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揭秘人體氧感知機制——全球首個口服HIF-PHI羅沙司他問世為CKD...

2021-01-21 騰訊網

腎性貧血是慢性腎病(CKD)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其患病率高,知曉率、治療率和達標率低。既往,臨床多採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治療腎性貧血,但EPO的抵抗性和低反應性使其治療存在一些不足。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發現了低氧誘導因子(HIF),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問世,腎性貧血治療開啟新篇章。本期我們邀請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葉志斌教授為大家講解HIF的氧感知機制及HIF-PHI在臨床中的應用。

掃碼觀看講課視頻

HIF-氧感知通路的研發機制與臨床應用

專家簡介

HIF的前世今生

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發現能夠增加EPO轉錄的蛋白——HIF及其與VHL基因突變之間的相關性,揭開決定人類和大多數哺乳動物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環。後續隨著研究的深入,進一步發現脯氨醯羥化酶(PHD2)可調節HIF-α的羥化過程,而這個酶也成為HIF調控通路中的關鍵。2019年,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的三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至此,開啟腎性貧血治療新篇章。

HIF是一種由低氧誘導產生的細胞轉錄因子,是與人類和大多數哺乳動物的氧感應和氧調節有關的重要通路。HIF是由1個氧易感亞單位α(活性部分)和1個結構性亞單位β(惰性部分)組成的異二聚體細胞轉錄因子。α亞單位的活性與細胞內的氧分壓密切相關。人體氧分壓正常時,在HIF-PHD(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的調解下,HIF-α被脯氨醯羥化,然後被pVHL識別並降解。因此生理狀態下,人體內的活性HIF-α是處於低水平的。而在低氧環境中,PHD2失活,HIF-α降解被抑制,HIF-a進入細胞核並與HIF-b結合形成二聚體,進而調節細胞核中與缺氧代謝相關的靶基因的轉錄,引起一系列代謝反應,使細胞能夠應對缺氧狀態,恢復氧平衡,保持氧濃度;同時保護細胞免受損傷。可見,HIF水平受HIF-PHD的調控。

細胞是否缺氧取決於細胞供氧和耗氧之間的平衡是否被打破,當耗氧大於供氧時,細胞處於缺氧狀態。於CKD患者而言,機體供氧減少的同時,耗氧也減少了,細胞不處於明顯缺氧狀態,因此不會激活HIF通路。而HIF-PHD抑制劑(HIF-PHI)——羅沙司他,可在氧分壓正常情況下,可逆性抑制HIF-PHD活性,幹擾HIF-α羥化,短暫抑制HIF-α降解,促進HIF靶基因表達。由此可見,與生理性低氧的誘導過程不同,HIF-PHI並不是在低氧狀態下發揮作用的。

HIF-PHI多環節調控細胞缺氧的病理生理過程

與傳統ESA藥物僅調控EPO通路促紅細胞生成不同,HIF的促紅細胞生成機制是一個綜合、高效、多環節的機制。CKD患者由於腎功能障礙,EPO生成減少,鐵的吸收、轉運及利用障礙。而HIF-PHI可有效抑制HIF-PHD活性,維持HIF-α穩定,在促進EPO/EPOR表達的同時,還使機體內二價金屬轉運蛋白1(DMT1)和十二指腸細胞色素b(DCytB)水平上調增加腸道對鐵的吸收,使轉鐵蛋白水平上調促進鐵轉運至全身,使轉鐵蛋白受體(TfR)水平上調增加紅細胞對鐵的攝取,使鐵調素水平下調,促進鐵吸收和再利用,減少細胞內鐵沉積。可見,從機制上來看,相比傳統EPO藥物具有明顯優勢。

HIF-PHI帶來額外獲益:血壓和血脂改善趨勢

CKD患者存在脂代謝障礙可使脂質沉積在腎臟細胞中,在治療腎性貧血的過程中,醫生們也發現當血EPO濃度明顯升高時部分患者的血壓會突然增高,導致患者血壓波動。針對這些問題,目前的研究發現缺氧(低氧)情況下,HIF-1α參與調控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HMG-CoA) 還原酶的降解,可減少膽固醇合成,調節脂質代謝,同時HIF-PHI可使EPO濃度在生理範圍內升高,非但不會升高患者血壓,還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對於HIF-PHI的使用,也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低氧是侵襲性腫瘤的共同特徵,許多腫瘤類型都可見HIF升高,那麼羅沙司他的使用是否會增加腫瘤進展的風險呢?一項相關的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羅沙司他(104周)的動物模型的死亡率或腫瘤風險並沒有增加,另一項針對羅沙司他對VEGF水平影響的臨床研究也未明確提示羅沙司他的應用會增加腫瘤風險。

