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冰山模型」方法,輕鬆選擇你喜歡的工作!

2021-01-11 灰教授

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大多數人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真的所喜歡?

若回答的很肯定,這個問題就不用往下解釋了,因為在讀本篇文章的你,已經「可能「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這裡的可能我有兩種說法,①第一個解釋是說,你在做的工作自己在嘗試去接受,也就是說你自己也不一定確定自己是否喜歡,只能說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做。②第二個解釋是說,恭喜你,現在已經在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自己全身心的在做和享受工作給你帶來的價值和快樂。

若回答的不是否定,那麼請跟我一起來思考,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喜歡的工作? 這也是本篇文章想要講的解決方案,關注的是大多數人所關注的問題,而非少數人已經解決的問題。

01我們對工作的態度是什麼?

態度①:感到工作很無趣,薪資不高,價值不高,給自己帶來的成長緩慢。

態度②:在現有工作上加倍努力,哪怕付出更多精力和時間,到頭來還是覺得力不從心。

態度③: 想找到一份自己想從事的工作,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平時興趣愛好有很多,只是不知道自己該往哪方面方向去選擇, 自己也不知該怎樣去判斷。

三個字總結 大多數人對現有工作的態度 「不喜歡」,但多數人還要繼續從事目前手頭上的工作,不為別的只為能活下去。 這種對態度的說法是眾多不喜歡目前工作的觀點之一,只能說這是不少人現在的狀態,也可能是已經過去的狀態。

另外這種對不喜歡工作的控訴多數出現於我們剛工作時、社會工作2-3年後遇、甚至人到中年時等,伴隨時間和閱歷的增長,我們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越來越清楚。只是對於喜歡的東西卻越來越模糊。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我想從幾個方面來回答:

① 因為我們不甘心自己會這樣平平庸庸過一生對未來的自己有期許

② 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不知道如何選擇。

③ 因為我們相信自己在某個領域一定能成功,行行出狀元。

④因為我們身上肩負著重擔,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

等。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期許,目前的工作不能承擔這種欲望,才會出現上面的態度反饋,同樣也是因為存在這樣的痛點,我這邊推薦大家來思考學習利用「冰山模型」這一方法來尋找自己所熱愛的工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成長,這套模型也是很多成熟公司在利用的方法之一,進行人員的招募、培訓。

02什麼是「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於1973年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模型,所謂「冰山模型」,就是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如下圖.

從圖中可知,「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是外在表現,是容易了解與測量的部分,相對而言我們可以通過外部培訓來改變; 「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能力、天賦(價值觀、性格特質、動機)等,是人的內在表現,是難以測量的部分,這部分很難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

2.1.冰山上層部分

知識,指我們通常通過學習,工作和愛好所獲得的認知和經驗,比如經濟學知識、寫作技巧知識、產品知識等; 技能,指掌握並能運用的某項專門技術,比如會駕駛汽車、做飯、寫作成書等 。

技能和知識差別,知識是固定性的,技能是行為性的,這兩者都可以通過後天習得,非常顯性,固然是在冰山的最上層。

知識和技能跟工作間的關係,工作中所用到的技能是你經過學習相關知識後,實際運用於工作實戰中。 當在工作中遇到不懂或不熟悉的信息時,只能說在知識和技能上出現暫不匹配的狀態8,但我們可以通過看書、參加培訓、跟資深人士請教,都是可解決知識短板、技能不足這個問題。

2.2.冰山中層部分

指通用能力、可遷移性,比如學習和思考能力,管理能力、寫作能力。比如你開車參加比賽贏得冠軍就是一種能力

能力跟知識、技能最大的區別在於,知識和技能屬於特定領域所需掌握的,而能力更多是指在多領域中使用的能力,能力具備可遷移性 、通用性。 比如演講能力,寫作能力、溝通能力等 ; 再者,對比知識和技能來說,能力高低非一時半會看的出來,而是在實際場景中可看到能力如何。

