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駕駛發生事故後機動車所有人的過錯責任認定

2021-01-08 瀟湘晨報

【裁判要旨】

未經允許駕駛他人停放在公共院壩中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基本案情】

2020年1月22日,魏某貴駕駛兩輪摩託車與同向在前行走的行人郭某建相撞,造成郭某建當場死亡的交通事故。該次事故經榮昌區公安局交警巡邏警察支隊認定,魏某貴承擔事故全部責任,死者郭某建不承擔責任。魏某貴駕駛的兩輪摩託車的所有人為魏某成,魏某成與魏某貴系叔侄關係,兩人的房屋毗鄰且共用一個院子。事發前,魏某成在未拔車鑰匙的情況下將摩託車停靠在院子後離開,後魏某貴在未經魏某成的許可下駕駛摩託車上路並發生交通事故,且存在準駕不符的情況。魏某成為該二輪摩託車投保了交強險,保險人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榮昌支公司。2020年4月29日,死者郭某建的近親屬楊某菊、郭某東、唐某芳、郭某起訴,要求魏某成與魏某貴等承擔賠償責任。庭審中,魏某貴稱其事發時為大足某學校的在校學生,平時未駕駛過涉案摩託車。

【裁判結果】

重慶市榮昌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魏某貴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應承擔賠償責任。魏某成作為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該院遂酌定交強險賠付不足部分由魏某貴與魏某成分別承擔80%和20%的賠償責任,並作出了相應的判決。一審判決宣判後,雙方均未上訴,該案已生效。

【分歧】

對於車主魏某成是否承擔過錯責任,審理中存在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車主魏某成沒有過錯,魏某成把車停在自家的院子裡,他人進入院子裡擅自把車開走,即使沒有鎖車,也不一定要承擔責任,因為魏某成把車開進了自家的院子,應視為已經將車停靠在了安全的地方,難以預見會發生擅自駕駛的情形,魏某成在事故發生時既不是機動車運行的支配者,也不享有運行利益,其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種意見認為車主魏某成具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雖然魏某成將車停在自家院壩內,但該院壩屬於公用院壩,其使用車輛後未拔車鑰匙,沒有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顯然在一定程度上構成危險的來源。故魏某成未盡到合理的管理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第一,從運行支配和危險來源看車主的過錯。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是指未經機動車所有人同意,擅自駕駛他人機動車的行為。我國的司法實踐和理論通說認為,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確定主要依據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二元標準」來判斷。車主即是駕駛人時,因同時具有車輛支配權及運行所帶來的利益,故車主承擔責任毫無疑問。若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情形下,則主要從車輛運行支配上判斷車主是否存在過錯。機動車作為一種危險源,為防止他人取得車輛控制權而擅自駕車,車主妥善保管、管理的責任就是對這種危險源的合理控制。本案中,魏某貴系擅自駕車發生事故,該二輪摩託車已經脫離了車主魏某成的控制,魏某貴事實上控制、支配機動車並具有運行利益,但由於魏某成不合理管理車輛的行為,成為了危險開啟的原因之一,是最終造成交通事故的危險來源因素之一。故車主魏某成怠於看管其車輛而最終導致他人死亡,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第二,一般注意義務是過失過錯的主要判斷標準。從過錯構成的主觀要素來講,通常將過錯區分為過失和故意兩種形式。在擅自駕車發生交通事故情形下,車主的過錯並非故意而主要是一種過失,此時車主是否應對事故承擔責任,應適用過錯原則,審查車主在同等條件下是否盡到了一個善良理性人應有的注意義務。比如一個合理的、謹慎的人所應當具有的注意義務,以及法律、法規和專業操作規程等所確定的專業人員的特別注意義務。與車主借用、租賃車輛不同,擅自駕駛他人車輛情形下,因車主無法預見擅自駕駛行為,無法保證車輛安全適行狀態,也不可能盡到甑選責任,故其過錯主要體現在是否對機動車盡到一般妥善保管和管理的注意義務。如果車主對其車輛疏於保管、管理,並間接促成交通事故,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就一般注意義務標準而言,機動車本身是具有高度危險性的交通工具,魏某成作為機動車駕駛員,有能力預見且應該預見未拔下車鑰匙有可能會發生一定的危險,而放任了此種危險的發生,在未將車鑰匙拔下的情況下,隨意將摩託車停在公共院壩便離開現場,導致無駕證的在校學生駕駛機動車致人死亡,應當承擔怠於看管自己車輛的過錯責任。若車主已經盡到了一般注意義務,如車主已經鎖好車,卻因駕駛人掌握開鎖技術而私開車輛,則不能認定車主存在過錯。

