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的思考:所謂的「天」和「上帝」等等存在於哪裡?

2021-01-09 鹿泉居士

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孔子的學生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曰:「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中國戰國前期的《列子》云:「然而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無奈何。」

中國古人所謂的「命」即人生,而所謂的「運」即人的具體的各種生命活動。命運即人一生的和局部的遭遇。

基督教認為,包括人在內的萬物皆由上帝所創造,所以萬事萬物也由上帝所主宰或操縱,人的生死存亡也都是上帝的安排和旨意。

伊斯蘭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真主所創造。真主最先造出了人祖阿丹,又經阿丹繁衍出後來的子子孫孫,而每一個人無不依託「安拉」的存在而存在,每一個人生也都是由真主所掌控。

…………

凡此種種,都是強調了一點:人生受一種外在的力量所操縱和支配,這個外部力量不僅是人生之產生的原因,同時也是人生之為人生的根因。

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什麼天命及其上帝等等神秘的力量,只有外在於事物的客觀事物。

不論是孔子等人的天還是宗教徒的上帝及真主等等,都是虛構出來的概念性的東西。

所謂的天不能決定人生,所謂的上帝或真主等等也不能決定人生。

不錯,人生確有受外界因素制約的一面,但這種外界因素並不是所謂的天或上帝等等,而是非人為的各種因素。

一次水災,一次大地震,一回大饑荒,一場瘟疫,一場戰爭等等,使多少無辜的幼兒還沒有享受自己的生就慘死在這種災難中,使多少正值青春年華的人失去了生命,使多少無辜的老年人不能終其天年,而所謂的天和上帝等等,這時又在哪裡?如果人世間的一切災難都是所謂的天、安拉和上帝等等所造成,那麼這樣的天、安拉和上帝等等無異於魔鬼或野獸,又怎麼值得人們去信仰和尊崇?

人生與所謂的外部力量無關。

人一出生就會尋找食物,人生首先與人的先天性因素直接相關。沒有人的本能行為就沒有人生。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有意識的個體,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如預防和治療疾病,無疑也影響著人生。一個熱愛生命的人和一個淡薄生命的人,他們的人生自然不同。

