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又不是愛因斯坦

2020-11-23 騰訊網

曾經有一陣子,豆豆很害怕失敗,不敢嘗試,遇到一點困難就想退縮。一次,豆豆從幼兒園帶回來一個迷宮玩具,連續兩次沒走成,就再也不肯玩了,還悄悄把迷宮玩具藏了起來。

為了鼓勵他,我給他講了愛因斯坦和三個小板凳的故事,說:「豆豆,只要你肯用心和努力,一定會玩得越來越好!」沒想到,豆豆卻委屈地說:「媽媽,我又不是愛因斯坦,幹嘛和他比呀?你不是總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嗎?我就是我,我就是不如他厲害!」

我突然發現,名人勵志故事其實有副作用:豆豆認為媽媽在拿名人和他做比較,是在告訴他,名人很厲害,而你很差,從小聽著愛因斯坦、愛迪生、林肯、華羅庚的故事長大的我,一時間束手無策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部短片,講的是一對相依為命的泰國母女,每次女兒失敗後,媽媽總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樣,對女兒說:「沒關係,我們來試試吧。」然後陪女兒一起想辦法,一起去解決困難。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沒有身體力行地鼓勵豆豆。語言的鼓勵很重要,但對於害怕失敗的孩子來說,其實遠遠不夠。

一周後,幼兒園老師要求每個小朋友交一幅才藝作業。豆豆說:「媽媽,我不想交了。我畫畫不行,書法也不好。」面對沮喪的豆豆,我沒有急著說鼓勵的話,而是帶著他玩遊戲,先讓他的心情愉悅起來。

後來,我跟豆豆講了《小黑魚》的故事。聽完故事後,豆豆讚嘆不已。我啟發他說:「除了把作業做得好以外,把作業做得好玩,也是一個好辦法哦。」豆豆猶豫了一會兒,小聲說:「嗯,好玩的作業,聽起來好像不太難,那我試試吧。」

我陪豆豆去郊外一起尋找好玩的辦法。豆豆一邊走,一邊四處看。突然,他指著地上的紅葉,問:「媽媽,這些紅色的葉子,像不像故事裡的小紅魚?」我把葉子撿起來,認真地看了看,說:「有點像。」豆豆說:「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樹葉做成小紅魚呢?」我興奮地說:「好主意。」之後,我和豆豆撿了各種顏色和形狀的樹葉、種子和小草,做了一幅海底世界的樹葉畫。樹葉畫並不精緻,但卻因為好玩,在一堆才藝作業中脫穎而出。

