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喝酒,無酒不成宴。
好酒,需要大師調。否則,一個人有3兩的量,但很多時候,即便是純糧釀造的酒,2兩就喝醉了,這是因為酒的微量香味成分不協調,就會使人醉得更快。
賣酒講良心。民間有很多現烤現賣的白酒,幾塊錢一斤「糧食酒」,一個小甑子可以烤出上千斤酒,而且隨時可以現場接酒,這並不靠譜,因為現在出酒率最高的小曲清香型白酒,其出酒率也才50%左右,即2斤高粱能釀1斤白酒(在不論品質的情況下),還不計人工、運輸以及稅收等。一般而言,品質高的酒價格肯定不會太便宜。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近年來,關於白酒與健康方面的科學研究很多,其中,江南大學徐巖教授在2013年發表的《科學認識中國白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
徐巖教授主要以董酒和茅臺為研究對象,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國傳統純糧固態發酵白酒中,含有抗癌症、抗病毒和抗炎症等功效的萜烯類化合物,以及白酒特徵風味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的吡嗪類化合物。
徐巖教授與工匠館極客流。
白酒中的這些健康物質從何而來?徐巖教授指出,這主要歸功於傳統白酒的釀造工藝,即採用多菌系固態發酵制曲、多種微生物固態發酵釀造和固態蒸餾工藝,因此包含的有機酸類、不飽和脂肪酸類、雜環類化合物和萜烯類化合物含量非常豐富。
微生物代謝多樣性和風味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作用。
白酒在蒸餾過程中美拉德反應產生的物質——四甲基吡嗪含量高,而這種物質正是中藥中用來清除人體血管中垃圾、有利於增強活力和免疫功能的川穹嗪,這為白酒健康功效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伴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消費者文化素養提高,文明消費越來越融入生活之中,現代文明消費追求的第一要義就是安全健康,因而白酒健康觀越來越為行業、企業和科研單位所重視。
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在《健康新觀念》一書中指出,現代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每日飲少量酒就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壓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適量飲酒能緩解緊張、改善情緒好睡眠,有助於人際交往。」
國內外一些著名醫學研究也表明,適量飲酒對人體健康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1、預防心血管疾病
適量飲酒可以減輕心臟負擔,預防心血管疾病。調查發現,適量飲酒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冠心病發生,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喝酒的人血液中出現大量尿激酶及其前驅體蛋白質,不喝酒的人血液中只有極少數的尿激酶。而造成心肌梗死和腦血栓的原因是,人體中可以溶解血栓的尿激酶等纖溶酶減少,故適量飲酒可以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同時,婦女適量飲酒可以大大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病的概率,科學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飲酒的中年婦女,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比那些滴酒不沾的婦女低40%。
2、加速血液循環
適量飲酒可以加速血液循環,調節、改善體內生化代謝。酒有通經活絡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對神經傳導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
3、適量飲酒延年益壽
近年來,不少研究顯示適量飲酒者比滴酒不沾者健康長壽,適量飲酒可以使胃液分泌增加,有益消化,可以擴張血管,使血壓下降,降低冠心病發生率,經常適量飲酒的人血液中α-酶蛋白含量高,而α-酶蛋白高的人壽命比一般人長。
4、降低膽固醇
名優白酒中,發現含有洛伐他汀,其含量為35~50微克/升,洛伐他汀是常用的心血管類藥物,白酒中的洛伐他汀是紅曲菌的代謝產物。洛伐他汀能顯著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另外,細胞表面的特異性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合成率與細胞內膽固醇含量呈負相關。洛伐他汀能降低細胞內膽固醇含量,因而代償性地使用細胞膜內LDL受體的數量增加,活性增強,從而降低LDL和TG(甘油三脂)的水平,表現出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5、預防糖尿病
醫學家希望人們記住,適量飲用的酒精飲料可以像其他食物那樣給人體帶來一定的健康效應。對女性來說,酒精可以激發人體產生胰島素,從而預防因血糖突然升高而導致的二型糖尿病。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到底多少量的酒精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
6、激發大腦智能
研究人員相信,適量飲酒可以擴大大腦的血管,提高血流量,抗擊與痴呆症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另外,酒精可以讓細胞產生可控性壓力,從而幫助它們更好地處理可能導致痴呆症的強大壓力。
7、健胃
適量飲酒對消化系統有一定的良好功用。酒精能反射地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因而起到健胃作用。
8、催眠
失眠者在睡眠前飲用少量白酒,可以起到催眠作用。
白酒雖然營養豐富,但也不可貪杯,應該提倡適量飲酒。
不過,由於不同的人身材大小有差異,對酒精的耐受程度也各不相同,而且酒的種類、度數,甚至是飲酒過程中的佐餐和飲酒速度都會對此產生影響,因此很難找到一種適宜所有人的飲酒量化標準。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男性每天可攝入25克純酒精,即一兩左右50度白酒,女性可攝入15克純酒精,相當於高度白酒30毫升。
由於每個人身體所分解的酒精酶不同,最好還是根據自身情況適度飲酒,在身體允許的前提下,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過量則有害健康。
本文素材來自《G·R白酒品鑑》,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