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行業的2020:爭戰持續,各顯優勢

2021-01-11 DoNews

文/DoNews 長風

編輯/楊博丞

長視頻行業的爭戰依然持續,甚至更加激烈。

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相較於影視行業所面臨的倒閉危機,長視頻行業卻在不斷湧現新玩家。其中,年初上線《囧媽》的西瓜視頻和年中投資歡喜傳媒推出《風犬少年的天空》的B站成為業內新星,與優愛騰芒爭奪現有市場。

新玩家讓整個行業競爭加劇,也推動著各大平臺不斷進行戰略升級。

今年的傳統長視頻平臺不但繼續深耕短視頻,還開始進軍中視頻,而以中短視頻起家的B站和西瓜視頻則開始涉足長視頻,並將目光聚焦於自製劇綜。除此以外,在看到直播帶貨的風口後兩大陣營均投身其中,以明星直播帶貨和綜藝直播帶貨的方式挖掘該金礦。這些舉動成為2020年視頻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今天,我們以「優愛騰芒」、B站、西瓜視頻這6大頭部企業為對象,分析它們在2020年具體的布局方案和布局初衷。

自製影視劇新玩家:B站、西瓜視頻踏上新徵程

儘管B站和西瓜視頻早已進入長視頻賽道,但真正被外界關注到卻是在2020年。

2020年初,西瓜視頻藉助疫情創造的利好條件,通過買下《囧媽》版權並以免費觀看的形式成功吸引到一大批用戶,過去積攢的影視劇資源也一併免費開放。這些舉動成功打破了外界的刻板印象,西瓜視頻原來不只有短內容。

但買買買並不是西瓜視頻的核心戰略。在布局長視頻方面,西瓜視頻選擇借鑑優愛騰的過往經驗以自制為主,而在缺乏自制能力的情況下,西瓜視頻背後的字節跳動在2020年3月,以1.8億人民幣戰略投資藝人經紀公司泰洋川禾,該公司不僅涉及短視頻、娛樂營銷等業務,還投資過多部影視劇,包括《流浪地球》《麥路人》《鎮魂》《春風十裡不如你》等9部影視作品,參投電影整體票房超50億元。

但字節跳動的自製劇業務發展的並不順利,據深燃報導,有知情人士對其表示,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的自製劇內容已經自2020年6月起已全面暫停,但字節跳動接連投資網文閱讀平臺的舉動意味著其不但沒有放棄自製劇,還切入到產業鏈源頭。

近幾年小說IP改編劇成爆款的案例不斷,《盜墓筆記》、《慶餘年》、《隱秘的角落》的成功促使視頻網站不斷押注網絡文學,字節跳動也成為其中一員。

從2019年年初推出免費閱讀產品「番茄小說」到年末成為吾裡文化(旗下擁有六大閱讀網站)股東,再到2020年6月先後入股秀聞科技(逸雲書院為其重要資產)、鼎甜文化(旗下擁有三家閱讀網站),字節跳動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獲得網文資源,接著便在9月份設立經營範圍包括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的平安百草公司,不斷完善對產業鏈的布局。

相比之下,B站眼界雖然沒有那麼遠,但通過與歡喜傳媒合作,已經推出口碑和播放量雙豐收的《風犬少年的天空》(以下簡稱《風犬》)。

在這之前,B站製作的內容均為紀錄片和綜藝,包括已經出圈的《人生一串》、《說唱新世代》等作品,但具有同等分量的影視劇還是一片空白。為了拿出像樣的作品,B站在今年8月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了出品過《瘋狂的外星人》、《港囧》等一系列優質電影的歡喜傳媒。成為歡喜傳媒的股東後,B站馬上拿出了自己的代表作。

今年9月份,B站上線了與歡喜傳媒合制的《風犬》,這部劇讓B站的長視頻業務迅速進入公眾視野。

該劇第一集便在B站獲得8.6的高分,播放期間還一度上漲到9.3,播放量很快破億。在熱度最高的時候,該劇帶動B站下載量攀升,使得APP一度登上iOS免費排行榜第二名。B站副董事長李旎就在十一期間稱,《風犬》對於整體站外拉新、會員增長都產生了促進作用。

但和優愛騰一樣,在自製劇上B站想要爭取更多自主權。在《風犬》成功後李旎就表示B站戰略投資歡喜的操作是非常態化的,在獲得初步經驗後,接下來B站會邀請專業團隊加入,更多主導自製內容的製作和創作。

