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口糧酒,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能夠滿足日常飲用之需的酒品。口糧酒既可以是名酒,比如黃蓋玻汾、尖莊、老玻貢等等;也可以是新派挑戰者,比如江小白、北大荒、古道江湖酒等等。2020年自疫情以來,口糧酒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大酒廠騷操作不斷,都希望能夠好好的奶一口。
口糧酒爭奪戰的導火索應該從提價談起,今年5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汾酒將42度玻汾上調2元,終端標牌價達到了49元,53度玻汾上調3元,終端標牌價達到了58元。同樣是5月,西鳳老綠瓶出廠價有計劃地提高了大約25%左右的出廠價,據悉終端價格也有相應調整。
除了這些以外,各大酒廠也將口糧酒定位在100元以下。五糧液除了傳統口糧大尖莊,價格在38元,可能是覺得50元價格段太空白了,於是又升級推出了尖莊191,終端定價48元。郎酒為了持續擴大兼香版圖,推出了順品郎,終端定價為68元和88元。沱牌T68,用特級酒體進行產品細分,更是將價格定位在68元。
在白酒行業,有一個隱形產業,那就是原酒產業。這些白酒行業的上遊企業,現在也不甘心躲在幕後只提供基酒了,直接走向前臺。今年5月,原酒企業川池集團推出了古道江湖這個品牌,全方位覆蓋了30-100元價位段,終端售價分別為38元、48元、58元、68元。
在所有人都在打高線光瓶酒牌的時候,北大荒卻反其道而行之,用純糧固態的品質打15元價格帶,乃至更低,這在其他酒企看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北大荒在做了。據悉,北大荒通過極致的性價比,在短短幾個月便呈現出銷售規模過億的野蠻生長之勢。
以上種種現象充分表現出口糧酒之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然而口糧酒之爭,他們爭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不難理解,口糧酒之爭,爭的是消費者,客戶群。在消費升級的現在,要想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只能靠品質。品質是前提,而品質背後的產能又是保證品質的前提。所以,各大酒廠拼命擴大產能,都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品質下降。
我們都有一個概念,那就是正宗的坤沙醬酒從生產到出廠至少要3年以上。其實,這種產能的儲備或者說時間差對濃香型白酒來說也是一樣的,從新窖投糧到微生物發酵生長,同樣需要重點關注和高度重視。
尤其是放到高線光瓶酒領域,以濃香為例,無論是優級,還是一級、二級,前提必須是純糧固態國標10781.1,這是門檻也是未來的標配。尤其是在當前消費信息越來越對稱,這種意識覺醒與強化,正在以我們始料不及的速度影響著行業格局,在重塑著江湖地位。
所以在充分解決了品質和產能的前提下,相當於拿到了參與口糧酒競爭賽道的門票。換句話說純糧固態發酵的酒才是未來口糧酒的最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