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述評:氟離子電池怎麼了?噢!可以室溫充放電了

2021-02-23 ScienceAAAS

中科院青促會 張洪章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評述論文:Room-temperature cycling of metal fluoride electrodes: Liquid electrolytes for high-energy fluoride ion cells(Science 7 Dec 2018: Vol 362, Issue 6419)

     

在新能源大規模推廣的背景下,各類電化學儲能技術在最近20年獲得了快速發展,例如液流電池、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鉛炭電池、鋰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等。其中,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最受矚目,在3C數碼、電動車、大規模儲能領域都已經獲得大量應用。鋰離子電池的原理是通過Li+在正負極之間往返穿梭,反覆在嵌入和脫出正負極的晶體結構,從而實現儲能的目的。目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逐漸接近其天花板,採用液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所暴露出來的安全性問題也逐漸引起人們的擔憂。科學家們一直在嘗試開發新的、更好的電池技術。其實,能夠在正負極之間攜帶電荷的離子很多,例如H+、OH-、Na+、Al3+、Mg2+等,都可以作為正負極之間的載流子。F-離子也可以作為載流子在電池中應用,姑且稱這一類電池為氟離子電池。

     

氟離子電池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提出。但是,當時的氟離子電池使用固態離子導體,一般需要在150℃以上的溫度才能正常工作。即使採用超薄固態電解質,也需要80℃的工作溫度。如何實現氟離子在室溫下的傳導,成為氟離子電池研製的首要難題。本文首次發現了使用四烷基胺·氟鹽作為電解質、使用氟代醚作為溶劑,可以實現室溫下3mS/cm的氟離子電導率。該電解液的電導率已經與鋰離子在有機電解液中的電導率接近,而且還具有寬達4.1V的電壓窗口。在此基礎上,作者採用碳氟化物預包覆的Ce/CeF3作為負極、採用LaF3包覆的Cu/CuF2核殼結構材料作為正極,首次製備出了可以在室溫下可逆充放電的、採用液體電解質的氟離子電池。

圖1,氟鹽電解液在25℃下的基本物化性質

 

儘管本文的電池性能與商品化的鋰離子電池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是無疑已經是開創性的成果,而且作者對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進行了必要的分析,為開展後續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氟離子電池未來能發展成什麼樣?值得期待!至少,人們可以在本文的工作基礎上進行更多的大膽嘗試。在此要感謝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Simon C. Jones教授團隊、美國本田研究院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20多名學者做出的重要貢獻。

