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館生僻字難倒家長引尷尬 市民建議加注漢語拼音

2020-12-10 安徽門戶網站

生僻字難倒了很多參觀的遊客

鑃、匜、鬲、簋、甗這些平常難得一見的漢字,卻是各大博物館的「熟客」,它們被廣泛地標註在各個文物珍寶的下面,這些字,您能認識幾個?昨晚,合肥某網站上的一則帖子《求安徽博物館新館的館長,能給那些文物名字全部標個拼音嗎?》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事件真實情況如何,今天上午記者前往位於政務新區的安徽省博物院(以下簡稱省博新館)進行了探訪。

●網友吐槽

省博新館裡的生僻字難倒觀眾

網友劉女士(化名)在這則帖子裡說:「周末帶兒子去參觀了新開的省博新館,真心覺得很大氣啊!這省博新館建得絕對沒話說,每一層都有特色,而且每層樓都有廁所,非常的人性化啊!」

如此好的省博新館贏得了小劉的讚譽,可是劉女士對一點小事有些「意見」,她在帖子裡說:「要讓我挑點啥毛病,就一點吧!那些珍貴的文物的注釋旁邊可能全部加上拼音啊?好多字我都不認識,當然都是比較生僻的字,兒子在一旁問我,『媽媽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看著鬥大的字不識兩個,真是覺得太慚愧了,所以我就懇求館長大人,能給這些生僻字加個拼音嗎?有些加了,但大部分是沒有加的!」

記者在該網帖看到,劉女士共拍攝了五幅圖片,圖片裡共有五個生僻字被劉女士用紅色框框標出。這些生僻字包括「鑃、匜、鬲、簋、甗」。記者看到,五個生僻字中只有甗標註了完整的拼音。旁邊的解釋是「蒸飲器,同現在的蒸鍋」。另外的四個生僻字並沒有標註拼音,只有下面的英文翻譯裡有其漢語拼音字母,但是漢語拼音字母沒有聲調,所以讀者無法從字母上獲知其讀法。

網友「可可愛牛奶」說道:「你還別說,很多字是真的不知道。」 網友「bigcatdog」也表示:「沒幾個認識的,是要加拼音。英文那裡有,但不知道念第幾聲啊。」

網友「包洲」也認為:「我看上面那些文物的英文注釋倒是挺齊全的,雖然我也不認識幾個!來這裡參觀的應該沒幾個是學古文的,而且中國人居多,所以還是加上吧!跪謝了!」

記者將這些字給幾位剛畢業的中文系畢業生辨識,這些大學生表示對這些生僻字平時沒有太多的研究,不知道這些字該如何讀,頗為尷尬。

●記者調查

現場生僻字難倒記者

今天上午,記者在蕪湖路上將上述生僻字給路過的市民辨認,十幾位市民沒有一位能準確讀出這些生僻字。市民們聽聞記者的講述後也表示,省博新館最好能標出這些生僻字的拼音。記者只能通過查詢,獲知上述生僻字的讀法和意思。

上午9點,省博新館剛一開館,記者便進入其中,根據網帖來到了商周文明展廳,由於時間尚早,廳內鮮有遊客。記者注意到,展櫃中每一件展品旁都放有一塊標註牌,上面標註著該展品的簡畫,用中英文註明名稱以及簡單的中文介紹。每隔兩個展臺,牆面上還懸掛著大幅標牌,對幾大類型的器皿進行詳細解釋。

一如發帖網友一般,記者在標註牌上接連見到了一個個生僻的漢字,粗略統計了一下,僅在一個廳內,便遇到了不下於20個不認識的漢字,無奈之下,記者不得不向一旁的工作人員求助,在她的指引下,記者注意到,對於這些生僻的漢字,不知是由於不便翻譯還是便於遊客理解,標註牌上直接用漢語拼音代替了英文,不過並沒有標註聲調。

●部門回應

感謝網友建議將予以改進

該館開放管理部劉主任隨後接待了記者,據她介紹,開館以來尚未接到類似情況反映,「可能目前大部分遊客都是組團參觀,有導遊介紹,因此都沒注意到這一點。」劉主任說,為了方便遊客理解,許多生僻字都在大的標註牌上註明了讀音,因此就沒有在展品旁的小標註牌上再次標註,而英語翻譯的聲調問題,劉主任笑著解釋按照英語語法,是不可能在其中標註聲調的,「那樣又要鬧笑話了」。不過劉主任表示,會重視該網友反映的問題,並向領導匯報,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延伸閱讀

