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冰河世紀的朋友可能對其中這個小倒黴蛋有印象,它的原型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樹鼩。
樹鼩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國內主要在西南和華南地區。它體長大約20cm,尾巴與身體等長,體重一般在110g-185g,體型外貌都像一隻大老鼠,同時因為尾巴蓬鬆,經常被誤認為是松鼠。樹鼩主要吃昆蟲,也會吃一些野果和花蜜。
圖 1 樹鼩手腳的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
樹鼩被廣泛的認為是靈長類動物祖先的一個活樣例,被長期稱為「活化石」。確實如此,樹鼩與我們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一是和我們人類的手一樣,樹鼩的拇指與其餘四指是分開,儘管還不能完全對握,但也能抓取一些東西了(圖1)。二是雙眼向前,這使它們有人類一樣的立體視覺感,能適應對距離判斷要求很高的樹棲生活(圖2)。三是大腦發達,大腦/身體重量比大約有1:30,甚至比人類(1:50)還高。然而,它們仍與真正的靈長類有很大的差別,如靈長類動物的指端大多為扁平的指甲,但樹鼩的指端卻是爪。正因如此,科學家們認為樹鼩是靈長動物的祖先,曾經把它列入靈長目,但最後還是給它單列了一個樹鼩目。
圖 2樹鼩兩眼朝前,具有立體視覺
樹鼩一共有2科5屬20種,包括白天行動的樹鼩科4屬和夜間活動的筆尾樹鼩科1屬。其中筆尾樹鼩很有意思,它是除人類外,唯一經常攝入酒精的動物,是個十足的酒鬼。筆尾樹鼩生活在馬來西亞西部的叢林中,它經常採食馬來凸果櫚的花蜜。而馬來凸果櫚的花蜜由於天然酵母的發酵,通常含有3.8%的酒精,相當於啤酒的酒精度。筆尾樹鼩的酒精攝入量如果按體重換算成人類,大致相當於每天9杯葡萄酒,但科學家們卻從未觀察到它有醉酒的跡象,可以稱得上是海量了。筆尾樹鼩也是攀鼩目中比較原始的一種,生活在3400萬年前漸新世早期的麒麟樹鼩與它極為相似,筆尾樹鼩在數千萬年間身體結構沒有大的變化,可以稱得上是活化石。
圖 3筆尾樹鼩。因尾巴形似鵝毛筆得名
樹鼩因為與人類十分相似,同時繁殖迅速,近年來逐漸被視為一種理想的實驗動物。相比小鼠,樹鼩與人類更為接近,在很多小鼠無法勝任的領域樹鼩是最佳選擇,比如病毒性肝炎(包括A肝、B肝、C肝、丁肝和戊肝)和腦功能等方面。相比於獼猴、黑猩猩等高等靈長類,樹鼩勝在繁殖快速,價格相對低廉,同時倫理學也要求儘量使用低等的實驗動物。在醫學資料庫pubmed中一共可以找到906篇跟樹鼩相關的文獻。最後,讓我們為樹鼩在人類健康中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分類位置:
樹鼩目
樹鼩科
樹鼩屬
印度樹鼩屬
菲律賓樹鼩屬
細尾樹鼩屬
筆尾樹鼩科
筆尾樹鼩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