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 | 保護城市的鳥類我們能做什麼

2020-10-03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書香園林生態文化系列講堂」第二十六講:

保護城市的鳥類我們能做什麼

直播時間:9月29日(明天),晚上19:30-20:30

免費收看,地址在文末

在城市中我們經常能見到很多鳥類,鳥類是自然界中一個富有魅力的生物種群,也是人類的朋友。

在我們身邊,部分鳥類在逐漸適應與人共處的生活,關注鳥類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大眾對於鳥類的認知有限。雖然大家都很有愛心,對待鳥類的方式卻有很大差異,有的時候一些不正當關愛的方式可能反而會影響它們的正常生活

保護城市中的鳥類,我們到底能做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將會給大家做一個很好的梳理

課程內容

1.城市常見鳥類,身邊都有什麼鳥類?

2.城市鳥類的分布,我們在哪裡能看到它們?

3.城市中鳥類生存的威脅,我們能為它們做什麼?

講師簡介

蛐蛐老師

2004年開始觀鳥,2006年加入民間刊物《中國鳥類觀察》,擔任編輯、美術編輯至今。《常見野鳥圖鑑·北京地區》副主編, 承擔《羽毛——鳥類閃耀的風採》一書中文審校工作。

聽課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書香園林生態文化系列講堂》本次課程頁面。

● 進入本次課程頁面

點擊浮窗按鈕,收藏本次課程,就可以在「我的」頁面 > 「我的收藏」裡看到課程連結。

如何收看直播課程?需要下載App嗎?

