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張嘴睡覺會變醜,可以使用「封口貼」,矯正孩子睡覺打呼嚕、張口呼吸。最近,這種「神器」在網上熱賣。
真的有這麼神奇麼?首都兒科研究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陸穎霞提醒家長,有些孩子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可能是鼻炎、腺樣體肥大造成的,一定不要自行盲目貼上「封口貼」就簡單了事,要儘早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排查。
名詞解釋
腺樣體肥大
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沈翎解釋,腺樣體肥大又稱咽扁桃體肥大,是3~7歲兒童的常見疾病,打鼾,張嘴睡覺,睡覺不安穩、躁動,白天呼吸不順暢,都是腺樣體肥大惹的禍。
其導致的腺樣體面容是一種「容貌殺手」——典型表現為頜骨變長、牙列不齊、上切牙突出、唇厚上翹、鼻唇溝淺平,外加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鈍。更可怕的是,腺樣體面容一旦形成,難以自然恢復。
睡覺打呼嚕
竟要做手術
因父母常年外出打工,4歲的小女孩彤彤(化名)一直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平日,老人們發現彤彤睡覺特別沉,還經常張著小嘴打呼嚕。老人對此並未在意,只當是小孩子睡覺香。
直到最近,彤彤回到媽媽身邊生活,細心的媽媽發現女兒的模樣變了。「女兒不如以前好看了。」她說,「嘴唇變厚了,嘴唇上翹明顯,下巴往回縮。而且彤彤夜裡睡覺時,小呼嚕打得越來越響,呼吸也很不均勻。」
她趕緊帶女兒到首兒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一系列檢查過後,結果讓一家人心驚不已:彤彤竟然患有腺樣體肥大,並且已經出現了比較典型的「腺樣體面容」。如果不及時治療,不僅孩子的容貌會受影響,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腺樣體肥大會導致氣道變狹窄,出現呼吸不通暢、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等症狀,並因此影響到面部骨骼發育,會導致容貌發生變化。
手術切除腺樣體後,醫生建議彤彤家長帶孩子去口腔科進行矯治,促進孩子下頜發育,把牙齒整得好看一些。
影響生長發育
可能面部畸形
「有的患兒感冒一兩次,變大的腺樣體是可能恢復到原來大小的,但是如果出現多次反覆呼吸道感染,腺樣體就有可能難以恢復原樣。」陸穎霞表示,作為一種慢性疾病,腺樣體肥大對孩子來說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對其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還是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首先,腺樣體肥大很可能會導致孩子長期睡覺打鼾、憋氣,甚至出現呼吸道梗阻,感冒時症狀會加重,有可能會在睡覺時造成一過性窒息。也就是說,孩子在睡眠過程中,會出現幾秒鐘的呼吸暫停。如果孩子夜裡出現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呼吸暫停,勢必會對大腦發育和心肺功能造成影響。同時,腺樣體肥大還會導致孩子生長發育受限,比如孩子體型較同齡人瘦小。
在腺樣體肥大的患兒中,有一部分孩子還可能出現面部畸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腺樣體面容」——因長期張嘴呼吸,這些孩子可能會出現嘴唇翹、下巴縮等情況。「這種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也足以讓家長們焦慮。最近,我們門診就遇到不少這樣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張口呼吸的情況特別緊張,生怕是腺樣體肥大。」陸穎霞透露,對於「腺樣體面容」,目前醫學上尚未有明確的定論,需要結合孩子父母的長相和孩子成長過程中樣貌的變化來進行綜合判斷。而在腺樣體肥大的患兒裡,真正會出現「腺樣體面容」的孩子,比例大約不足十分之一。
「封口貼」須慎用
應儘早診治排查
擔心孩子張口呼吸會變得不好看,一些家長開始寄希望於網上熱銷的「封口貼」,在孩子熟睡時悄悄把小嘴巴「貼」起來。
這種看上去輕薄、透氣、呈十字交叉狀的網紅「封口貼」,宣稱可整晚牢固貼合,「一貼搞定孩子張口呼吸問題」。這種方法真的靠譜嗎?陸穎霞表示,已經出現腺樣體面容的孩子,會有上排牙齒往外翹或者是下兜齒等齒牙骨骼變形的情況。此時,若只是單純用「封口貼」把孩子的嘴唇封上,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孩子嘴裡的牙齒其實還是張開的。另外,有些孩子之所以張口呼吸,是因鼻子呼吸不通暢所致,此時如果把孩子的嘴封上,會導致孩子缺氧,還可能有窒息的風險。
陸穎霞說,當家長發現孩子長期張口呼吸並打呼嚕時,最好不要未經診斷就盲目給孩子貼「封口貼」,而是要先帶孩子去醫院診治排查。對於腺樣體肥大患兒的治療,症狀較輕的,臨床一般採用吃藥、噴藥等藥物治療來消除局部炎症,幫助患兒控制病情。「大約1至2周,孩子憋氣、打呼嚕的症狀就能得到明顯緩解」。而對於症狀較重且藥物治療不理想的患兒,則可能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至於已經發展成腺樣體面容的患兒,醫生一般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口腔科進行矯治。「孩子在青春期骨骼要再次發育,在骨骼定型之前,口腔科可通過佩戴模具促進孩子上、下頜發育,且效果較為確定。」
陸穎霞提醒家長,臨床上也會有一些患兒在完成腺樣體切除手術後,儘管呼吸已變得通暢,不再打呼嚕,卻因長期睡眠養成的習慣,仍舊張著嘴睡覺。這時家長也無需過於焦慮,要給孩子時間慢慢調整過來。
專家說法:
張嘴呼吸並非
都與腺樣體有關
「當家長發現孩子一直打鼾,並開始出現明顯的嘴唇增厚,上嘴唇往上翹,下嘴唇往外翻等現象時,就應該引起警覺,並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陸穎霞提醒家長,腺樣體在孩子長到十幾歲時會逐漸自動萎縮,可那時雖然孩子打呼嚕等症狀會有所緩解,但是骨骼往往已經定型,長相也很難恢復了。因此,矯形治療一定要趕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前,待骨骼尚未定型時儘快開展。否則,孩子成年後將可能面臨頜面整形等創傷更大且更為複雜的手術。
事實上,造成孩子睡覺時張口呼吸的因素有很多,不一定都是腺樣體肥大造成的,其中還有遺傳和生活習慣的因素。對於單純張口呼吸且並非腺樣體肥大的孩子,陸穎霞建議,如果是一兩歲的孩子,要適時戒斷奶瓶,孩子的口周肌肉會慢慢發育得更好;至於七八歲的青少年,則可以嘗試做一些口周肌肉訓練,比如每天堅持讓孩子用嘴唇抿一張紙,從開始的三五分鐘,慢慢延長到十分鐘,通過練習,讓口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也能慢慢緩解張嘴呼吸的症狀。
來源:綜合北京晚報、福建衛生報
編輯:冰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