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華羅庚妻子,陳景潤師母,晚年卻住60平的舊房,靠退休金生活

2020-11-28 騰訊網

先生起江南,讀書清華。浮四海,從哈代,訪俄師,遊美國。創新求變,會意相得。堆壘素數,復變多元。雅篇豔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瀾於即倒,成一家之言,卓爾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在那個百廢俱興的年代裡,他在數學領域上做出了一份巨大的貢獻。不過今天不說他,來說說他的妻子,一個隱忍又堅定的偉大的女性。

常言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身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吳筱元便是華羅庚身後的那個偉大女人,但他們並非是自由戀愛,而是包辦婚姻。1910年,吳筱元出生,她跟華羅庚一樣是江蘇金壇人,兩人同年出生。十八歲那年,在媒婆的說合下,兩個十八歲的年輕人結婚了。彼時的華羅庚其實已可見未來的苗頭,他從小就聰慧,喜歡動腦筋。

十二歲時,華羅庚這顆金子便被王維克老師發現,其盡全力培養。只是初中畢業後,因為拿不出學費,才被迫退學,但他在幫助父親料理鋪子的時候還在自學。五年的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跟吳筱元結婚的那一年,正是他學習的第二年秋天。他們婚後不久,瘟疫便蔓延到了這個小縣城,華羅庚的母親因病去世。

他在不久後也染上了瘟疫,幾乎每天都在昏迷狀態,吳筱元果斷的將還在吃奶的女兒交給母親,自己日夜守在丈夫身邊。當時華羅庚的家中十分困難,孩子才剛來人間,婆婆去世,丈夫重病,全靠吳筱元一人撐著。她偷偷的將自己結婚時心愛的首飾拿了出來,換錢給丈夫看病,大抵是她的誠心給了華羅庚戰勝病魔的勇氣。

沒多久,華羅庚病癒,不過因此失去一條腿成為殘疾。其實可以說,是吳筱元救了他的命。病好後,華羅庚專心科研,他之所以可以專心,是因為身後有一個好女人。吳筱元從不為茶米油鹽打擾丈夫,沒有米了便最自己想辦法解決,只是不想讓他分心。後來華羅庚去清華執教,吳筱元又為了年邁多病的公公,挺著大肚子留在老家,挑起了沉重的家務。

七七事變後,憤怒的華羅庚從英國回國,帶著抗日救國的熱忱前往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一家人才算是有了團圓的機會。而華羅庚的工作很忙,孩子也是吳筱元一個人帶大的,好不容易到了新中國成立,一家人的日子才算是好過一些。但此時吳筱元依然沒有放鬆,照顧家務,養育六個兒女的同時,她還會替華羅庚抄寫了論文和書信。

她並不是單方面付出,華羅庚也很疼愛妻子,不擅長家務,但貼心的替疲憊的妻子下廚。在外時,也會給妻子帶些她喜歡的小禮物,像1974年11月1日,在外的他便託學生給妻子帶去上絲棉被絮一條及山萸肉一包,因為山萸肉對吳筱元的健康好。華羅庚最艱難的時期,始終是吳筱元陪伴在側,不離不棄,是他最強有力的支柱。

他們一起走過了57個春秋,華羅庚去世後,吳筱元不願意接受國家給的公寓。她說,還是給更需要的人吧,我一個老人不需要。於是乎,這位作為華羅庚妻子,陳景潤師母的女人,晚年是在一個 60多平米的老房子中度過的,她也不願意接受國家的補貼,只是靠著自己不多的退休金生活。華羅庚是偉大的,吳筱元也是偉大的,沒有她,也就沒有華羅庚如此大的成就。

