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胡恩泰的旅行雜貨鋪,販賣旅途中有趣的點滴,歡迎關注點讚。
我的2020年最後一次旅行,目的地是河南省的省會鄭州。說實在的,鄭州知名的景區基本上都是在市區周邊,於是最終決定在鄭州市區吃吃燴麵,逛逛博物館得了。就在臨別的前一個下午去逛了河南省博物院。河南省博的展品十分豐富,據說館藏文物有高達17萬餘件,可以說見證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軌跡。
我短短的半天,只能算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收穫的也正是淺淺的印象。而就是在這有限的印象裡,比較深刻的是夏商周時期。彼時國家在中原建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出土的大量青銅器此時看都是十分精美。有意思的是,青銅唯酒器品類最多,不但造型都很獨特,一個個的名字還特別難念。
比如說這幾個字:罍、鴞、觥、卣、斝,這些你認識幾個?相信一般的遊客和看文章的你,能一下子讀出來兩個都已經實屬不易了。我當然也是和大家一樣的懵圈,很多字也要看拼音注釋才能夠讀出來。不過作為一個安徽人,「罍」字我是真的認識,並且相信會有很多安徽老鄉此時也能夠會心一笑。
是這樣的,安徽是一座有著非常深厚酒文化的省份,區域內的名酒也有不少,在酒量和喝酒的性情等方面也是頗具特色。那跟這個「罍」字有什麼關係呢?這個字讀作[léi],是一種酒器的名字,形狀見下圖。在安徽特別是合肥喝酒有一種說法叫做「炸罍子」,意思就是「感情深,一口悶」差不多,通俗的說就是把酒器裡的酒一口乾完。在合肥還有一條知名的美食街叫做「罍街」。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深厚的酒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點。看到夏商周時期有如此多的精美酒器,不知道是不是從那個時代就開始已經有了酒文化的雛形?至少可以看出來那時候的統治階級就把喝酒當作了一種十分重要的生活元素。
這就是我在河南省博的初收穫,沒想到和我們如今的生活還有一些聯繫。這可能就是我喜歡逛博物館的一大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