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模型與洋蔥模型

2021-01-15 中國航空新聞網

素質模型理論是現代領導力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我們常見的「領導力模型」大多是指領導者的素質模型,重點關注能夠帶來優秀績效的素質。比較有影響力的素質模型理論包括冰山模型理論和洋蔥模型理論。

冰山模型理論

素質模型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最初的應用是在美國對外交官的選拔上,由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麥克利蘭認為,通過對優秀績效者的訪談,找出真正影響工作業績的個人條件和行為特徵,就可以構成素質模型,並定義素質是驅使人們產生工作績效的各種個性特徵的集合,反映的是可以通過不同方式表現出的知識、技能、個性與內驅力等。

1973年,麥克利蘭提出了著名的素質冰山模型,將人員個體素質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現,是容易了解與測量的部分,也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特質和動機,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洋蔥模型理論

洋蔥模型是在冰山模型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美國學者理察·博亞特茲對麥克利蘭的素質理論進行了深入和廣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質洋蔥模型」,展示了素質構成的核心要素,並說明了各構成要素可被觀察和衡量的特點。

洋蔥模型,是把勝任素質由內到外概括為層層包裹的結構,最核心的是動機,然後向外依次展開為個性、自我形象與價值觀、社會角色、態度、知識、技能。越向外層,越易於培養和評價;越向內層,越難以評價和習得。大體上,「洋蔥」最外層的知識和技能,相當於「冰山」的水上部分;「洋蔥」最裡層的動機和個性,相當於「冰山」水下最深的部分;「洋蔥」中間的自我形象與角色等,則相當於「冰山」水下淺層部分。洋蔥模型同冰山模型相比,本質是一樣的,都強調核心素質或基本素質,但更強調動機的核心地位。

素質模型理論是現代領導力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我們常見的「領導力模型」大多是指領導者的素質模型,重點關注能夠帶來優秀績效的素質。比較有影響力的素質模型理論包括冰山模型理論和洋蔥模型理論。

冰山模型理論

素質模型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最初的應用是在美國對外交官的選拔上,由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麥克利蘭認為,通過對優秀績效者的訪談,找出真正影響工作業績的個人條件和行為特徵,就可以構成素質模型,並定義素質是驅使人們產生工作績效的各種個性特徵的集合,反映的是可以通過不同方式表現出的知識、技能、個性與內驅力等。

1973年,麥克利蘭提出了著名的素質冰山模型,將人員個體素質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現,是容易了解與測量的部分,也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特質和動機,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洋蔥模型理論

洋蔥模型是在冰山模型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美國學者理察·博亞特茲對麥克利蘭的素質理論進行了深入和廣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質洋蔥模型」,展示了素質構成的核心要素,並說明了各構成要素可被觀察和衡量的特點。

洋蔥模型,是把勝任素質由內到外概括為層層包裹的結構,最核心的是動機,然後向外依次展開為個性、自我形象與價值觀、社會角色、態度、知識、技能。越向外層,越易於培養和評價;越向內層,越難以評價和習得。大體上,「洋蔥」最外層的知識和技能,相當於「冰山」的水上部分;「洋蔥」最裡層的動機和個性,相當於「冰山」水下最深的部分;「洋蔥」中間的自我形象與角色等,則相當於「冰山」水下淺層部分。洋蔥模型同冰山模型相比,本質是一樣的,都強調核心素質或基本素質,但更強調動機的核心地位。