相關焦點

  • 陳景潤的髮妻由昆:至今健在,獨自住60平舊房子,靠退休金度日
    人們常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站著一個了不起的女人,比如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氏,比如鄧稼先的妻子許鹿希,再比如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由昆,當年在她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下,丈夫陳景潤才得以安心做研究,今天我們便來說說他們的故事。
  • 曾經與妻子十分恩愛的華羅庚,為何到了晚年時,卻總跟妻子鬧矛盾
    只是讓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華羅庚跟自己妻子的關係似乎發生了非常明顯的改變。要知道,曾經的他們可是十分恩愛的。可誰也沒想到,到了晚年的時候,兩人竟然動不動就會鬧出矛盾來。那麼,曾經與妻子十分恩愛的華羅庚,為何到了晚年時,卻總跟妻子鬧矛盾呢?
  • 華羅庚的得意門生、中國數學家的翹楚,原來他是這樣的陳景潤!
    這樣,平日照看3歲小弟弟的擔子就落在小景潤的肩上。她當時拿出了自己一個月的津貼200多塊錢,讓別人先把陳景潤的醫藥費給墊付了,去向毛主席匯報此事,得到了許可。就這樣,在江青的幫助下,陳景潤搬出了那間狹窄、陰暗潮溼的小屋子,住進了江青專門為他安排的60平米的房子,得以專心做學問。陳景潤搬進去之後,並沒有上門去答謝江青的援助,他記在了心中。
  • 新中國檔案:華羅庚、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的成就
    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羅庚感到無比興奮,決心回國。1950年,華羅庚和夫人、孩子回國,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接著,他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1952年7月,數學所成立,他擔任所長。他潛心為新中國培養數學人才,王元、陸啟鏗、龔升、陳景潤、萬哲先等在他的培養下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回國後短短的幾年中,他在數學領域裡的研究碩果纍纍。
  • 華羅庚、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的成就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羅庚感到無比興奮,決心回國。1950年,華羅庚和夫人、孩子回國,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接著,他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1952年7月,數學所成立,他擔任所長。他潛心為新中國培養數學人才,王元、陸啟鏗、龔升、陳景潤、萬哲先等在他的培養下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回國後短短的幾年中,他在數學領域裡的研究碩果纍纍。
  • 華羅庚與妻子相濡以沫58年,為何晚年爭吵不斷,甚至未見最後一面
    然而命運再次戲弄了他——不久之後,華羅庚染上了傷寒病,在床上躺了整整1年,最後還落下左腿終身殘疾,走路都要靠拐杖,但所幸大家沒有忘記他,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看了他的論文後,驚為天人,待他痊癒,便將其聘請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來到這裡,華羅庚再次擴展了自己的視野,並自學英語、德語、法語和日文,在外國雜誌上發表了3篇全英文論文。
  • 數學天才陳景潤63歲病逝後,他妻子、獨子的遭遇是怎樣的?
    離開四中後,陳景潤被調回廈門大學當資料員,同時學習數論。1955年,在廈門大學校長王亞南先生的推薦下,他回到廈門大學數學系擔任助教。次年,他發表了《塔問題》,改進了華羅庚在累積素數理論中的成果。這引起了華羅庚教授的注意,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當研究實習生。1960年調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奇人」陳景潤去世23年:妻子說他死了,留下兩個遺憾
    他很好奇,陳景潤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會與常人有何不同。當時,陳景潤已患帕金森症候群5年,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因為他還患有咽喉炎,說話時發不出聲音,別人只能通過讀唇,寫字等方式與他交流。就是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陳景潤給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他說:「人生的目的在於付出,而不是索取。」。
  • 陳景潤晚年:數學研究與病魔抗爭並行
    「立地」是指陳景潤是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科學家,堪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且代代相傳。1978年1月,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的發表如同按下了那個科學春天的觸發器,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形成一股經久不衰的「陳景潤熱」。他被這股旋風牽引,從清寂的數學世界中分身,在熱鬧的大眾生活中扮演各種角色。邀請他作報告的單位排成了長隊。
