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仍無立錐之地滬漂的自我救贖:認知篇-冰山模型

2021-01-11 生死心切

#七月#

這裡展現了一個而立之年仍無立錐之地的滬漂尋找自我救贖之路的歷程。先從提高認知,改善思維開始。

01什麼是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是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構建的,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表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可應用於個人職業規劃、人事招聘、人事培訓、情侶及交友的一種思維模型。

對於想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未來目標的同學,可以藉助冰山模型更清晰的認識自己,規劃好自己的目標和職業。對於尋找另一半、尋找合作對象也可以使用冰山模型分析對象。

企業招聘人才時也是利用冰山模型去篩選的,作為應聘者學習冰山模型,能夠更好的應對面試官、也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理想的崗位。

02冰山模型元素

冰山模型為金字塔型,從上到下依次為知識、技能、能力、價值觀、性格、動機,越往下其影響與應對難度越大

知識

指一個人對某特定領域的了解和認識,例如管理知識、財務知識、產品知識等。我們要創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並且將知識利用起來。

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感覺難度大,導致心情焦慮、行為慌亂,就需要分析了,是否是對工作需要的知識掌握不太熟練。就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知識,不要擔心,知識是冰山模型中最容易學習、掌握的元素。一般企業也會樂意去訓練員工的知識和技能,對於企業來說,這一塊的成本相對比較低。但是對於個人來說,企業內部學習的知識不一定會轉化為自己內在能力的,例如在一個平臺學習到的專業知識無法在另外一個平臺復用。所以說,知識儲備若不能提升思維能力則難以提高市場價值。

指結構化運知識完成工作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知識的利用。知識和技能是顯性要素,可以通過溝通、答卷等行為中很快的分辨。有個小技巧,登陸招聘網站,查看招聘信息中的崗位要求,這些就是我們要掌握的技能了。

能力

指一個人能完成某項工作或任務所具備的能力,例如表達能力、演講能力、學習能力。在工作中國能力不夠是如何提現的呢?工作效率低、缺乏成就感、工作有挫敗感,這個時候就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了。如果在一個崗位上,能力不足,其實除了提高能力應對外,也可以找到能力匹配度高的崗位。如果在一個崗位上長期能力不足,將會面臨大危險,所謂德不配位說的就是這個。

價值觀

指一個人對事物是非、重要性、必要性等的價值取向。如合作精神

性格

個性、身體特徵對環境和各種信息所表現出來的持續反應。品質與動機可以預測個人在長期無人監督下的工作狀。在工作中感覺心累、糾結,自己在與自己較勁。這就是性格匹配度不高的表現了。性格是可以改變的,我個人感覺三十歲後就不必為自己的性格和自己較勁了。內向性格就做研究、執行的工作,外向的性格就做展示、溝通的工作即可。

動機

指在一個人內在的自然而持續的想法和偏好,驅動、引導和決定個人行動,如成就需要、人際交往需要。動機分為成就、權利、親和三種,成就動機喜歡挑戰自己,權利動機傾向影響他人,親和動機傾向維護團隊。做事情沒有動力、沒有熱情就是缺乏動機的展現,可以根據動機傾向,給自己適當的刺激和動力。

03冰山模型的意義

冰山模型可應用於個人職業規劃、人事招聘、人事培訓、情侶及交友的一種思維模型,對於個人來說,冰山模型是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各項隱藏能力因素的一個思維工具。

04知識、技能轉化為能力

二八原則

1.1、二八原則:20%的核心內容能夠解決80%的問題,找到核心內容是一種能力

1.2、核心內容的發掘靠的是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的特性是主題鮮明、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1.3、找到行業、領域的核心內容技巧是多向專家請教

知識問題的關聯

2.1、知識、問題脫節導致空有知識而無法解決具體問題

2.2、知識問題關聯的技巧:學習到知識、理論時,創建模型、思考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可以利用在哪些應用場景中

