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默默無聞時,如何與名滿天下的名人交往?馭人要不露痕跡

2020-12-05 客多邦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馭人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曾國藩曾經使用過的方法。歡迎訂閱,一次支付,終身免費閱讀。

#曾國藩#一個人默默無聞的時候,要不要去結交一些名人?答案是肯定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那麼,如何才能結交名人呢?

曾國藩剛剛進入官場的時候,也是默默無聞,可他卻能和當時一些名滿天下的名人交往,靠什麼技巧?那就是馭人,而且要不露痕跡,否則,就沒人願意和他交往了。

前面我們講到,曾國藩在翰林院受到上司趙楫和同僚壓制,最終被道光皇帝革去翰林院檢討職務,成了一名每天都要去上班,卻不拿薪水的候補檢討。

這件事對曾國藩的觸動非常大,那就是手中要有權力,自己的命運絕對不能由一個貪婪、多疑的人掌握。而且,曾國藩當時留下一句影響至今的名言: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由於曾國藩的頂頭上司趙楫就是這樣一個人,讓他在翰林院完全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因此,他決定從外部尋找新的力量,以幫助自己。

當時,曾國藩有三條路子可以走:一是讓翰林院的最高領導,即二品掌院學士文慶提拔他;二是讓道光皇帝直接提拔他;三是自己想辦法找關係,找靠山。

前面兩條,對曾國藩來說,難道很大。文慶雖然是翰林院的最高領導,但他作為一名滿人官員,不喜歡參與漢人官員之間的勾心鬥角,而且,曾國藩當時也沒任何成績,根本不入文慶的眼睛。道光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他雖然在引見(面試)的時候,對曾國藩比較賞識,但皇上畢竟事務繁忙,如果沒人重新在他面前提起曾國藩這個名字,早已忘到九霄雲外了。

那麼,剩下的最後一條路對曾國藩來說,也非常艱難。當時的官場上已經十分腐敗黑暗,如果要想獲得升遷或者調動工作,沒有大把銀子,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但是,曾國藩沒有另外的出路,他必須自己想辦法。他將目光放到了名滿天下的理學大師唐鑑身上。唐鑑門生眾多,由於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大師,京城的王公貴族,都要給他幾分面子,而且,唐鑑的職位不低,是太常寺卿,正三品大員,位列九卿。