第三,要結合具體案情綜合確定車主的過錯程度。確定行為人的過錯程度,除了從主觀上判斷行為人是否存在一般過失、重大過失或故意,還應從客觀上綜合考慮行為人自身情況,如行為人年齡、知識智力、經驗經歷、生活習慣等;以及行為客觀方面,如侵害行為、侵害結果、因果關係、行為時間地點和行為人身份關係等。並以一般理性管理人的注意義務為標準,通過主、客觀加重因素依次確定過錯程度。如擅自駕駛人的身份不同,會影響車主的責任承擔形式及過錯程度,一是存在特定關係的當事人(如家人、親戚、朋友、關係很好的同事)之間,如基於夫妻財產共有關係、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責任,機動車所有人要為家庭成員的肇事行為承擔全部責任。二是違背車主意思的擅自駕駛,如陌生人進行的擅自駕駛,車主對擅自駕駛行為並不知情,其一般的注意義務相對較低,故車主的責任也相對較輕。本案中,魏某成與魏某貴雖系叔侄關係,兩人的房屋毗鄰且共用一個院子,但涉案車輛並非兩人家庭共用車輛,魏某貴系在讀學生且並未駕駛過涉案摩託車,也未取得相應駕駛證,因此魏某貴駕駛行為應為違背車主意思的擅自駕駛行為,故魏某成承擔的責任應相對較輕。同時,從車輛停放地點來看,雖然停車院壩屬於公用院壩,但魏某成也是停在自家院壩內,相較公路或廣場等公共場所而言公共區域較為封閉,故車主魏某成疏於管理的責任也應相對較低。故本案中,法院經綜合考慮其過錯程度,認定被告魏某成僅承擔交強險賠付不足部分的20%,餘下80%由駕駛人魏某貴自行承擔賠償責任。