認識生僻字

【鑃】 diào 四聲

〔句(gōu)~〕古樂器,形似鐸鈴,以木槌敲擊,祭祀和宴樂時用。

【匜】 yí 二聲

1.古代一種盛水洗手的用具。

2.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

【鬲】

1.gé 二聲

〔~津河〕古水名,即今漳衛新河,是中國河北、山東兩省的界河。

2.lì 四聲

古代炊具,形狀像鼎而足部中空。

【簋】guǐ 三聲

古代盛食物器具,圓口,雙耳。

【甗】yǎn 三聲

1.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兩層,中間有箅子,陶製或青銅製。

2. 上大下小形狀像甑的山。

3. 古地名,今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附近。

相關焦點

  • 安徽六安念六(lù)安還是六(liù)安?讀音尷尬如何解
    央視將安徽六安讀作六(liù)安,主持人稱系字典唯一讀音《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15)》裡六安市的拼音注釋為「Lu'an Shi」  此前的4月27日晚,在央視《新聞聯播》一則報導中,主持人郭志堅將安徽「六安」讀作「六(liù)安」。隨後便有網友指出郭志堅的讀法是錯誤的,「六安」應該讀作「六(lù)安」。  不過,郭志堅之後通過個人微博附上了4張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的照片。詞典內容顯示,「六」只有「liù」這唯一的一個讀音。  郭志堅表示,「謝謝廣大觀眾對『六安』地名發音的關注。
  •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老師的發音引起一些家長質疑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老師的發音引起一些家長質疑時間:2017-03-21 19:19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家長群中瘋傳質疑其發音奇怪來源:中國青年網 近日,不少微博網友紛紛轉發了一則視頻,在這段一分多鐘的視頻中,一名有南方口音的小學女教師正在班級帶領學生們朗讀音序表
  • 漢語拼音的由來及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發展過程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
  • 一位女「老師」教「拼音」引爭議,這些年我們讀的漢語拼音對嗎
    最近在網上一個教師火了,因為這位教師教拼音引爭議,不少網上的微博網友們開始紛紛轉發了一則視頻,雖然在這一段一分鐘左右的視頻裡面,一名南方口音比較明顯的小學女教師正在班級帶領學生們朗讀音序表,然而聽到的並不是多數人印象中的「啊玻雌得鵝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訥……」,卻是讓人吃驚的「阿掰猜嘚哦F該,喝一災開艾嘍艾木乃……」據一名轉發後的網友聲稱,這段一分鐘左右的視頻在家長群中瘋傳,
  • 生僻字歌詞帶拼音版本
    最近有一首史上最難唱的歌《生僻字》,《生僻字》顧名思義全都是有生僻字組成,看完大家都覺得自己可能讀的是假書,因為像個文盲一樣根本不知道這些生僻字都怎麼念
  • 對於幼兒園不教拼音,小學捎帶而過,家長蜂擁補習,你怎麼看?
    分享一些個人觀點看法:一、簡單介紹一下我的情況:1、我是漢語老師,教外國人說漢語,拼音也屬於零起點留學生漢語教學的一個教學內容,我對拼音的熟悉程度較好;2、我的孩子今年幼兒園畢業,9月即將面臨小學入學,一直就讀公立幼兒園,疫情開始一直在家,6月份幼兒園復學,7月的第一周就放假了。3、孩子對標小學對拼音的考核和要求並不高,但是教學時間確實比較短,總體只有兩到三周的時間。
  •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教授:每個字母都有三種讀音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教授:每個字母都有三種讀音】漢語拼音的三種讀法近日,不少微博網友紛紛轉發了一則視頻,在這段一分多鐘的視頻中,一名有南方口音的小學女教師正在班級帶領學生們朗讀音序表,但聽到的並不是多數人印象中的「啊玻雌得鵝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訥……」,而是「阿掰猜嘚哦F該,喝一災開艾嘍艾木乃……」據一名轉發的網友稱,這段視頻在家長群中瘋傳,
  • 漢語拼音學的好不好,和語文有關係嗎?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首先明確一點就是: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範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準漢語拉丁轉寫標準。
  • 如何幫助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看來今天有必要搜集一些如何幫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方法啦。小孩進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學好拼音對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但漢語拼音又是那樣的抽象和枯燥,對於剛入學的兒童來說,要掌握這一工具的確比較困難。
  • 漢語拼音小方法,父母的小法寶
