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在今年的10月份全球手機遊戲收入排行榜中,米哈遊推出的《原神》在十月份的全球預估收入為2.39億美元,成為冠軍,佔據各大應用商店的榜首,超過了《王者榮耀》《絕地求生手遊》等等知名手機遊戲。《原神》是怎麼成功的呢?今天就與大家來聊聊。
●爭議就是流量
《原神》能夠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就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爭議就是流量,我們必須承認《原神》是一款充滿爭議的遊戲,雖然《原神》非常吸睛,但是它在平臺上的口碑卻不那麼好。
《原神》在taptap上的評分為4.6分(滿分為10分),蘋果以及谷歌商店的評分也都不高,這都說明了《原神》並沒有得到全部玩家的認可,口碑評價上尚且有爭議。
再加上遊戲之前與任天堂的神作《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有糾葛,遊戲中的某些角色的動作與其他遊戲類似等等問題,《原神》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這是「抄襲」或「借鑑」方面的爭議。
另外,主機玩家認為《原神》與主機大作有一定的差距,而手機玩家則認為《原神》比那些換皮的劣質手遊好了不少。由於玩家自身的遊戲經歷和品位不同,所以大家對《原神》的看法大相逕庭,這是遊戲設計方面的問題。
而在如今的網際網路大環境下爭議就是一種熱度,爭議就是流量,因為爭議可以擴大遊戲的影響力,吸引新的玩家入坑。有部分玩家來玩《原神》就是想看看遊戲有多好,而有部分玩家玩《原神》則是想看看這款遊戲有多爛。
這不免讓人想到娛樂圈,娛樂圈的藝人們最怕的就是沒有曝光、沒有新聞,這條規則同樣適合遊戲圈,不管是稱讚還是吐槽,產品都是需要話題的。
●成熟的商業模式
前面聊到爭議給《原神》帶來了流量,不過光有爭議《原神》也不會成功,是商業模式和運營讓產品賺到了錢。
我們知道目前市場上,免費下載、內購收費的商業模式是最賺錢的,而製作過《崩壞3》的米哈遊顯然是這方面高手中的高手,只要有流量,那麼成熟的商業模式就可以把流量轉化成金錢。
說到這,不免會讓人想到《帕斯卡契約》這款手遊,有人評價它「將主機3A遊戲搬到了手機上」,同時獲得了高達9分的遊戲評分,遊戲質量與口碑相當好,但是他的商業模式卻是買斷制,其玩家和收入和《原神》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著實有些可惜。
●被認可的手遊
但還是有很多玩家認可《原神》手遊的,更準確的描述一個是:大量「沉默」的普通玩家享受著《原神》帶來的樂趣並為之付費,但真相是參與「爭議「」的玩家其實是少數人。
比如某遊戲商店的社區群中有關《原神》的評論達15萬條,而下載了遊戲的玩家則只有600萬人,這就意味著有587萬玩家其實是沉默的普通玩家。遊戲的「低口碑」和這些人似乎沒有關係。
所以「玩家一邊吐槽,一邊大呼真香」這種不含常理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因此,這就不得不提到「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所以《原神》所謂的差評、吐槽真的代表多數玩家的想法嗎?這是值得深思的。「沉默」普通玩家並不關心《原神》的爭議,他們也不願意在pc或者主機上萬其他的開放世界遊戲,只想在自己的手機上找一款品質不錯的遊戲消遣一下,有條件的話就氪點金。
●結語
不管是《原神》還是《王者榮耀》,他們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徵服了難以想像的手遊普通玩家,這些人並不關心自己手上的遊戲與《塞爾達傳說》之間的糾葛,他們只是大千世界的一個尋找快樂的靈魂。
感謝各位閱讀本篇文章,你對《原神》的評價如何呢?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