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崑崙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項目培養引進人選名單公示

2020-12-01 人民網青海站

  根據《關於印發「昆侖英才」行動計劃8個專項實施方案的通知》(青人才字〔2020〕9號)、《關於開展2020年度「昆侖英才」行動計劃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青人才字〔2020〕10號)有關規定,經個人申報、單位推薦、部門審核、專家評審和會議研究,擬確定「昆侖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引進人選349名,培養引進團隊16個,現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如有異議,請署名向青海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

  公示時間:2020年11月27日至2020年12月3日。

  來信地址:西寧市城西區黃河路17號省人才辦

  電話:0971—8487982 8585000

  青海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11月27日

  青海省「昆侖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項目培養引進人選名單

  培 養 人 才

  傑出人才(5人)

  王秉璋 省地質調查院

  李 武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宋仁德 玉樹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樊海寧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

  魏登邦 青海大學

  領軍人才(39人)

  丁生喜 青海大學

  萬瑪拉旦 省藏醫院

  馬艷艷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

  王發忠 互助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王建萍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王梅花 青海民族大學

  冉勝國 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畢宏濤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祁玉娟 省人民醫院

  孫允武 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蘆殿香 青海大學

  蘇佔海 青海大學

  李 飛 省生態環境廳信息中心

  李洪普 省柴達木綜合地質礦產勘查院

  李銀奎 青海民族大學

  李新章 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

  楊明飛 省人民醫院

  吳昆侖 青海大學

  何永平 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冶貴生 青海大學

  張晉青 省家畜改良中心

  張雪飛 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

  陳 瓊 青海師範大學

  陳 礡 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

  納秀艷 青海師範大學

  羅 瑋 省人民醫院

  羅增海 省畜牧總站

  趙久達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

  胡永強 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耿生玲 青海師範大學

  錢東去 海西州人民醫院

  高德東 青海大學

  唐發滿 五礦鹽湖有限公司

  娘 本 青海黃南州熱貢畫院院長

  黃 勇 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

  庾漢成 青海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蔣秀蓮 省婦女兒童醫院

  魯海峰 省柴達木綜合地質礦產勘查院

  雷 敏 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

  拔尖人才(85人)

  於曉晶 省地理空間和自然資源大數據中心

  才讓南加 青海民族大學

  馬麗莉 青海大學

  馬慧靜 省林業技術推廣總站

  王 陽 四川鑫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王永亮 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王芝林 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

  王偉山 剛察縣人民醫院

  王金海 省第三地質勘查院

  王美玲 黃南州委黨校

  王朝才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王輝林 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鵬程 西部礦業集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牛 勇 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烏仁塔娜 青海大學

  石成龍 青海民族大學

  盧艷香 青海大學

  申 月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申蘭耀 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

  田大為 青海鑄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尼瑪才讓 省藏醫院

  尕本加 青海民族大學

  達萬吉 青海師範大學

  朱東海 青海大學

  劉 存 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

  劉 燕 青海大學

  劉楠楠 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

  閆忠心 青海大學

  杜 瑋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杜連平 省藏醫藥研究院

  李 妍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

  李 峰 青海師範大學

  李五福 省地質調查院

  李玉紅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

  李佔強 青海大學

  李惠梅 青海民族大學

  李富娟 省第五人民醫院

  楊 芳 青海大學

  楊紅霞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楊啟安 省第五地質勘查院

  楊曉艷 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

  連利葉 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吳雪花 省人民醫院

  張 勇 省第三地質勘查院

  張 磊 青海大學

  張萬宏 青海大學

  張玉安 青海大學

  張樂樂 青海師範大學

  張貞雪 西寧夏都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張連鈺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

