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1-28 科學網

 

含氟有機化合物由於氟原子的獨特性質,在醫藥、農藥和材料領域中具有十分廣泛而重要的應用。近年來,發展與之相關的高效引氟方法和手段,受到了合成化學家們的高度關注。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量高效、新穎的氟化方法和反應相繼被報導,但大多使用的是商品化的「明星」氟化試劑,通常價格昂貴,而對於大量存在的含氟工業原料小分子氟烷烴的高效轉化卻鮮有報導。這些小分子氟烷烴具有結構簡單、廉價易得的特點,但是由於缺乏靈活多樣的可轉化位點以及相對惰性的反應性,造成其除了單一工業用途之外,很少有其它高效轉化手段。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氟化學重點實驗室的張新剛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利用廉價工業原料——氯二氟甲烷(ClCF2H)對芳香化合物的二氟甲基化過程,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 2017, DOI: 10.1038/NCHEM.2746)。該工作由團隊成員馮璋、閔巧橋、付夏平共同完成。

二氟甲基(CF2H)通常被認為是羥基和巰基的生物電子等排體,選擇性向生物活性分子的芳環中引入二氟甲基可以顯著提高它們的生物代謝穩定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等,因此對生物活性分子二氟甲基化已成為改造其生物活性的一種有效手段,但已有的方法均使用經多步合成、價格昂貴的二氟甲基化試劑。ClCF2H(簡稱R22)曾經是應用量最大、應用範圍最廣的一類傳統製冷劑,近年來,由於國際環保政策調整,R22作為製冷劑的用量逐年減少,為了開發R22的新用途,化學家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R22作為重要、大宗、廉價氟化工原料(8-10元/千克)主要用於製備如特氟龍(Teflon)、聚偏氟乙烯(PVDF)等含氟聚合物,而從原子、步驟經濟性和成本效率角度,R22更是一種理想的二氟甲基化試劑,但是到目前為止,利用R22直接對芳香化合物進行二氟甲基化仍然是個挑戰,一直沒有實現。

張新剛團隊在長期研究過渡金屬催化下氟烷基化反應的基礎上(J. Am. Chem. Soc. 2010, 132, 4506;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669),首次發現了鈀催化下經歷二氟卡賓途徑的溴二氟乙酸乙酯對芳基硼酸的二氟甲基化反應 (Org. Lett. 2016, 18, 44)。儘管二氟卡賓的金屬絡合物已經被分離,但是利用二氟卡賓金屬中間體進行催化的反應仍存在很大挑戰。受到上述工作啟發,他們採用過渡金屬二氟卡賓催化策略,在鈀催化下首次成功實現了ClCF2H對(雜)芳基硼化合物的二氟甲基化,為ClCF2H的高效轉化提供了新的模式。該反應具有以下優點:1)反應高效簡潔、底物普適性廣;2)氟化試劑成本低廉;3)官能團兼容性優秀,含氮雜環、複雜生物活性分子均適用。同時,該反應還可以對生物活性分子代謝位點進行後期氟修飾,即使是克量級反應也可以取得良好收率,從而為藥物研發提供了高效簡便的方法。目前,對於催化劑使用量的降低以及對該反應機理和相關反應的深入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及中科院有機氟化學重點實驗室的資助。(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7-03-20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014, 53, 1669),首次發現了鈀催化下經歷二氟卡賓途徑的溴二氟乙酸乙酯對芳基硼酸的二氟甲基化反應 (Org. Lett. 2016, 18, 44)。儘管二氟卡賓的金屬絡合物已經被分離,但是利用二氟卡賓金屬中間體進行催化的反應仍存在很大挑戰。
  • 科學網—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獲突破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