  • 科學網—陳景潤晚年:數學研究與病魔抗爭並行
    「立地」是指陳景潤是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科學家,堪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且代代相傳。1978年1月,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的發表如同按下了那個科學春天的觸發器,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形成一股經久不衰的「陳景潤熱」。他被這股旋風牽引,從清寂的數學世界中分身,在熱鬧的大眾生活中扮演各種角色。邀請他作報告的單位排成了長隊。
  • 中國牛人數學家,華羅庚學生,發表「1+2」的證明文章後一鳴驚人
    陳景潤是我國當代知名的數學家,於1933年5月出生,1996年3逝世。身為福州漢族人的陳景潤自幼勤奮好學,1949年考入廈門大學攻讀數學系,畢業後被安排到北京的四中擔任數學教師。1957年,深受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 華羅庚與髮妻相守58年,為啥晚年卻爭吵不斷,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在這些數學家中,華羅庚是最出名的一個。眾人皆知華羅庚,無人知曉他的成功不僅僅來源於他一個人的汗水,他的妻子也應當共享這份成果。華羅庚的妻子名叫吳筱元,兩人都出生於1910年。1927年,華羅庚還是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人,經過鄉鄰人的撮合,華羅庚與吳筱元喜結連理。儘管是包辦婚姻,兩人卻少有摩擦,甜蜜地度過了幾個月。很快,命運註定要邁過的檻便來了。
  • 教師節特輯:陳景潤與他的哥德巴赫猜想「1+2」
    在廈門大學這期間,對陳景潤來說簡直是如魚得水,他很快寫出了數論相關的專題文章,並且寄到中國科學數學研究所,就是1956年陳景潤發表的《塔內問題》。中國科學數學研究所的華羅庚馬上就看到陳景潤的非凡才華,並把陳景潤調到了研究所當了實習研究員。
  • 讓陳景潤、華羅庚這種級別的數學家去參加高考,數學能答滿分嗎?
    讓陳景潤、華羅庚這種級別的數學家去參加高考,數學能答滿分嗎?我們知道數學不僅有智商,還有各種各樣的要求。陳景潤、華羅庚在數學領域是牛人,但大學入學考試不一定能拿滿分,首先是考試題,也許對他們來說不一定能適應,他們平時研究的數學問題一定比高考的數學難,這其實像大學生一樣考小學的數學試卷,從大家的心裡說,大學生應該對小學的問題沒有問題,但是也經常得不到滿分。
  • 數學天才陳景潤,只懂數學,生活幾乎不能自理,險被埋沒
    陳景潤曾是一個舉世震驚的奇蹟:一盞忽明忽暗的油燈,兩扇毫無遮蔽的窗框,三平廢棄髒亂的廁所,耗掉了幾萬稿紙木板、晃過了幾個春秋冬夏。終於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距摘取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質數之和的數論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遙。
  • 陳景潤的羅曼史
    第二天,陳景潤背著書包來到數學研究所,向同事們散發喜糖,向人們通報他的新婚之喜。晚上,他趕到友誼賓館,向正在那裡出席國際數學學術會議的數學家們發送喜糖。華羅庚、陳省身等許多著名數學家都向他表示祝賀,他們慶賀這位曾經不幸的同行終於建立了美好的家庭。華羅庚還專程趕到陳景潤的新房,送去一對茶杯,令新婚夫婦感動不已。由昆有較長時間的婚假,陪伴她的夫君,度過了幸福的蜜月。
  • 國內「退休金10級表」出爐,6級以上晚年無憂,6級下孩子操勞
    國內「退休金10級表」出爐最近  前段時間,有機構針對中國老人退休金做了調查,並且分成了10個等級。簡單看下來,大致上有一個判斷:「6級以上晚年無憂,6級下孩子操勞」。    因此光從金額來看,老人退休金在6級以上的,家裡面生活是比較富裕的,年輕人不需要背負那麼大的壓力,選擇要二胎老人還可以幫忙,生活過得比較幸福。
  • 《數風流人物》往期人物之陳景潤《簡潔人生》
    解說:  這篇論文,對華羅庚的某些理論,作了重要的修正和補充。作者名叫陳景潤,23歲,廈門大學數學系助教,華羅庚立即決定讓這個年輕人來參加今年的全國數學年會,在會上宣讀這篇論文。  這年八月,華羅庚見到了陳景潤,他瘦瘦的,個子不高,眼鏡片看起來很厚,他對華羅庚鞠了一個躬,嘴裡反反覆覆說了一句話,謝謝華老師,謝謝華老師。
  • 新華社記者回憶當年採訪陳景潤:怕退休後生活困難
    「陳景潤,這位是新華社記者,她要採訪你,你要老實回答問題!」通過相關資料和大量的採訪,我知道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大體情況、陳景潤的研究成就和身體、生活狀況。後來,他給華羅庚寫了信,附上自己的論文《塔內問題》。在論文中,他對《堆壘素數論》書中的 5 個定理進行了修正。華羅庚看了這篇論文後,問自己的學生、數論組負責人王元等人: 「這個陳景潤是幹什麼的?」王元等把聽說的陳景潤大學剛畢業、在廈門大學圖書館工作的情況告訴了華羅庚。華羅庚很高興,認為「這個年輕人很有想法,很有培養前途。」在華羅庚的建議下,陳景潤於1956 年秋天被調入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 數學家陳景潤:48歲老來得子,62歲患病離世,唯一兒子過得如何?
    遺憾的是,陳景潤在62歲時就因病去世,只留下妻兒在人間,對於陳景潤的孩子的成就人們十分好奇。出生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陳景潤,自小生活便十分艱辛,因為家中貧寒不得不屢次中斷自己的學業,但對知識有著強烈渴望的陳景潤從不放棄任何一次學習機會,這與陳景潤的父親平日教導是分不開的,他常常教導子女,人活在世一定要多讀讀聖賢書,不能做一個沒有文化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