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城市新挑戰:因氣候變化地下設施積水風險增加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日本大城市新挑戰:因氣候變化地下設施積水風險增加
2019-09-03 18:46: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丹憶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3日報導,日本專家指出,氣溫升高使海平面上升,令東京和大阪海岸地帶面臨海水入侵風險。日本大城市的地下設施發達,將面對地鐵和地下街道遭積水入侵的新挑戰。

資料圖:日本遭遇暴雨襲擊。

  近年,日本常見大風雨,積水成災的風險增加。日本書店常見一些防災書籍,它們引用專家的調查和分析,指出多雨氣候帶來的威脅。

  2008年,日本環境部就對地球暖化給日本帶來的衝擊提出警告,指本世紀的平均氣溫將比20世紀高出2.6攝氏度。高氣溫將打擊農作物,各類傳染病將會增加。還有,氣溫升高使海平面上升,令東京和大阪海岸地帶面臨海水入侵風險,當局估計須耗費10萬億日元,來維修這些城市的地下建設。

  日本雜誌「Aera」新一期介紹了多本有關防災的著作,稱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等大都市,目前有171個地鐵站存在遭積水入侵的風險。

  該雜誌介紹,日本是一個地下設施發達的國家,地下街道面積總和達116萬平方米。例如,名古屋在地下設置大型商業街以及停車場,該市也在地底的中心部分建設公園。日本好多地鐵站都是商業區,為了方便老人也建設了無梯級通道。然而,這些先進的地下設施也存在引水入侵的缺陷。

  據報導,東京主要地鐵線的1000個站裡,日本國土交通部門已為處於低洼地範圍的370個地鐵站建設防洪工程,包括為這些地鐵站的路面通風器安裝可遙控開關的措施。當遇到了暴雨天氣,這些地鐵站入口的防潮板和鐵道上的防水設施都將啟動。