可見發力自製劇早已不是優愛騰等老玩家的專屬策略,新入局的西瓜視頻、B站都在積極嘗試,B站甚至已經交上了第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從兩個「新人」的舉動可以看出,以自制為主發展長視頻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建立長中短內容矩陣

無論是新入局者還是老玩家,今年各大平臺都有一個共同的舉動,就是進軍中視頻。

除了已經在該領域成為佼佼者的B站,所有缺乏這類內容的視頻網站都投入了大量資源扶持該業務,包括通過重金吸引並鼓勵創作者創作。而在這之前,平臺關注的焦點還集中在短視頻。

從2018年開始,以抖音、快手為主要力量的短視頻平臺便不斷搶佔用戶時間,經過幾年時間發展,其勢頭不但沒減弱反倒越來越強。據Quest 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用戶20%的時長被短視頻佔據,成為僅次於即時通訊的第二大行業。而在線視頻則以7.2%的份額被遠遠甩在了身後。

這刺激了長視頻平臺的神經。過去兩年,優愛騰芒紛紛大力度布局短視頻,希望在起到防禦作用的同時開闢一番新天地。直到今年,四大長視頻平臺仍在積極探索短視頻的發展空間。

優酷就在今年打造對應業務板塊「快看」重點布局該賽道;愛奇藝從2020年年初連推兩款短視頻APP「晃唄」和定位潮流彩妝的內容電商平臺「斬顏」;騰訊視頻則在今年內容生態大會上首次發布「2020騰訊視頻百大短視頻創作者」榜單,鼓勵創作者進行內容創作;芒果TV除了在去年啟動「大芒計劃」,還在今年主站增設「有料」短視頻板塊,內部孵化的短視頻APP「茄子」也在持續優化中。

就連B站也開始抖音化。此前有網友稱,近期在嗶哩嗶哩App內觀看視頻時,並不是像以前那樣橫屏播放,而是可以豎著播放,並且能夠上下切換視頻。

在設計上,B站與抖音將功能欄統一設置在右方,都設置了點讚、評論和轉發等功能,視頻播放時長集中在5分鐘以下。

在發展短視頻的同時,各大視頻網站還有新舉措。

2020年5月,以中視頻模式為主的B站市值第一次超過了愛奇藝。這些由up主製作的時長高於3分鐘的內容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和傳播,使得羅翔、小艾大叔以及被封禁的馬保國等up主本人連同內容一起火出圈,B站也被看做是中國版YouTube。

這讓敏感的長視頻網站看到了新契機,其中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市值被B站超越的愛奇藝。

2020年年初,愛奇藝CEO龔宇對外發表了自己對於中視頻的看法,稱視頻播放平均時長在七分鐘到十幾分鐘的中等時長視頻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還很低,全行業 DAU 只有1 億左右。這之後愛奇藝便推出「隨刻」,致力於打造中國版YouTube 。

隨後,騰訊、愛奇藝、西瓜視頻以及微博、微信、知乎等不同賽道上的玩家相繼在2020 年投入重金和流量在中視頻賽道上布下棋子。其中西瓜視頻在當年 8 月稱之後會拿出 20 億元補貼創作者。

為了獲得優質創作者,西瓜視頻向B站重量級up主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去年三月,老四趕海、玉平趕海等一批趕海UP主集體告別B站,轉而與西瓜視頻獨家籤約,這些up主在B站有大批的忠實粉絲,一度被粉絲稱為「B站的趕海天團」。

這只是剛開始,趕海天團出走後,巫師財經、科技袁人,捕月說等來自科技、財經等各個領域、粉絲數從幾千到破百萬的UP主也陸續籤約西瓜視頻。微博也曾多次發布招募抖音、B站的視頻創作者,此外,愛優騰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布局中視頻。而眾多平臺參與其中的原因與中視頻暗藏巨大潛力密切相關。

比如在B站之前,優酷就已經藉助此類內容吸引了大批用戶。

2013年優酷土豆分別推出「優酷分享計劃」和「土豆播客分成計劃」發展該業務,在向作者提供獨立頁面,視頻發布、粉絲管理等服務的同時提出視頻分成的變現機制,這期間大批優質創作者入駐,包括火爆一時的「暴走漫畫」、「Big笑工坊」等。其中《暴走大事件》在2018年下架前播放量超過25億,整個「暴走」系列前期的視頻播放量則超過50億。

