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備】中國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

2020-11-26 搜狐網

原標題:【父母必備】中國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

中國兒童身高(長)、體重百分位數曲線圖

門診碰到許多諮詢的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們,當我問候過後,第一句話就是說,大夫,你看看我們孩子這身高體重行不。接著我就拿出了門診必備寶典「中國兒童身高(長)、體重百分位數曲線圖」。就醫結束,家長們都想拿一份回家,為了滿足各位家長的需求,今天就把曲線圖貼出來,這樣就可以在家自己評估孩子的身高、體重了~~~

使用說明:曲線圖橫坐標為月齡,範圍為0-36月,最小刻度為1個月;縱坐標為體重(kg)、身長(cm,臥位測量),其中縱坐標下半部分為體重刻度值(最小刻度為0.2kg),上半部分為身長刻度值(最小刻度為0.5cm)。

具體使用方法:選擇小兒性別對應的曲線圖。根據小兒年齡在橫坐標上找到相應點向上畫出垂直延長線,然後再根據縱坐標找到小兒相應體重或身長數值,並向右(或向左)畫出水平延長線,水平延長線與垂直延長線的交叉點用「●」或是「×」表示出來,即為小兒體重或身長在生長標準曲線中所處的位置。如有多次測量結果,每次測量結果均用上述方法進行標記,並將相鄰兩個標記用直線連接,連接線即為小兒自身的生長軌跡。

使用說明:使用方法同0-3歲曲線圖,只是該兩個圖橫坐標為年齡,縱坐標為體重和身高(站立測量)。

評價方法:

部分內容節選自首都兒科研究所生長發育研究室資料

聲明:本公眾微信號文章均為北京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作品,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BCHETYY

