神經區也更活躍。

實驗數據(供圖:李焯芬教授)

在注意力分析數據中,美國科學家發現:禪修能提高認知能力。主要表現為定向力和專注力更好,注意力轉移能力更強。

實驗數據(供圖:李焯芬教授)

同時,他們也對「慈心禪」禪修者做了同樣的實驗。實驗結果發現,修行「慈心禪」能令人更積極。「慈心禪」修行者對壓力的免疫力比非禪修者要高很多,實驗結果證明了「慈心禪」的修行效果。

香港大學證明實驗真實

類似的實驗在中國香港也進行過。首屆中加美三國論壇將於本月舉行,香港大學副校長、香港工程科學院院長李焯芬教授提交了主題論文《科學視野中的佛教》,他在論文中提到:港大學心理學系的李涓珍教授及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蘇國輝院士等,亦曾對22位南傳禪修者與及非禪修者進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測試。在22位禪修者中,止觀禪及慈心禪各佔一半,測試結果印證了禪修能提升腦神經的認知功能、專注力及情感功能。

相信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佛法與科學的共通性也將越來越明顯,小編也希望大家不要帶著「迷信」這副有色眼鏡來看待佛教。

相關焦點

  • 大腦享樂中心(一)| 來自人腦的實驗證據
    然而,科學家卻發現,不同的享樂激活了許多相同的腦區。從大腦底層的腦幹,一直到頂層的新皮層,都有享樂的影子。這些分散於大腦的享樂熱點,共同構成了大腦享樂系統,被所有愉悅體驗所共用。因此,科學中最靠譜的研究對象應該是享樂的內在體驗,最理想的實驗對象是人類,因為人類可以將內在的愉悅感相對客觀地報告給科學家。
  • 被科學家證實了的20個已知的大腦秘密是什麼?
    腦科學發展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羅傑·斯佩裡博士通過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的「左右腦分工理論」並因此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被譽為「右腦先生」、「世界右腦開發第一人」。  ● 處於激活狀態下人腦,每天可以記住四本書全部內容。   ● 人類對於腦研究有2500年的歷史,然而對自身大腦的開發和利用程度僅有10%。
  • 將人腦基因植入動物體內會怎樣?實驗已經做了,卻不得不中途停止
    人類大腦結構複雜,它不僅可以指揮我們下一秒做什麼,還可以讓我們產生各種情緒。我們的大腦就像一條非常複雜的「高速公路」,在這條公路中遍布著多種交叉路口,每個交叉路口又都是緊密相連,想要徹底弄清楚我們人類是如何用大腦思考問題、如何用大腦產生情感,對於科學家來說也很困難。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研究發現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在下面這篇文章中,研究團隊親自為我們講述了「第六感」磁覺在人腦中被證實的精彩過程。在生物磁感應研究領域中,一直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有感應磁場的能力嗎?在之前,生物學家已經證明一些動物是存在磁感的,他們認為這種能力可以幫助蜜蜂、烏龜和鳥類這些生物導航。科學家一直嘗試探究人類是否也是磁感生物,過去幾十年來,有些研究顯示出了人類是存在磁感的,但是也有研究表示無法重複和證實這些結果。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人腦具有磁場感應能力
    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昨天,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第六感的最科學解釋,人腦可以感受磁場變化,美國加州實驗已證實
    科學家在最近的研究磁場的時候,首先利用動物做試驗,像一些可以感應磁場的烏龜、鳥類、蜜蜂等等,都可以利用磁場來進行生物導航,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研究人類的磁感問題。既然動物都可以感應磁場,那麼人類是否也能像動物一樣呢?來自美國加州的研究團隊最近找到了最好的答案,另闢蹊徑來探測人類的磁感能力。
  • 科學研究表明,正念靜觀可以改變大腦灰質體積,延緩衰老速度!
    正念靜觀對大腦的改變,毫無疑問是眾多研究正念的醫生和科學家關注的領域,本文集合了幾篇相關科研文獻的精華,語言通俗易懂,供無醫學背景而對正念有興趣的人參考。 我喜歡靜觀。它讓我感到輕鬆,我相信它帶來的平靜感能幫助我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當然,當我面對更大的壓力時,我也沒能堅持每天靜坐10或15分鐘。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 人腦具有磁場感應能力
    加州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 Shin Shimojo 表示:「事實上,我們可以在轉身或搖頭時感受到直觀的磁場旋轉,這是人體能夠響應磁感應的一個有力證據」。研究人員發現,大腦不僅能夠檢測到地磁,且似乎能對其表現出相當『智能』的感知。實驗數據顯示,大腦似乎正在積極處理環境中的磁信息,並拒絕看似明顯錯誤的『輸入』。
  • 發呆真的能「放空」大腦嗎?
    發呆時,你的大腦沒有專注在目前的任務上,而是進入了「神遊」的狀態,在他人眼中看來,你就是「呆呆地坐在那裡不動,什麼都沒有做」。雖然身體沒有動,但你的大腦可是一刻也沒有休息。  科學實驗早已證明,閉目養神時,大腦消耗的氧氣反而更多。  物理學家勞倫斯·索科洛夫1953年曾做了一項實驗:他讓志願者平躺在床上解算術題,與此同時,他記錄下志願者的腦電波和大腦中的含氧量。
  • 冥想不僅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冥想不僅對於身心健康的幫助巨大,研究發現堅持冥想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讓人在生理層面上達到「改變治癒」。 01 究竟什麼是冥想?雖然人們進行冥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可是,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科學家們才開始關注冥想對大腦的利益。
