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在光催化CO2還原中的應用知多少?

2020-12-06 測試狗科研服務

【提高光催CO2還原性能的方法】

在前期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光催化反應主要使用摻雜、金屬沉積、鹼性修飾、形成異質結以及碳基材料的負載五種方法提高TiO2材料的性能。

1、摻雜

TiO2的禁帶寬度較大(3.2eV),因此必須使用紫外光進行照射才能進行光催化反應。實際上,太陽光中只有大約5%為紫外光,這就造成了太陽能的極大浪費,所以如何提高其在可見光範圍內的吸收十分必要。摻雜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拓展半導體材料吸收光譜範圍的方法。通過金屬元素的摻雜,可以在TiO2的導帶下產生一空的能態,新能級的引入可以提高材料對全光譜的利用效率。但是,過多雜質的引入會導致大量的缺陷密度,這對於反應的進行極為不利。此外,金屬摻雜所造成的光腐蝕也會影響材料的長期穩定性能。而I、N、S和C元素的摻雜較好地緩解了這一問題。

2、金屬沉積

眾所周知,TiO2在紫外光照射時進行的光催化反應中由於電子-空穴的快速複合使得CO2還原的反應效率很低。而通過金屬在材料表面的沉積可以有效阻止光生電子-空穴的複合,從而提高其催化性能。一般來說,金屬納米顆粒的費米能級低於TiO2的導帶,這就會在金屬和TiO2的界面間產生肖特基勢壘。在光照的條件下,光生電子會通過肖特基勢壘快速轉移至金屬表面,直到二者的費米能級相等為止。與此同時,光生空穴則留在TiO2內部。這就使光生電子和空穴得到了有效分離。此外,金屬的功函數在電子-空穴的分離效率提升方面也有巨大影響,功函數高的金屬接受電子的能力也隨之提高,這也進一步增強了電子-空穴對的分離。

圖1 金屬沉積的增強性能機理

3、鹼性修飾

除了加強光生電子-空穴的分離效率外,提高材料對於CO2的吸附能力也是增強光催化性能的重要思路。由於CO2為酸性氧化物,因此通過鹼性吸附劑增強CO2的化學吸附也就順理成章。將鹼性吸附劑沉積在TiO2表面或者對TiO2進行鹼性化處理應該能夠大幅提高CO2的吸附。此外,鹼性吸附劑上的活性基團也可以參與到CO2的光催化還原反應中來,在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物也有效地促進了還原反應的進行。鹼性化處理的材料不僅吸附CO2能力得到了提高,更能夠活化CO2分子,增強材料的反應性能。

4、形成異質結

在提高材料性能的研究中,形成異質結是其中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對於半導體材料來說更是如此。這不僅會促進電子-空穴的有效分離,同時也分離了氧化和還原的反應位,促進了反應的發生。

圖2 形成異質結

5、負載碳基材料

金屬材料的摻雜和沉積可以有效提高CO2還原反應的效率,但是,金屬元素通常比較稀有,價格昂貴,而碳基材料來源廣泛,電導率高,表面積大而且表面特性可控,此外,碳基材料抗腐蝕,這對於材料的長期穩定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利用碳基材料(例如石墨烯、碳納米管等)替代金屬沉積在材料表面成為了今年來熱點的研究方向。

【總結】

當前的研究者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提高材料的性能,並取得了相當可喜的成果,為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的研究還存在諸如具體的反應機理仍然不清楚、材料對於光能的利用效率偏低、材料的長期穩定性不足以及反應產物的可控合成性差等問題,這些目前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日後研究的主要方向,突破了這些CO2還原反應中的桎梏後,相信人類能在可持續發展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本文內容主要基於Applied Surface Science 392 (2017) 658–686,文末會列出相關的文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下載查看。

【參考文獻】

1.JingxiangLow, Bei Cheng, Jiaguo Yu,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iO2: a review,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392 (2017) 658–686.

2.Slamet,H.W. Nasution, E. Purnama, S. Kosela, J. Gunlazuardi,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on copper-doped titania catalysts prepared byimproved-impregnation method, Catal. Commun. 6 (2005) 313–319.

3.Y.Liu, S. Zhou, J. Li, Y. Wang, G. Jiang, Z. Zhao, B. Liu, X. Gong, A.Duan, J. Liu,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with water vapor on surface La-modified TiO2nanoparticles with enhanced CH4 selectivity, Appl. Catal. B 168 (2015)125–131.