  張金旭 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張金魁 青海久美藏藥藥業有限公司

  張軼凡 省人民醫院

  張啟興 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

  陳 念 青海柴達木興華鋰鹽有限公司

  陳海花 青海大學

  歐爾格力 省地理空間和自然資源大數據中心

  金 晨 青海鹽湖特立鎂有限公司

  金 鑫 青海師範大學

  金福寶 青海大學

  周廣靜 「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

  鄭長遠 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

  鄭國強 省工程諮詢中心

  炊文婷 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項 智 達日縣上紅科鄉中心衛生院

  柳 紅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鐘啟文 青海大學

  費杜秋 省工程諮詢中心

  姚曉華 青海大學

  桂林生 青海大學

  賈建團 省柴達木綜合地質礦產勘查院

  夏吾端智 青海民族大學

  黨 措 青海民族大學

  徐永鋒 省第四地質勘查院

  徐國超 青海青年創業園孵化服務有限公司

  高 娜 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

  唐俊偉 省草原總站

  蓋祥雲 青海民族大學

  梁 健 青海大學

  韓 石 省交通工程技術服務中心

  韓坤明 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

  喻忠鴻 省第三地質勘查院

  溫 軍 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魏小星 青海大學

  魏廷珍 西寧市蔬菜技術服務中心

  直接認定拔尖人才(47人)

  丁成翔 青海大學

  馬 婕 青海大學

  馬 燕 青海大學

  馬 敏 青海民族大學

  王 丹 青海大學

  王小寧 青海師範大學

  王小瑞 青海民族大學

  王海昆 青海大學

  王瑞瑞 青海師範大學

  王懿萱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孔慶蓉 青海師範大學

  畢秋艷 青海大學

  朱海霞 青海大學

  劉丹青 青海師範大學

  李升升 青海大學

  李蘇華 青海大學

  李國榮 青海大學

  李曉晴 青海大學

  李雷明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李慧芳 青海大學

  楊 亞 青海大學

  楊 燕 青海大學

  何志乾 青海大學

  邸麗景 青海師範大學

  鄒興武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宋維君 青海大學

  張 媛 青海師範大學

  陳曉弢 青海大學

  陳海娟 青海師範大學

  武傳鵬 青海大學

  苗亮英 青海民族大學

  周紅霞 青海大學

  郝力壯 青海大學

  胡春暉 青海大學

  南 輝 青海大學

  索南鄧登 青海大學

  賈海發 青海大學

  高夢宇 青海大學

  黃 磊 青海大學

  曹騰飛 青海大學

  崔冀娜 青海大學

  梁 宏 青海大學

  彭 巍 青海大學

  童英華 青海師範大學

  曾 暉 青海大學

  蔡其剛 青海大學

  蔡振媛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培養團隊(8個)

  高品質特殊鋼研發創新團隊

  青藏高原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團隊

  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創新團隊

  鋰同位素分離提取創新團隊

  藏藥物質基礎及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創新團隊

  組團式博士團轉化醫學團隊

  省中醫院「青海省中藏藥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創新創業團隊

  三江源區退化生態系統修復與可持續管理創新團隊

  引 進 人 才

  傑出人才(11人)

  方邦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省中醫院柔性引進)

  劉連友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李 寧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李金惠 清華大學(青海大學柔性引進)

  張改平 河南農業大學(青海大學柔性引進)

  張德權 中國農業科學院(青海香三江畜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柔性引進)

  林 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徐新建 四川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鹿化煜 南京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董曉萍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曾德文 中南大學(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柔性引進)

  領軍人才(34人)

  於德永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王先彥 南京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王金華 江蘇省腫瘤醫院(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柔性引進)

  王得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寧園博園和西堡森林公園建設管委會柔性引進)

  鄧 海 廣東省人民醫院(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柔性引進)

  左曉棟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省委網信辦柔性引進)

  包安明 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省林業碳匯服務中心柔性引進)

  朱 虹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柔性引進)

  劉 富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青海大學柔性引進)

  李祥忠 雲南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楊文炯 蘭州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楊紅偉 蘭州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楊明洪 雲南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楊曉軍 甘肅省人民醫院(民和縣人民醫院柔性引進)

  連 峰 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復神鷹纖維西寧有限公司柔性引進)

  鄒麗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省婦幼保健院柔性引進)

  沈 群 中國農業大學(青海華實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柔性引進)

  張 麗 清華大學(青海大學柔性引進)

  張新雨 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林飛躍 福建省立醫院(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柔性引進)

  林彥軍 北京化工大學(青海西部鎂業新材料有限公司柔性引進)

  金中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青海仁濟醫院柔性引進)

  趙旭東 中國人民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荊志成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柔性引進)

  鐘林生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姚 斐 上海中醫藥大學(省中醫院柔性引進)

  郭鬆濤 西北大學(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柔性引進)

  唐忠鋒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柔性引進)

  董世魁 北京林業大學(省草原改良試驗站柔性引進)