人讚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學會看寶寶生長發育曲線圖
    兒童之間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是在區域和全球大規模人群之間,平均生長顯著相似。例如,印度、挪威和巴西的兒童在生命早期向他們提供健康的生長條件時均顯示相似的生長模式。新的標準證明,在兒童生長至5歲方面的差別更多地受到營養、餵養方法、環境以及衛生保健而不是遺傳或種族特性的影響。
  • 對照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爸媽別大意
    對照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爸媽別大意前段時間,剛滿1歲的外甥女去醫院體檢,報告顯示:身高標準,體重偏低。吃得好睡得香,為什麼會體重偏低?難道是輔食添加不標準,或者是消化系統有問題?急的嫂子團團轉,非要給孩子做個全面檢查不可。
  • 寶寶有各自的生長軌跡,咋畫生長曲線圖
    生長過程雖然是連續的,但並不是平穩均勻增長的,每個寶寶的生長過程都是一段時間快一段時間慢的。出生後的第1年是第一個生長高峰,身長(身高)、體重和頭圍在出生後的第1年增加很快。一年四季中不同季節的生長速率也有差異,有的寶寶冬季生長較緩慢,春季生長較迅速。
  • 小鯉魚育兒建議:堅持記錄生長發育曲線,守護寶寶健康童年
    國際新標結合中國體系,寶寶成長有據可依 資料顯示,小鯉魚育兒APP「成長發育曲線」中引用的世界標準,是2006年的「最新標準」,這也是世界近40年來的最新標準,該標準選取多個富裕國家和地區的優質成長環境,通過連續的跟蹤記錄、監測樣本嬰幼兒的正常發育過程,世衛組織描繪出了目前的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
  • 生長發育落後的兒童怎麼辦?
    上一周昆明市延安醫院兒科楊濤副主任講了什麼是兒童的生長發育落後,這一期他繼續給大家再講一講,生長發育落後的兒童怎麼辦?  早發現  兒童在骨骺閉合以前,身材都可以正常的發育和增長。對於生長發育落後的兒童,提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那麼孩子長得高不高不取決於他的年齡,而取決於他的骨齡,那麼我們可以給孩子的左手拍一個x光片,看看他的成長的潛力。
  • 關於生長曲線圖表的問答
    生長發育在正常的軌道上嗎?有沒有健康因素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生長曲線是一個很好的評判參考工具。Q:為什麼需要看生長曲線圖?A:身高體重是兒童體檢中重要的項目,對照標準生長曲線圖可以了解孩子與同齡同性別孩子相比的生長情況,是否按規律生長以及他的生長趨勢。
  • 兒童生長發育骨齡圖譜
    生物年齡:通過觀察骨化中心的大小、形態、結構和相互關係的變化來判斷體格和生理的發育程度,通過對發育程度進行統計處理,以年齡的形式,以歲為單位進行表達的生物學年齡。 骨齡即是各年齡時的骨成熟度。正常情況下,骨齡與實際年齡的差別應在±1歲之間,落後或超前過多即為異常。
  • 6歲6個月生長發育標準
    「小藥」不是保護孩子身體的好辦法:對於父母來說,沒有比孩子生病更揪心的事了。為了預防疾病,不少媽媽在孩子沒有任何症狀時,就隔三差五地給孩子吃點中藥,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保護孩子健康的方法是增強免疫力,而不是亂吃藥。  3.繪製孩子的生長曲線圖:可以定期測量孩子身高體重,把測量的結果連成線,就能夠觀察孩子生長的規律、曲線。
  • 打響兒童成長第一仗——骨骼發育
    骨骼是人體最為重要的器官之一,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特別注意孩子的骨骼發育情況,因為骨骼發育最終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高問題。所以在孩子的骨骼發育上,被很多父母視為兒童成長第一仗。對於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營養補充方面於孩子的身高而言非常重要,特別是以下這幾種食物有助於骨骼發育,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嘗試嘗試。
  • 促進兒童骨骼生長,太陽神金菇口服液
    想要孩子擁有一個優於同齡人的身體和體格,在孩童時就需要從骨骼生長入手。要知道骨骼生長對於一個是多麼地重要,尤其是兒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大人們必須要做好各種促進兒童骨骼生長的各項工作,才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長高,那麼促進兒童骨骼的方法有哪些呢?
  • 孩子這五個表現 是生長發育遲緩了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每個父母都希望寶寶健康成長,但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營養攝入情況不同,有些寶寶能夠正常發育,但也有部分寶寶會發育遲緩。比如,同齡的孩子有的就長的高一些,有的長得矮一些;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晚。
  • peek顱骨修補影響兒童發育嗎
    很多兒童也有可能因為車禍、高空墜落、顱腦疾病的開顱手術等等原因而造成顱骨缺損。而顱骨缺損是會對人體有很多的不良影響的,所以需要及時進行顱骨修補。   顱骨修補手術中,修補材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目前臨床使用的材料當中,聚醚醚酮PEEK材料是一種新型的高分子材料,性能十分優異,逐漸成為顱骨修補材料的新趨勢。那麼peek顱骨修補影響兒童發育嗎?
  • 寶寶發育的好不好?看看生長曲線就知道,多圖教你正確查看
    我們不能拿某一天的身高體重來判斷娃發育是否正常,而要長期、持續的觀察,把娃多個時期的生長數據都記下來,然後再連成一條線看整體趨勢,這個趨勢圖就是生長曲線。生長曲線參考標準是什麼?寶寶的生長曲線畫出來後,拿什麼作標準來對比?目前最科學和準確的,就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生長標準曲線。
  • 美國最新研究:兒童6歲前的發育重點在右腦,有八成父母都錯過了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幾乎所有的中國家長都希望自家寶寶能有較高的智商,可智商這東西不是說提升就能提升的,哪怕是父母從小就對孩子的大腦開展早期訓練,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在做「無用功」。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明明自家的寶寶從小就開啟了早教訓練,效果和同齡人相比卻並不明顯,甚至還有「倒退」的跡象。
  • 兒童生長速度一年四季各不同,專家與你一起解析「傳統長高法」
    小張本來以為這只是自己小孩的生長特點,但是後來和其他媽媽溝通的過程中,小張了解到很多小孩都會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生長速度。而且很多小孩在春天的時候生長速度比其他三個季節都快,對於這個新發現,小張覺得十分新奇。孩子比同齡人發育慢?可能是四大因素在作怪,看看你家孩子缺了哪項?1)身體發育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微量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 孩子五個表現,是生長發育遲緩了,別耽誤了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但是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且營養攝入量不同,因此一些孩子可以正常發育,但有些孩子發育遲緩。例如,年齡相同的孩子有些長的高,有些長的矮。有些說話早,有些說話晚。發育較慢的兒童通常是由發育遲緩引起的。
  • 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發育圖譜
    該文章採用328例6至12歲中國兒童的高質量磁共振腦影像數據,繪製出精細年齡分段下的「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發育圖譜」,為研究我國兒童群體的正常腦發育和異常腦發育(如自閉症、兒童多動症等)提供了重要基礎性工具(Zhao, et al., 2019)。人類的腦結構形態千差萬別。
  • 數字裝置不利兒童大腦發育 下一代人智商恐比父母更低
    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數字裝置對下一代的孩子的腦部發育有負面影響家長有責任要讓孩子了解,過多的使用屏幕有害大腦發育,擾亂睡眠,影響語言能力,學習退步,注意力變弱,增加肥胖風險等。臺灣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將過長時間使用電子類產品,和吸菸、飲酒和使用毒品等行為共同列為兒童和少年不得從事之行為
  • 太陽神保健品,金菇口服液讓生長發育「看得見」
    ,因此需要補充均衡而有營養的物質才能快高成長,那麼在青少年發育的過程中應該補充哪些物質,才能促進兒童骨骼生長呢?  ▎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在生長發育中起非常關鍵的作用,是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極為重要的營養素,而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就是青少年缺乏蛋白質的常見症狀之一,因此在促進兒童骨骼生長的過程中就必須要攝入一定的蛋白質數量。
  • 六一兒童節:有種矮,叫爸媽覺得你矮
    其實,很多孩子對照正常兒童的身高生長標準,身高還是在正常範圍,可能甚至僅比在同齡兒身高均值偏下一點的位置矮一些。,但父母就是覺得不夠高,說孩子「在班級坐前排」、「體檢不達標」、甚至」就是覺得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筆者考慮可能跟以下三個方面原因有關:參考標準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