聲明:投稿或轉載請聯繫GO三思,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有原文連結,謝謝!

相關焦點

  • TiO2光催化CO2製備燃料進展
    通過使用半導體光催化劑將CO2在光條件下還原成有價值的太陽能燃料,如CH4,HCO2H,CH2O,和CH3OH等,可以減少溫室效應以及能源問題。在過去幾十年,提出各種的光催化劑中, TiO2由於廉價和環境友好,被廣泛研究用於光催化CO2還原。特別是TiO2的表面改性,其可以提高光吸收能力,促進電子空穴分離,調節CO2還原選擇性和增加TiO2對光催化CO2還原能力。
  • Nature Energy封面:高效人工光合作用光催化CO2還原制甲醇
    化石燃料的日益衰竭,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低碳經濟變得日益迫切, 人工光和作用CO2還原的方法在提供了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同時,也可對工業化生產和汽車尾氣中過剩的CO2進行減排。光催化較電催化,免去了二次能量轉化損失的問題, 是一步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燃料的更優方案,在工業上擁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 清華大學王定勝教授Angew:稀土Er單原子用於光催化CO2還原反應
    太陽能驅動的光催化CO2還原反應由於其不僅能實現從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化產生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物質,豐富了能源供應,同時也能減少CO2排放,因此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用於CO2還原的光催化劑的納米材料整體光催化性能仍不盡如人意。
  • 高效三元異質結複合材料及其可見光催化還原CO2
    ZnCdS/Au@g-CN異質結複合光催化劑,並詳細分析了Au納米顆粒(Au NPs)作為電子介質在光催化CO還原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在可見光照射下,ZCS和CN催化劑均被激發,AuNPs可以作為電子介質,提高ZCS對CN表面的光誘導電子的快速提取和利用。此外,ZCS上的薄CN層對光聚集和光誘導電荷分隔都有增強作用,同時也增加了催化劑的比表面積。為了驗證本文合成的催化劑的實用性,我們在本文中對其光催化性能進行了全面地測量與評估,證明了ZCS/Au@CN三元異質結在光催化CO2還原反應上具有比傳統ZCS和CN催化劑更優的催化性能。
  • 我國科學家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光催化CO2還原全反應
    光催化CO2全還原反應,即模擬自然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將CO2和H2O轉化為高附加值產物(如碳氫化合物、CO等),具有研究意義與應用前景。晶態多孔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具有可調變的組分及結構,理論上能夠實現原子級的結構設計與調控,近年來成為新興的光催化材料/平臺。
  • Angew:Ni-ZrO2光催化CO2還原制甲烷
    光催化學術QQ群:927909706光催化反應性能顯示,在開始兩天中13CH4的生成速率維持在320 μmol h-1 gcat-1@142 mW cm-2,隨後生成速率提高為980 μmol h-1 gcat-1@186 mW cm-2。要點2.
  • 別光盯著催化劑了!改造光敏劑也能促進CO2光還原
    研究者對光敏劑進行修飾,調控其激發態性質,從而大幅度提升CO2光還原體系的敏化能力與催化性能。CO2光還原——在太陽能驅動下,將CO2還原為CO、甲酸、甲醇等燃料分子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 福建物構所JACS:MOFs光催化CO2還原全反應研究獲進展
    光催化CO2全還原反應,即模擬自然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將CO2和H2O轉化為高附加值產物(如碳氫化合物、CO等),具有研究意義與應用前景。晶態多孔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具有可調變的組分及結構,理論上能夠實現原子級的結構設計與調控,近年來成為新興的光催化材料/平臺。
  • 福建物構所《JACS》:MOFs光催化CO2還原全反應研究獲進展
    光催化CO2全還原反應,即模擬自然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將CO2和H2O轉化為高附加值產物(如碳氫化合物、CO等),具有研究意義與應用前景。晶態多孔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具有可調變的組分及結構,理論上能夠實現原子級的結構設計與調控,近年來成為新興的光催化材料/平臺。
  • 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Pt、Cu共改性TiO2選擇性光催化還原CO2制CH4
    光催化還原CO2是具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但由於光生電子-空穴對的快速複合和對可見光的有限利用,TiO2表現出較低的光催化反應效率,此外,CO2在TiO2表面的弱吸附也限制了CO2光催化還原的效率。為了提高TiO2光催化還原CO2的效率,用金屬改性TiO2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 福建物構所王瑞虎團隊:金屬卟啉COF光催化CO2的選擇性還原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王瑞虎課題組構築了一類電子供體-受體組成的卟啉-四苯乙烯共價有機框架,將其應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的CO2還原反應,理論計算和實驗結果揭示了金屬卟啉單元在選擇性吸附、活化和轉化CO2以及分離載流子和電子轉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靈活調節光催化活性和選擇性。