  日本專家指出:「這些工作必須萬無一失,通氣口只要一個沒關好,就足以讓地鐵站淹沒。」同時也警告,地下建設的防震工作不但要嚴謹,更要重視地震來臨後的海嘯。

  據了解,日本東海道新幹線的疏散乘客演習中也包括了應對海嘯災難,因為一班新幹線可承載高達2000人,疏散這麼一大群乘客的工作,難度比其他公共運輸工具更高。

  當局也為地鐵站以及地下街道制定避難機制,同時教導市民緊急時的避難方法。1999年,日本九州發生水災,福岡市中心泛濫。當時,就有一日本女居民受困於積水的博多車站大樓底,不幸喪命。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對我國重大工程的影響和挑戰
    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正在嚴重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阻礙了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對許多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影響將影響國家的安全策略。  氣候變化導致氣溫升高、降水強度增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增加等,在我國,這些變化相應增大了重大工程未來安全運行的風險。
  • 報告:氣候變化或增加病毒擴散風險 須引起高度警惕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李京澤)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7日共同發布《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病毒擴散風險,直接威脅全球公共健康,對此須予以高度警惕。新冠疫情暴發後,病毒傳播能力與氣候之間的關係一直備受關注。對此報告指出,兩者的關係尚不清晰,但已有大量科學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病毒擴散風險。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問題是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首,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引起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普遍關注,紛紛制定對策。本文概述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政策從戰略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因其地理、氣候等因素,氣候變化給日本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從戰略高度應對氣候變化。
  • 準媽媽們注意了:氣候變化不止危害北極熊,還會增加孕期風險!
    氣候變化一詞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使用中,是指氣候隨時間的任何變化不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氣候變化是指「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然氣候變化之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一般我們所說的都是後者。 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毀林、土地利用變化等人類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這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如災害性氣候事件頻發,冰川和積雪融化加速,水資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 氣候變化或引發熱浪增加農作物風險
    日前,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與熱浪和乾旱相關的極端天氣正在增加全球主要農作物(例如小麥、玉米和大豆)同時歉收的風險。  通常一個地區的作物歉收可以與另一地區的豐收相抵消,而存儲和貿易系統可以抵禦短期內的天氣變化。
  • 【專稿】孔鋒:關於國家「十四五」發展期間氣候變化對交通基礎設施...
    引子氣候變化已經對我國城市的基礎設施造成了十分顯著的影響,其引發的災害風險不斷增加。當前我國尚未全面啟動氣候變化對基礎設施的潛在影響評估。如何評價氣候變化對基礎設施的影響,以提升其氣候變化應對和防災減災能力,既是科學研究的熱點難點,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中的現實問題。
  • 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瑞士是這麼做的…
    目前全球正在遭受著氣候變化帶來的一系列風險和威脅, 由氣候變化所引發的自然災害不斷增多,日益增加的極端天氣對世界各國社會經濟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 【專稿】孔鋒:氣候變化多樣性風險及其應對的全球機制
    引子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之一。本文從氣候多樣性、氣候變化風險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多樣性著手,系統分析了氣候變化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影響的多樣性和嚴峻性。
  • 2019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主報告專門就全球氣候風險的概念認知、發生機理、影響範圍以及中國防範策略進行全面闡述;專題評價篇、國際篇、國內篇以及專論篇,分別就中國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成效、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氣候變化專題研究等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附錄收錄2018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能源及碳排放數據,以及全球和中國氣候災害的相關統計數據,並增加了「一帶一路」區域氣候災害數據供讀者參考。
  • 蔡榕碩:氣候變化加劇沿海地區社會經濟風險
    並且,持續上升的海平面、趨於頻發的極值水位,以及人為地面沉降等因素,增加了沿海社會-生態系統的暴露度和脆弱性;與海平面上升有關的危害(險)性事件,如海岸侵蝕、洪災、鹽鹼化和生境退化等將顯著增加。如未採取充分的適應海平面上升的措施,沿海大城市、城市環礁群島、熱帶農業三角洲地區和北極沿岸社區將處於高或很高的災害風險中。
  • 科學認知氣候變化 高度重視氣候安全
    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全球受水資源減少影響的人口將增加7%;許多物種將面臨更高的滅絕風險;很多地區尤其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不良健康狀況將加劇。許多的氣候風險將集中出現在城市地區,農村地區則更多地面臨著水資源短缺、食物安全和農業收入的風險。
  • 氣候變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 聯合報告
    氣候變化並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要穩定氣候變化,就需要持續減排,直至實現淨零碳排放。2020年4月初全球因疫情而採取封鎖措施的高峰期間,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史無前例地下降了17%,但這仍與2006年的排放量水平相當。這既反映出過去15年排放量的急劇增加,也凸顯出人類社會對化石燃料能源的持續依賴。
  • 全球變暖、空氣汙染……氣候變化,對癌症有哪些影響?
    氣候變暖也造成了一系列相關的氣候變化,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空氣汙染、風暴和洪水強度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增加以及乾旱和野火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等。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關於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與防災對策建議
    關鍵詞 氣候,防災,對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未來100年全球氣候還將持續變暖,並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產生巨大影響。我國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尤其是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
  • 氣候變化挑戰下,摩洛哥的水資源短缺
    ,並顯示該北非國家在水資源短缺和物質安全方面面臨嚴峻挑戰。該研究於2月3日發布,其中包含有關摩洛哥氣候變化的新數據和地圖。該研究提供的信息將幫助摩洛哥擴大當地機構和決策者可獲得的知識,特別是有關水和農業管理的知識。
  • 全球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挑戰
    全球氣候變化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人類對煤炭和石油等碳基能源的大規模使用在滿足各種需求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全球性氣候變化不斷逼近地球承載能力的邊界。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中國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位置。我們無疑要為明天人類的生存承擔起責任。
  • ...提示:我國人群面臨多重健康威脅|氣候變化|熱浪|新冠肺炎|傳染...
    後者作為首部講述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揭示了國內氣候變化危及人群健康的現狀,為國人敲響警鐘,提示大家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挑戰,應充分認識到健康風險並做好預判。2019年,65歲以上老人暴露在熱浪風險下的天數增加了29億天,是之前最高紀錄的兩倍。2018年,全球有29.6萬名老年人因高溫而失去生命。報告同時指出,氣候變化為登革熱、瘧疾和弧菌病等致命傳染病創造了更有利的傳播條件 ,這可能會使過去幾十年來人類為防治這些疾病所取得的進展面臨新的挑戰。若不採取緊急行動,氣候變化對全人類健康的威脅將進一步加劇,擾亂人們的生活和生計,並使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 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是2020年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
    報告提出了未來一年世界面臨的主要風險,指出2020年全球5大風險首次全部為環境風險,而氣候變化是2020年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行動的失敗是未來影響最大的風險(表1)。如洪災、暴風雨等);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行動的失敗;重大自然災害(如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地磁風暴);主要生物的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崩潰;人為環境破壞與災難(如土壤破壞及放射性汙染)。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但如果排放量以目前的速度持續增加,全球氣溫的升高就有可能會達到上限(5℃)。火山爆發或其他自然變化現象可能會暫時抵消一些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暖,減緩全球氣溫的上升,但這些影響只會持續幾年的時間。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將放緩本世紀及以後的氣候變暖速度。及早大幅削減排放量將大大降低氣候變化的速度和總量,比越往後採取措施產生的效果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