    漢語拼音小方法,父母的小法寶!導語:學習好漢語拼音對於小孩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的影響,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漢語拼音字母表讀法口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為那些還沒有接觸的孩子和父母提供一些小的輔導!
  • 生僻字歌詞帶拼音 生僻字誰唱的歌曲歌詞什麼意思翻譯
    最近,歌曲《生僻字》在網上可以說是很火了,這首歌的歌詞全都是生僻字。下面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帶拼音歌詞及歌詞翻譯。  生僻字歌詞帶拼音  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  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跪舉火把虔誠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倉,古人象形聲意辨惡良  煢煢(qióng)孑(jié)立,沆(hàng)瀣(xiè)一氣,踽踽(jǔ)獨行,醍(tī)醐(hú)灌頂  綿綿瓜瓞(dié),奉為圭(
  • 小學數學題「誰跑得快」難倒眾家長 有人戲謔CPI跑得最快
    小學二年級寒假作業上的一道題目,難倒了合肥市民朱先生。他上網求助時,網友紛紛支招,有人給出答案「CPI跑得最快」。這樣的題目很雷人眼看快開學了,市民朱先生在幫兒子檢查作業時遭遇尷尬,這道空著的數學題讓他這個家長費盡腦汁也解答不了。小學生的題目連家長也做不出,這讓朱先生感到「很無語」。
  • 漢語拼音字母共有三種讀法,並非只讀「啊哦鵝……」!
    幼兒園或小學的拼音教學中,孩子學得最多的拼音讀法就是常用的「啊玻雌得鵝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訥……」孩子學了這種讀法,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時,很容易通過拼音拼出來,所以這種教法在幼兒園最流行。我們這裡把其相關知識講一點,這樣家長在幫孩子學拼音時就會降低困惑了。畢竟,教給孩子一杯水,需要家長或老師要至少有一桶水的。名稱音是字母名字的發音,是在稱呼字母身份時用的,它是按「ABCD……」的順序教的,小學生學了它有助於按音序查字典(當然按英文字母發音代替,也能收到這樣的效果)。
  • 漢語拼音是怎樣誕生的?
    1958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一個採用國際性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就是他主要負責制訂的。 當今天用漢語拼音拼寫人名和地名,已經在全世界推廣使用時,當讀書、識字、上電腦、打手機都離不開漢語拼音時,我們也愈發懷念周老為《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教育部介紹《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紀念活動等
    第二項,將在4、5月份由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教育部和國家語委聯合召開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的座談會,也是希望能夠通過國家、政府、主管部門就《漢語拼音方案》的頒布實施,以及將來的發展和應用,提出權威性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項,將在10月份左右,舉行一次漢語拼音使用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個研討會將由教育部的語用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和國家漢辦聯合舉行。
  • 親身經歷:上一年級之前,孩子要不要提前學習漢語拼音?
    現在規定幼兒不準進行超前教育,所以幼兒園不會教授孩子漢語拼音。因此,很多的家長猶豫要不要在入學之前把漢語拼音提前教一下。有人說不用提前教,入學後老師會教;也有人說應該提前教,否則入學後跟不上。家長們拿不定主意了,開始猶豫、徘徊。
  • 漢字拼音翻車現場:現在孩子的作業有多難?家長:我快成文盲了
    ……(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3.拼音「O」到底應該怎麼讀?除了上面的筆順和多音字,很多家長都被如今的拼音「o」的讀音給逼瘋了。有些人認為應該讀窩,有些人覺得覺得應該讀哦。那麼到底是讀哦?還是讀窩呢?
  • 小學一年級「先漢字後拼音」更需「去英語」-漢語,母語,英語,拼音...
    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8月20日《法制晚報》)  不可否認,將於今年9月啟用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實行「先漢字後拼音」,是一次重大改革,對於強化母語教學,傳承和發揚漢字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 漢語拼音60年:開啟「語同音」時代,從掃盲工具到文化橋梁
    5月10日,《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來自教育、科研、文化等各界代表100餘人,共同研討漢語拼音研製、推廣和應用的歷史經驗與時代價值。1.從口耳相傳到科學方案為什麼要研製並頒布《漢語拼音方案》?據時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之孫吳本淵回憶:「其實當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用一個好方法來掃除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