圖2,電極材料在氟鹽電解液中的室溫電化學性能

相關焦點

  • 南科大《Science》:室溫下離子明膠的巨大熱電勢效應!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劉瑋書副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陳剛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研發出了以離子為能量載體的新型室溫熱電材料,通過離子的擴散熵與氧化還原電對反應熵的協同效應,從而在準固態離子凝膠中實現了高達17mV/K的巨熱電勢效應,比典型的電子熱電材料高了近兩個數量級。
  • 日本研發新型氟離子電池 一次充電續航達1000公裡
    雙方正在研究的新型氟離子電池,單位重量的能量大約是傳統鋰離子電池的7倍,可以讓電動汽車一次充電行駛1000公裡。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氟的可充電電池原型。氟離子電池(FIB)是通過氟離子導電電解質將氟離子從一個電極轉移到另一個電極來發電的。這個原型的陽極或負電荷電極由氟、銅和鈷組成,而陰極或正電荷電極主要由鑭組成。研究人員已經證實,該電池原型具有更高的理論上的能量密度,這可能使它的續航時間比現在的鋰離子電池長7倍。近年來,由於鋰離子電池性能和減速能量回收系統的改進,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顯著增加。
  • 豐田氟離子電池續航超千公裡?寧德時代811技術被否?誰能贏在未來?
    對於車企來說,都希望可以在能源變革中尋找搶佔市場的機會,甚至可以這樣講,誰掌握的汽車電動化技術先進,誰就有可能成為本世紀最為成功的車企,而在汽車電動化技術中,電池又是一個誰也無法繞過的門檻。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豐田和京都大學正在共同研發氟離子電池,其發電原理為通過氟離子導電電解質將氟離子從一個電極轉移到另一個電極
  • 全固態Na離子電池新進展
    導讀:全固態Na電池具有價格低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以及安全等優點,有望替代價格昂貴易爆的Li離子二次電池。但製備高離子電導率、低界面電阻的無機固態電解質並非易事。同時,組裝研究了Na3V2(PO4)3/C|NZSP|Na全固態電池的性能,該電池在0.5C放電條件下,循環100圈後放電容量為75.7 mAh/g,容量保持率為81.97%。
  • ...空軍基地:從室溫至120℃都具有良好倍率性能的高溫鋰離子電池體系
    儘管近年來關於鋰離子電池在高溫下的研究有了很大發展,但仍然需要構建一個能夠在環境溫度和高溫下都獲得高性能的體系。文獻中所報導的高溫鋰離子電池絕大多數為半電池,其利用金屬鋰負極可以獲得「無限」的Li+。而全電池在高溫下比這些半電池更具有安全優勢,但是其發展極具挑戰,目前報導的只有一些鋰離子全電池可以在100℃以上工作,但其循環能力差。
  • 高容量、高性能:離子液體與鉀離子電池
    離子液體是知名的安全電解質,它蒸汽壓低、不燃燒,被廣泛用作二次電池、太陽能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存儲設備的電解液。該電池的循環性能在錫負極下得到改善,循環100次後,還能保持超過170 mA h(g-Sn)-1的容量。圖1. Sn/AB/PAI電極在[FSA]–[C3C1pyrr][FSA]電解液循環5次的充放電曲線(298 K).充放速率:20 mA (g-Sn)-1(圖片來源:Chem. Commun.)
  • 儲能︱新型快充鋁離子電池
    選擇這種電解質是因為它含有可移動的AlCl4-離子,可以在充放電時在電池的兩極交換。 圖中展示了鋁電池中AICI4-離子是如何從石墨的陰極穿梭到鋁的陽極從而產生放電電流。 斯坦福的學者特意把他們的鋁離子電池設計為可以快速充放電的電池。為了加快電離子在電池負極的移動速度,他們研發了一種由獨特的三維石墨泡沫製成的陰極,而其內部間距和表面積能加速離子移動。 斯坦福的鋁離子電池使用了一種獨特的三維石墨泡沫以加快離子在電池內的移動速率並達到了空前的充放電速度。
  • 環境溫度對NCM動力電池系統充放電性能的實驗研究
    標準充電:lC(108A)放電至最低單體電壓3.0V。測試l放電測試:室溫下標準放電,環境適應後,進行標準充電,環境適應後,標準放電,測試工步見表2。測試2充電測試:室溫下標準放電,環境適應後,進行標準充電,環境適應,標準放電,測試工步見表3。
  • 倫敦科研團隊宣布鈉離子電池研製成功 500次充放電不損傷電池容量
    這個研發團隊研發的鈉離子電池經過500次充放電測試後電池的容量仍未降低,但是在電池能量密度方面未獲得突破性進展。Inside EVs稱,現在電池研發人員為設計製造出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除了研究高能量密度的複雜化學物質之外,還希望能用普通又儲量豐富的元素達到目的。
  • 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型高效低成本鉀離子電池技術