  • 上海有機所過渡金屬催化的芳烴二氟烷基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其中,芳烴的氟化和三氟甲基化反應在過去的幾年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然而,長期以來芳烴的二氟烷基化卻很少受到關注,與之相對應的引氟策略也十分少見。這是迄今為止報導的第一例銅催化下芳基溴代物的二氟烷基化反應。
  • 上海有機所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幾十年來, 化學家發展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向有機分子引入三氟甲基的反應,但這些方法存在反應條件苛刻、原料難得及選擇差等缺點。近二年來, 在金屬有機化學研究的推動下,三氟甲基化反應成為研究熱點並取得了重大突破。
  • 鈀催化氧化烯丙基C-H鍵的三氟甲氧基化
    含氟有機化合物在藥物,農藥和材料科學中非常重要,將C-H鍵直接通過氧化氟化,三氟甲基化,和三氟甲硫醇化等轉化為相應的含氟化合物引起很多科學家關注。這些反應區別在於OCF3陰離子易分解和三氟甲氧基試劑種類有限導致極難進行催化三氟甲氧基化反應。最近,作者課題組首次報導了在-20℃溫度下,通過Pd(II / IV)循環,催化氧化烯烴的三氟甲氧基化(Scheme 1a)。
  • 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研究獲進展
    華東理工大學陳宜峰課題組在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研究中最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手性胺衍生物是有機化學中最普遍和最有價值的骨架之一,其中含兩個連續手性中心的手性胺高效構築尤其重要。近年來,烯醯胺的不對稱氫化和氫官能團化已經成為手性胺衍生物的重要合成方法。
  • ACS Catal.鈀催化下烯基芳烴的不對稱氫氟化
    化學加網V5套餐企業特別推廣導讀近期,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廖建課題組與中南民族大學雷新響課題組團隊以Selectfluor作為氟源和氧化劑、三正己基矽烷作為氫源、(R)-SOP配體為手性源以及三芳基膦作為次要配體實現了鈀催化下烯基芳烴的不對稱氫氟化(Scheme 1,iv),
  • 為什麼金屬催化中鈀研究的最多,它有何特性?
    他把醋酸苯基汞,四氯鈀酸鋰丟在乙腈裡面攪,通入乙烯,0度下很快就得到產物了。這個反應報導後,很多研究團隊相繼報導了用四氯鈀酸鋰催化的烯烴偶聯反應,但是汞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知道汞的毒性是很大的,於是Mizoroki和Heck等相繼發展了無需汞的二價鈀催化的偶聯反應。
  • ...含氟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合成二氟甲基芳香化合物—新聞—科學網
    張新剛團隊首次應用含氟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合成二氟甲基芳香化合物 含氟有機化合物由於氟原子的獨特性質,在醫藥、農藥和材料領域中具有十分廣泛而重要的應用。近年來,發展與之相關的高效引氟方法和手段,受到了合成化學家們的高度關注。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量高效、新穎的氟化方法和反應相繼被報導,但大多使用的是商品化的「明星」氟化試劑,通常價格昂貴,而對於大量存在的含氟工業原料小分子氟烷烴的高效轉化卻鮮有報導。
  • 科學網—首次應用含氟工業原料一氯二氟甲烷合成二氟甲基芳香化合物
    含氟有機化合物由於氟原子的獨特性質,在醫藥、農藥和材料領域中具有十分廣泛而重要的應用。近年來,發展與之相關的高效引氟方法和手段,受到了合成化學家們的高度關注。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量高效、新穎的氟化方法和反應相繼被報導,但大多使用的是商品化的「明星」氟化試劑,通常價格昂貴,而對於大量存在的含氟工業原料小分子氟烷烴的高效轉化卻鮮有報導。
  • Pd催化C-H鍵氧化芳基化效果不好?試試這種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均相催化在基礎研究和工業生產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959年,德國Wacker-Chemie公司在Pd催化的作用下實現了乙烯和水的氧化偶聯(Angew. Chem., 1959,71, 176-182),從此開啟了均相鈀催化的氧化偶聯反應的新時代。
