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雄文教授AngewCo3O4納米顆粒鑲嵌的介孔碳納米盒用於鋰離子電池
此外,將納米結構的活性材料與高導電性碳複合,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充放電過程中活性材料的體積變化和團聚,而且有利於提高電子/離子的傳輸效率。然而,如何將中空結構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活性材料均勻地限域在納米結構的高導電性碳材料中仍然是材料合成領域的一大挑戰。
-
南洋理工樓雄文團隊AM:揭開電催化析氧反應的活性起源神秘面紗!
因此,需要研究以含量豐富的稀土元素電催化劑替代貴金屬電催催化劑,同時開發性能更優異的電催化劑。然而,單原子催化劑(SACs)因具有分離活性位點而成為電催化領域的新星而被廣泛關注。其中,SACs具有改進的配位幾何結構和強大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從而提供最大的原子效率,為開發高效電催化劑和探究活性來源提供了理想模型。但是目前仍然沒有完全掌握SACs的電子結構,並且也不清楚SACs的OER活性的起源。
-
...理想的、用於中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非鈷基納米複合陰極材料
SCFN2由ABO3型鈣鈦礦氧化物主相、Ruddlesden-Popper(RP)型鈣鈦礦第二相和表面富集的納米NiO、CeO2相組成。SCFN2納米複合材料是基於高溫下自組裝合成方法製備的。通過這種方法,SCFN2陰極可自組裝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相,並在納米區域中表現出較強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接觸,從而抑制納米顆粒的燒結並有效增加電極的電化學催化活性位點的數量。
-
中國科大研製納米尺度「富集效應」增強二氧化碳電還原性能的高效...
研究人員提出納米針尖的「近鄰效應」促進CO2電還原過程,通過智能微波反應器的高通量篩選,製備了硫化鎘納米針陣列結構。研究人員使用簡單的微波熱合成,通過反應參數調節,成功製備了三種具有不同尖端曲率半徑的硫化鎘納米結構。有限元模擬表明這種半導體材料尖端曲率半徑減小會引起尖端附近的電場強度增大,從而增強鉀離子在電極附近的富集。
-
清華大學王定勝教授Angew:稀土Er單原子用於光催化CO2還原反應
太陽能驅動的光催化CO2還原反應由於其不僅能實現從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化產生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物質,豐富了能源供應,同時也能減少CO2排放,因此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用於CO2還原的光催化劑的納米材料整體光催化性能仍不盡如人意。
-
Angew Chem.: 利用沸石咪唑型框架(ZIF)修改雙金屬電催化劑的d帶電子結構,以增強氮氣還原反應性能
(NRR) 為合成氨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但其反應性能較差 (法拉第效率, FE ~10 %)。這主要是由於催化劑優先結合氫原子,從而在動力學上有利於氫還原反應(HER) 。傳統的用改善NRR反應性能的摻雜策略主要是通過在催化劑表面創建電子缺失的位點來促進氮氣吸附和之後的活化。然而,這些方法因需要過度的能耗而受到阻礙。儘管這些方法可以增強催化劑與氮氣的相互作用,潛在的氫原子在催化劑表面的強吸附和進行的HER反應並未從本質上得到解決。
-
Angew:多殼層SnS2/SnO2空心異質結高效光還原CO2
原則上,可以通過對納米材料的微/納米結構精確設計,利用中空多殼層結構(HoMS)優異的光吸收、電荷傳輸和質量擴散等特性,實現高效的光催化CO2還原性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王丹教授課題組通過一種簡便的方法來控制HoMS納米粒子的暴露面,以研究HoMS的性質與晶體結構之間的關係。
-
樓雄文教授課題組:金屬原子摻雜的Co3O4多層納米片用於電催化產氧
基於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樓雄文教授課題組研究報導了13種不同金屬原子摻雜的超薄Co3O4納米片合成的空心納米片。這個合成材料包含共腐蝕-配位-重組的方法源於咪唑框架67(ZIF-67)納米片,通過路易斯酸蝕刻和金屬物質配位形成獨特交叉通道。
-
Wiley能源催化領域最新進展 | 單原子催化劑、雙殼層Ni-Fe LDH增強...
「屋簷」式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ORR單原子催化劑是近年來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於提高金屬負載量以增強催化性能。通過改變催化劑的形貌以促進其層間傳質,增加活性位點的利用率,也被認為是一種有效方法。
-
廈門大學徐俊&南洋理工劉彬課題組Angew無定形CoFe氧化物@二維黑磷...
