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教授吳飛:直播在快速迭代 成為新的生活方式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26日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承受了巨大的經營壓力,尤其是中小企業。為應對衝擊,許多中小企業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更新了業務模式、獲得了新的用戶增長。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直播仍在中小企業業務經營、創新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通過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直播,拓展業務生態。

26日,浙江大學社會學系與中新網聯合在線上舉辦「直播與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探討如何利用直播服務中小企業恢復經營、助力經濟復甦。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吳飛在會上表示,平等、互動、進入壁壘低、可參與性強都是直播發展的原動力,直播在快速迭代,成為新的生活方式。

隨著流量資費下降,中國網絡直播行業真正發展起來,很多平臺脫穎而出,功能越來越強大。吳飛認為,直播是一個比較新的大眾參與傳播平臺,它對人類生活和日常工作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參與直播的用戶規模達到5億左右,並且還有增長的可能。他表示,「受疫情影響,人們宅在家中上網,可能又會產生一批新的網紅,出現更多直播+的模式。」

針對直播與中小企業發展間的關係,吳飛表示,直播可以賦能中小企業。疫情期間,用戶觀看直播行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被看見的可能性,對企業來講節省了成本,對公眾來講「眼見為實」。如今的直播內容開始成為一個新的產業標配,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直播的賣貨能力在現階段無疑是效率和穩定性都比較高的方式,直播也是一個快速、穩定積累粉絲或者忠誠買家的方式。

在吳飛看來,直播是網際網路表現方式之一,和其它傳播形態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但互動性表達性更好。要利用好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引導其良性競爭、有序發展。