如果能得到唐鑑這個名人的幫助,曾國藩在翰林院的日子就要好過得多,即使不能官復原職,至少也可以讓同僚們對他不會太過於放肆。

那麼,曾國藩是如何與唐鑑拉上關係的呢?這是曾國藩初入官場以來,馭人的開山之作。唐鑑十分清高,可不是好駕馭的人。曾國藩的三個方法,十分特別,讓對方甘願被駕馭。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三個方法: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
    曾國藩: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曾國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曾國藩一生奉獻與大清,被稱為晚晴四大名臣之一,在世時曾經身居高官要位,一生功不可沒,是晚晴肱骨之臣,在歷史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曾國藩生前曾經著有《冰鑑》一書,此本書主要闡述了識人、相人並且以總結自身的曠世奇書,今天就來學習一下這本國學經典,感受曾國藩的獨特魅力與用人策略。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
  • 交往的女人多了,男人身上便會留下這些「痕跡」,騙不了人
    在社會當中,如果一個人在做事情,做的這件事情多了,氣質就會變得不一樣。其實一個人如果說交的對象多了,身上一些東西也會變得不一樣,男人交往的女人多了,身上便會留下一些痕跡。很多情況下來了,都是可以騙人的,尤其是在愛情當中,所以女人要通過男人身上的一些痕跡去判斷一個男人是不是交往的女人比較多了。交往的女人多了,男人身上便會留下這些痕跡,騙不了人。01.細心男人經歷的女人比較多了,就會變得細心一些。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常常將這3句話掛在嘴邊,建議要遠離他們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常常將這3句話掛在嘴邊,建議要遠離他們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4大名臣」,受到後人很高的的評價。他的仕途極為傳奇,起初7次科舉沒中,10年七遷,連跳10級,官至二品。曾國藩的一生勤儉廉勞,不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為官,在官場取得了巨大成功,官運一直很旺。常言道,官場如戰場,旦夕禍福。
  • 曾國藩:耐煩之人每臨大事有靜氣
    仔細觀察完後,曾國藩對如何使用這三人,已經有了成算。 他對李鴻章說:「你推薦的這三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才堪大用。」 李鴻章忙問:「老師是如何得知的?」 曾國藩捻著鬍鬚,微微一笑說:「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煩。這三人當中,只有一人耐得煩,必成大器。」
  • 如何和有心機的人交往:不是用心機對付他人,而是學會「忘機」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如何和有心機的人交往,其實和有心機的人交往,最好的方法不是用心機的方法對付他人,這只會讓彼此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複雜。如何和有心機的人交流,我們記住曾國藩的一句忠告,那就是學會選擇忘機。
  • 聖人兩個半,為什麼曾國藩只能算半個?
    總結出來,就是那句流傳了幾千年的儒生八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德先要修身,修身第一步格物致知,意思是要研究萬事萬物。曾國藩雖然出生於比較殷實的小地主家庭,從小不愁吃喝,年少時得了一種皮膚病,而且伴隨他一生,身上長滿癬疥,全身瘙癢難忍,經常撓得皮膚出血。
  • 馭靈師:配角也很重要!
    相信很多發燒友都有過這樣那樣的想法,當你們沉浸在自己的幻想時,你們都在想些什麼?是拯救世界,還是想『嘿嘿嘿』的事情?無論你們在想些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且看看我們的馭靈師某知名漫畫家穿到了自己創造的世界發生了什麼。變成了光頭。
  • 曾國藩,親手將四個女兒推落火坑的奇男子
    家長們總感覺大齡女兒嫁不出去沒面子,被家暴也勸她們要忍因為離婚沒面子,你的面子有多了不起呀要用女兒一輩子的幸福去換?曾國藩的長女曾紀靜6歲那年,曾國藩給她訂了一門娃娃親,對方是翰林院編修太史袁芳瑛的兒子袁渝生,兩家人是湖南老鄉。袁芳瑛是晚清著名的藏書家,兩人在同為京官之時常常結伴去琉璃廠淘古書,一來二去,兩家人就熟稔起來了。當時袁芳瑛的長子袁秉楨長得聰明伶俐,討人喜歡,曾國藩認為三歲定八十,此子不錯,可堪為婿,便與袁芳瑛一拍即合。
  • 剛上任就有兩刺頭鬧事,曾國藩三角眼一瞪:先把人帶上來
    曾國藩剛走馬上任,手下的兩個刺頭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明擺著都沒把他放在眼裡。曾大帥三角眼一瞪,一招「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出手,談笑間便制服這兩人。大多數人一談到手腕,首先想到的就是權謀,可對曾國藩來說,高明的手腕不只是權謀,還是一種自我修為,也許這才是曾國藩智慧真正厲害的地方。
  • 你夢見過高考時做不出題嗎?
    (庚午正月)  寫這則日記時是同治九年(1870年)正月,曾國藩虛歲六十,幾年前因剿滅太平天國有大功於清廷,封世襲罔替的一等毅勇侯,此時的職位是武英殿 大學士、直隸總督。可謂名滿天下,功勳蓋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讀書科第,官躋極品」。作為一個農家子,他的人生在那個時代的價值體系裡,是十分圓滿的。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曾國藩的4句識人術口訣,幫你一看一個準