能力與工作出現不匹配? 力不從心,效率低下是最直接的表現,不能自己沒有能力,而是自己能力已經跟不上目前工作進度。

2.3.冰山下層部分

首先,價值觀指我們判斷事物的標準。比如你在工作選擇上,穩定型和挑戰型之間,你會選擇哪個? 再者,性格特質指我們的個人行為偏好。 比如你在工作中明明喜歡跟產品、個人打交道,卻每天和陌生人打交道 。最後,動機 則指我們在做某件事的行為背後的出發點,比如你現在所做工作感覺毫無動力,只能說明目前工作與你動機不是特別匹配,自己喜歡持續增長、挑戰性的工作,但目前卻是非常安穩。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們需要了解並掌握的「冰山模型」主要知識點,但如何利用卻需要我們的理解能力和實操能力,將在下節講述。實際在關注社會單位在篩選候選人時,我們能看到大多中小企業在篩選候選人時,還是只看知識、技能等這層要素,並非關注冰山下層隱藏要素。

03我們該怎麼利用冰山模型去選擇熱愛的工作?

選擇工作如同談戀愛一樣,雙方三觀、性格是否一致,戀愛時是否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哄得自己老婆開心,這都是需要的,而且需要我們不斷補足自己身上的能力。

假設,小明目前在做一份輕鬆、穩定的事業單位的工作,工資不高、福利好,可跟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嚴重衝突,自己年輕好動、喜歡挑戰項目、不滿足現狀的穩定,但苦於不知道如何選擇哪種工作適合自己? 那具體該如何利用冰山模型選擇所熱愛的工作?

①首先,選擇你想去做的工作

自己根據行業前輩建議、自己興趣愛好、專業等,確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或許很多朋友在做這件選擇工作事情時有幾種自己都喜歡,沒關係,我們可以一一進行測試,自己最後在優先排序一樣給自己想要的工作分前後排名去看待。

②再者,在招聘網站上查詢其具體的職位要求

將自己所選的工作放在筆記本上,我們可以利用網上專業的招聘網站進行去搜尋,比如選擇產品經理崗位,我們可以收集不同行業/公司,提取出共性要求,並記錄下來。

③再次,按照冰山模型要素分析,綜合分析這些招聘需求

有的企業招聘要求完全就是照搬無誤,抽出自己選擇工作中較為靠譜的一家來對比,再利用冰山模型要素進行匹配。

知識,對應大學專業知識;技能,對應掌握哪些工具,如axure、visio、思維導圖等;能力對應,邏輯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等;性格、動機、價值觀,對應是否接受挑戰性、細心等

④最後,按照崗位需求與自己個體素質進行對比。

這樣一一對比出來,崗位任職要求與自己本身要素,能看出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看自己是否換工作或換行。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匹配冰山下層因素時,我們需要看到是工作的長遠性,因為這種是先天存在的,很難得到改變。 而看到知識技能上不足,倒是不用太擔心,這塊可以後天進行補足。

結束語,關於冰山模型的知識點告一段落,冰山模型不僅適用於工作場景,還有其他場景都可進行實操, 當然還有更多的方法可供我們去選擇,我們需要做的是選擇適合的模型方法去選擇。

