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馭人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曾國藩曾經使用過的方法。歡迎訂閱,一次支付,終身免費閱讀。
#曾國藩#一個人默默無聞的時候,要不要去結交一些名人?答案是肯定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那麼,如何才能結交名人呢?
曾國藩剛剛進入官場的時候,也是默默無聞,可他卻能和當時一些名滿天下的名人交往,靠什麼技巧?那就是馭人,而且要不露痕跡,否則,就沒人願意和他交往了。
前面我們講到,曾國藩在翰林院受到上司趙楫和同僚壓制,最終被道光皇帝革去翰林院檢討職務,成了一名每天都要去上班,卻不拿薪水的候補檢討。
這件事對曾國藩的觸動非常大,那就是手中要有權力,自己的命運絕對不能由一個貪婪、多疑的人掌握。而且,曾國藩當時留下一句影響至今的名言: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由於曾國藩的頂頭上司趙楫就是這樣一個人,讓他在翰林院完全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因此,他決定從外部尋找新的力量,以幫助自己。
當時,曾國藩有三條路子可以走:一是讓翰林院的最高領導,即二品掌院學士文慶提拔他;二是讓道光皇帝直接提拔他;三是自己想辦法找關係,找靠山。
前面兩條,對曾國藩來說,難道很大。文慶雖然是翰林院的最高領導,但他作為一名滿人官員,不喜歡參與漢人官員之間的勾心鬥角,而且,曾國藩當時也沒任何成績,根本不入文慶的眼睛。道光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他雖然在引見(面試)的時候,對曾國藩比較賞識,但皇上畢竟事務繁忙,如果沒人重新在他面前提起曾國藩這個名字,早已忘到九霄雲外了。
那麼,剩下的最後一條路對曾國藩來說,也非常艱難。當時的官場上已經十分腐敗黑暗,如果要想獲得升遷或者調動工作,沒有大把銀子,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但是,曾國藩沒有另外的出路,他必須自己想辦法。他將目光放到了名滿天下的理學大師唐鑑身上。唐鑑門生眾多,由於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大師,京城的王公貴族,都要給他幾分面子,而且,唐鑑的職位不低,是太常寺卿,正三品大員,位列九卿。
如果能得到唐鑑這個名人的幫助,曾國藩在翰林院的日子就要好過得多,即使不能官復原職,至少也可以讓同僚們對他不會太過於放肆。
那麼,曾國藩是如何與唐鑑拉上關係的呢?這是曾國藩初入官場以來,馭人的開山之作。唐鑑十分清高,可不是好駕馭的人。曾國藩的三個方法,十分特別,讓對方甘願被駕馭。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三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