  覃 鋒 江西師範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曾維華 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柔性引進)

  蔡立志 上海計算機軟體技術開發中心(西寧市大數據服務管理局柔性引進)

  蔚東英 北京師範大學(三江源自然教育中心柔性引進)

  薛國強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省第三地質勘查院柔性引進)

  拔尖人才(45人)

  馬龍龍 中科院軟體研究所(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馬鬆勃 西部礦業集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直接引進)

  王子見 西安文理學院(海北夏格爾藏藥開發有限公司柔性引進)

  王東霞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王釗齊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王祖基 青海師範大學(直接引進)

  王凌青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省生態環境規劃和環保技術中心柔性引進)

  石紅霄 中國農業科學院(青海大學柔性引進)

  石麗娜 青海觀谷生態環境科學研究有限公司(直接引進)

  旦卻加 青海民族大學(直接引進)

  葉靜珠穆 青海師範大學(直接引進)

  吉政甲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喬旦加布 青海民族大學(直接引進)

  喬宏霞 蘭州理工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任 波 平安煤炭開採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省能源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柔性引進)

  劉成棟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湟中縣水利局柔性引進)

  劉鵬宇 北京工業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孫亞麗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孫洪旭 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引進)

  李芳芳 中國農業大學(青海大學柔性引進)

  李秀芬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楊榮春 青海師範大學(直接引進)

  楊保國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楊艷秋 省第五人民醫院(直接引進)

  張 恆 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引進)

  張子騰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柔性引進)

  張學斌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柔性引進)

  陳志永 貴州大學(湟中縣文體旅遊局柔性引進)

  陳秀蘭 省人民醫院(直接引進)

  羅 勇 平安煤炭開採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省能源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柔性引進)

  周智勇 北京化工大學(青海柴達木興華鋰鹽有限公司柔性引進)

  鄭公平 青海師範大學(直接引進)

  鄭永昌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柔性引進)

  項明偉 省人民醫院(直接引進)

  禹 勇 陝西師範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施 安 青海聖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引進)

  姚秋麗 遵義醫科大學(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柔性引進)

  索南吉 青海師範大學(直接引進)

  索南卓瑪 青海民族大學(直接引進)

  高承華 西北師範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柔性引進)

  郭 冰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益西卓瑪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黃登亮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直接引進)

  彭 鵬 蘭州大學(青海師範大學柔性引進)

  衡中皓 青海大學(直接引進)

  直接認定拔尖人才(82人)

  才讓卓瑪 青海民族大學

  馬 明 青海大學

  馬 偉 青海師範大學

  馬潔光 青海師範大學

  馬媛穎 青海師範大學

  馬瑞雪 青海師範大學

  馬豪傑 青海師範大學

  王國文 青海大學

  王賀崐元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王新然 青海師範大學

  扎西卓瑪 青海師範大學

  扎西措 青海民族大學

  牛百成 青海師範大學

  牛鈞鵬 青海大學

  文巴加 青海師範大學

  文成當智 青海民族大學

  石小蘭 青海民族大學

  龍聖錦 青海師範大學

  田建民 青海師範大學

  田得紅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付長其 青海大學

  令小東 青海大學

  劉文惠 青海大學

  劉宏金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劉思嘉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劉雲祥 青海大學

  安凌雲 青海民族大學

  祁有朝 青海大學

  許淘善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李 文 青海大學

  李 哿 青海大學

  李 雲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李長斌 青海大學

  李月英 青海大學

  李慶寬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李國璋 青海大學

  李 蹊 青海師範大學

  楊 穎 青海民族大學

  楊鑫光 青海民族大學

  張 開 青海師範大學

  張世定 青海師範大學

  張曉寧 青海師範大學

  陳天源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陳 佳 青海師範大學

  陳 浩 青海師範大學

  陳慧萍 青海師範大學

  尚國珍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金 巍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周 虹 青海大學

  周楊措 青海民族大學

  周淵濤 青海大學

  宗 淵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趙吉東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柏 妍 青海大學