Ⅲ期臨床研究表明:羅沙司他可顯著糾正Hb水平,且達標率高

HIF-PHI羅沙司他為膠囊製劑,與人血漿蛋白結合度大於98%,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對其無明顯消除作用,口服給藥可被人體快速吸收,在推薦劑量,每周3次給藥的情況下,不會引起明顯的藥物蓄積,當患者漏服時勿需補服,可按原計劃繼續服用下次藥物。羅沙司他在人體內通過UGT1A9和CYP2C8途徑被廣泛代謝,代謝產物(主要有羅沙司他-O-葡糖苷酸和羥化-羅沙司他)通過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相關研究發現,讓健康受試者口服具有放射性標記的羅沙司他,其平均放射性回收率約96% (50% 來自糞便,46%來自尿液) 。

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性、陽性對照研究——806研究,證明羅沙司他在既往接受過阿法依泊汀治療且正在接受透析的CKD患者中糾正和維持血紅蛋白(Hb)水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基線Hb水平相似的前提下,羅沙司他對Hb的改善顯著優於阿法依泊汀(P=0.037),並可將Hb持續穩定在靶目標水平。

另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臨床研究——808研究也表明:與安慰劑相比,羅沙司他可強效糾正非透析患者的貧血症狀並保持Hb水平長期穩定。該研究共納入中國154例非透析貧血患者。結果顯示,主要分析期Hb水平相對於基線的平均變化分別為羅沙司他組增加1.9±1.2 g/dl,安慰劑組下降0.4±0.8 g/dl,組間差異為2.2 g/dl [95%可信區間(CI):1.9~2.6;P

綜上,HIF和氧感應的重大科學突破為腎性貧血的治療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而HIF-PHI由於能夠綜合調控促紅細胞生成,從機制上即相比傳統EPO藥物具有明顯優勢,同時可帶來額外獲益。在我國率先上市的HIF-PHI口服藥物羅沙司他具有快速吸收、人血漿蛋白結合度高等藥代動力學優勢,其臨床作用也已經得到III期研究的證實:相對於傳統EPO對Hb的改善作用更具優勢,是腎性貧血治療的優選。

參考文獻

1.Berchner-Pfannschmidt U et al. Eur Respir J. 2008 Jul;32(1):210-7.

