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起江南,讀書清華。浮四海,從哈代,訪俄師,遊美國。創新求變,會意相得。堆壘素數,復變多元。雅篇豔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瀾於即倒,成一家之言,卓爾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在那個百廢俱興的年代裡,他在數學領域上做出了一份巨大的貢獻。不過今天不說他,來說說他的妻子,一個隱忍又堅定的偉大的女性。
常言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身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吳筱元便是華羅庚身後的那個偉大女人,但他們並非是自由戀愛,而是包辦婚姻。1910年,吳筱元出生,她跟華羅庚一樣是江蘇金壇人,兩人同年出生。十八歲那年,在媒婆的說合下,兩個十八歲的年輕人結婚了。彼時的華羅庚其實已可見未來的苗頭,他從小就聰慧,喜歡動腦筋。
十二歲時,華羅庚這顆金子便被王維克老師發現,其盡全力培養。只是初中畢業後,因為拿不出學費,才被迫退學,但他在幫助父親料理鋪子的時候還在自學。五年的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跟吳筱元結婚的那一年,正是他學習的第二年秋天。他們婚後不久,瘟疫便蔓延到了這個小縣城,華羅庚的母親因病去世。
他在不久後也染上了瘟疫,幾乎每天都在昏迷狀態,吳筱元果斷的將還在吃奶的女兒交給母親,自己日夜守在丈夫身邊。當時華羅庚的家中十分困難,孩子才剛來人間,婆婆去世,丈夫重病,全靠吳筱元一人撐著。她偷偷的將自己結婚時心愛的首飾拿了出來,換錢給丈夫看病,大抵是她的誠心給了華羅庚戰勝病魔的勇氣。
沒多久,華羅庚病癒,不過因此失去一條腿成為殘疾。其實可以說,是吳筱元救了他的命。病好後,華羅庚專心科研,他之所以可以專心,是因為身後有一個好女人。吳筱元從不為茶米油鹽打擾丈夫,沒有米了便最自己想辦法解決,只是不想讓他分心。後來華羅庚去清華執教,吳筱元又為了年邁多病的公公,挺著大肚子留在老家,挑起了沉重的家務。
七七事變後,憤怒的華羅庚從英國回國,帶著抗日救國的熱忱前往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一家人才算是有了團圓的機會。而華羅庚的工作很忙,孩子也是吳筱元一個人帶大的,好不容易到了新中國成立,一家人的日子才算是好過一些。但此時吳筱元依然沒有放鬆,照顧家務,養育六個兒女的同時,她還會替華羅庚抄寫了論文和書信。
她並不是單方面付出,華羅庚也很疼愛妻子,不擅長家務,但貼心的替疲憊的妻子下廚。在外時,也會給妻子帶些她喜歡的小禮物,像1974年11月1日,在外的他便託學生給妻子帶去上絲棉被絮一條及山萸肉一包,因為山萸肉對吳筱元的健康好。華羅庚最艱難的時期,始終是吳筱元陪伴在側,不離不棄,是他最強有力的支柱。
他們一起走過了57個春秋,華羅庚去世後,吳筱元不願意接受國家給的公寓。她說,還是給更需要的人吧,我一個老人不需要。於是乎,這位作為華羅庚妻子,陳景潤師母的女人,晚年是在一個 60多平米的老房子中度過的,她也不願意接受國家的補貼,只是靠著自己不多的退休金生活。華羅庚是偉大的,吳筱元也是偉大的,沒有她,也就沒有華羅庚如此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