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能動性」,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基石」,要怎樣幫娃提高

2021-01-10 蜂蜜媽媽

文|蜂蜜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孩子課業壓力都很大,除了正常的學校學習,很多家長望子成龍,還會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但過於沉重的學習壓力卻總是讓孩子喘不過氣,反而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為了讓五歲的昊昊能夠在明年入學之前提前適應小學生活,昊昊媽媽給昊昊報了不少培訓班,像國學班、珠心算班、英語班等都是昊昊媽媽認為孩子應該在進入小學前需要掌握的課程。但是昊昊卻不這麼認為,當別的小朋友開心地和家人去遊樂場時,自己卻要坐在枯燥的課堂裡撥弄著算盤,聽著國學老師「之乎者也」,看著外教老師模仿猴子……

每個興趣班剛開始上的時候昊昊還有些興趣,但是逐漸加深課程以及繁多的課後作業讓昊昊開始厭煩,並且開始拒絕去上興趣班了。無論媽媽怎麼「哄騙」,昊昊就是不願意再去了。這天媽媽用冰淇淋騙昊昊來到了興趣班門口,昊昊突然反悔想要回家,開始在教室門口撒起潑來,看見逐漸看向這邊的家長和孩子們,昊昊媽媽只得先先帶情緒失控的孩子回了家。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願意上學,除了課業的壓力大、家長給的負擔重以外,大部分孩子都是因為不想主動去學習,覺得自己是被逼迫的,於是就開始反感學習這件事情了。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高所致。

一、怎麼看待主觀能動性?

1.自主性、目的性

人們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總是先報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目標的,需要在開始行動之前先制定目標、計劃和進行的方式等,是有目的而為之的行為。同時在做這件事情之前也是主觀選擇的,而不是被迫接受的。

2.改造世界的可能

人類可以通過自己的意識指導自身去能動地改造這個世界,能夠把自己意識中想像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擁有無限的創造性。但是人的意識又和人體的生理過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充滿自信,精神煥發是可以使人奮進的;如果一個人喪失信心,萎靡不振自然就會變得悲觀、消沉,沒有挑戰他人的勇氣。

3.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

雖然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改造世界,但是在客觀規律面前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就喪失了作用。因為客觀規律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只能夠依靠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的程度,利用客觀規律來將主觀能動性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與其痛苦地被逼著學習,不如將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讓孩子從「被迫學習」轉向為「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們真正地學習到知識,也能夠讓孩子努力朝著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去努力。

二、培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能帶來哪些優勢?

1.讓孩子有目標意識

因為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做事之前通常都會先考慮好目標和目的是什麼,所以這樣的孩子在做事和學習之前就會先思考好自己做事或學習的目標首先是什麼?怎麼做才能夠達到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應該制定一個什麼樣的計劃……當孩子有了目標意識後,做事和學習的積極性也比之前更高了。

2.有自主學習的意識

人都是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窮追不捨」的,當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感興趣時,自然就會主動學習,並努力達到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當孩子學會了自主學習並且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後,就像打開了一個一扇暢遊知識海洋的大門,不需要大人的監督和催促,會由心底由內而外地散發出想要獲取知識和成功的渴望。

3.為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奠定基礎

終生學習是一種積極地生活態度,一旦孩子們開啟了自主學習的模式,便會將這種模式固定下來,最終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而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能夠讓孩子終身受益,這樣的孩子對於知識的渴求和欲望比其他人更為強烈,因而不管這類型的孩子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和社會地位,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為他們加分不少。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會一味的要求孩子「多學」「學好」,卻忘記了孩子是否願意學。家長們總覺得讓孩子多學點沒什麼,反正是對孩子好,卻故意忽視孩子們的內心想法,給孩子包辦教育,讓孩子被迫接受教育而不是自主學習。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1.讓孩子產生興趣

父母們都會抱怨如果給孩子玩遊戲,孩子能夠玩上一天都不會厭倦,但是讓孩子學習就比登天還難,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不感興趣。如果孩子不愛主動學習,就努力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的興趣,讓孩子逐漸對學習這件事情感興趣,當孩子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後,自然就能夠主動學習了。