但後來因為一系列負面新聞,暴走漫畫逐漸沒落,「Big笑工坊」等吐槽節目也走上下坡路。但看到風口的優酷並沒有放棄該業務線,尤其是在B站獲得階段性成功後,優酷又在2020年7月推出支持15分鐘以內短視頻的優酷號,再度挑戰中視頻。

從短視頻到中視頻,各大平臺正在挖掘下一塊價值窪地,在內容上形成長了中短的內容矩陣,綜合性視頻平臺已經成為各大視頻平臺未來的發展趨勢。

直播帶貨:內容平臺努力培育的搖錢樹

除了在內容探索層面走上了同一條道路,各大視頻網站在商業化層面也入局了相同賽道,即直播帶貨。

近幾年直播帶貨火熱,淘寶、快手已經通過該模式獲得千億年成交額。這只是被挖掘出來的一部分市場,在這背後還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艾瑞諮詢企業直播分析報告顯示,中國企業直播服務進入發展快通道,2019年市場收入規模達到14.8億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企業直播迎來第二波發展機遇,預計2020年企業直播服務市場有望達到35億以上的市場規模。

但在電商直播不斷發展之際,消費者疲勞的問題逐漸成為話題。

中國網在2020年9月份報導稱,隨著直播帶貨玩法的逐漸同質化,消費者開始對單一的直播模式展現出疲憊的心態,面對固定場景長達幾個小時的高密度推銷,許多人已經做不到在直播間堅持幾十分鐘。

為了留住用戶同時提高購買率,電商直播逐漸從單純帶貨向內容化發展。淘寶直播在2020年5月就推出了直播綜藝《向美好出發》,直播內容主要以科普為主而非產品推薦,產品僅以「軟植入」的方式穿插其中。在直播的4小時裡,節目嘉賓汪涵促成的總交易達到1.6億元,直播間觀看人次超2000萬。

嘗到甜頭後,淘寶開始在618活動中大規模採用該模式帶貨,並匯集了各路明星、品牌總裁輪番上場,聚划算官方直播間甚至把直播綜藝作為主攻方向。

這也讓視頻平臺看到了新的商機。

2020年下半年,愛優騰芒四大平臺將上線《爆款來了2》、《紅人日記》、《女人的秘密花園》等多檔以帶貨為核心的綜藝節目。有節目甚至邀請薇婭搭檔多名頂流明星為節目中的產品帶貨。其中,芒果TV更是將平臺綜藝IP《乘風破浪的姐姐》搬到抖音,進行總計12期的抖音獨家直播帶貨。

而對於擅長通過選秀節目造星的愛奇藝來說,綜藝直播帶貨只是平臺發力該賽道的方式之一。2020年7月,愛奇藝公布了明星+KOL的帶貨矩陣,稱將高效運用明星影響力,打通愛奇藝內容的消費力、明星/KOL影響力、直播消費轉化的完整路徑,打造邊看邊買的內容+消費模式。愛奇藝2020年Q2財報顯示,今年通過愛奇藝自製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出道的THE9成員劉雨昕、虞書欣為近20個品牌帶貨直播。

此外,稍顯落後的B站在2020年6月布局直播帶貨,並在7月初上線內測招商,西瓜視頻也在2020年大力提倡直播帶貨。

「優愛騰芒」、B站、西瓜視頻等具有代表性的視頻平臺在2020年的一系列舉動向標誌著整個行業的未來走向。在內容層面上,無論新老玩家都將以自制為主並構建長中短內容矩陣,商業化層面,直播綜藝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未來重點探索的商業模式之一。

