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9點,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局長史蒂夫·迪克森(Steve Dickson)在西雅圖金郡機場親自操縱波音737Max飛機進行了兩小時的評估飛行。
飛行中史蒂夫對波音737Max的更新設計項目進行了測試,並表示,他看到的情況令他滿意。
史蒂夫·迪克森走下飛機
隨後的記者會上迪克森說:「我們仍然有一些工作要做。我認為,我今天的飛行和我所接受的培訓讓我作為一名飛行員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可以了解這些系統並了解如何使用它們。」
局長親自試飛,這麼大陣仗可謂史無前例,背後有什麼玄機呢?
史蒂夫·迪克森局長飛行員出身,有豐富的經驗沒錯,但畢竟不是專業的試飛員。他這次試飛並不是波音737Max重新認證的環節——正式的認證試飛FAA在2020年7月1日就完成了。
可以說這次試飛只是作秀,目的就是拿局長自己的身份為737Max背書。沒有技術意義的表演,自然不能佐證什麼技術結論。
更何況737Max是否安全這個問題,試飛並不能作為強力證據。試想一下:事先知道試飛科目的飛行員,早早做好應對的準備,難道還處理不了預料中的情況嗎?試飛不過是一場事先知道考題的考試,只能證明波音對737Max所做的更改實現了設計的功能,並不能證明這些更改的設計能確保飛行安全 。實際運行中遇到的情況千變萬化,飛行員不可能像試飛員一樣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自然不可能像試飛員一樣遊刃有餘地進行處置。
史蒂夫局長這次試飛,實際上是對美國國會9月16日波音737Max獨立調查報告的回應。
此前FAA主持下波音737Max恢復適航認證工作一直低調而順利,7月1日FAA試飛,8月加拿大試飛,9月11日歐洲航空安全局試飛,可以說國際民航版圖一塊塊被FAA攻克。
到了9月16日,輪到中國民航局對737Max復飛進入評估階段的時候,美國國會拋出重磅炸彈!
國會眾議院9月16日發布了有關波音737MAX系列飛機的調查報告,認定此前737MAX系列飛機的兩起共造成346人遇難的致命空難,是由于波音公司及美國聯邦航空局「犯下了一系列嚴重錯誤」共同導致的。報告還指出,美國聯邦航空局的監管體系「存在嚴重問題」,亟須進行徹底改革。
這份獨立調查報告給了波音和FAA當頭一棒,不但把民航界低調推進的737Max復飛重新拉進公眾視野,更是將FAA一起列為被告,直指設計缺陷背後的監管體系問題。
此前FAA主持的737Max復飛進程,始終小心翼翼地停留在設計更改、運行手冊修訂這些技術層面,絲毫不觸碰監督、管理的體系層面。——就事論事、技術問題技術解決,就是波音和FAA的應對準則。
然而國會報告無情地捅破了這層偽裝,曝光了現有監管體系下波音與FAA沆瀣一氣,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種情況下得出的技術結論還有公信力嗎?
這下史蒂夫·迪克森局長真急了,要是往監管體系方面深挖,別說波音,FAA自己先自身難保。
怎麼辦?把公眾的關注點拉回到技術問題上!
既然被拆穿,那我也不裝了,自己赤膊上陣吧!於是總覽全局,制定宏觀政策的局長大人,親自下場登機,上演一場試飛秀。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身份給737Max背書,一方面引導輿論關注飛機的設計更改和試飛結果這些技術問題。
從國會發布報告,到半個月後局長親自試飛,這一回合輿論戰的隔空交手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