2.3、看到問題要拋棄第一反應,先不按照自己的思維、經驗解決問題,而是思考可以利用哪些方法、模型、理論

系統化的訓練

3.1、能力是相關的,不能只學習、練習一個能力

3.2、像運動員一樣刻意的練習、總結、調整。

3.3、放長線看效果

相關焦點

  • 經典模型第一講:冰山模型建立自我認知
    借用冰山模型建立自我認知,這是一個分析自我的有效方式。作者闡述其中的具體步驟,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幫助。在職場和生活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你永遠不會知道對方是什麼的人,自私而毫無底線?同一個團隊裡,誰值得相信?選擇誰將會你的產品Team裡的合適的人?或者辨識領導的性格,以及深層次的人格、動機、價值觀,讓自己融入團隊節奏?
  • 工具篇:3C模型、Kano模型、冰山模型、行為分析模型
    工具3:冰山模型 什麼叫冰山模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於1973年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素質冰山模型,所謂「冰山模型」,就是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表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 人才管理的海洋模型——對冰山模型的一種假設性改造
    冰山模型是勝任素質模型理論的一種直觀且流行的表述方式。本人也是勝任素質模型理論的擁躉,至今仍然對基於勝任素質模型理論構建人才選拔、培養乃至績效評估與激勵具有很深的偏好。冰山模型的幾個核心特點:1. 在企業人才實踐中,勝任素質及冰山模型理論雖然認為底層特質、價值觀等並非完全不可改變,但總體上是傾向於「選好冰山」,而非「改造」。
  • 冰山模型與洋蔥模型
    1973年,麥克利蘭提出了著名的素質冰山模型,將人員個體素質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現,是容易了解與測量的部分,也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特質和動機,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 95後滬漂故事後續:年輕人,我滬漂23年年薪千萬,40歲才敢結婚
    新年伊始,騰訊新聞聯合YOUNG世界等推出95後滬漂現狀大揭秘:來滬三年,工資翻10倍,卻罹患兩種癌,文章引發大家的共鳴,產生了近萬條評論:「在四五線城市混的好的都是有人脈的,北大清華交大復旦畢業的有幾個是回到四五線城市的?不要把生活說的這麼不堪,有誰是生下來就躺在鈔票上?
  • 自我的救贖
    她在經歷一場自我救贖,能不能成功救贖自己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做到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思想獨立人格健全的人。過往的十年都是如此的渾渾噩噩,說是隨波逐流也不為過。很像別人說的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那種情況。而今有了一絲覺醒,不希望再如此繼續,想將自己從泥潭裡打撈出來,換種方式活下去。所以獨立思考很重要,決定了她能否找回自己,重回生活的正軌。
  • 掌握「冰山模型」方法,輕鬆選擇你喜歡的工作!
    若回答的很肯定,這個問題就不用往下解釋了,因為在讀本篇文章的你,已經「可能「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這裡的可能我有兩種說法,①第一個解釋是說,你在做的工作自己在嘗試去接受,也就是說你自己也不一定確定自己是否喜歡,只能說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做。②第二個解釋是說,恭喜你,現在已經在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自己全身心的在做和享受工作給你帶來的價值和快樂。
  • 冰山模型:如何提高產品經理的市場價值?6個方面
    文章通過「冰山模型」來分析影響產品經理市場價值的各個要素,分析投入哪些要素才能使投資回報率最高。一起來看看~冰山模型是什麼呢?冰山模型,指的是知識/技能、能力、個人特質(價值觀、性格、動機)這幾個要素對人生重要性的佔比理論。具體如下圖:知識和技能是冰山漂浮在大海之上,顯而易見的一部分。通過後天短期的學習,就能習得。
  • 《受益人》——小人物的自我救贖,走腎,走心,這就足矣
    人生沒有救贖可言,有的只是懺悔,要想自我拯救,就得學會自我毀滅。豆瓣7.7分的評分我覺得有點低,喜劇算不上,愛情算不上,看完這部影片,其實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真實生活的寫照。誤入歧途真的很快,但是自我救贖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一切突破社會底線得到的滿足,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影片受益人講述了一個單身男青年帶著自己有哮喘的孩子,為了給孩子治病聯合自己的好友,殺妻騙保的一個故事,鏡頭所瞄準的是當下熱點,和底層的小人物。
  • 創造性自我,一個模型(理念篇)