豆豆讓我知道,鼓勵不是只停留在嘴上。父母行動上的陪伴與支持,才是讓孩子真正戰勝害怕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從「沒出息」到科學家,愛因斯坦的「逆襲」離不開媽媽的智慧鼓勵
    愛因斯坦的媽媽聽到這句話,心裡五味雜陳。校長得多失望,才能當著父母的面說出這樣的話呀。他們一起去郊外玩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跑來跑去的,唯獨愛因斯坦一個人坐在河邊,一動不動。親友就對愛因斯坦的媽媽說:小愛因斯坦總是喜歡一個人對著河邊發呆,他是不是有點抑鬱啊?我建議你應該帶他去醫院看看。
  • 愛因斯坦:這些話都不是我說的!
    愛因斯坦去世後依然被世人銘記。然而,除了他在科學領域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很多他沒有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也都被歸在他身上,有的人甚至直接杜撰他的名言。其實,下面這些名言都不是愛因斯坦說的。它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我非常感激它。」然而,愛因斯坦對佔星術的唯一評論是在給法國自然學家歐仁•西蒙的一封信中說:"I fully agree with you concerning the pseudo-science of astrology.
  • 愛因斯坦的興趣主要在於研究工作,而不是成為教授後所獲得的榮譽
    也許愛因斯坦在他的老師面前感到有點不自在,也許他湊巧在當天沒有充分準備,克雷勒教授嚴厲地對他說,他的課講得並不好。他懷疑是否應該推薦愛因斯坦擔任物理系的教授。愛因斯坦回答說:「我並不要求在蘇黎世被任命為教授。」他的興趣主要在於研究工作,而不在於成為教授後所獲得的高薪及榮譽。
  • 「我的媽媽是女超人」,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披上一身鎧甲
    文|文兒小學生常常會被布置一篇作文,「我最愛的……」,多數人會寫自己的爸爸媽媽。對於爸爸媽媽的描寫,孩子們常用的詞彙就是「超人」。爸爸是超人,媽媽是女超人,不同之處是性別,相同之處是在孩子眼裡都無所不能。
  • 愛因斯坦的1919:是科學不是狗血
    1921年演講中的愛因斯坦,圖片來源:wikipedia原標題:愛因斯坦的1919:是科學不是狗血|施鬱專欄1919愛因斯坦本人也去看了。憤怒之下,他寫了一篇不淡定的反駁文章,提出「如果我不是猶太人,而是德國民族主義者,不管有沒有納粹標誌」,那麼他的理論就不會被攻擊,而且還指出諾貝爾獎得主、實驗物理學家勒納德對相對論的批評是膚淺的。本來批判相對論的人還沒有公開反猶,而勒納德雖然對猶太人不滿,但他對相對論的批評文章還保持在學術範圍,並未出席反相對論集會。結果愛因斯坦的反駁文章激怒了勒納德。
  • 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完整收錄愛因斯坦關於人生觀、世界觀的文章,有20多篇珍貴文章初次譯為中文:是愛因斯坦的自傳,也是獨特的科學史。本書編譯者方在慶博士,是國內著名的愛因斯坦研究專家,一直從事《愛因斯坦全集》的研究和翻譯工作,組織策划過大型愛因斯坦科普展覽,精通德文,在編譯中文版《我的世界觀》的過程中,與《愛因斯坦全集》主編、愛因斯坦研究專家羅伯特·舒爾曼博士保持密切聯繫,反覆討論內容的科學與準確性,力求最大程度上為中國讀者還原一位真實的愛因斯坦。我們這些活在世上的人真是奇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只是匆匆過客。
  • 今年暑假,我讀了《愛因斯坦的故事》這本書
    今年暑假,我讀了《愛因斯坦的故事》這本書,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愛因斯坦好學上進、鍥而不捨的精神讓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愛因斯坦小時候智商不高,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笨蛋,而且由於他是猶太人,更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和鄙視,但他的好奇心很強,碰到問題會不斷地思索。
  • 「從我肚子裡出來的孩子不是我的?」媽媽懵了:怎麼可能?
    「但結果顯示,孩子與母親有兩個基因位點不符合....」沒等李汶話說完,那人激動地搶過她手中的結果單,「怎麼可能,懷胎十月,從我肚子裡出來的,怎麼可能不是我的孩子,長得和我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啊。」短短幾行字,女人前後看了好幾遍,生怕錯過上面的任何關鍵信息。原本掛著些許委屈的臉上,滿是錯愕與驚慌。見女子態度肯定,李汶將她拉到一旁。
  • 媽媽給了我生命,我做媽媽的眼睛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1日訊我是媽媽的眼在濟南市高新區徐寨村,有一對特殊的母子。母親韓祥美1歲高燒失明,兒子劉奉智1歲開始牽著母親走路,這一牽就是11年。我是媽媽的眼睛小奉智今年12歲,是一名初一的學生,家有爸爸、媽媽和姐姐。媽媽韓祥美在1歲的時候,因高燒後耽誤了治療,眼睛從此失明再也看不見了。為了支撐這個家,劉奉智的爸爸除了在家種地以外,還要打零工貼補家用。奉智的姐姐出生後被姥姥姥爺養在身邊,兩年後小奉智出生,老人無力再養,就由媽媽帶著。
