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被重新定義的時代,共築生命科學園區

2020-11-29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商業化渠道是園區培育企業的重要抓手,也是企業快速做大做強的重要條件。

當下的這場疫情終於讓人們意識到,你我生活在一個高度聯結的世界裡。也正因為此,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多領域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進展並得到了行業內的共識。而這,也是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在多重挑戰的當下,按原計劃4月27日正式啟用的原因之一—這像是一種宣告,所有與生命科學研究有關的,都不應受到任何阻礙。

「目前的產業園區很多,但一般是以政府為主導或者以企業為主導,像我們I·Campus這樣政企結合,並且雙方都積極投入資源的園區並不是很多。」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數位化與商業創新部負責人徐晶告訴36氪,「這也解釋了園區為何擁有『一站式』的優勢:對入園企業來說,這裡不僅擁有阿斯利康海內外全球網絡資源、一流商業化平臺,還有當地政府強力政策扶持和資本助力,能為入駐企業提供覆蓋生命科學全周期的專業服務。」

徐晶口中的I·Campus是由阿斯利康與無錫政府及無錫高新區政府合作共建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創新園總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研發商務區,目前已建成載體面積8.5萬平方米的加速中試區作為GMP工廠和生產場地。除此以外,無錫高新區內所有合適場地也將作為規模化的產業區。

在這樣一個開放、協作、全球化的創新生態圈中,多家海內外企業及機構與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達成合作。此次,園區與澳大利亞貿易投資委員會(Australian Trade and Investment Commission)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此前,還與俄羅斯斯科爾科沃創新中心(Skolkovo Innovation Center)達成姐妹園合作協議,並與英國生物工業協會(UK BioIndustry Association)、中國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及印度國家軟體和服務企業協會(NASSCOM)等行業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目前,已有17家創新企業籤約成為入園企業,並即將全面完成入駐程序。這些企業的核心業務基本聚焦在生物製藥、醫療器械、診斷及數位化等重點領域。

其中,本次入園的企業包括中國臨床試驗合同研究組織泰格醫藥,日本的醫療器械公司歐姆龍集團,專注於醫療保健分析公司賽仕(SAS),印度的健康人工智慧公司心安醫療(Tricog),以及為藥物臨床試驗中心實驗室檢測、生物分析和伴隨診斷開發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觀合醫藥;專注於利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基層醫療的啟益醫療科技等。

無錫的營商環境

觀合醫藥也在這17家創新企業之列。事實上,這家企業的名字已多次在新冠疫情期間,作為實驗室檢測的服務商出現在媒體報導中。

2016年,觀合醫藥由迪安診斷與泰格醫藥共同出資成立。不但承接了泰格醫藥十五年臨床研究項目資源,也借著迪安診斷二十年臨床診斷實驗室運營實力,不斷積累與國際領先CRO和中心實驗室的技術合作經驗。

CAP(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美國病理學家協會)被公認為是臨床實驗室質量保證的領導者之一。通過CAP認證的臨床實驗室意味著其實驗室檢測水平已達到世界頂尖水準,並獲得國際間各相關機構的認同。

無錫觀合醫學檢驗所是上海觀合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獨資子公司,其實驗室質量已經通過了國際權威實驗室質量體系CAP的認證。

在選擇入駐生命科學園區時,除了看重海內外創新資源的聚集,觀合也非常青睞園區所能提供的實驗室場地與設施條件,「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的基礎設施已非常完備,目前提供的4500平米場地也將完全滿足觀合在無錫的辦公和實驗室需要。」觀合方面告訴36氪,「不僅如此,無錫的政策環境也給到觀合這類平臺型服務企業很多優惠,我們入駐園區的決定與無錫政府的重視也分不開」。

在這點上,無錫市政府回應36氪,「在《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中,我們對生物醫藥的營商環境服務提優行動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包括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優化藥政審評審批服務等」。而此項規劃就包括,江蘇省藥監局和無錫市政府的戰略合作,將「無錫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服務中心」落戶園區,為園區企業提供「藥械準入綠色窗口」。

這個綠色窗口是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為園區企業註冊遞交提供的一站式窗口。這是一個高效報批流程,無錫市政府的回應中也提到,「除了政策方面加速海內外優質生物醫藥企業項目的產品註冊申報和服務工作。園區內也可通過泰格醫藥、藥明康德、江蘇雲腦數據科技(賽仕軟體與無錫高新區合作成立)等CRO提供的商業化一條龍服務,縮短企業和項目在臨床試驗和臨床申報過程的時間,提高審批效率」。

近年來,無錫一直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2019年全市生物醫藥企業達到792家,產值突破800億元。其中,列入統計99家生物醫藥企業的產值達477億元,在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中位列第一。全市納稅百強企業中就有6家是生物醫藥企業,阿斯利康更是以納稅34.2億元居首位。

「無錫現建有新區(I·Campus)、馬山、江陰和惠山等4個各具特色的生物醫藥專業園區,其中I·Campus突出發展4D(藥品、醫療器械、診斷、醫療數位化)等,是無錫市生命科學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打造從研發到孵化、從展示到商業化落地覆蓋生命科學全周期的創新孵化平臺」。無錫市政府方面告訴36氪。