相關焦點

  • 經典模型第一講:冰山模型建立自我認知
    借用冰山模型建立自我認知,這是一個分析自我的有效方式。作者闡述其中的具體步驟,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幫助。在職場和生活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你永遠不會知道對方是什麼的人,自私而毫無底線?同一個團隊裡,誰值得相信?選擇誰將會你的產品Team裡的合適的人?或者辨識領導的性格,以及深層次的人格、動機、價值觀,讓自己融入團隊節奏?
  • 而立之年仍無立錐之地滬漂的自我救贖:認知篇-冰山模型
    01什麼是冰山模型冰山模型是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構建的,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表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可應用於個人職業規劃、人事招聘、人事培訓、情侶及交友的一種思維模型。
  • 冰山模型與洋蔥模型
    冰山模型理論素質模型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最初的應用是在美國對外交官的選拔上,由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麥克利蘭認為,通過對優秀績效者的訪談,找出真正影響工作業績的個人條件和行為特徵,就可以構成素質模型,並定義素質是驅使人們產生工作績效的各種個性特徵的集合,反映的是可以通過不同方式表現出的知識、技能、個性與內驅力等。
  • 工具篇:3C模型、Kano模型、冰山模型、行為分析模型
    Capability能力:你有足夠的能力服務於客戶或者你的產品足夠令客戶滿意好 2. Compatibility匹配:你的產品或服務能夠匹配客戶的真實或潛在的需求 3.
  • 冰山模型:如何提高產品經理的市場價值?6個方面
    文章通過「冰山模型」來分析影響產品經理市場價值的各個要素,分析投入哪些要素才能使投資回報率最高。一起來看看~冰山模型是什麼呢?冰山模型,指的是知識/技能、能力、個人特質(價值觀、性格、動機)這幾個要素對人生重要性的佔比理論。具體如下圖:知識和技能是冰山漂浮在大海之上,顯而易見的一部分。通過後天短期的學習,就能習得。
  • 人才管理的海洋模型——對冰山模型的一種假設性改造
    冰山模型是勝任素質模型理論的一種直觀且流行的表述方式。本人也是勝任素質模型理論的擁躉,至今仍然對基於勝任素質模型理論構建人才選拔、培養乃至績效評估與激勵具有很深的偏好。冰山模型的幾個核心特點:1. 在企業人才實踐中,勝任素質及冰山模型理論雖然認為底層特質、價值觀等並非完全不可改變,但總體上是傾向於「選好冰山」,而非「改造」。
  • 掌握這24張圖,輕鬆搞定勝任力模型
    勝任力模型就是企業建設內部人才標準的常用工具,但是想要合理運用卻並不容易。 今天我們就通過24張圖片,讓大家快速掌握勝任力模型。 l 勝任力與績效密切相關 勝任力的高低最終體現在員工工作績效水平的差異上,只有那些能夠對績效產生預測作用的個體特徵才屬於勝任力。 l 勝任力是可衡量、可分級的 即使是冰山下的個性特徵,也可以利用多種方法對其進行衡量與評估。
  • 《認知天性》讓你輕鬆掌握學霸的學習方法
    當你讀完《認知天性》這本書,你就知道學霸為什麼比你厲害了,無非就是他們的學習方法跟你不同而已。這本書合適所有人讀,講的是如何才能把知識記得牢固,因為「萬千智慧始於記憶」,只有記憶作為基礎,你才能靈活運用你所學到的所有的知識。
  • 掌握GROW模型,你也可以開發自己的潛力,輕鬆達成制定的高目標
    學會這四步,你也可以挑戰高目標01引言為了精力充沛,我們決定堅持運動,卻每次都堅持不了三周;我們想讓孩子自己打掃房間,嘗試了各種方法,如給零花錢、鼓勵、懲罰,但都沒有效果;工作中顧此失彼、總是做無用功、他人不合作……以上情況總是讓我們十分懊惱
  • 關於蝴蝶效應、冰山模型和人為什麼要接吻
    同樣的,作為一個管理者,你天天盯著員工努力不努力,上進不上進,也是在關注結果,關注那隻蝴蝶,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塑造一個讓員工願意努力的系統,從環境,從制度,從價值觀上去塑造這麼個系統。2、冰山模型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想成長。成長首先得認識自己,然後還得知道成長的目標,最後才是成長路徑。