  段國珍 青海大學

  姚喜喜 青海大學

  柔金措毛 青海師範大學

  秦西偉 青海大學

  袁 瑞 青海大學

  聶苗苗 青海大學

  索南才旦 青海大學

  夏興生 青海師範大學

  夏政華 青海大學

  徐 榮 青海大學

  徐庭亮 青海大學

  欒廣祥 青海大學

  高 磊 青海大學

  高紅梅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郭志亮 青海大學

  唐 星 青海民族大學

  銀珠桑毛 青海民族大學

  麻林瑞 青海大學

  琚澤亮 青海大學

  蔣子文 青海大學

  韓生義 青海大學

  覃 雯 青海大學

  喇世仁 青海民族大學

  普 華 青海師範大學

  慈禎嘉措 青海師範大學

  褚 暉 青海大學

  繆增強 青海大學

  薛 婷 青海民族大學

  引進團隊(8個)

  高原生物耐逆性適應創新團隊

  科技與文化融合創新團隊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創新創業團隊

  段雪院士創新團隊

  吳豐昌院士創新團隊

  天津大學有機光電應用研究團隊

  中國科學院大學王艷芬團隊

  袁隆平青島海水稻研究團隊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

相關焦點

  • 涼山州2020年「菁英計劃」人才項目擬入選人員名單公示
    涼山州2020年「菁英計劃」人才項目擬入選人員名單公示 作者: 來源:先鋒涼山 時間:2020-11-30 14:51:11 閱讀量: 根據《涼山州「菁英計劃」實施辦法》(涼組通〔2020〕54號)及各相關部門印發的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經申報、初評、終評等程序,李耀宏等52名候選人擬入選2020
  • 湖南121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名單公示 共80人
    12月29日,湖南省人社廳對2018年湖南省121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期限為2018年12月29日至2019年1月8日。
  • 「遂州英才」的「創業經」
    ◎全媒體記者 王錫剛  1月17日,CCTV發現之旅《紀錄東方》欄目播出紀錄片《打造人才創新創業新生態,建設創新創業新遂寧》,對遂寧人才工作進行了深度報導,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近年來,在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中,遂寧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的理念,始終把人才作為最寶貴的資源,堅持構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建立更具靈活性的人才管理體制機制,營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創新創業生態,打造更具影響力的人才工作品牌,廣開進賢之路,匯聚天下英才;累計引進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1400餘名,建成以國家級「遂創匯.創客360」等為代表的各類眾創空間50餘個。
  • 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名單公布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 「發展的中國歡迎海外青年英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專項辦公室負責人就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名單公布答新華社記者問  日前,首批143名「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名單在「千人計劃」網站公布,引起廣泛關注。
  • 遼寧舉行人才服務全面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和「興遼英才計劃」發布會
    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工程。重點是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集聚計劃、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劃、外國人才引進計劃、青年英才儲備計劃,著力培養引進一批傑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儲備一批優秀後備人才。二是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 廣西院士後備培養工程第二批人選候選人公示
    廣西院士後備培養工程第二批人選候選人公示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院士後備人選培養工程實施方案》(廳發〔2015〕40號)有關規定和《關於開展第二批廣西院士後備人選遴選工作的通知》(桂人才辦〔2018〕45號)要求,經自治區科技廳委託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組織評審,產生了廣西院士後備培養工程第二批人選候選人5名。
  • 2020重慶英才大會新聞發布會|西部(重慶)科學城將如何吸引更多人才?
    比如:●兩江新區舉辦的智匯兩江—明月湖創新科技成果推介會發布了高空作業機器人、轉子發動機、車路協同智能路側系統等55項創新科技成果。●重慶高新區舉行了西部(重慶)科學城規劃建設全球發布會,發布全球引才公告,舉辦人才發展高峰論壇,發布重大項目三年內高端人才需求20000餘人,完成高端人才招聘300餘人。
  • 遼寧首批「興遼英才計劃」名單公布 中科院瀋陽分院多個團隊/個人...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訊(記者丁寧)近日,遼寧省發布首批「興遼英才計劃」獲獎名單,來自中科院瀋陽分院系統的70餘個團隊或個人入選。
  • 2019年度廣州天河區新引進創新人才什麼時候開始申報?
    2019年度廣州天河區新引進創新人才申報時間  【申報時間】  網上申報時間為2020年2月28日至2020年4月27日。  4.申報人還應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屬於文學藝術、文化經營和管理、文化科技人才,且被認定為廣州市級以上宣傳思想文化領域高端人才(傑出人才、拔尖人才)。  (2)屬於文化科技人才、文學藝術人才,被認定為廣州市級以上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緊缺人才(優秀人才、文化英才或優秀創新團隊帶頭人)。