    "創造性自我"模型但是,塑造創造性自我,僅僅有寫作還不夠,它是一個系統,寫作是其中的一環,還得有其他內容。我試著做了一個"創造性自我"模型,我列出的模塊是在我個人的實際經驗中被證實有效的:寫作在這個模型中被列為最重要的模塊,被定位為"輸出"。我覺得輸出是「創造性自我」養成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一個不輸出的人,很難有創造性。
  • 《搏擊俱樂部》戰勝自我與完成救贖
    整部影片不再以攻擊性行為、誇張的拍攝方式、非常規的表演動作來凸顯此影片的藝術表現方式「暴力美學」,而是直擊人內心的本來暴力欲望和真實自我的內心深處。相比於香港吳宇森的傳統的暴力美學的表現方式和情感表達方式來說,此部電影打破常規暴力美學的敘述方式,不再是通過單一的槍戰或打鬥的場景來突出暴力美感,以尋求精神刺激和視覺衝擊力。
  • 認知四層次模型
    今天大叔來分享一下,我們該如何突破自我認知的局限性,實現自我逆襲。轉發這篇文章,保留至少一個小時,並截圖發給大叔,可以收穫價值200元的精美小禮品!《思辨與立場》的作者理察保羅,曾經提出過人的認知四層次理論,他將人們的認知劃分出了四個等級,分別為:一、不知不知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處在這個層次的人最為可怕,因為自以為是,所以做事盲目自信,會把過錯推脫給環境,經常半途而廢,他的進步非常緩慢,經常不懂裝懂,感覺什麼事都很簡單,還總幻想著上天的眷顧,幻想著自己總有一天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 《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一位「職業病人」的自我救贖
    可他始終無法在這些事情上得到自我認同,但讓他明白了何為「救贖」。每個人都在自我救贖的路上,只是有人越走越近,有人卻越走越遠。他給他的「自我救贖」取了個名字,叫沙海拾貝。為了尋找珍珠,要反覆做刨沙撬貝的動作。即使很久都沒找到一顆珍珠卻還在堅持,因為相信貝殼裡有珍珠,不是這個就是下一個。就是這條沙海拾貝的救贖之路,支撐他在生死邊緣的道路上樂觀的走下去。
  • 疫情下的墮落和救贖,人類自我修正之路
    前幾篇文章裡和大家講過了世界的本質是秩序和混亂,以及人格的出現。人類就是在秩序和混亂中完成了各種進化走到了現在,而伴隨產生了思考能力和人格的出現。人類的後退就是向前進前提是後退到清醒和有選擇能力的狀態而不是退回到睡夢中-T. S.
  •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選擇突破自我?
    隨著理解世界的視角或框架增多,認知體系的連結越多,每提高一個理解層次,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看待問題視角的廣度也漸寬,適應性便越強。反之,你的認知體系會束縛你。你的核心價值觀在你的認知體系中產生著最為密切的聯繫。它主宰著你對他人和事物的評判。
  • 一汽奔騰,靠什麼自我救贖?
    奔騰T77與坦克共舞為了推廣T77,奔騰煞有介事地舉行了兩場別開生面的宣發活動,一場讓T77在草地上伴坦克共舞,一場讓T77在公路上拉重載卡車,目的無外乎證明其動力有多強大為了降低成本,向大眾汽車致敬而採取雙離合變速箱是許多車企無法割捨的愛,儘管這不能成為理解一汽奔騰行為方式的理由;但2020年3月,奔騰為T77追加了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版本,自我啪啪打臉後的自我糾錯與修正,倒是值得歡迎。
  • 「韓林語」遇見你不了解的自己—-冰山覺察訓練營
    心理學家,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也提出了一個「冰山理論」。薩提亞的「冰山理論」是一個自我的隱喻: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這些隱藏的部分包括行為背後的:應對方式、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
  • 菜根譚:有本事的人,落魄時都懂得自我救贖!在哪都能出人頭地
    君子是逆來順受,居安思危,天亦無所用其伎倆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天的奧秘是一種變化莫測的狀態,有的時候讓一個人陷入一個困境之後,後來轉入順境;有的時候又讓一個人陷入榮華富貴之中,後來又被迫悽涼。不管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都是上天有意捉弄那些自命不凡的英雄豪傑。
  • 《半個喜劇》:喜劇表面下的和解深藏反映了人們深度對自我救贖的
    心軟無界限只會讓對方進步;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教父》行有人說開心麻花最好的喜劇是沈騰,而我認為最好的喜劇是電影《半個喜劇》,《半個喜劇是》由《驢得水》原班人馬,周申、劉露、任素汐和吳昱翰是主角。
  • 冰山也無家可歸了!原因竟然是……
    北極冰山主要分布在格陵蘭島、阿拉斯加、新地島、斯瓦爾巴群島等沿岸地區的海域,每年約有16000 座冰山從冰蓋上脫落進入北冰洋,其中90%的冰山來自格陵蘭冰蓋。△桌狀冰山。圖/高登義冰山的形狀各不相同,一般可分為桌狀冰山、穹頂冰山、塔狀冰山、斜坡冰山和無定型冰山。在北極,冰山體積較小,但千姿百態、絢麗多彩,其中塔狀冰山最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