    所以說,能夠識人、知人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正如晚清名臣曾國藩所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晚清坊間也流傳著許多曾國藩識人的小故事,比如「曾國藩三千步識人」,《清史稿》更是記載說:「國藩為人威重,美須髯,目三角有陵,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悚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
  • 曾國藩如何給穆彰阿送禮?除了表達自己的感情外,還有一個目的
    《曾國藩心學》不講晦澀艱深的道理,只分享曾國藩那些靠心學獲得升遷和朝廷重用的真實技能,看他如何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從而給我們帶來啟發,打開普通人逆襲的大門。為了能系統、快速掌握曾國藩心學,建議從第一章看起。
  • 曾國藩:為人處世的高情商,關鍵在這2個原則,別等40歲後才知道
    俗話說,官場就是人場,充滿了爾虞我詐,曾國藩就在這波譎雲詭的人情場上,總結出來這一句話:說話要軟著說,事情要硬著做,看完讓人醍醐灌頂。一、說話要軟曾國藩早年性格耿直、年輕氣盛,經常張口就能得罪人,在官場上,這樣自然會得罪很多人,給他的官場之路添了不少的堵。於是吃了不少苦頭的曾國藩開始反思,他曾告誡子女,說話不能全憑性情,要考慮他人。
  • 曾國藩:心機深重的小人,說話都有3個特徵,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人生在世,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這些人中,讓人最害怕的就是「笑面虎」,表面上對你挺好,實際上,背地裡就等著給你使絆子。那麼,怎麼判斷一個人心機深不深呢?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混跡官場幾十年,見慣了各式各樣的人,也修得一身識人本領,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城府深淺,全在言談之間。曾國藩常言:「城府深淺,一聽便知」,如果身邊說話有這三個特徵的人,一定要提防著點,很多庸人看了,都長嘆:知道的太晚。
  • 歷史「猛人」的神話:曾國藩是巨蟒所變?
    來源:生物谷 2006-09-24 01:12 魯迅先生對歷史上有權勢的名人,有一種特殊的稱謂,據說是跟廣東人學來的,名之為「猛人」。但凡一個人成了猛人,就難免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總斷不了有某種不尋常的傳說故事相伴,傳著傳著,神話就出來了。 關於曾國藩,有這樣一個傳說。
  • 曾國藩: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熟記曾國藩的這3句箴言,你也可以做到!人生就是一個自我修煉的過程,心至苦事至盛,智慧愈苦愈明。人們明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苦短,去日苦多」,但還有勇敢去面對挫折和苦難,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邊向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有幾種人,往往深藏不露,別輕視了
    人際交往,需要具備一雙慧眼。無論以貌取人,還是以言辨人,都容易陷入自我設定的誤區;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我們時常懷著主觀意識去看人,一不小心就看走了眼。若想真正認識一個人,需擦亮自己的雙眼,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把握住對方的潛意識,方能明白這個人言行中透露出的真實心理,實現準確看人的目的。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
  • 曾國藩:讀書要做到有志、有識、有恆
    讀《曾國藩家書》,其中有一篇《致諸弟·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這是曾國藩教弟弟們讀書的一封信件。作為一代鴻儒,曾國藩自己十分熱愛讀書,同時也不遺餘力地教導諸弟和子侄們讀書學習。在這封信中,他闡述了自己關於讀書治學的思想,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
  • 玩搖滾,和王菲交往,梁龍:千萬別跟名人搞對象
    李佳琦人紅是非多,有人愛,有人恨。評論李佳琦,只有梁龍最「彪悍」。近日,在綜藝節目中,當著「口紅一哥」的面,梁龍戲謔地說:「李佳琦,就他那咋咋呼呼樣兒,按我們的說法就是,哎呀媽呀,削他!」當然,王菲沒忘記找梁龍要剛發行的專輯,還得有籤名。這時候的王菲,早已聲名遠播,在中國歌壇享有「天后」地位。別的不說,前一年,王菲獲得金氏世界紀錄大全頒發的「唱片銷量最高的粵語女歌手」證書,實打實的叫好又叫座。
  • 曾國藩:體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學辦實事
    因此,可以說,曾國藩實現了儒生們夢想不得的大業,他被人稱為「完人」,算是我國儒家文化中最後結出的一枚碩果,曾得到了一切外王如蔣介石等人的敬服,一切親近傳統的文士的矚目。儒家文化的用世之心歷經千年,一直得不到實現,快到終結時,才有了曾國藩這樣一個榜樣,可見儒家文化對人性人慾的要求是何等空疏,何等大言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