2.給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環境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長幫忙,於是就擅自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權利。就好比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家長介入過多,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問題的機會,只會依賴家長幫助自己解答。長此以往孩子享受著家長監督作業所帶來的福利,自然就不願意獨自一個人完成作業了。

3.尊重孩子的選擇

主觀能動性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通過自己的意識來改造世界。作為孩子們來說是很享受自己的意願或者願望變成現實的過程和結果的,尊重孩子的選擇,就是尊重孩子行使自我「自主能動性」的權利,即便是選擇的結果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也能夠豐富孩子們的社會經驗,讓孩子體會到不同的人生經歷。

4.認同和欣賞孩子

我們知道「主觀能動性」是需要好的生理特徵去引導的,如果孩子總是被打壓、強迫接受的話,孩子的興致和情緒就不高,沒有自信心的孩子是沒辦法獲得成功的。所以當孩子從家長那裡獲得足夠的認同和欣賞,孩子的積極性也會增加,就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了。

不管結局如何,孩子能夠享受自主選擇的這個過程也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們需要冷靜地看待,不需要操之過急。應該在充分尊重孩子意願的基礎上,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生理髮育的特徵,循序漸進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而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心態更加重要。

您家孩子有厭學的時候嗎?您通常都是怎麼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的?請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我是蜂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習慣養成記: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位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對他的學習,生活還是未來的成就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從一開始就幫助孩子一起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
  • 給孩子學習的動力從培養良好的習慣開始
    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成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數學是一種思維訓練課,需要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發現知識、掌握方法、鍛鍊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呢?
  •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聰明父母都會這樣做
    家長「代替」孩子學習,會使孩子缺乏主觀能動性同事笑笑每天都會給她的孩子檢查作業,孩子寫錯了的地方,她就指出來。孩子每天的作業都是修改之後再交給老師,老師經常誇讚她家孩子的作業正確率高,笑笑也因此很高興。
  • 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父母應該有良好的喜歡,在這個同時呢告訴孩子什麼是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學習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當孩子表現出不好的習慣,或者上做錯一件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應該對孩子大吼大叫,可能父母這這個時候會因為孩子一直在犯這樣的錯誤導致自己耐心已經耗盡了,所以會對孩子大聲怒斥,這種做法上非常的不可取的。
  •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化學基礎、應試技能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化學基礎、應試技能高考如何才能在化學上取得勝利?這個問題是每個高考生和每個指導高考生的老師關心的話題。一、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是由物質的性質和化學理論知識構成的。物質的性質繁雜,規律眾多,化學的學習既要像語文、英語那樣強化記憶許多具體的小知識點,又要像數學、物理那樣做適量的訓練,以提高解題的熟練程度和應變能力。
  • 22考研:養成早起的習慣,晨間怎樣學習?
    一日之計在於晨 22考研的同學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就從早起開始吧! 起床苦難戶的同學們不妨來看一下 遼小都今天分享的早起小妙招吧!
  • 利用「21天習慣養成法則」,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抗擊「疫情」階段,孩子們都在家,家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促成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行為心理學家認為,新習慣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通過21天的行為暗示,正確重複練習,可以基本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21天習慣養成法則」。
  • 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重要嗎?
    社會飛速的發展,工作量也隨之增加,一線城市尤為嚴重,那麼在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有多重要呢?在有些公司,如果你問老闆怎麼做,要做什麼這樣的問題,你就會被先罰100元。你問老闆怎麼做,那老闆花錢請你來幹嘛呢?
  • 21天能養成一個習慣?太單純!
