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因斯坦去世前不久,有人問他,如果他能再活一次,他會有什麼不同的作為,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研究塔木德。」
《塔木德》確定方向
《塔木德》上說:「一位百發百中的神箭手,如果他漫無目標地亂射,也不能射中一隻野兔。」
愛因斯坦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一生所獲得的成就舉世矚目,而之所以能夠成功,和他一生具有明確的奮鬥目標是分不開的。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一個貧苦的猶太家庭,不夠好的經濟條件加上自己一直以來的普通成績,讓當時有志往科學領域進軍的愛因斯坦知道,要量力而行。後來,他根據自己的成績和興趣,確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數學和物理領域。
由於奮鬥目標選得準確,愛因斯坦的個人潛能得以充分發揮,他在26歲時就發表了科研論文《分子尺度的新測定》,此後更是在這個領域取得矚目成就。
他說:「把其他許多東西撇開不管,把許多充塞腦袋、並使其偏離主要目標的東西撇開不管,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才能獲得成功。」
閱讀《塔木德》可以幫助你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向,因為裡面涵蓋了敏銳的猶太人從早上醒來到晚上睡覺的各個方面的生活。
從《塔木德》中看到自己和別人的觀點
一個兒子我們父親:「什麼是塔木德?」
父親說,「在回答你之前,我先問你幾個問題。如果有兩個男人從煙囪裡爬出來,一個骯髒,一個乾淨,哪一個會去把自己洗乾淨了?」
「那個髒的,」兒子回答。
「不,」父親說,「他們互相看了看,髒的人覺得自己是乾淨的,而乾淨的人認為自己是髒的,所以是乾淨的人先洗。我再問你,如果兩個人爬上煙囪,一個出來時髒兮兮的,另一個出來很乾淨,誰會先洗?」
兒子疑惑:「這個不是問過了嗎?是那個乾淨的。」
「不,」父親說,「如果他們只是看自己,那就是髒的人洗。最後一個問題。如果兩個人從煙囪下來,一個髒,一個乾淨,誰會洗自己?」
「我不知道,父親。」
父親又說:「那我告訴你,如果兩個人爬上煙囪,一個人怎麼能保持乾淨呢?所以他們都很髒,都要洗自己。」
兒子困惑說:「父親,你問了我同一個問題,但為什麼是三個不同的答案?」
「因為這就是塔木德。」父親說。
任何分歧的雙方通常都以各自的方式是正確的。每件事物的兩面都有道理,這就是《塔木德》所傳遞的道理。
猶太人一直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幾千年來,儘管他們的生活顛沛流離,卻能通過做生意成為「世界第一商人」。猶太民族有三大奇書,分別是《塔木德》、《財箴》、《諾未門》,如今這三本書的關鍵智慧被融匯成《猶太人智慧全書》。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了解到猶太人的處世智慧,經商智慧和教育智慧,了解猶太人的思維方式和思考邏輯,創造自己的人生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