成果簡介近日,廈門大學徐俊課題組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劉彬課題組合作,通過在二維(2D)黑磷(BP)納米片上生長無定形過渡金屬(鈷和鐵)氧化物,設計出了一種雙功能電解水催化劑(CoFeO@BP),該催化劑能夠在鹼性電解液中高效催化析氫(HER) 和析氧(OER)。
-
TiO2在光催化CO2還原中的應用知多少?
【提高光催CO2還原性能的方法】在前期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光催化反應主要使用摻雜、金屬沉積、鹼性修飾、形成異質結以及碳基材料的負載五種方法提高TiO2材料的性能。而通過金屬在材料表面的沉積可以有效阻止光生電子-空穴的複合,從而提高其催化性能。一般來說,金屬納米顆粒的費米能級低於TiO2的導帶,這就會在金屬和TiO2的界面間產生肖特基勢壘。在光照的條件下,光生電子會通過肖特基勢壘快速轉移至金屬表面,直到二者的費米能級相等為止。與此同時,光生空穴則留在TiO2內部。這就使光生電子和空穴得到了有效分離。
-
錢逸泰院士團隊Angew. Chem.:整合單原子鎳、小分子硫的碳基納米管...
研究背景相比於鋰/鈉離子電池,由於鉀元素較高的自然豐度和較低的氧化還原電位(-2.93 VvsSHE),鉀離子電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研究熱點。然而,由於鉀離子半徑較大,導致電極材料反應動力學緩慢、體積變化大、容量低、速率性能差、容量快速衰減等。因此,精細的結構和成分設計對於進一步提高鉀離子電池電極材料電化學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關於碳納米管鍍鎳的相關研究現狀
正是由於碳納米管的優異性能,自1991年碳納米管問世以來,對碳納米管的研究已成科研熱點。最近,科研工作者把科研熱點集中在了碳納米管複合材料上,以期提高碳納米管的機械和電化學性能。特別是,碳納米管/金屬複合材料展現出的獨特性質提供了一種新型碳納米管複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具體而言,金屬塗覆碳納米管就是在維持碳納米管內在性能的前提下,增加碳納米管的表面活化點,來改善碳納米管與樹脂間的薄弱界面鍵合。
-
從高被引研究論文來看電催化CO2還原研究進展
大量的電還原CO2催化劑已經被開發出來,其中金(Au)和銀(Ag)在較低的過電勢下具有較高的一氧化碳(CO)效率(超過90%)。但是目前僅由地球含量豐富元素所組成的催化劑通常對CO2還原的選擇性較低。如今,由於單原子催化劑表現出了不同於納米顆粒和分子絡合物的性質和活性而受到廣泛關注。據報導,鐵(Fe),鈷(Co)和鎳(Ni)單原子催化劑具有與Au和Ag催化劑相當的法拉第效率。
-
華科錢立華教授:納米多孔金的電化學製備與CO2還原時的活性恢復
有機合成的納米顆粒通常需要負載在導電基底材料上進行反應,催化活性增強可能存在基底的協同作用。納米多孔金屬由於不需要基底材料的支持,所以在納米多孔金屬上的催化反應可以很好地排除這些幹擾因素的影響。同時,由於納米多孔金屬表面具有大量的表面缺陷(臺階/扭結,平臺,晶格缺陷等),使其對CO, CH3OH, C2H5OH氧化以及氧還原反應都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
-
Nature系列14篇,CO2還原Nat. Energy、趙宇亮Nat. Commun.丨頂刊日報20191106
Catal.綜述:控制多相催化劑中金屬與載體相互作用提高活性與選擇性金屬納米粒子穩定在載體材料上合成的催化劑用於催化許多主要的工業反應。負載型催化劑中的載體並非僅僅提供高的比表面積,提高活性金屬組分的分散度和熱穩定性那麼簡單,而對金屬組分的催化性能有更複雜的影響,載體能夠改變金屬納米粒子的形貌和電子性質,因此可以改變反應活性與選擇性,對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響。
-
合成具有富集表面結構和增強CO2還原催化活性的Pd-Cu Janus納米晶
合成具有富集表面結構和增強CO2還原催化活性的Pd-Cu Janus納米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20:53 香港科技大學邵敏華團隊通過動力學控制合成具有富集表面結構和增強CO2還原催化活性的Pd
-
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電催化CO2還原反應的研究進展
該綜述論文首先介紹了CO2電還原的相關測試裝置和評價指標,以及有機、無機及其複合納米材料在ECR中的反應路徑等(圖2)。隨後系統地綜述了有機-無機雜化催化劑的設計與合成以提升CO2還原性能的研究進展,主要涉及分子催化劑/碳材料複合物、有機配體功能化的金屬催化劑、金屬有機框架(MOFs)、以及基於共價有機框架(COFs)、金屬硫化物和g-C3N4的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