2. 滕菲, 李雪梅. 中華腎臟病雜誌 2017; 33 (1): 63-67

3. Sugahara M, et al. Kidney Int. 2017; 92(2): 306-312.

4. Locatelli F et al. Am J Nephrol. 2017;45(3):187-199.

5. Nguyen AD et al. J BiolChem2007; 282: 27436–27446

6. Seeley TW et al. Send to Hypoxia (Auckl). 2017 Mar 10;5:1-9.

7. Beck J,et al. Int J Toxicol. 2017 Nov/Dec;36(6):427-439.

8. N Engl J Med. 2019 Sep 12;381(11):1001

9. N Engl J Med. 2019 Sep 12;381(11):1011

編輯丨中國醫學論壇報 陳默

本文僅供專業醫療人士參考,審批編號CN-45624

相關焦點

  • 創新機制HIF-PHI,為透析患者帶來腎性貧血治療新視角
    HIF機制為貧血治療帶來新視角 低氧誘導因子(HIF)機制的出現,為腎性貧血治療帶來了新的視角。低氧誘導因子(HIF)是細胞對缺氧的主要應答因子,它能夠對細胞環境中的氧含量變化產生反應,通過誘導低氧條件的自然生理反應來促進紅血球生成。脯氨醯羥化酶(PHD)則是調控HIF通路的關鍵。
  • 葛蘭素史克在日本提交HIF-PH抑制劑daprodustat全球首個...
    除了日本臨床項目之外,GSK正在開展全球III期註冊項目,該項目包括2項III期研究,分別評估daprodustat用於透析依賴CKD貧血患者(ASCEND-D研究)和透析非依賴CKD貧血患者(ASCEND-ND研究),這2個研究的結果預計在2020年獲得。
  • 諾獎給了HIF,國內藥企也瘋狂
    三名獲獎者對HIF的重大基礎發現,不僅為貧血、心血管疾病、肺部、黃斑退行性病變及腫瘤等多種疾病打開了臨床治療新世界的大門,更重要的是,基於此研究誕生的全球首個低氧通路新藥——羅沙司他已在中國作為1.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無疑給中國新藥研發打了一劑「強心針」。 消息一出,業內沸騰。「HIF居然獲諾獎,太不可思議了!」
  • HIF機制臨床應用首個突破:腎性貧血治療明顯改善
    據調查,我國非透析CKD貧血患者治療率僅39.8%4,治療達標率僅為12.1%5,而透析患者平均達標比例也僅為21.3%6,遠遠不及歐美發達國家水平。全球首創新藥,口服HIF-PHI總體來看,HIF-PHI可維持血漿EPO濃度在一個相對生理性範圍,避免大劑量靜脈給藥造成EPO 過量,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同時可以增加鐵的吸收和利用,減少靜脈鐵的使用。該藥物可通過口服給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13。
  • 全球首個HIF-PH抑制劑roxadustat或率先在中國上市
    日本藥企安斯泰來(Astellas)與合作夥伴FibroGen近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舉行的美國腎臟病學會(ASN)年度腎臟周會議上公布了新型貧血藥物roxadustat(羅沙司他,研發代碼:ASP1517/FG-4592)用於正接受透析的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治療貧血的2個日本III期臨床研究(1517-CL-0302,1517-CL-0307
  • 氧氣感知研究獲諾獎 4家中國藥企正開發HIF新藥
    來自美英的三位科學家威廉·凱林、彼得·拉特克利夫、格雷格·塞門扎,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可用性」。 事實上,早在2016年,有著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獎」,就把基礎醫學獎授予了低氧誘導因子(HIF)的發現。三位科學家的傑出貢獻,最大的受益者當屬相關疾病患者。
  • 從Lasker獎到中國首發 HIF機製革新腎病治療
    過去二十年,人類遺傳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領域的發展為創新療法的研發奠定了基礎,現代醫學研究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飛躍。越來越多的疾病治療開始改變傳統的外部幹預方式,轉而研究通過調動人體內在機制來治療疾病。在眾多研究領域中,人體內在的氧氣調節機制一直以來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的對象。
  • 首個全球研發中國首發1.1類新藥國內獲批上市
    作者:小藥丸近日,琺博進(中國)醫藥的羅沙司他膠囊在國內的上市申請已經審評完畢,預計獲準上市。作為腎性貧血(CKD)治療的口服創新藥物,羅沙司他膠囊是首個全球研發中國首發的1.1類新藥,將為中國的腎性貧血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治療選擇。
  • 腎性貧血診療指南發布,HIF-PHI首次邁入指南推薦
    當前CKD已成為嚴重威脅民眾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腎性貧血是CKD最重要的併發症,回首腎性貧血的診療歷程,中國腎臟病學者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我國學者領銜的I類創新藥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羅沙司他的臨床試驗,在國際拔得頭籌,讓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充分的信心制定腎性貧血的臨床實踐指南。
  • 醫學諾獎剛花落缺氧誘導機制,默沙東(MRK.US)早押注22億美元,還有...
    三位科學家獲獎因「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而榮獲這一殊榮。人體內部的氧氣調節機制一直是基礎醫學研究的重點。三位科學家的研究為人類了解氧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此外,HIF(Hypoxia-inducible factors,缺氧誘導因子)機制的發現也為多個疾病領域,如貧血,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
  • 葛蘭素史克HIF-PH抑制劑在日本獲批
    文 | 白話文6月29日,GSK宣布其口服活性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Duvroq(daprodustat)在日本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慢性腎病貧血。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CKD)常見併發症之一,據估計,日本3-5級CKD患者大約有1090例,其中32%患有貧血。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背靠背發表羅沙司他中國臨床研究
    據悉,羅沙司他作為國家1類創新藥、全球首個口服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已於2018年12月17日在中國率先上市,用於透析患者的腎性貧血治療。此次羅沙司他III期研究數據發布,是中國腎病領域的重大事件。  8月6日,羅沙司他中國臨床研究數據深度解讀媒體圓桌會在上海舉行。
  • 信立泰購入HIF-PHD抑制劑,國內腎性貧血迎來新局面
    Enarodustat是一種口服活性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HIF-PHD)抑制劑,已開發的適應證為腎性貧血。該藥物於日本已完成III期臨床試驗,於2019年11月提交上市申請,目前處於審評中。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中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目前國內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約1.2億,佔成年人群約10.8%,50%以上的患者合併貧血。
  • 呋喹替尼、羅沙司他 它們在中國全球首發
    12月18日,國家藥監局(NMPA)在全球率先批准阿斯利康和合作夥伴Fibrogen的新型貧血藥Roxadustat(羅沙司他,膠囊劑。商品名:愛瑞卓),使中國患者超前於其它國家從該藥獲益。
  • 2019首個諾貝爾獎揭曉!揭秘血與氧關係,抗擊腫瘤和癌症
    Semenza)發現了細胞在氧氣水平不斷變化的情況下的感知和適應機制。並且發現了可以調節基因活性從而應對這一狀況的分子機器。 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開創性發現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過程的機制。他們為我們理解氧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他們的發現也為抗擊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 全球首個口服GLP-1降糖藥:諾和諾德Rybelsus(索馬魯肽...
    Rybelsus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口服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藥物。Rybelsus是semaglutide口服製劑的英文商品名。除了日本之外,截至目前,Rybelsus已在美國、歐盟、瑞士、加拿大獲得批准:作為飲食控制和運動的輔助手段,以改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