相關焦點

  • 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的「一哥之爭」
    但作為行業破局者,愛奇藝似乎並不能確保用戶會持續為「高價會員」買單,儘管被外界看做是內容風向標的愛奇藝近幾年一直保持著優秀的製作能力,但從該平臺前不久發布的2020年Q3財報來看,一些關鍵數據已經不及騰訊視頻,在小說IP大熱的時代,相關資源也難以與之抗衡,未來兩者誰勝誰負似乎已經無法高下立判。   騰訊視頻PK愛奇藝,終於搬回一成?
  • 裡程碑式的變遷:2020年投影行業趨勢總結
    另一方面,雷射電視加速突圍之戰。國內彩電市場,雷射電視成為「唯一正增長」的品類,代表了雷射護眼大屏概念的「宅需求」。但是,雷射電視的走紅並未雨露均沾。2020年,海信的進一步夯實領頭羊優勢,峰米系的加速崛起、當貝的入局;與此前網際網路品牌暴風等出局形成了對比。即,雷射電視的成長性依賴於「品牌母系實力」,因為主打彩電概念,就要融入彩電生態。
  • 2020展望|視頻行業:騰訊視頻愛奇藝兩極格局凸顯,B站攪局
    受疫情影響,各行業都進入艱難奮戰階段,這也意味著,未來一年廣告投放將更加謹慎,這對於視頻網站原本就不容樂觀的廣告收入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視頻行業的2020年,喜憂參半。 從整個行業來看,2020年,視頻網站的競爭依舊膠著。「攪局者」西瓜視頻在春節疫情期間攜免費院線大片《囧媽》來勢洶洶,將優愛騰三大視頻網站打個措手不及。
  • ​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的「一哥之爭」
    在2018年就策劃會員漲價的愛奇藝終於在2020年11月份實現了這個願望。而在愛奇藝打響這一「頭炮」後,其最大的競爭對手騰訊視頻立馬宣布將在不久後加入該行列,兩大在線視頻平臺統一步調的行為意味著整個行業似乎即將進入「高消費」階段。
  • ​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的「一哥之爭」 未來兩者誰勝誰負無法高下立判
    在2018年就策劃會員漲價的愛奇藝終於在2020年11月份實現了這個願望。而在愛奇藝打響這一「頭炮」後,其最大的競爭對手騰訊視頻立馬宣布將在不久後加入該行列,兩大在線視頻平臺統一步調的行為意味著整個行業似乎即將進入「高消費」階段。
  • 2020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十大品牌發布
    各參評企業數據由機構推薦、企業自薦、大數據採集及網絡公眾滿意度投票遴選出具備高質量、健康、智慧、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較強、綜合實力突出的「2020 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十大品牌」供應商,樹立「中國品牌」行業標杆及典範,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提升行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為政府採購中心、廣大學校、科研院所等採購單位提供參考。
  • 2020年少兒編程:從商業模式之爭到產品矩陣之爭
    也隨著國家持續推進科學藝術領域等素質教育內容的發展,課後擴展內容教育市場呈火熱趨勢,並且這一趨勢在2020年可能依舊延續。在2020年開年不利的情況下,我們依然看到了國內外數起少兒編程項目融資的消息,面對當前艱難的行業境遇,整個少兒編程行業如何解決當前的難題?投資人和創業者又是如何看待2020年的少兒編程呢?
  • 反洗錢任重道遠:行業平均誤報率仍95% AI算法難顯優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反洗錢任重道遠: 行業平均誤報率仍有95%, AI算法還在探索期疫情期間,遠程工作、不能與客戶面對面加大了金融機構反洗錢的難度,假視頻、虛假身份等欺詐行為挑戰著銀行業金融機構的KYC策略。
  • 業績持續復甦,三大行業展現「韌性」,掘金這些潛力股!
    金融投資報報導 2020年即將結束,就已披露 2020 年年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來看,有超過六成的上市公司預告全年業績預喜。可以看到,雖然疫情對多數行業帶來影響,但隨著二季度復工復產的加速,下半年整體業績出現明顯回升。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大盤震蕩格局不改,市場各方均顯謹慎。
  • 2020白熱化的口糧酒之爭,純糧固態才是最終出路
    2020年自疫情以來,口糧酒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大酒廠騷操作不斷,都希望能夠好好的奶一口。口糧酒爭奪戰的導火索應該從提價談起,今年5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汾酒將42度玻汾上調2元,終端標牌價達到了49元,53度玻汾上調3元,終端標牌價達到了58元。同樣是5月,西鳳老綠瓶出廠價有計劃地提高了大約25%左右的出廠價,據悉終端價格也有相應調整。
  • 極光:短視頻紅利進一步顯現,成為「霸佔」網民時間最多的行業
