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是出自1961年7月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而成的,榮獲了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短片特別獎, 第四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等獎項。在當時的中國乃至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濃厚的中國水墨元素,以及高超的動畫技巧,在當時的世界都是屬於頂尖的水準。之後也讓當時還年輕的宮崎駿大師連連讚嘆,虛心的學習。
《小蝌蚪找媽媽》是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來加以改編創作而成的,畫面內容取材於齊白石畫的魚蝦等。所以它的每一幅原畫都是齊白石大師創作而成的,而在現在這些珍貴的原畫都是無價的。
影片的開頭便極具中國水墨特色。一本素雅的國畫畫冊顯示了當時的民族的動畫特色,在古琴琵琶聲中將我們的視角慢慢的推向幽靜典雅的荷塘之中。在剛剛出生的小蝌蚪的帶領下見識了水墨世界中的各種動物。本來就極具靈性的水墨畫,在影片之中動了起來。就更加引人注目,讓人流連忘返。蝦、青蛙、烏龜等等。每一種都各具神韻,栩栩如生。
最讓我覺得神奇的是影片之中的小蝌蚪,沒有任何的五官表情,但是在水墨的快慢,濃淡的不斷變化以及流動之中,我們能夠體會小蝌蚪的著急疑惑,失望等等各種心理變化,將中國國畫之中的動靜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樣的,觀影者也要注意影片中的種種水墨變化,細細體會小蝌蚪的各種心理變化。小蝌蚪在水中遊動速度與抖動的變化,是它們內心情感波動的寫照。齊白石大師的蝦讓世人熟知,蝦在水中遊動或是停息的姿態,蝦體水墨濃淡相間,襯出它一節節透明的外硬內柔的質感,而影片之中的大蝦在動態之中讓蝦的神韻更加的獨具特色。
但是在現在想想:在50年前已經能做出這樣的動畫,不談現在。這部動畫短片在當時的世界上已經算是做得相當好了,畫工的精細,以及水墨的處理,效果的表現力,都是十分值得讚嘆的動畫了。並且在當時我們的這種水墨製作技巧,在當時的世界都是獨具風騷的並且製作方式都是國家機密的。隔壁的日本在動畫的運用技巧上也是差我們很多很多。而現在的我們都扯著嗓子喊,中國動畫比之以前倒退多少年多少年的。老電影老動畫多麼多麼好,多麼多麼棒。但是麻煩大家想一想,老動畫是好。可老動畫好在哪兒,新動畫差在哪兒,不在乎技術,我們現在的動畫水準並不差。你用水墨做也是做,用木偶也是做。我們都知道吉卜力是好的,但人家有人家的特色,而現在的我們就是丟下了,我們最為寶貴的東西。但在最近看到中國國漫的崛起與努力,而我們這些漫迷們也是充滿了期待與祝福,最後說一句加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