  • 愛因斯坦失傳科學手稿首現!(附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倘若沒有對志同道合者的親切感,倘若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研究領域永遠達不到的對象,在我看來生活便是空虛的(至真、至善、至美、至誠,是愛因斯坦內在的渴求。——育琨主)。人們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標——財產、虛名、奢侈——我總覺得是可鄙的。
  • 小學生寫出爆笑版《我的媽媽》,我卻覺得這樣的媽媽很失敗!
    微博上有名網友@一個抹布向前 是小學老師,她貼出班級學生的國慶作文,題目是《我的XX》,大部分孩子寫的都是《我的媽媽》本來以為是歌頌媽媽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結果,你猜怎麼著,畫風一轉,原來如今孩子們眼中的媽媽是這樣的↓↓↓「她的肚子像個小皮球」「每次為了買衣服而晚接我」「為了保持身體每天飯菜吃的很少」,「她每天晚上睡前都會一邊玩手機一遍敷面膜
  • 愛因斯坦的初戀
    1935年,納粹勢力已統治德國,溫特勒則早已去世,愛因斯坦在給妹妹瑪雅的一封信裡寫道:「我時常想起爸爸溫特勒,以及他政治觀點的先知般的準確。」相應地,溫特勒夫人如同愛因斯坦的第二位母親。愛因斯坦在給溫特勒夫人的信中通常直接稱其為「媽媽」 (Mamerl) 。
  • 靈魂深處自有香——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881年11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三歲,爸爸媽媽有了第二個孩子,在第一次見到妹妹時,他以為這是一個送給他的玩具,他說到:「真是不錯,可它的輪子在哪裡呀
  • 愛因斯坦如何對待子女?令人意外,顛覆了愛因斯坦形象
    瑞士聯邦工學院1897級學習理論物理的學生共有5個,米列娃是其中唯一的女生,米列娃的獨特氣質與專業知識,深深吸引了愛因斯坦。後人整理愛因斯坦寫給米列娃的情書時,透過略顯發黃的紙張,還可以感受到少年愛因斯坦如火的激情。「我是多麼幸運,找到了你,一個和我平等又和我一樣堅強而獨立的生靈!
  • 在康普頓效應確立前愛因斯坦被長期孤立,他在《我的世界觀》袒露心境
    《我的世界觀》也由商務印書館推出,兩本書先後問世,讓世人重溫愛因斯坦利用自己非凡的社會聲望,致力於國際理解與和平的努力。就像楊振寧在《愛因斯坦:機遇與眼光》一文最後所總結的:「很明顯,在這一段裡,『獨立的科學工作』指的是他於1908年至1915年期間創造廣義相對論的長期奮鬥。長期奮鬥改變了他。是否朝更好的方向改變了呢?拉比說:『不是,他的眼光變成徒勞無益的走火入魔。』我們說:『他的新眼光改寫了基礎物理日後的發展進程。』」
  • 愛因斯坦說引力不是力,那引力子又是咋回事?
    最近寫了一篇文章詳細介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一個反直覺的論點:萬有引力不是力,只是時空彎曲的幾何效應。不少網友表示依然無法接受這種說法,並且還有大量網友表示:如果引力真的不存在,那麼為啥我們還要尋找引力子呢?今天針對這些問題我來做一個解釋。
  • 愛因斯坦:用諾獎獎金換離婚
    最早的兩封信寫於1915年4月初,是愛因斯坦的大兒子漢斯.艾伯特(愛因斯坦暱稱他為阿杜)寫給父親的。他在信中央求父親。在春假時前往蘇黎世看他和弟弟愛杜阿德(小名泰特):親愛的爸爸:你知道嗎,泰特已經會乘法和除法了,而我現在正在學幾何。我們準備了一個小本子,平時媽媽會給我出題,到時候我也可以跟你那樣。可是最近你為什麼都不寫信給我們了呢?
  • 描寫媽媽的英語作文:我的媽媽
    描寫媽媽的英語作文: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叫澤楠。她是一個漂亮的女人. 她長發、大眼睛. 她喜歡運動,   媽媽叫FanghongChen. 她是一個漂亮的女人. 她長發、大眼睛、兩個小口. 媽媽喜歡運動和購物. 她是喜愛踢足球、練瑜伽毛球運動. 她最喜歡的食物是冰淇淋,. 她也很喜歡狗和貓.
  • 還記得愛因斯坦的第三個小板凳嗎?那又是一碗假雞湯
    小學課本中曾經學過《第三個小板凳》的故事,講的是愛因斯坦小時候有一次交了一個小板凳作為手工課作業,小板凳很不像樣,愛因斯坦被老師嘲笑「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嗎?」愛因斯坦小聲地說「有的」,並從課桌裡拿出兩個更糟糕的小板凳。
  • 愛因斯坦的初戀|昌海一述
    1935年,納粹勢力已統治德國,溫特勒則早已去世,愛因斯坦在給妹妹瑪雅的一封信裡寫道:「我時常想起爸爸溫特勒,以及他政治觀點的先知般的準確。」相應地,溫特勒夫人如同愛因斯坦的第二位母親。愛因斯坦在給溫特勒夫人的信中通常直接稱其為「媽媽」 (Mame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