相關焦點

  • 工具篇:3C模型、Kano模型、冰山模型、行為分析模型
    提問問題:通過提問直擊真實需求的核心(這裡也有個方法-剝洋蔥法): 你的目標是什麼?完成該目標的挑戰在哪裡? 具體想了解哪方面呢?/為什麼想了解呢? 你認為怎麼才能改變這種情況?/你認為我怎麼做才能更好?
  • 素質理論:素質層級與洋蔥模型!
    洋蔥模型是在冰山模型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美國學者理察·博亞特茲對麥克利蘭的素質理論進行了深入和廣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質洋蔥模型」,展示了素質構成的核心要素,並說明了各構成要素可被觀察和衡量的特點。洋蔥模型,是把勝任素質由內到外概括為層層包裹的結構,最核心的是動機,然後向外依次展開為個性、自我形象與價值觀、社會角色、態度、知識、技能。越向外層,越易於培養和評價;越向內層,越難以評價和習得。美國學者R.博亞特茲(Richard Boyatzis)對麥克利蘭的素質理論進行了深入和廣泛的研究。
  • 人才管理的海洋模型——對冰山模型的一種假設性改造
    冰山模型是勝任素質模型理論的一種直觀且流行的表述方式。本人也是勝任素質模型理論的擁躉,至今仍然對基於勝任素質模型理論構建人才選拔、培養乃至績效評估與激勵具有很深的偏好。冰山模型的幾個核心特點:1. 在企業人才實踐中,勝任素質及冰山模型理論雖然認為底層特質、價值觀等並非完全不可改變,但總體上是傾向於「選好冰山」,而非「改造」。
  • 經典模型第一講:冰山模型建立自我認知
    這裡將會以產品經理素質能力模型為例,和各位分享冰山模型,以及冰山之下的部分,將會對大家分析自我有較大幫助。一、冰山模型——建立自我認知1. 冰山模型的誕生冰山模型是最早誕生於心理學,是一種心理學理論,1895年,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合作發表《歇斯底裡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論」誕生。
  • 掌握「冰山模型」方法,輕鬆選擇你喜歡的工作!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期許,目前的工作不能承擔這種欲望,才會出現上面的態度反饋,同樣也是因為存在這樣的痛點,我這邊推薦大家來思考學習利用「冰山模型」這一方法來尋找自己所熱愛的工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成長,這套模型也是很多成熟公司在利用的方法之一,進行人員的招募、培訓。
  • 而立之年仍無立錐之地滬漂的自我救贖:認知篇-冰山模型
    01什麼是冰山模型冰山模型是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構建的,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表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可應用於個人職業規劃、人事招聘、人事培訓、情侶及交友的一種思維模型。
  • 關於蝴蝶效應、冰山模型和人為什麼要接吻
    2、冰山模型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想成長。成長首先得認識自己,然後還得知道成長的目標,最後才是成長路徑。知道自己在哪,知道目標是什麼,然後尋找走過去的路徑,才是成長二字真正落地的關鍵。怎麼去認識自己,把自己的能力進行拆分呢?
  • 冰山模型:如何提高產品經理的市場價值?6個方面
    文章通過「冰山模型」來分析影響產品經理市場價值的各個要素,分析投入哪些要素才能使投資回報率最高。一起來看看~冰山模型是什麼呢?冰山模型,指的是知識/技能、能力、個人特質(價值觀、性格、動機)這幾個要素對人生重要性的佔比理論。具體如下圖:知識和技能是冰山漂浮在大海之上,顯而易見的一部分。通過後天短期的學習,就能習得。
  • 精益生產方式整體結構:冰山模型VS日本準時生產方式
    冰山模型:更通用完善的系統模型       通過分析和對比,我們可以為精益生產方式建議一個更加通用的、更加完善的系統模型。這個模型也可以比喻為一個冰山模型,因為其很大一部分並不體現在生產現場,而且甚至超出了生產流程管理的範疇。這個冰山模型如圖2所示。
  • 簡單易懂的思維模型:系統思維篇
    冰山模型 一句話概述:所謂冰山模型,即通過觀察隱藏的抽象層次,發現事件的根本原因。 只停留在事件的表面來解決問題往往是不夠的。真正的原因,通常都隱藏在深處。 冰山模型只是一個工具,它可以讓你改變視角,在常人視角的基礎上,看到更多更直觀的內容。它可以幫助你發現事件的根本原因。
  • 學會思維模型,過好這一生!
    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構建起自己的思維模型。提到思維模型,我建議你一定要去讀一讀成甲老師的《好好思考》這本書。成甲老師作為國內「思維模型」研究者中的佼佼者,他在《好好思考》裡面對「思維模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讀到這裡,你可能會忍不住問什麼是思維模型呢?這是一個好問題。
  • 文化產業創意人才素質模型研究
    (二)素質模型研究 Boyatsiz(1982)提出了素質洋蔥模型,把素質分為核心、中間和外圍層三個層次,其中核心層是人格層,這是難以評價和後天習得的,包括個性和動機,中間層包括自我形象、社會角色、態度和價值觀等,外圍層包括知識和技能。Bennis(1984)通過研究90位美國最傑出和最成功的領導者,發現他們都具備專注、溝通、信任和自我決定四種勝任特徵。
  • 簡單線性回歸模型
    3 求解線性回歸模型函數3.1 極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和極大似然法都可以用來求解線性回歸模型,我們在往期文章中討論過最小二乘法,這裡對似然法進行簡單介紹。3.2 R求解線性回歸模型我們可以利用現有軟體進行模型求解。
  • 臨床預測模型:模型的建立
    建立預測模型前,研究者應該系統檢索文獻,收集整理已經報導的預測因子以備用。目前並無廣泛認可的最優統計方法篩選預測因子,常見的預測因子篩選策略有兩種:全模型策略或者篩選模型策略。全模型策略是將所有的潛在因子納入統計模型,且不進行篩選。
  • 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
    大部分的Meta分析需要選擇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對數據進行合併。本期,我們就介紹下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這些事。
  • BIM模型的用處以及模型精度
    ;美國建築師協會(AIA)與ACGBIMForum合作發展在2013公布LODSpecification,以LOD來定義【BIM模型的精度】,清楚說明BIM模型組件之屬性特點的差異,LOD分為5個等級,從LOD100、200、300、350、400至500。
  • 圖貌模型和色貌模型的發展
    一、色貌模型的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先後提出了多種色貌模型。1997年之前主要包括Hunt模型(1991/19941990)、 Nayatani模型(1993)、ATD模型(1995)、RLAB模型(1995) LLAB模型(1996)等。這些模型對 CIELAB存在的諸多問題做了改進。
  • 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的差別
    緊接前期介紹的固定效應模型與隨機效應模型,今天,我們主要聊聊兩者之間的差別。從假設來看,兩種模型的差別在於: 相應的,固定效應模型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估計值」,而隨機效應模型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平均值的估計值」。這也是源於各自的假設不同。兩者均是得出真實值平均值的估計值,差別是固定效應模型的真實值只有一個,所以得出的結果為真實值的估計值。
  • CDX模型、PDX模型、NSG小鼠
     CDX模型主要是將腫瘤細胞系移植到裸鼠或者NSG小鼠體內而構建的腫瘤模型。而由於腫瘤細胞系是經過人工純化以及多代培養的細胞系,所以其構建的CDX模型是無法保持腫瘤組織的異質性的,同時 PDX模型是將腫瘤組織以組織的形勢移植至NSG小鼠體內,從而很好的保持了腫瘤的異質性,
  • JAC外貿實戰:3個名詞,1個模型,深層次解構外貿邏輯
    使用期望,需求,動機模型來把這些問題進行分類整理。 所以,談客戶就如同是剝洋蔥,下面這幅圖是我們公司使用了四年的剝洋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