  • 從C1到C3:以TMSCF3為唯一氟碳來源的偕雙三氟甲基化反應
    傳統的方法使用六氟丙酮和磷葉立德(或磷酸酯)反應製備得到,或者使用現場生成的六氟磷葉立德和醛反應生成。這些方法缺點明顯,需要使用劇毒的氣體六氟丙酮或壽命較短的六氟磷葉立德,操作困難,且底物範圍受到了極大的限制。2001年,卿鳳翎課題組報導了鈀催化下使用CuCF3對二溴烯烴的三氟甲基化反應,但底物有著較大局限性。
  • 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然而,α,β-不飽和醯胺的底物局限於活化的醯胺,普通α,β-不飽和醯胺由於其較低的親電性,在不對稱催化中應用較少。醯胺基團是藥物分子和天然產物中常見的結構片段,因此,開發基於普通α,β-不飽和醯胺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殷亮課題組致力於研究銅催化的不對稱反應。
  • 【有機】二級胺催化的芳基及乙烯基硼酸的甲醯化反應
    經典的方法包括瑞穆爾-悌曼、維爾斯邁爾-哈克、加特曼-科赫和達夫等反應,但由於反應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有毒廢物、步驟繁瑣等因素為大規模的工業化應用帶來沉重的環境負擔。近年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開展更加高效、原子經濟的催化甲醯化反應,反應通常需要使用貴金屬鈀、銠等作為催化劑,高溫、高壓條件以及劇毒的一氧化碳作為甲醯化來源。
  • Cu催化(雜)芳基氯化物和溴化物的偶聯反應組裝α-(雜)芳腈
    Cu催化(雜)芳基氯化物和溴化物的偶聯反應組裝α-(雜)芳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22:56 近日,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教授Dawei Ma及其研究小組的最新研究提出了銅催化
  • 芳基羧酸的脫羧硼酯化反應
    2017 Jul 28. doi: 10.1021/acs.orglett.7b01950過去幾十年間交叉偶聯被廣泛研究。芳基與烯基羧酸酯在眾多交叉偶聯轉化中被作為碳負離子的等價物。然而,脫羧轉化為硼酸或硼酯的反應仍受制於芳基羧酸的種類和轉化類型。限制因素主要是過渡金屬(Cu,Ag,Pd)催化氧化還原脫羧需要較高的活化能。最近,氧化還原脫羧的新方法如通過光氧化還原催化或通過引入氧化還原的活化基團(如NHPI酯)等已逐漸應用於脂肪族羧酸的交叉偶聯反應中。雖然這些新方法主要用於脂肪族羧酸脫羧偶聯,但本文作者推測其也能應用到較難的芳基和烯基羧酸脫羧偶聯中。
  • 芳基滷代物和季銨鹽的無金屬無添加物易放大的光誘導硼化反應
    Larionov*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San Antonio, Texas 78249, United StatesJ. Am. Chem. Soc.
  • 手性選擇性催化的鈀氨基化-Heck串聯反應
    手性選擇性催化的鈀氨基化-Heck串聯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2:59:51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Jieping Zhu課題組近日在手性選擇性催化的鈀氨基化
  • :利用二亞芳基丙酮和有機硼酸在...
    丁奎嶺課題組報導了手性芳香螺縮酮化合物的催化不對稱合成,並通過銥催化的不對稱加氫/螺縮酮化反應合成了一系列手性3,3'-環烷烴稠合2,2'-螺雙色滿。此後,芳香螺縮酮的不對稱合成取得了很大進展,但螺雙色滿的不對稱合成滯後。在其研究中,含α,α'-手性中心的手性酚酮被認為是關鍵中間體,易在IrIII催化劑存在下發生螺環化。
  • 邊慶花、鍾江春研究找到手性芳基羧酸酯類化合物合成新方法
    本網訊   近日,《美國化學會志》(JA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11.44)在線發表理學院邊慶花、鍾江春副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