    4個自律好習慣,堅持21天養成。挑戰21天不對孩子生氣,成為親和媽媽~借你21天還你年薪百萬......你是否做過21天的習慣養成的練習呢?真的養成了嗎?翻開我的習慣養成打卡有KEEP、閱讀、發現生活的美、早起喝一杯水、情緒日誌、英語學習......我咋這麼優秀!舉起三指告訴你,21天養成一個習慣真的不靠譜。
  • 微課題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課題結題報告2
    而且,也只有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促使孩子在生活中增長知識、發展智力。目前,父母普遍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較多的把目光集中在分數上。有些孩子家裡過分寵愛,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比較忽視。有些孩子,他們雖然聰明,但往往習慣很差,課堂紀律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聽講效果欠佳。
  • 保護視力,養成良好的用眼護眼習慣
    日期:[2016年01月18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C2] 保護視力,養成良好的用眼護眼習慣 ——本報小記者走進菏澤樂視林眼康服務中心活動側記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發揮主觀能動性 落實責任擔當
    發揮主觀能動性 落實責任擔當建工學院水利水電第二黨支部書記 馬超學習完學校《關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三全育人」「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的意見》文件後,深受鼓舞。文件緊扣新時代黨中央關於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問題剖析深刻,目標導向明確,分類舉措翔實,充分展現了高等教育對新時代人才培養和國家發展的支撐作用。
  • 學習圍棋,可以養成這些好習慣
    圍棋可以讓孩子培養以下4種好習慣:1、學習習慣2、生活習慣3、思維習慣4、遵循規則的習慣1、學習的好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下圍棋,講究先靜坐。一方面,讓孩子從喧鬧的課間活動中,把心靜下來;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孩子做事情,先靜心。
  • 學習習慣怎麼養成?小學六年,陪孩子熬過三個階段,家長要重視
    小學階段,是為升學知識能力奠定基礎,所以在小學做好培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關鍵!2、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作為一個剛升上小學的孩子,他們還處於懵懂時期,很多的東西都需要家長去協助引導。例如,大腦在白天學習的高效運作下,晚上需要通過足夠的睡眠讓它們得到休息,睡眠質量很關鍵,家長要教育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 系統動力學筆記:習慣養成(2000字)
    因為刷牙能幫助我們清理口腔,讓口腔變得健康,吃東西有味道,說話不會燻到別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形象等等。這對我們可見的實實在在的幫助的,刷牙也是簡單的不得了的事情。所以,我們就刷牙了。 但為什麼每天堅持1次甚至多次呢?為什麼不是一周一次呢?或者這個問題你可以思考下。本文不進行展開。 我們經常性的閱讀也是一個道理。但為什麼能養成這樣的習慣呢?
  •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一半的癌症可以預防
    原標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一半的癌症可以預防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曾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美國一年大約58.5萬人死於癌症,但其中有一半的死亡與可預防的行為有關,即很多癌症死亡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可以避免。
  • 《無限可能》:先養成習慣,而後習慣造就我們|讀書筆記
    閱讀《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作者吉姆·奎克,大腦教練,記憶專家。第九章:用WIN法則養成有價值的新習慣小而簡單的步驟(small simple step,S3),是指為了更接近目標,你可以採取的最微小的行動,這些行動只需要花費極少的努力或經歷。
  • 關禮林:偵查員邏輯思維能力的培訓與習慣養成
    偵查員邏輯思維能力不是自然形成,豐富培訓形式、加強實踐鍛鍊,及時總結經驗,探索新領域是提高和拓展偵查員邏輯思維能力與習慣養成的有效途徑。通過案例分析如何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偵破案件及邏輯思維的習慣如何養成。  恩格斯曾說「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離開思維」。德國法學界考夫曼認為:「法官的判決不僅要服從法律也受邏輯的約束,這是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
  • 河南鄉村頻道「養成關鍵好習慣」
    可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對了,一輩子就都對了!「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個人取得成績,往往取決於習慣、性格的偉大!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發展。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成績背後的好習慣更重要,甚至比分數、名次還要重要。孩子「養成關鍵好習慣」,學習成績好是遲早的事!
  • 怎麼引導孩子早睡早起,6個步驟,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文/婷媽上次我在某篇文章裡說到,很多小學生做作業到很晚,睡眠嚴重不足,影響學習,很多家長深有同感。孩子在睡眠時,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能夠能促進骨骼、內臟和全身生長;同時,兒童時期也是孩子們養成良好作息的關鍵時期,因此,按時睡覺對孩子非常重要。家長應當如何引導孩子,幫他們建立起早睡早起的生物鐘呢?1、制定作息時間表明確規定孩子幾點起床,幾點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