全渠道商業化平臺

利好的政策條件只是基礎,園區商業發展的上層建築則需依託阿斯利康的合作夥伴和產業鏈資源。在這一條件下,海內外市場洞察、產品概念驗證、商業創新合作等落地也依賴於一個完善有效的閉環機制。

對於一家創新企業而言,如何在一個全新的市場走出第一步至關重要。作為首批籤約I·Campus的海外企業,心安醫療看中的也正是園區所能提供的「閉環機制」——政府與企業間的無縫合作。

這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的印度醫療科技公司,提供由心臟病專家認證的心電圖報告的平臺。心安醫療科技首先在無錫市政府的幫助下,迅速建立起高效、合規的商業模式,這加速了其創新方案在中國落地的可能。同時,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的孵化資源和辦公環境,也為心安醫療實現自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019年11月,心安醫療科技通過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阿斯利康心血管業務部達成合作協議,這也意味著兩家企業將在心電診斷領域探索全方位的實質性合作。企業間的攜手合作,不僅有機會降低醫療科技公司的財務風險和技術障礙,也能互相借鑑在各自領域內所積累的經驗,這類合作與協調往往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雙贏可能。

同時,阿斯利康與中金聯合設立的10億美元目標基金也將為入駐企業提供幫助。「基金聚焦包括全球新藥研發、生產運營及商業化發展的全產業鏈,為海內外創新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並積極推動海內外頂級產業與資本資源的聚合,」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徐晶告訴36氪,「入園企業可獲得醫療健康產業基金以及園區基金合作夥伴的投資評估、導師定期輔導等,這樣也可加速入駐企業孵化和商業化的進程,此外,園區也提供其他金融信貸服務等」。

「我們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創新園將吸引超過50家創新企業入駐,我們對這個目標充滿信心。」徐晶提到,即便在疫情期間,I·Campus的獨到特色依然吸引到了5家創新企業入駐園區。

無論如何,商業化渠道是園區培育企業的重要抓手,也是企業快速做大做強的重要條件。目前,園區正在借鑑與阿斯利康商業化合作的成功案例,積極對接阿斯利康「中國健康物聯網創新中心」的14個創新診療一體化方案和阿斯利康各個藥品事業部,依託阿斯利康商業化平臺和創新網絡,為園區企業進一步構建商業化渠道體系。