答:無需下載任何App,打開微信即可收看。

可通過手機或Pad在「首都園林綠化」微信公眾號點擊進入底部菜單欄,選擇「線上課堂」,點擊想要看的課程即可。

如果使用電腦觀看,則需用電腦登錄微信,從手機上找到課程連結發給自己或「文件傳輸助手」,在電腦上打開即可。

首都園林綠化線上課堂

知識滿滿、完全免費、不限人次的線上講座直播,大家呼朋喚友一起來聽吧~

編輯、校對:魏 瑤

相關焦點

  • 保護動物,我們能做什麼?
    保護動物,拯救瀕危野生物種,是政府的事,是專業工作者的事,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也可以做動物衛士,就讓我們聆聽一下野獸的呼叫並從下面的20件事做起吧!1、「請您留步吧,核心區是我們最後的家園!」中國目前有各類自然保護區一千一百四十六個。
  • 當我們保護熊貓時,我們還在保護什麼?
    12月28日,在方所成都店一場名為「從赤道到兩極,中國人在做什麼樣的自然保護研究」的講座上,主講人崑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彬彬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並且給出了答案,中國特有森林物種的分布區域,包括哺乳類、鳥類、兩棲類,它們和熊貓的分布區域高度重合,當我們在保護熊貓的時候,同時也在保護其他物種。
  • 從禁食野味到動物福利,企業可以做些什麼?
    02#從禁食野味到動物福利#禁食野味,順應民心,媒體大體上都是拍手叫好的。但必須要看到,這僅僅是動物福利中的很小的一部分。最近和動物保護組織交流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都認為,禁食野生動物,只是保護野生動物措施中很基礎的一項。
  • 2000年英國通過農場動物福利法律,對動物養殖福利保障做了規定
    農場動物是指動物的身體,包括肉類,內臟,皮毛或動物的產出物能滿足人類社會生活所需要的肉、乳、蛋或者皮毛等。農場動物一般包括家畜、家禽、家養魚類,例如家養的牛、豬、羊、馬、雞、鴨、鵝、魚、兔等。英國於1992年修訂《保護農畜動物的歐洲公約》第1條規定:「符合本共約目的的(農場)動物應當指為了食物生產、毛髮、皮、毛皮等目的,或者基於使用動物的產出以及基因修改、新的基因組合的結果形式出現等其他目的的而被飼養或者擁有的動物。」根據歐洲動物福利保護的公約和歐盟內部法律文件的規定,農場動物被分為家養單蹄動物、綿羊、山羊、牛、豬、家禽、貓、狗、兔子、冷血動物、其它哺乳動物和鳥類。
  • 熱帶雨林中的鳥類和深海中的蠕蟲,我們該保護哪個?
    這些能上天下海的精靈雖然不輕易讓人靠近,但卻是所有野生動物中最容易被我們聽到,也是在這個城市化日益增加的世界裡,離我們最近的「自然」之一。世界上的一萬多種鳥其實各有各的美麗,從各種華麗的羽毛,到鳥喙的形狀,到鳴唱的聲音,不能不讓我們驚嘆生物多樣性的神奇。
  • 鳥類的艱苦生存,保護鳥類,勢在必行!
    而鳥類作為生物鏈不可或缺的一環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某個物種的鳥類出現瀕危,不光是這一個物種的問題,與其相關的生物鏈都將遭到嚴重的破壞,從而造成生態失衡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今天看到了幾則報導是和捕獵野生鳥類相關的,從而感慨萬千。特發此文呼籲大家愛護野生鳥類,保護我們共同的生存家園。首先我們聊一下鳥的繁殖情況鳥類作為世界上飛行的物種,能避開很多地面上危險。
  • 海闊憑魚躍|保護海洋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詩人沒有想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司空見慣的景象恐將淪為遙遠的夢想2019年世界海洋日呼籲:「珍惜海洋資源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或許是時候思考:我們對海洋做了什麼?未來,我們又該何去何從?人類對海洋做了什麼?海洋保護協會的數據顯示,陸地活動佔了海洋塑料汙染的80%以上,僅有不到20%來自海洋活動,比如漁業和船舶。海洋是一個巨大的連通系統,洋流、潮汐、大氣運動,都會造成海洋垃圾的到處移動。
  • 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把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和發生了什麼事告訴其他人。3. 吃本地物種(水果,蔬菜,和動物)並且弄明什麼是本地特產稀有物種。
  • [視頻]城市的鳥類會比農村的鳥類更聰明嗎?
    (原標題:[視頻]城市的鳥類會比農村的鳥類更聰明嗎?) 據外媒報導,根據近日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生活在城市中的紅腹灰雀比它們生活在農村的同類更加聰明
  • 寶寶鳥類認知
    《寶寶鳥類認知》是一款鳥類百科APP,通過它寶寶可以認知老鷹、燕子、天鵝、鸚鵡、鴿子、巨嘴鳥等鳥類,學習它們的習性。  產品特色: 6大場景,認知多種常見鳥類; 鳥類習性系統科普,傳遞愛鳥護鳥知識; 10+趣味互動,全面開發寶寶思維能力!
  • 我們必須保護這些最具進化意義的鳥類,以保護最大程度的進化歷史
    鳥類已經吸引人類數千年的目光,它們遍布全球每一個角落,幾乎適應了地球上所有的棲息環境,這個群體的多樣性令人震驚,從重量只有2g的吸蜜蜂鳥到多達155kg的南非鴕鳥,有些羽毛非常精緻,色彩鮮豔,顯示出人類肉眼無法察覺的光澤。而另一些則使用偽裝的辦法,使它們在棲息地背景下幾乎令人難以察覺。
  • 六大措施保障野生動物福利 300多種動物得到保護
    ,野生動物最大的福利就是要保護好它的野外棲息地,使它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在這些保護區當中,使85%的野生動物種群,3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卓榕生說,中國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也非常關注馴養繁殖的野生動物的福利保障工作。通過採取六方面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國家制定了有關的技術規範,努力改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的條件。
  • 地球一小時丨清華大學教授:與自然共生,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傍晚烏鴉回到城市  ©邱天培攝於清華校園像烏鴉這樣能夠在城市環境中生活的生物並不算少,譬如我們常見的麻雀、燕子、喜鵲、蝙蝠、壁虎,以及各種各樣的植物和昆蟲。據北京大學的調查顯示,僅在北大燕園校區就觀察到了178種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及以上鳥類21種。
  • 鳥類知多少?蒼南城市公園竟然棲息37種鳥類!
    今日蒼南 舉報   來源:蒼南縣城新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 保護國家安全 我們能做什麼?
    保護國家安全,我們都能做些什麼呢?來聽聽專家支招如何反間諜。首先來了解一下哪些是「間諜」行為。此類行為包括:一、機關單位的電腦內外網不混用。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其中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既關係到生物安全、人民健康,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
  • 15部門聯手保護鳥類溼地 震旦鴉雀現身白沙河
    為更好地做好野生鳥和溼地保護工作,7月19日,青島市城陽區建立了野生鳥和溼地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15個部門的職責範圍,今後每年將定期召開會議並對會議執行情況定期督查,這是城陽區健全野生動植物保護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對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 野生動植物保護|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天津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的白鷺 圖片來源: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公眾號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天津市遷徙《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天津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保護地球,我們這樣做!
    保護地球,我們這樣做!51個世界地球日作為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中國移動這樣做科技發力,提供智慧解決方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中國移動一直積極運用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
  • 節約糧食=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
    還不光是辛苦;糧食浪費和損失的背後,還有我們看不見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危機,以及公共健康危機。那麼,節約糧食,我們可以怎樣做?一、按需購買和烹飪食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糧食的價格佔收入比例逐步下降,基本的文保之需不難滿足,人們越來越追求「吃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