【來源:重慶法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能直接作為責任認定依據
    交警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劉某妍駕駛制動系、燈光系不合格的,未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的機動車上路行駛,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其行為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劉某妍承擔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曾某為承擔本次事故的次要責任。該案於2017年5月23日作出一審判決。
  • 發生交通事故後,千萬不要忽略讓交警叔叔開具交通事故認定書
    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交通事故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比例分擔責任:(1)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2)負同等責任的,承擔50%;(3)負次要責任的,承擔30%。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對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就是超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賠償範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 醉酒過馬路與機動車發生碰撞,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以上在交通事故中是比較多人在意的兩個問題,每當生活中發生交通事故,交警都會很快趕到現場勘察和調查,然後依照交通法規對交通事故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以及對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定性或者定量判斷,最後下達一個《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 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咋辦?推翻「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法律指引來...
    如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於事故的基本事實記載錯誤或者適用法律方面存在錯誤,可以在覆核申請中對相關情況及證據予以說明。(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是否公正。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確定當事人的事故責任,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
  • 事故發生時未發現耳部傷,肇事方拒賠耳部費用,怎麼辦?
    1、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發生後,肇事司機應當報案,否則,但可能出現對受害人不利情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
  • 追尾電動三輪車致兩人死亡 貨車駕駛人負事故全部責任
    (原標題:追尾電動三輪車致兩人死亡 貨車駕駛人負事故全部責任)
  • 砼業車與電動自行車碰撞致人死亡 交警部門認定:砼業車駕駛員負全責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許江 報導2020年6月10日15時28分許,賈某某駕駛晉AP***3號重型特殊結構貨車在太原市平陽路由南向北行駛至高新街口後向東右轉時,將駕駛無號牌哈羅共享電動自行車由南向北行駛的李麗碰撞碾壓,造成李麗當場死亡、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
  • 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無過錯責任的適用
    在事業單位審查中,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其中,無過錯責任的來源主要是指主觀方面對行為結果是否存在過錯,只要損害結果是由行為造成的,那麼行為人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 以案釋法|非碰撞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責任該如何劃分?
    庭審中,原告認為,在本次交通事故中,劉某偉騎行三輪摩託車直行欲通過路口,而被告王某良駕駛車輛在右轉時應當觀察來車,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通過。根據相關規定,右轉車輛應當避讓直行車輛,王某良的行為屬於嚴重過錯,應承擔本次事故主要責任,且王某良有逃逸行為,應該承擔70%責任。
  • 交通事故二次碰撞責任如何劃分 未必平均承擔
    交警部門並未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但出具了同一案號的兩份關聯事故證明,屬於存在競合(累計)因果關係、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特殊情形,應作為一次事故處理,先由前後兩次碰撞平均承擔責任,再依據兩次碰撞階段中當事人的過錯程度承擔按份責任。案情張惠駕駛貨車在高速公路上,從後方撞上盧傳斌駕駛的貨車。
  • 什麼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公安機關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後,根據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加以認定的行為。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前提是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充分。
  • 燃氣洩漏了,事故現場被破壞,責任如何確定?一個案例告訴您
    對於此次事故發生的原因,因2011年8月2日W燃氣專家到達現場時,現場已被破壞,故對事故發生的原因未作出具體意見,經詢問有關專家,現對事故發生原因已無法作出認定。BJ燃氣公司作為供氣的專業部門,對陳某某經常交替使用氣源的行為應及時制止並告知其危險性,而BJ燃氣公司未盡到其應盡義務,且事故發生後,BJ燃氣公司在接到報案後與相關部門已到達事故現場,在事故原因未查明前應配合相關部門保護好事故現場以便查明事故原因,但BJ燃氣公司在兩次進入現場後擅自離開事故現場,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
  • 交通事故發生後 先做什麼?
    交警提示:人傷事故先救人 車損事故先撤離近日發生在北京的一起追尾事故中,後車內2人因未能在第一時間獲救不幸死亡,事件通過媒體宣傳後,引發社會熱議。當事駕駛人在將受傷人員送到醫院後,應當立即返回現場。法律連結《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條第一款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
  • 法學園地 ▏民法典核心條文相關法條一覽表之【侵權責任編】
    關聯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並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 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劃分責任?這些情況下負全責
    在日常駕駛中 一些朋友比較「任性」 結果不僅導致了交通違法行為 而且一旦與其他車輛發生事故 很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 比如下面這幾種情況
  • 因交通事故導致處女膜破裂,該不該賠償精神撫慰金?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2016年12月3日,劉某駕駛魯B00000轎車(該車在保險公司投保)行駛到縣城南門路段時,因避讓行人,不慎撞到李某(18歲,學生)駕駛的電動車,造成李某受傷和兩車損壞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劉某負事故全責。事故發生後,李某被送到具中醫院治療,經檢查,醫院當日診斷李某全身多處挫裂傷、下體出血、處女膜破裂。
  • 拒絕酒駕 從我做起——致廣大駕駛人朋友的一封信
    由於酒精的麻痺作用,使駕駛人對光線、聲音的反應時間延長,感覺器官之間的協調配合功能發生障礙,會導致駕駛人在行車中出現無法正確判定車輛的距離、速度,不能及時注意交通信號、標誌和標線,對危險隱患難以發現,會出現睏倦、打磕睡等狀況,甚至失去理智、意識,造成駕駛人無法正常控制機動車,極易引發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