  • 科學家研究出新的大腦圖譜 堪稱人腦 GPS 圖
    □本報特約撰稿   青草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大多數關於大腦的知識,都是基於我們對於當大腦內不同區域被損害時會發生什麼事情的觀察,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這些區域之間的相互關聯。現在,科學家藉助最新科技終於摸清了人腦的主要迴路,並計劃在此基礎上製作出新一代大腦分區圖。不過,這只是繪製人腦迴路圖譜的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長、很艱難。
  • 一篇深度好文,幫助您了解什麼是禪修
    那短短的七天禪修,改變了我的人生。各位也都四五十歲了,也都有一定的事業成就了,是應該想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了。今天和大家談談一些和禪修相關的主題:我童年的儒家教育我怎麼會開始禪修的?什麼是禪修禪修與中國文化禪修為什麼沒能普及?科學的發展什麼是覺性科學心智科學的研究成果與應用心智科學與禪修相近的觀察與實驗結果介紹基本禪修方法覺止觀等臨別叮嚀
  • 科學家在人腦內發現「多維宇宙」,人腦或是打開11維空間的鑰匙
    人類的大腦作為中樞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組成部分,雖然看起來好像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如果將大腦全部舒展開,人的大腦面積大約為2250平方釐米左右。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人腦的重量約為成年人體重的2%,其中含有140億個神經細胞,大腦控制著我們的思維與行動,如果沒有發達的大腦,那麼我們或許與動物並沒有區別。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感染人腦細胞並可以在腦組織中複製
    已有臨床報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階段,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神經症狀,但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會感染人腦細胞,科學家並不清楚。近日,發表在《ALTEX:動物實驗替代品》上的研究表明,大腦類器官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是可以感染人腦細胞的。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冥想不僅可以減輕壓力,還可以改變你的大腦
    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薩拉·拉扎爾(Sara Lazar)是首批通過實例說明冥想好處的科學家之一,對大腦進行掃描測試的結果令她感到驚訝,冥想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那時作為分子生物學博士的我,轉而開始做關於冥想的研究。2.問:你是如何做研究的?
  • 關於人腦實驗你知道嗎?結果令人震驚
    作為人體最複雜的器官,大腦在我們的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試圖做更深入的研究,以獲得全面的信息,這可能有助於我們解決生命誕生的奧秘。人腦實驗的結果令人震驚。。實驗的前提是,一些精神障礙的人受到特殊儀器的不同程度的刺激。
  • 清邁內觀禪修療愈之旅 I 您清理過布滿灰塵的內心嗎
    x寺廟內有很多精美的納蘭風格建築殿宇和走廊可供禪修者自由的出入禪修。寺廟裡的工作人員美琪、比丘尼和僧人都很友善。來自全球的禪修愛好者在這裡進行禪修,每個人都很安靜的練習。佛齋日每個月會有四次佛齋日開壇做法誦經祈願所有的禪修者都可以參加住持講經(有中文翻譯),然後參加繞佛塔祈願,很濃重的宗教儀式活動。阿姜蘇潘生日這裡的住持是Arjan Supan,在當地非常德高望重的一位僧人,是今年剛去世的僧王的愛徒。
  • Alpha阿爾法波腦科學與禪修
    我的專注力和對簡潔的喜愛,源於早年禪修的經驗,因為禪修,我的直覺變強,而且得以去除所有會讓人分心或是不必要的東西,也由此培養出極簡主義的美學觀。
  • 感性思維並非大腦先天邏輯,可以通過主觀意識改變
    人腦認知的最大優勢是產生了意識。也就是說,大腦會按著感受發生發展的過程,把這些樣本安排得更加合理。比如前面說過的眼睛倒像實驗,就明確地證明了這一點。一旦大腦中出現的樣本與之前的發展過程不同,大腦會重新安排這些樣本,讓感受到的信息在意識中變得更合理。大腦可以通過自己的本能方式,把不同場合抽象出來的同一樣本,串聯起來再做進一步的排列組合。這種感受整理存儲的過程,大致相當於某種學習。
  • 練習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
    人類的大腦和身體都可以通過發展新的潛能來挑戰各種事實,這些都依賴於大腦和身體強大的適應能力,這種適應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來達到的1995年的《科學》期刊上,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心理學家,愛德華陶布與4位德國科學家招募了9位音樂家,來研究他們大腦中專門用於控制手指部位的區域。這些音樂家沒有一個是左撇子,同時招募6位非音樂家的實驗對象作為控制組。陶布的團隊使用腦磁波描述器來觀察研究對象的大腦控制手指時,大腦中細微的磁場。實驗人員發現與非音樂家研究對象相比,音樂家大腦中控制左手的區域明顯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