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問題的影響已經從陸地擴散到海洋中,除了肉眼可見的塑料垃圾之外,海水中還可能存在著肉眼不可見的塑料微粒。這些塑料微粒來自塑料垃圾的分解,然後隨著流動的海水逐漸擴大汙染範圍。去年一支南極科考隊伍在南極海域進行海水抽樣,並且在其中發現了塑料微粒的存在,這說明塑料汙染問題幾乎遍布全球海域。
雖然如此,但科學家們在研究塑料汙染的問題上一直都缺乏可靠的數據。根據報導,近期《自然·通訊》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海洋生態環境研究的論文,該論文指出來自英國的科研團隊在大西洋多處進行海水抽樣,並且發現其中含有的微塑料數量遠超出了之前科學家們的 預估,從而降低了人類對塑料汙染危害的評估。
研究人員如何調查大西洋的塑料汙染情況?
該研究是由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卡齊亞那·帕波特薩瓦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為了讓調查項目更具有說服力,他們在縱橫大西洋南北的12個地點進行了海水採樣,然後將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成分分析。分析結果發現所有樣本中都存在聚乙烯、聚丙烯等物質的微塑料存在,而這些物質都是目前全球市面上塑料製品最常用的材料。
所謂的微塑料,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粒,肉眼基本很難在海水中分辨出它們的存在。為了探索不同深度的海域的微塑料汙染情況,研究人員在每個地點都設置了不同深度的樣本採集,比如海面以下10米、海面以下100米以及海面以下200米。從最終的調查結果來看,研究人員在12個地方檢測出了超過7000個微塑料顆粒。
研究人員根據調查結果推算出什麼?
對於公眾來說,單看該研究的調查數據是很難對海水的塑料汙染情況有明確的了解。而對於研究人員來說,他們不僅僅要檢測有限區域的情況,還需要利用調查區域的情況來推算整個大西洋的情況,這才是公眾所能獲得的直觀感受。在進行推算之前,研究人員對從1950年開始到2015年這65年的塑料垃圾情況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發現,大西洋作為四大洋之一,它每年都會接收相當多的塑料垃圾。然後從大西洋12個檢測點的檢測情況來看,大西洋中含有的塑料微粒至少有1700萬噸,最多有4700萬噸,這樣的數據已經遠超出1950年的數據。
微塑料垃圾會造成什麼影響?
微塑料垃圾對生態、生物造成的影響與普通塑料垃圾造成的影響不同,普通塑料垃圾被海洋生物攝入之後可能導致組織器官的堵塞致死,而微塑料垃圾則會造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不孕不育、炎症甚至是癌症。這些情況已經得到了國際研究的證明,研究人員在不少海洋生物體內發現塑料微粒的存在,也發現塑料微粒會對它們的健康造成威脅。
除了直接影響海洋生物之外,微塑料垃圾還會隨著海水的流動、海洋生物的流動擴散到陸地上。比如出現在人類捕獵名單中的魚類攝入了微塑料顆粒,它們被捕獲之後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中,最終進入人體。儘管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微塑料顆粒會對人體造成炎症、癌症等疾病,但科學家們認為負面影響還是存在的,只不過還未被發現而已。
無獨有偶,近期國際上也有研究發現人體內出現了塑料微粒,主要分布在肝臟、腎臟等地方。這說明塑料汙染問題已經不再只是對無機環境造成影響,對有機生命的健康也造成了威脅。與微塑料汙染相關的研究還在繼續進行,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塑料汙染問題會被揭露,人類什麼時候採取應對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