    、K12教育等行業的用戶時長較上季度明顯下降,而綜合商城、支付結算、導航地圖、團購外賣、用車服務等與線下場景聯繫密切的行業的用戶時長呈現明顯的復甦效應;5、2020Q2直播行情持續火爆:2020上半年,視頻直播行業滲透率在3-4月短暫回落之後,6月份回升至90.8%,勢頭並未隨著特殊時期的控制和線下活動恢復而消減,說明視頻直播的優勢正在獲得認可,未來賣場式直播帶貨和知識直播將成為直播行業的兩大重要的分支
  • 易觀Q3娛樂直播行業報告:行業整體進入平緩期,花椒直播滲透率上升
    進入2020年,新冠疫情對直播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年初疫情的爆發極大刺激了宅經濟,直播行業迎來了二次發力的風口。然而隨著疫情逐漸平穩,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學生開學,高速增長的窗口已經逐漸關閉。第三季度視頻直播行業用戶規模相較疫情期間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長幅度仍然較為明顯,平臺通過內容擴大受眾範圍,通過延續性的運營手段拉動留存成為業界共識。
  • 瓶蓋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金富科技綜合優勢突出
    不顯山水,產值規模越發龐大新興行業從不缺少輿論爆點來吸引眼球,而製造業相對就顯得平淡無奇,難以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們經常飲用瓶裝水,我們關注我們手中飲料的價格、品牌、口味、功能等等,但我們不會去關注這些飲料瓶的瓶蓋,雖然它也不可或缺。權威機構預測,全球塑料瓶蓋需求將以每年4.1%速度增長,到2021年全球塑料瓶蓋需求量將達到1.9萬億個。
  • 短視頻行業深度報告:快手,「商業化加速」進行時
    從內容生態角度看,抖音和快手經歷了 幾年前的高速增長,形成了各自的內容優勢,但隨著如今短視頻行業 用戶數逐漸穩定,市場逐漸飽和,抖音快手化,快手抖音化的趨勢越 來越明顯,內容差異度迅速較小。從 11 月粉絲數排行看,抖音的頭部 主播以搞笑、知識資訊、遊戲及明星為主。而快手的遊戲、影視娛樂 及音樂類主播則佔據大部分頭部位置。
  • 地圖戰「疫」背後,是BAT的「圈層生態」之爭
    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等平臺如此爭先恐後的上線普惠性質的「疫情地圖」功能,頗有些當初地圖入口之爭的味道。BAT地圖入口之戰「偃武修文」,增值化各自為戰的「圈層生態」已至導航地圖起初的入口之爭可以說是異常精彩,從百度最先收購長地萬方揭開帷幕,後來阿里拿下高德,騰訊入股四維圖新形成BAT御三家之戰,先後又經歷了2015年O2O的聚合打車大戰,2017年共享單車大戰等,都是想要拿下地圖入口這一核心點。
  • 保持內容優勢、拓展營銷方式、扶持行業人才,新片場影業的破與立
    從2018年開始,新片場影業就連續兩年獲得愛奇藝網絡電影年度分帳票房榜TOP1,並在今年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一方面,這受益於公司清晰的「頭部策略」和類工業化的製作「方法論」;另一方面,公司在網絡電影營銷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上半年,新片場影業宣發的22部作品,其抖音視頻的總播放量超40億,直接給票房帶來引流作用。
  • 中視頻攪亂格局 長視頻將現兩極化?|告別2020
    記者 | 劉燕秋12020年的長視頻行業格局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先來看一下宏觀情況。《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01億,網絡視聽產業規模達4541.3億。短視頻給長視頻帶來的衝擊仍在加劇。
  • 物聯網通信模組行業研究:2021,終局之戰重塑行業格局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 2020》藍皮書顯 示,從 2020 年開始全球 5G 網絡將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技術。中國 5G 技術世界領先,專利申請數優勢明顯,華為 排名第一,中興通訊第三。我國政策很早開始支持引導物聯網產業發展,近年政府出臺的相關的法規政策更是不斷加強對物聯網行業發展的引 導和支持。
  • 開放共贏、協同成長 2020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召開
    為提升內容創作者積極性,騰訊視頻更以2650萬現金(人民幣含稅)對網絡電影、紀錄片、知識付費領域的優秀創作者進行了激勵;公布了「2020騰訊視頻百大短視頻創作者」榜單、並為優質創作者頒獎。現場,騰訊視頻還發布了《2020騰訊視頻年度指數報告》,以反映用戶真實需求的數據為基礎,多角度呈現了2020年的視頻生態圖景,切實實現了對行業的風向引流與務實指導。
  • 諾獎和史上最大行業收購案看全球人才戰
    今年3個獎8位獲獎者,美國4人,英國2人,德國法國各1人,其中美英佔據6位,繼續佔據壓倒優勢。自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到現在,120年間——經歷一站、二戰、經濟周期等等等等,諾獎科學獎美國第一英國第二的地位就沒有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