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蜂蜜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孩子課業壓力都很大,除了正常的學校學習,很多家長望子成龍,還會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但過於沉重的學習壓力卻總是讓孩子喘不過氣,反而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為了讓五歲的昊昊能夠在明年入學之前提前適應小學生活,昊昊媽媽給昊昊報了不少培訓班,像國學班、珠心算班、英語班等都是昊昊媽媽認為孩子應該在進入小學前需要掌握的課程。但是昊昊卻不這麼認為,當別的小朋友開心地和家人去遊樂場時,自己卻要坐在枯燥的課堂裡撥弄著算盤,聽著國學老師「之乎者也」,看著外教老師模仿猴子……
每個興趣班剛開始上的時候昊昊還有些興趣,但是逐漸加深課程以及繁多的課後作業讓昊昊開始厭煩,並且開始拒絕去上興趣班了。無論媽媽怎麼「哄騙」,昊昊就是不願意再去了。這天媽媽用冰淇淋騙昊昊來到了興趣班門口,昊昊突然反悔想要回家,開始在教室門口撒起潑來,看見逐漸看向這邊的家長和孩子們,昊昊媽媽只得先先帶情緒失控的孩子回了家。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願意上學,除了課業的壓力大、家長給的負擔重以外,大部分孩子都是因為不想主動去學習,覺得自己是被逼迫的,於是就開始反感學習這件事情了。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高所致。
一、怎麼看待主觀能動性?
1.自主性、目的性
人們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總是先報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目標的,需要在開始行動之前先制定目標、計劃和進行的方式等,是有目的而為之的行為。同時在做這件事情之前也是主觀選擇的,而不是被迫接受的。
2.改造世界的可能
人類可以通過自己的意識指導自身去能動地改造這個世界,能夠把自己意識中想像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擁有無限的創造性。但是人的意識又和人體的生理過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充滿自信,精神煥發是可以使人奮進的;如果一個人喪失信心,萎靡不振自然就會變得悲觀、消沉,沒有挑戰他人的勇氣。
3.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
雖然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改造世界,但是在客觀規律面前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就喪失了作用。因為客觀規律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只能夠依靠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的程度,利用客觀規律來將主觀能動性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與其痛苦地被逼著學習,不如將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讓孩子從「被迫學習」轉向為「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們真正地學習到知識,也能夠讓孩子努力朝著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去努力。
二、培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能帶來哪些優勢?
1.讓孩子有目標意識
因為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做事之前通常都會先考慮好目標和目的是什麼,所以這樣的孩子在做事和學習之前就會先思考好自己做事或學習的目標首先是什麼?怎麼做才能夠達到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應該制定一個什麼樣的計劃……當孩子有了目標意識後,做事和學習的積極性也比之前更高了。
2.有自主學習的意識
人都是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窮追不捨」的,當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感興趣時,自然就會主動學習,並努力達到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當孩子學會了自主學習並且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後,就像打開了一個一扇暢遊知識海洋的大門,不需要大人的監督和催促,會由心底由內而外地散發出想要獲取知識和成功的渴望。
3.為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奠定基礎
終生學習是一種積極地生活態度,一旦孩子們開啟了自主學習的模式,便會將這種模式固定下來,最終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而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能夠讓孩子終身受益,這樣的孩子對於知識的渴求和欲望比其他人更為強烈,因而不管這類型的孩子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和社會地位,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為他們加分不少。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會一味的要求孩子「多學」「學好」,卻忘記了孩子是否願意學。家長們總覺得讓孩子多學點沒什麼,反正是對孩子好,卻故意忽視孩子們的內心想法,給孩子包辦教育,讓孩子被迫接受教育而不是自主學習。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1.讓孩子產生興趣
父母們都會抱怨如果給孩子玩遊戲,孩子能夠玩上一天都不會厭倦,但是讓孩子學習就比登天還難,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不感興趣。如果孩子不愛主動學習,就努力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的興趣,讓孩子逐漸對學習這件事情感興趣,當孩子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後,自然就能夠主動學習了。
2.給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環境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長幫忙,於是就擅自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權利。就好比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家長介入過多,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問題的機會,只會依賴家長幫助自己解答。長此以往孩子享受著家長監督作業所帶來的福利,自然就不願意獨自一個人完成作業了。
3.尊重孩子的選擇
主觀能動性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通過自己的意識來改造世界。作為孩子們來說是很享受自己的意願或者願望變成現實的過程和結果的,尊重孩子的選擇,就是尊重孩子行使自我「自主能動性」的權利,即便是選擇的結果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也能夠豐富孩子們的社會經驗,讓孩子體會到不同的人生經歷。
4.認同和欣賞孩子
我們知道「主觀能動性」是需要好的生理特徵去引導的,如果孩子總是被打壓、強迫接受的話,孩子的興致和情緒就不高,沒有自信心的孩子是沒辦法獲得成功的。所以當孩子從家長那裡獲得足夠的認同和欣賞,孩子的積極性也會增加,就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了。
不管結局如何,孩子能夠享受自主選擇的這個過程也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們需要冷靜地看待,不需要操之過急。應該在充分尊重孩子意願的基礎上,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生理髮育的特徵,循序漸進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而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心態更加重要。
您家孩子有厭學的時候嗎?您通常都是怎麼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的?請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我是蜂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