人的心態也會影響人生。經常保持健康或樂觀的心態,自然有益於人生;一個人的心理長時期處於抑鬱狀態,自然有害於人生。

人的先天性因素和後天性活動都影響著人生,有時甚至是主要的因素,但決定人生的還有其它因素。

相關焦點

  • 科學能證明上帝的存在嗎?
    人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宇宙是上帝創造的,那上帝又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既合理又不合理。之所以說這個問題合理,因為這齣於人的理性本能,是人們求知的本能;之所以說不合理,因為這是一個宗教問題,非科學問題。
  • 科學能夠證明上帝的存在嗎?
    人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宇宙是上帝創造的,那上帝又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既合理又不合理。之所以說這個問題合理,因為這齣於人的理性本能,是人們求知的本能;之所以說不合理,因為這是一個宗教問題,非科學問題。
  • 無神論者是如何證明上帝不存在的?
    霍金的觀點很明確:「上帝是不存在的」,然而在《霍金沉思錄》中還是以「上帝存在嗎?」來提問,這是霍金思考過的最重要的一個大問題。他在遺著中也明確地給出了答案。要證明上帝不存在,需要解釋清楚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生成?二是為什麼說上帝不存在?
  • 哲學:託馬斯阿奎那和安瑟倫關於上帝存在的六種證明
    必定存在著一個最初的階段。任何別的東西都是不可思議的。因而必定存在著一個本身並不是被引起的第一原因,而那就是所有變化和所有運動的起源。這種第一原因是第一推動者,阿奎那說,我們把這叫做上帝。值得注意的是它並不是說第一原因就是上帝,而是說這就是「我們所謂上帝」。因此這個思路的目的是要表明主張上帝存在是合理的,但這個論證並不是要表明上帝除了是第一因之外還是什麼。
  • 李凱:孟子的「天」與列維納斯的「上帝」
    這即是認為,所謂宗教,是指人從自己的生存境遇中探尋出某種價值和意義,進而用這種價值和意義將自身與天地萬物、宇宙整體整合在一起。在他看來,儒家所謂的天是一無限的存在者,是人生存於其中的宇宙整體,而儒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便是個人與整體的整合,因而儒家具有宗教性。安樂哲先生與當代新儒家雖觀點各異,且相互論爭,但實則他們所概括的宗教性在傳統儒家的天論之中皆能找到理據,但又均不盡準確。
  • 上帝和宇宙的較量:上帝是否存在?宇宙是他創造的嗎?
    這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問題:如果宇宙始於一個量子粒子的爆炸,高速地膨脹出時空和各種各樣的物質,那麼為什麼它會如此適宜生命生存?對中世紀的哲學家來說,宇宙的完美性恰恰是證明上帝存在的關鍵。  如此適合智慧生命的宇宙必定是一個強大而仁慈的神的恩賜。或者,正如時下流行的神學所認為的:這一切絕不可能是意外。
  • 所謂的上帝之城到底存在嗎?為什麼我們執著於尋找造物者?
    在電影《普羅米修斯》當中,太空人們無意之中碰到了所謂的造物者,這些造物者曾經創造了人類,但是今天他想要用宇宙飛船毀掉人類,這些太空人們發現造物者的這個企圖後,立刻摧毀了造物者的飛船。所謂的造物者,其實是否存在都是一個問題。我們在討論造物者的問題的時候,就已經默認了一個事實:我們並不是猴子進化來的,而是由某些智慧生物製造的。的確,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發表之初就遭受質疑,當時人們依然原因自己是上帝創造的,而不是猴子進化來的。
  • 疫情過後的社會如何繁榮興盛?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面對不斷蔓延的疫情,我們還不清楚人們會經歷怎樣的改變和成長。在某些方面,我們甚至不知該提出些什麼問題。為此,我們諮詢了幾十位全球各地的思想領袖、實幹家和思想家,共同思考在「後疫情社會」即將到來之際,我們最該思索哪些關鍵問題?
  • 人類一思考,上帝便發笑!宇宙謎底是?來,帶你仰望下久違的星空
    近代的哲學家早就發現,很多所謂的哲學問題不過是概念的爭論,對哲學問題的思考也往往囿於邏輯。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說概念,人類思考時,首先用到的就是概念,概念只是人腦抽象的產物,沒有概念人腦沒有辦法思考,比如思考上帝是否存在時,必須得有上帝的概念,得有存在的概念, 可是如果「上帝」、「存在」概念本身就有問題呢?自然本身無所謂概念,也不能簡化為概念。
  • 疫情過後,生活將會變得怎樣?
    從春節前到現在,這次疫情攻堅戰已經打了小半個月,直到目前依然是疫情高發期,就今天來說新增確診病例就比昨天多31257人!那麼疫情過後生活是不是會變得更美好一些呢?很遺憾,並不是!疫情期間就算員工不上班,房租、工資都是需要支付的,雖然說提倡疫情期間房租減免,居家辦公,但是對企業來說,杯水車薪!
  • 為什麼3位偉大的科學家都承認上帝的存在?是不是有什麼發現?