相關焦點

  • 用一個項目,榮盛重新定義造園、造寸、造福
    重新定義「造園」,打造藝術之美房地產進入產品時代之後,產品迭代更新很快,好的設計師需要跟時間賽跑,設計出歷久彌新的產品。細心的人會發現,前幾年流行的新中式建築和園林風格,慢慢的退出中心舞臺,而現代簡約輕奢的風格正在成為主流。
  • 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
    11月2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協辦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 「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京舉辦。本次專題論壇主題為「健康世界,共築未來」,探尋如何平衡人與自然的關係、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之路,探討後疫情時代新技術對健康領域的重要作用,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守護生命通道,共築公路「平安走廊」
    守護生命通道,共築公路「平安走廊」 2021-01-11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
    11月2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協辦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 「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京舉辦。新冠疫情引發了對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新發展階段需要建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化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性認識,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本次專題論壇主題為「健康世界,共築未來」,探尋如何平衡人與自然的關係、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之路,探討後疫情時代新技術對健康領域的重要作用,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 「健康世界,共築未來」專題論壇在...
    11月2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協辦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健康世界,共築未來」專題論壇在京舉辦。會議探尋如何平衡人與自然的關係、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之路,探討後疫情時代新技術對健康領域的重要作用,共同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而努力。
  • 重新定義生命?理論物理學家如何幫助發現外星生命
    在美國科學家們傾向於尋找與地球上的生命有某種相似之處的生命跡象。但是,遵循這種對生命的狹隘定義可能是我們還沒有找到外星人的原因。我們真的是獨自在宇宙中,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尋找什麼?一些研究人員說,如果科學家們能找到一個不那麼「以地球為中心」的生命定義,那麼找到外星人可能會有更好的運氣。換句話說,科學家需要擴大搜索範圍,以解釋外星生命可能與地球上的生命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的可能性。
  • 品牌生命體——曾大獅重新定義新時代品牌營銷
    以前我們從傳統時代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已經進入到「無界共融新時代」。在此時代下,主導思維正是「用戶融合思維」,即指融合用戶去實現「產品即用戶,用戶即品牌」的創新思維;不僅「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契合用戶的產品、服務和體驗,更是要讓用戶認為「品牌即我,以品牌為榮」,並讓品牌「源自用戶」,實現用戶即品牌。
  • 重新定義園區:華為要讓園區變成智能有機體
    那麼,面對如此快速的變革,園區未來的智能化之路該怎麼走?   華為給出了它的答案:在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2019上,正式發布了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在敏銳地洞察到智慧園區建設的需求後,華為將自身多年智慧園區建設的經驗形成可靠、成熟的方案對外輸出,旨在幫助各種園區重塑未來,讓園區真正成為業務開放、能力內生的智能有機體。
  • 這個時代即將由AI定義一切
    總之,協同效應是值得持續追求的目標,協同模式、協同時代正因技術因素和非技術因素的融合作用,特別是人的解放而衍生、放大、流行。AI將重新定義一切AI影響了關係,重新定義了關係,但不會僅限於此。AI的重新定義還將滲透更多的節點、場景與時空。
  • 科學:隨著科學重新定義千克質量的量子躍遷
    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科學和政治動蕩的背景下,一小塊鉑銥合金在近130年間基本上不受幹擾地作為世界基準,確切地說是一公斤。公斤的國際原型,或稱為「Le Grand K」,因為它是溫柔的,它是科學上最神聖的遺物之一,與所有其他重量相比較的類比,以及伴隨自由時代的公制系統的圖騰,平等和博愛。
  • 人工智慧讓未來的生命重新定義,去找有趣的靈魂
    大家對人工智慧這個新玩藝兒,似乎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興趣。最近,我聽了一位專家的講座。對生物未來的定義有了新的認識。40萬年前,就有了生物的生命。從10萬年前開始,也就是人類誕生以來的這個階段,人類重新設計自己的軟體,比如學習語言、技能等複雜的能力,也在不斷重塑著自己的世界觀和目標。
  • 質量單位——千克的重新定義
    截至2016年,BIPM製造的千克原器共110個。  從1889年到1989年的100年間,BIPM以IPK為參考對BIPM保存的6顆官方複製品和各個會員國的國家基準進行了3次周期比對驗證。比對結果表明,6顆官方作證基準及其質量值變化了50微克。作為唯一實物基準的國際千克原器的穩定性受到科學家們的質疑,科學家們開始致力於質量單位的重新定義。
  • 10月24日:重新定義地球
    |安知力攝萬星球,更著中間地球繞|(清·丘逢甲《海中觀日出歌》)10月24日——重新定義地球撰文|鬼箭羽製圖|蕭璇子審校|蘇大羽2019年8月16日,義大利南部的撒丁島,當地市民像往常一樣生活。一部史無前例的大型科學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英文名One Strange Rock)給出了答案。該片由著名好萊塢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擔綱導演,主創團隊鮮明地打出了年輕化標籤,提出了「為新一代重新定義地球」的創作理念。在這裡——我們的家園、宇宙中獨一無二的藍色星球被全新解讀。
  • 訪液態金屬機器研發者:下一使命是重新定義生命
    原標題:訪液態金屬機器研發者:下一使命是重新定義生命  特別的師徒關係——導師「和盤託出」培養精英徒弟撬動世界級科研   劉靜教授有一個習慣,無論是出差還是開會,他總是隨身攜帶一支筆,以便隨時隨地幫學生修改論文。
  • 高科技重新定義新時代搶險抗洪
    原標題:高科技重新定義新時代搶險抗洪 北鬥高精度地災監測預警、雷達流速儀、大數據研判、AI預測城市內澇、紅外無人機搜救……面對兇猛的洪水,越來越多高科技含量的抗洪「神器」正廣泛運用到防汛搶險一線,改變了以往依靠人力肩挑背扛的「肉搏式」抗洪,高科技正在重新定義新時代抗洪搶險。
  • 德州醫學中心 生命科學綜合園區 開工啦
    TMC3是一個佔地37英畝的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綜合園區TMC3將使來自醫療保健,科學18萬7千平方英尺的空間,為四個創始機構(德州醫學中心,MD Anderson癌症中心,德州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和德州農工大學)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協同的研究設施,實驗室,辦公室,共享的核心實驗室,即興分享想法的開放空間,演講廳等,並全部面向雙螺旋花園。
  • 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園區正式啟用
    11月24日,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園區啟用儀式在天府新區舉行。王正譜指出,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園區的落成啟用,標誌著雙方戰略合作取得了又一重大成果,必將開啟四川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攜手共進的嶄新篇章。期待雙方以研究院園區啟用為契機,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引育、產業聚集等方面深化合作、創新突破,不斷把雙方合作水平推向新高度。
  • 「千克」被重新定義
    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不少專家表示,SI的修訂是科學進步的又一座裡程碑。
  • 生命是什麼?聖塔菲研究所提出「個體信息理論」,重新定義個體生命
    但在對生命本質探索中,科學上個體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既沒有通用定義,也沒有明確劃分標準。最近聖塔菲研究所現任所長 David Krakauer 發表了一篇文章,基於過程哲學和演化格式塔方法,他認為個體是一種能將自身信息從過去傳播到未來、並保持一定時間完整性度量的集合體,並用資訊理論給出了概念的形式化定義。
  • 見證歷史:千克等單位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進入「量子時代」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度量衡大會經過60個成員國代表的投票表決,重新定義了千克,新定義以普朗克常數為基準,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國際千克原器「大K」即將退出舞臺。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的定義也被更新,這是國際單位制於 1960 年正式公布以來最大的一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