    ,有望代替現有傳統鋰離子電池技術並實現產業化。相關研究成果A Novel Potassium-Ion-Based Dual-Ion Battery(一種新型鉀基離子電池)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材料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02/adma.201700519)上。鋰離子電池已廣泛應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儲能設備等領域。
  • 美國UT Austin餘桂華教授AM: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界面化學研究
    同時通過對電解液的改進穩定液態金屬與電解液之間的界面,概念驗證的液態金屬全電池測試顯示了穩定的循環性能和可忽略的自放電。不同於傳統固體-電解液界面層,液態金屬和液態電解質之間可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的液體-電解液界面層,該工作首次實現了對該界面層的直接可視化三維化學分析,並揭示了其在調節電荷載流子和穩定氧化還原化學中的重要作用。
  • 【乾貨】高壓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詳解及應用舉例
    此外,HUANG等分別研究了三氟甲基苯硫醚 (PTS)添加劑在高壓鋰離子電池室溫及高溫下的循環性能。理論計算數據與實驗結果分析得出,在循環過程中PTS 比溶劑分子優先被氧化,形成的SEI膜提高了電池在高電壓下的循環穩定性。此外,一些噻吩及其衍生物也被考慮作為高壓鋰離子電池添加劑使用,當加入這些添加劑後,會在正極表面形成聚合物膜,避免了電解液在高壓下的氧化分解。
  • 鎳鎘電池充不進電怎麼解決
    打開APP 鎳鎘電池充不進電怎麼解決 合眾電氣 發表於 2020-03-08 17:19:00   一、當我們使用電池一定時間後,會發現充不進電量了,那麼會有以下的可能:   1、重複多次的「記憶效應」導致電池電量不斷縮減至非常微小;   2、電池內部構造損壞;   3、電池由於使用時候未控制住熱量,導致發生了額外的反應;   4、使用年限太長,充放電超過500次。
  • 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原因及對策研究進展
    當衝撞或者變形引起的內部短路,大倍率充放電和過充,就會產生大量的熱,導致電池溫度上升。當達到一定溫度時,就會導致一系列分解反應,使電池的熱平衡受到破壞。當這些化學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能及時疏散,便會加劇反應的進行,並引發一連串的自加熱副反應。電池溫度急劇升高,也就是「熱失控」,最終導致電池的燃燒,嚴重時甚至發生爆炸。
  • 電池充電放電化學反應
    一,放電過程中的化學反應:(1)負極反應( H) m8 p) y2 k2 P! v0 G" Y負極上的鎘失去兩個電子後變成二價鎘離子Cd2+,然後立即與溶液中的兩個氫氧根離子OH-結合生成氫氧化鎘Cd(OH)2,沉積到負極板上。+ f" ?
  • 德耐隆談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高低溫性能
    1.3測試分析採用電池測試儀(A602-3008W-3U1F-B)在高低溫箱(BE-TH-)對電池分別進行室溫(25℃)、低溫(-20℃)和高溫(60℃)下的充放電測試。電池測試前在相應溫度下保持24h。充放電制度:一定倍率恆流充電至3.6V,轉恆壓充電,同倍率恆流放電至2.5V,循環3次。
  • 【科技】儲能技術:新型快充鋁離子電池
    選擇這種電解質是因為它含有可移動的AlCl4-離子,可以在充放電時在電池的兩極交換。電池充放電的速度取決於電池的材料發生電化學反應的速度和電離子在電池內部散射的速度。斯坦福的學者特意把他們的鋁離子電池設計為可以快速充放電的電池。為了加快電離子在電池負極的移動速度,他們研發了一種由獨特的三維石墨泡沫製成的陰極,而其內部間距和表面積能加速離子移動。
  • 電池中充放電曲線與微分容量曲線的作圖問題
    筆者最近寫碩士論文時,在處理鋰離子電池實驗數據過程中,經常遇到數據中恆充放電曲線與微分容量曲線作圖問題,下面將這兩種圖進行整理,歡迎遇到同樣問題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圖(a-d)為學術論文中常見的電池充放電曲線圖(圖片來源於文獻)(1)橫坐標為比容量(Specific capacity、Capacity,單位:mAh g-1)縱坐標為電壓(Potential、Voltage,單位:V)(2)電位由低到高的曲線(往上)為充電(charge),由高到低的曲線(往下)為放電(discharge)。
  • 電動車電池充2000次就不行了,是真的嗎?
    「2000次」指的是電池的充放電循環次數,而就算到了這個次數,電池如保持正常工作狀態,仍可以繼續使用。所以,這次重點講電池壽命重點:一、動力電池壽命怎麼定義?電池壽命分為循環壽命和日曆壽命其中循環壽命指的是電池可以循環充放電的次數。
  • 美國科學家設計新型鋰空氣電池:充放電750次仍能用
    美國科學家設計新型鋰空氣電池:充放電750次仍能用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新型鋰空氣電池,可在自然空氣環境下工作,並在破紀錄的750次充電/放電循環後仍能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