  • 浙江師大本科生在光催化還原CO2取得重要進展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亟待設計和開發具有可見光響應的高效催化劑。CdTe量子點是吸收可見光的理想選擇,但由於缺乏有效的催化位點,很難直接進行CO2還原。本研究報導了一種配體橋連策略,在CdTe量子點表面構築可調的催化位點用於光催化還原CO2。
  • 「JACS」福建物構所MOFs光催化CO2還原全反應取得進展
    光催化CO2全還原反應,即模擬自然光合作用吸收取之不盡的太陽能將CO2和H2O轉化為高附加值產物(如碳氫化合物,CO等),具有重大研究意義與應用前景。晶態多孔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具有可調變的組分及結構,理論上能夠實現原子級的結構設計與調控,成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新興光催化材料/平臺。
  • 金屬有機骨架修飾氧化亞銅納米線用於選擇性光催化CO2還原制CH4
    金屬有機骨架修飾氧化亞銅納米線用於選擇性光催化CO2還原制CH4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28:00 香港城巿大學Yun Hau Ng團隊揭示了金屬有機骨架修飾氧化亞銅納米線用於選擇性光催化CO2
  • 「分子隔間」MOF材料對CO2光催化還原AQE躍升11.3%
    TiO2,這種劃分導致了光電轉換材料TiO2與MOF材料中催化金屬團簇之間的協同作用,加速了對CO2光催化還原,同時產生了氧氣。在350 nm波長的光照射下,TiO2-in-MOF複合材料對CO2光還原的表觀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 AQE)達到了11.3%。此外,TiO2-in-MOF複合材料中,compartment II的催化效果遠優於compartment I,表明TiO2位置的重要性。
  • 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研究取得新進展
    TiO2由於其具有強的催化活性,好的化學穩定性以及高的光生載流子壽命等特性而成為目前研究最多的半導體光催化材料。但是由於TiO2是一種寬禁帶半導體材料(Eg=3.2eV),只能吸收太陽光譜中的紫外光部分,而紫外光只佔太陽光總能量的5%左右,所以如何提高TiO2對可見光的光響應是目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 2019年光催化還原CO2領域引用最多的5篇SCI論文
    該論文是一篇綜述性論文,是由武漢理工大學餘家國教授團隊完成的,討論了助催化劑在CO2光催化還原領域的應用及其展望,目前被引頻次151次。2. Yu H., et al.該論文是一篇研究性論文,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黃洪偉教授團隊完成的,討論了氧空位在CO2光催化還原中的三個作用:全光譜吸收,有效的載流子分離、反應物表面活化。目前被引頻次97次。3. Ding M., et al.
  • TiO2光催化劑載體選擇及提高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活性炭應用技術)
    鑫森碳業開發出柱狀\球形高比表面積中大孔活性炭,經過試驗非常適合於附載二氧化鈦Tio2,具有附載量高,活性好,等特點,諮詢:13386999476陳工  光催化氧化技術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2年,FUJISHIMA與HONDA報導了在光電池中光輻射單晶TiO2可以發生水的氧化還原反應並產生氫氣。
  • 導電MOFs納米片——一種能夠在可見光下高效、高選擇性光催化還原CO2的助催化劑
    這類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積、可調的孔隙結構以及豐富的不飽和金屬位點等優點,故常被用於氣體吸附與分離、傳感、催化等應用。最近,蘇州大學能源學院彭揚、鄧昭教授課題組成功合成了二維導電MOFs材料—Ni3(HITP)2納米片,將其引入到以聯吡啶釕為光敏劑的複合光催化體系中進行光催化還原CO2時,CO的產率能夠達到3.45×104μmol·g-1·h-1,且選擇性高達97%,展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性能。該催化劑在循環使用了6次後催化性能依然能保持不變,表明該MOFs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穩定性。
  •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伴隨著環境的汙染 ,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生存環境,其中光催化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了在化工廢水處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針對光催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索 ,供相關的廢水處理人員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