  • 職場潛規則: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在工作場所中,有許多已經畢業多年但沒有找到高薪工作的員工。實際上,他們非常困惑。近日,在論壇上,看到一個已經畢業的研究生,現在透露自己的月薪還不到1萬元。他覺得工資真的太低了,他很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工作,但他不敢輕易辭職,因為他擔心辭職後找不到更高的薪水。實際上,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 100個實用的思維框架模型,聰明人的高效工作方法,值得你擁有!
    歡迎來到《100個思維框架模型》專欄當你點開這個專欄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意識到「效率」這件事,你也想,掌握這些聰明的工作方法,也想,像那些精英們一樣,高效地工作,快樂自在地生活。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已經零零散散地分享了很多的思維模型、工作方法、工具模板。借著這個專欄,我將重新整理這些思維模型,把實踐經驗、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專欄的素材內容,如,PPT、思維導圖、工具模板等,也會一併分享給大家。
  • 荷蘭菊的正確養殖方法,掌握好這些後,輕鬆進行養護
    我們在養殖荷蘭菊的時,必須要注意荷蘭菊這種花卉,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還有需要適當的施加肥料,保證荷蘭菊養分充足,生長期間要保證每個月施加一次有機肥,澆水時要保證盆土溼潤天氣乾燥時要多澆水,也可以噴水土壤選擇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那麼下面小編就來說一下荷蘭菊的正確養殖方法。
  • 「韓林語」遇見你不了解的自己—-冰山覺察訓練營
    甚至你也是心理工作者,知道很多理論,卻被眾多流派弄得暈頭轉向,不知如何運用?那麼,你一定需要進來看一看,儘管看一看也不如直接體驗。因為這是一個體驗式訓練營!1895年,佛洛依德提出了心理學的「冰山理論」。
  • 精益生產方式整體結構:冰山模型VS日本準時生產方式
    他們主張要想徹底理解準時生產方式的思想,最好的辦法就是到現場親自參加工作,直接體驗!       這必然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準時生產方式是在生產一線的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但是,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支持這種觀點的大多數專家來自生產管理一線,他們提出的準時生產方式的理論體系也帶有濃重的現場生產管理的色彩。
  • 掌握這四點,教你輕鬆養成好習慣
    假設你是位園丁,澆花的時候發現出水變少了,這時候你有兩個選擇:一種選擇是繼續澆,把水管壓力開的越來越大,最後水管很可能會爆炸;另一種辦法,就是捋順一下水管,看看是不是哪裡折起來了,是不是被什麼東西壓住了,你會選擇哪一種方法解決問題
  • 如何輕鬆檢查你的機器學習模型是否公平?
    世界可能有偏見,因此數據和模型可能會體現這一點。我們提出了一種方法,機器學習工程師可以輕鬆檢查模型是否有偏見。現在我們的公平性工具僅適用於分類模型。案例分析為了表明dalex公平性模塊的功能,我們將使用著名的德國信貸數據集為每個信貸申請者賦予風險。這個簡單的任務可能需要使用可解釋的決策樹分類器。
  • 貝嫂終於不是冰山臉,咧嘴大笑露牙床,總算知道你為啥不笑了!
    維多利亞的貝克漢姆有自己的時尚品牌,有獨特的時尚品味,身高163cm的姐姐不僅喜歡打底褲的凹凸不平,還喜歡有強烈氛圍的look,她總是給人冷酷的印象,多年不變的「冰山顏」成為了她的時尚代表要素。同樣是哈裡王子和梅根王妃的婚禮上,她也選擇了藏青色的裙子,但是這個風格又恢復了,她選擇了修身裙,看起來很女性,搭配絲綢禮帽,優雅大方,這次搭配了不是厚底的紅色尖頭高跟鞋,但是整體上有亮點,也不重,小貝還是笑容滿面,貝還是一臉嚴肅的表情。
  • 「金字塔思維模型」成功的另一種說法,掌握了多少種不同的思維模型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下面的情形:當你闡述一個PPT時卻無情被客戶或領導打斷;當你做工作匯報時領導會眉頭緊皺;當你講一個故事時聽眾昏昏欲睡……也許,我們會抱怨客戶的無知、領導的苛求以及聽眾的無禮。
  • 畢業10年,重新選擇職業方向是否可以用測評決定?
    結合楚楚現在做的行政工作,她非常善於分析工作中如何更好地服務同事,讓大家配合她工作,也因為她要經常跟很多人打交道,而自己本身又是個喜歡獨處的人,她會覺得工作狀態不滿意,再加上她不喜歡遵從權威的性格,領導略強勢一些的時候,她就會不舒服,才會萌生辭職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