  • 餘姚人才創業園凸顯高端人才「虹吸」效應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 通訊員施虹吉)近日,餘姚人才創業園高層次人才產業加速中心舉行籤約儀式,5個「姚江英才計劃」申報項目有望引進包括2名國家級引才計劃專家在內的高層次人才23名。
  • 建立人才成長「快車道」 中核集團第三批青年英才名單出爐
    會議公布了集團公司第三批「青年英才」入圍人選,報告了「青年英才項目」總體情況,並圍繞集團公司青年科技創新開展了討論。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曹述棟出席座談會,並為到會青年英才代表頒發了聘書。  曹述棟指出,「青年英才計劃」是集團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戰略,是集團公司深化改革的一次成功措施。
  • 啟東市10人入選2017年省「雙創人才」 入選數位列南通各縣(市)第一
    啟東市10人入選2017年省「雙創人才」 入選數位列南通各縣(市)第一 來源:啟東市 發布時間:2018-01-24 字體:[ 大 中 小 ]
  • 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名單公示―高校科技―中國教育和...
    從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人選名單正在向全社會公示,入選者共計1353名,公示期為6月20日至6月21日。  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籌安排下,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部門組織專家,從相關人才計劃中遴選確定622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36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00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98名教學名師和97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人選。
  • 淄博21個項目入選省年度科學技術獎公示名單 獲獎數量創新高
    淄博9月22日訊 今天,記者從淄博市科技局獲悉,根據省科技廳公布的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人選)公示名單,淄博市21個牽頭和參與的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項目2項、二等獎項目5項、三等獎項目14項,獲獎數量創歷年新高。
  • 廣聚天下英才!深圳人才引進呈現蔚為壯觀的「孔雀東南飛」景象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在人才引進政策上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深圳是一座因人才而興的城市,當年深圳大膽衝破傳統體制對人才的束縛,在全國率先推出一系列開風氣之先的創新之舉,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孔雀東南飛」局面。
  • 博士博士後比創新 3年1400多個項目來打擂
    歷經3個月比拼,10月16日,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博士博士後創新賽在江門落幕。頒獎儀式上,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一名負責人如是說。這是博士博士後創新賽舉辦的第三年,累計已有1400餘博士博士後項目報名參賽。國內林林總總的雙創賽事中,這是據知唯一一場面向博士博士後群體、聚焦高端人才創業的專屬賽事。謀求創新主動權,廣東求賢若渴,亟需持續激發雙創活力。
  • 項目徵集 | 有一種人才叫「龍城英才」
    入選項目:腫瘤基因檢測系統上海桐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腫瘤精準醫療領域,致力打造科研創新和臨床醫學轉化型服務,產品可覆蓋腫瘤診斷、治療全周期,為腫瘤患者提供實用可靠的個體化臨床檢測服務。其中,項目主要團隊中至少一人應有碩士以上學位、在創業企業擔任高管職務、年齡不超過55周歲,並從常州市外引進。政策支持1.
  • 市人民醫院高度重視人才梯隊建設 16人入選「英才計劃」雛鷹人才庫
    市人民醫院落實人才強院戰略,推進人才梯隊建設,為中青年醫療專業人才幹事創業、快速成長搭建舞臺。首批16人入選「英才計劃」雛鷹人才庫,列入人才培養快車道。16名同志平均年齡37歲,最小年齡34歲,其中博士2人,碩士10人,副高職稱10人,均為科室業務骨幹。
  • 「天眼時評」把貴州打造成各類人才創業創新創造新高地
    對於貴州來說,當前我們正處於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戰略機遇期,對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必須充分認識做好人才工作重大意義。深刻認識人才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準確把握人才工作對於促進「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貴州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以更大力度促進人才工作與「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為實現「十四五」規劃提供堅實人才保障、智力支持。
  • 第四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創業組複賽十強揭曉
    7月24-25日,第四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創業組複賽及首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人才論壇在江蘇省太倉市舉行。進入複賽30強的參賽項目依次上臺進行路演,經過現場20名航空專家及投資評委的現場評審,最終來自北京海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無人直升機系列及雷射雷達應用項目等十個項目進入了創業組全國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