    而眾多的科學家也不會相信神的存在,可是萬事沒有絕對,在數百年的科學史上,有3位偉大的科學家卻承認上帝的存在。他們分別是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    愛因斯坦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偉大的相對論和質能方程式,在對人類的貢獻上面還要大於牛頓。所以在科學界科學界的排名榜上,愛因斯坦高據榜首,牛頓只能排第二。  就是在科學界有如此地位的愛因斯坦,他同樣對於上帝有著一種敬畏,他的著名觀點就是「上帝不會擲骰子」。
  • 哲學:笛卡爾論證上帝存在的方法(因果律和唯名論)
    上帝存在與否或者說上帝這個概念所蘊含的全知全能、仁慈、完滿等的理想存在與否,在笛卡爾生活的年代,因為科學的發展和啟蒙運動與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變得愈加重要,最主要的是它與現實的教廷權力的把持者——教廷代表著傳統的與資本主義和科學、以及追求真理的觀念相悖的存在,且是一個有力的存在,經過羅馬時期的壯大,宗教和它的經典教義以及對人們道德上的要求無論在普通民眾的理解上是什麼樣的存在,它都確實的引領著普通的民眾道德生活從而以反進步和反文明的形式存在著
  • 哲學|可以從「上帝」的定義,證明上帝存在嗎?
    舉例來說,安瑟倫在其他著作—像是《獨白》(Monologion)和《神為何成為人》(Cur Deus Homo)—嘗試證明為何上帝必須是全能和公義的:假設上帝不是全能的,那麼我們可以想像另一個存有,他具有上帝的所有性質,但還多出了「全能」這個性質;這樣的存有似乎會比上帝更偉大,因為他是全能而上帝不是(但其他方面則完全一樣)。
  • 疫情過後,PTSD,神經症和心理障礙或許也將集中爆發
    ,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 2 神經症: 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抑鬱症(已分類為精神障礙)、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軀體形式障礙等等 3本文為疫情最嚴重時候的文章,為了配合現在社會心理形式,所以拿出來與各位重新分享與對比.
  • 上帝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已經論證,萬物之上卻有神明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上帝的存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神仙的存在?這個問題對於所有人類來說都是心中永恆的疑惑,接受義務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為了讓一個人具備更加科學的世界觀,現在如果有人說自己堅信上帝的存在,又或者堅信神仙的存在,相信一定有很多人會說他是一個封建的人。
  • 緬甸箴言| 別把疫情「甩鍋」給上帝真主佛祖
    緬甸箴言| 別把疫情「甩鍋」給上帝真主佛祖吳瑟迪
  • 「上帝」在人腦中住在哪裡?
    認為這是大腦的二元結構整體,因果和定量讓人容易感覺到存在的'神'研究人員、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曾試圖探尋心靈的深處,有時卻沒有取得多大成功。 關於感覺如何能物化為思想,以及後者能夠導致身體和精神反應的問題。 正是在這一研究過程中,一些認知建構主義者開始宣稱,"上帝 "正是在感覺與思維之間的那種語言轉換中深入。神經神學家則致力於理解人腦與宗教的關係,他們認為,正是大腦的二元結構、整體結構、因果結構和數量結構有利於感受 "神 "的存在。
  • 疫情過後,上海辦公產品啟示錄
    受到疫情影響,近期的樓市幾乎處於「冰封」狀態。許多購房者呈現觀望態勢,對於樓市的預期也都有著不同的態度,對於辦公產品的需求也相應發生著改變。 疫情後該不該買?怎樣的產品值得買?成了許多人關注的熱門話題。
  • 疫情過後,資源二次分配的重要性
    有些變革會創造新的社會體制,比如,一戰過後,英國、法國、德國給退伍軍人以及陣亡將士留下的孤兒寡母提供了經濟支持,這個措施後來成了全民養老金和兒童撫養費的模板。而有些變革會創造更強大的社會團體。比如,一戰和二戰讓英國、法國、美國等等國家的工會得以壯大,在戰後重建的時期,工會發起了一波又一波大規模的罷工行動,成為了強大的政治團體。這都是戰爭留下的長期產物。
  • 託馬斯·阿奎那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理論
    其顛覆性就不僅在於確立了上帝在神學以及哲學領域內的存在,更加重要的是,使這種作為「是其所是」的上帝的實體本質存在,讓上帝以信念的方式直達人的內心,將人們對上帝的理性信仰轉向了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的內在性追求,是信仰帶給人了生存和生命的根基,人確實無法離開信仰的力量,而上帝是人所有生活意義的附著點,只有上帝存在,人的生活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