相關焦點

  • 利用新傳播技術重塑人文雅趣——專訪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吳飛
    為此,新華網客戶端執行CEO席卿邀請知名學者,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外交與戰略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吳飛,請他講講新傳播技術對於大眾人文情趣的塑造。新華網客戶端執行CEO席卿:新技術的出現為每一位普通人提供了創意的平臺,您認為新技術是如何塑造普通人的審美的?
  • 一期回顧|浙大教授吳飛:未來職場「拼」什麼?
    第一期AI大講堂課程回顧01 主講人介紹吳飛教授,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師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7年),教育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專家組工作組組長。02 課程回顧吳飛教授課程金句:「在大數據時代,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和我們生活中的水與電一樣普遍的事物。就像我們不用去發電和造水,但我們需要學會如何使用水、電。」
  • 浙江大學何志均教授因病去世 他開創了中國人工智慧研究
    董旭明 攝  浙江在線6月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張冰清)6月2日上午6時55分,著名計算機科學家、中國人工智慧研究開拓者、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創始人何志均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逝世,享年93歲。
  • 浙大教授吳飛:大家應該清醒一下
    原標題:浙大教授吳飛近日撰文稱:人文科學正越來越邊緣化,大家應該清醒一下  人文科學無用論,可以休矣  每年夏天,文科總要被「黑」幾次。  當有大學新生諮詢填報志願時,不少「過來人」會真誠地給出建議:不要選文科,不賺錢。  在人工智慧崛起、網際網路時代,文科專業往往處於「就業鄙視鏈」底端。
  • 吳飛將卸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7月17日上午從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方面獲悉,吳飛教授即將卸任該院院長職務。
  • 網絡直播微積分課:浙江大學「礦爺」成為萬人迷
    原標題:網絡直播微積分課:浙江大學「礦爺」成為萬人迷   59歲的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蘇德礦,帶著一副1700度的近視眼鏡,授課充滿激情、生動幽默,常用段子將高深的數學理論講得通俗易懂,尤其是微積分課,眾多浙大學子因他的講課愛上了枯燥的微積分,同學們親切地稱他為「礦爺」。在浙大,「礦爺」的微積分課往往是150人的聽課名額有3000多名學生選,學生們戲稱「能搶到蘇老師的課,就像中了彩票」。
  • 北大教授吳飛:火葬是把人當作「垃圾」焚燒
    對於到底是火葬還是土葬好,有專家認為火葬好,自然也就有尊重傳統土葬的學者,比如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飛。他就曾說過,土葬與火葬相比,他更偏向於土葬。土葬有完整的禮儀,表示著對已逝之人的尊重。而火葬將人當成"垃圾"火化,違背我國重視禮儀的觀念。對此吳飛教授,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 對話浙大博導吳飛:人工智慧的前世今生
    2018年8月26日,百度為2018人工智慧創意賽集訓營邀請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慧創意賽專家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吳飛教授,為你呈現人工智慧的前世今生。吳飛教授註:以下為吳飛教授的演講實錄
  • 北大教授吳飛: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
    與此同時,北大哲學系吳飛教授公開表明自己的觀點:「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沒有任何人文符號。」此觀點是否有道理呢?    死者的至親及朋友仍舊希望通過另一個種方式與形態與死者進行永恆的交流與感應,彌補因為肉體的別離而帶來的遺憾。同時,生者也希望迅速從失去至親的傷痛中解脫出來,展開新的生活。
  • 浙大人工智慧專家吳飛:領略智能魅力
    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此次AlphaGo的勝利體現了人工智慧從知識引導、到數據驅動,進而到能力學習的這一可喜躍變。 吳飛介紹,早期人工智慧方法是依賴於一個知識庫,從知識庫中已有知識出發,進行推理,完成智能決策。
  • 浙大2020 高招會客廳《師說浙大》第二期| 吳飛:人工智慧歷史與...
    浙大2020 高招會客廳《師說浙大》第二期| 吳飛:人工智慧歷史與人才培養 發布時間:2020-03-22
  • 浙大人工智慧大咖直播來了!
    成為廣大考生和家長熱切關注的問題就在今晚19:00浙江大學高招會客廳·師說浙大第二期教育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專家組工作組組長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將為大家一一解答主講嘉賓介紹吳飛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 馬斯克如何以敏捷迭代的方式徵服火星
    Mónica在墨西哥最著名的私立大學蒙特雷科技大學(Tecnológico de Monterrey)修讀系統工程,並於2019年3月至12月在加州的特斯拉實習。*本文僅屬於個人觀點,不代表特斯拉的觀點。*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對火星的痴迷路人皆知。
  • 寶樹|與吳飛對話《三體》的哲學:在黑暗森林中探索生命深度
    吳飛教授與我算是素識。2005年,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入北大哲學系執教,其時我在系裡讀研,雖未選過吳老師的課,但也有幸結識,略有師生之誼。記得碩士論文中有一章節分析柏拉圖的《斐多》,正好當時吳老師發表了相關的長篇論文,是我重要的參考資料,受益匪淺,相關問題也曾向吳老師當面請教過。我畢業後遠赴海外留學,後來「不務正業」,乾脆寫起了科幻小說,但對吳老師的學術軌跡,也有所關注。
  • 微積分成搶手課:浙大教授「礦爺」開直播
    視覺中國 圖  【編者按】  近日,人稱「礦爺」的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蘇德礦成了「網紅」。和直播間裡的爭奇鬥豔的美女們相比,這名貌不驚人的老教授是個靠內涵的「實力派」。大學校園裡公認最難的「微積分」,在蘇德礦教授手裡瞬間成了搶手課。  3月23日,蘇教授在課堂上用三腳架架起手機開始直播。
  • 浙江大學「四個面向」勇攀科研高峰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指出,要將「四個面向」作為我校未來科研發展的根本遵循,實現並跑甚至領跑的戰略迭代,實現質量和聲譽導向的戰略迭代,實現面向重大任務或需求的戰略迭代,實現交叉集成、攻關會聚的戰略迭代,以更大的勇氣和格局,樹立信心,找準方向,為學校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作出更大貢獻。
  • 陳道海教授:讓烏賊成為新的水產養殖種類
    他們在蝦塘底部按烏賊的生活習慣鋪好沙子,教養殖戶將池塘水的鹽度、溫度都要控制好,不能忽高忽低。  「有沙,烏賊才能找到家,才能有安全感,才不會躁動到疲勞過度。」緩和小烏賊的情緒,陳道海總有一套。在養殖烏賊的研究過程中,陳道海與他的科研團隊成員們勤於思考,勇於嘗試,不畏失敗,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養殖難關,填補了一項又一項的科研技術空白。
  • 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月27日,科技部公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結果,浙江大學醫學院/求高院雙聘教授胡海嵐主持的「揭示抑鬱發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鬱機制」項目入選。浙江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崔一卉代表團隊接受榮譽證書。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旭院士對這一項目進行解讀。
  • 浙大網紅「礦爺」直播微積分課!肥宅生活裡如何才能不虛度?
    1月29日,浙江大學三大學園同時被一個重磅消息炸了出來,原來是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礦爺」蘇德礦教授又來給同學們發福利了。去年春節,「礦爺」堅持微博在線答疑,而在今年這樣一個特殊時期,蘇德礦教授再一次推出直播解惑,為了學生們能在新學期更好地學習微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