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新聞頻發暴露公司治理漏洞

2020-11-23 中國經濟網

    近期,多起企業負面事件頻發,大連福佳大化(PX項目)給城市安全帶來威脅、中石油大連輸油管線爆炸、雲南鉻渣汙染事件、雨潤「放心肉」事件、達文西家具偽造產地事件等,一次次衝擊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讓人們對中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治理水平產生質疑。對此,出席在大連召開的「第六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的與會專家紛紛表示,這些企業之所以出現問題,主要因為他們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漏洞:過度追求企業價值和股東權益最大化,而忽視了保護利益相關者,忽視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只有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從股東、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多個層面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強調利益相關者保護機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才能讓此類事件成為「無本之末」,難以再現。

    一、企業負面事件頻發暴露企業忽視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漏洞

    近期,大連的PX項目讓大連人很煩惱,8月8日,受颱風「梅花」影響,大連福佳大化(PX項目)附近防波堤被衝毀,化工品外洩風險威脅到城市安全。儘管目前政府已承諾將該公司遷移,但化工項目比較特殊,按程序無法驟然關停,只能在兩個月內逐漸停工,這就好比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高懸在大連人的頭頂。

    近期爆出負面新聞的不止大連福佳大化一家公司,中石油大連輸油管線爆炸、雲南鉻渣汙染事件、雨潤「放心肉」事件、達文西家具偽造產地事件、毒奶粉事件等,將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企業推上了風口浪尖,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的企業,到底怎麼了?」

    在大連召開的「第六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出現問題,主要因為他們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漏洞:過度追求企業價值和股東權益最大化,而忽視了保護利益相關者,忽視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而且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漏洞。

    東北財經大學和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會上聯合發布的《2011年中國公司治理評價報告》指出,儘管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經歷2009年的拐點後在逐漸提高,但利益相關者治理指數連續四年在公司治理指數體系中的六個指數中得分最低,分別為53.43、52.94、54.83、56.47,且連續六年得分都未超過60,表明中國企業對利益相關者的保護還落後於公司治理的平均水平,是公司治理的最大短板。

    尤其是頻發的各種負面事件,更是暴露了企業忽視消費者、忽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

    東北財經大學校長、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維安教授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並不是積極捐款,表達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就可以了,它更多的是指企業重視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秉著良心、道德的標準,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從而實現企業與利益相關者多贏的局面。如果企業採用偷工減料、欺詐消費者賺取「黑心錢」,即使善款捐助首屈一指,也不能稱之為盡到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相反還會遭到人們的唾棄。    

二、企業社會責任目前已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新增長點

    與會專家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目前已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新增長點,越來越受到理論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效果,還會影響企業自身價值和投資者的決策。

    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李姝和肖秋萍在會上發布了其研究成果,她們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以及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對投資者行為影響明顯。企業對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履行度越高,就越容易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通過實證檢驗,她們發現公司的社會貢獻值越高,其股票的市場表現就越好,隨之而來的就是公司買賣價差的縮小、股票交易量和交易額的增加,股票的流動性更強。市場交易情況越為活躍,越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和關注,這對於提升企業價值是有積極影響的。

    專家認為,目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最終已和企業的獲利能力一樣成為企業存在並且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之一。企業只有重視自身社會責任的履行,努力為利益相關者創造更大的價值,才能創造出更高水平的競爭優勢,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力中處於不敗之地。

    另外,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和「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是相輔相成的。雖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有成本的,而且短期內實現的直觀收益可能也是有限的,但是企業通過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讓更多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得到滿足,就可以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從而獲得利益相關者更廣泛的認同和支持,這樣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其長期價值,當公司這塊「蛋糕」越做越大時,股東的利益自然也就實現了最大化,最終形成股東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多贏」共存的局面。

    三、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提升中國企業公司治理水平在「第六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建議,要杜絕這類無視企業社會責任、隱瞞企業經營錯誤信息的行為,禁絕這類違法、違規且給社會造成嚴重不良後果的事件再次發生,不僅要做好外部監督,加強監管。

    更重要的是,企業要從內做起,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切實保護好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以雲南鉻渣汙染涉事企業為例,作為一個汙染不可避免的化工企業,在建廠之初就應當把廢渣的無害處理提上日程。但該企業生產之前有17年都沒有對鉻渣進行任何處理,廢料就在南盤江旁露天堆放。並且直到2007年才建成了一個年能力僅兩萬噸的無害化處理裝置。這種低級錯誤反映了企業無視社會責任、不事作為的心態。

    數據顯示,中國企業不僅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尚待加強,整體的公司治理水平可能也並不盡如人意。《2011年中國公司治理評價報告》顯示,儘管中國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在逐漸提升,但總體水平仍有待提高。

    該報告顯示,中國企業的公司治理指數僅在今年首次得分超過60分,達60.28。而在此之前,連續五年得分均處於及格線以下,分項指數中,僅信息披露指數在2009年之前達到60的分指數,但2011年也出現了下降。而監事會治理指數、經理層治理指數和利益相關者治理指數都低於60分。

    圖表 2011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總體水平有所提高但仍不盡如人意    

    數據來源: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新華財經分析

    該報告還顯示,從影響主板市場信息披露治理水平的三個因素來看,可靠性、相關性和及時性均有所下降,其中及時性下降幅度最大。這主要體現在公司違規行為的增加上,近三年有違規行為的比例由2010年的5.68%上升到了2011年的6.77%。

    為此,李維安教授指出,要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不僅要強化企業社會責任,還需要重點研究中國公司治理改革的總體路徑和方向,加快公司治理從「行政性治理」向「經濟型治理」的轉型。而且隨著外部治理環境的漸進性改善,企業更應警惕隱性的公司治理風險。唯有多角度、多層面推進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中國的企業才能更具競爭力。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批明星負面新聞頻發:對社會風氣造成了持續性破壞
    人民日報批明星負面新聞頻發:對社會風氣造成了持續性破壞 康婕/人民日報 2016-06-28 22:18 來源:澎湃新聞
  • 負面新聞利好公司?
    負面新聞利好公司?  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的數據和人工採集的媒體負面報導的數據,我們發現媒體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報導,與公司下一期的業績改善之間,存在非常明顯的正相關關係,即公司下一期業績好壞與負面報導數量的增減一致。目前的文獻還沒有對媒體負面報導給出一個嚴格的定義。
  • 孔雪兒發聲明怎麼回事為什麼被黑 負面新聞纏身的孔雪兒開啟反黑模式
    孔雪兒發聲明怎麼回事為什麼被黑 負面新聞纏身的孔雪兒開啟反黑模式時間:2020-04-03 14:13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孔雪兒發聲明怎麼回事為什麼被黑 負面新聞纏身的孔雪兒開啟反黑模式 近日,孔雪兒參加《青春有你2》受到了很多的關注,但是卻一直受負面消息的影響,
  •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2015年以來,儘管我國政府和企業不斷重視並加強網絡空間安全保障,但境外針對我國政府等重要領域的有組織網絡攻擊仍在持續,「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應用也引發新的安全風險,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吧!
  • 多地政府採購領域腐敗頻發 招標等環節均存漏洞
    東方網9月8日消息:《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吉林、江西等地調查發現,政府採購領域腐敗現象頻發,本為引進競爭、節省支出的政府採購,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中飽私囊的「幌子」。一些專家指出,政府採購在「審批關」、「招投標關」和「公告關」都存有漏洞,使監督形同虛設。
  • 只要有關於公司的負面新聞都會攔截
    公關即社會公共關係,每個大公司都有公關部門,公關部門設立主要是推廣企業形象,收集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有效信息以及突發事件的把控,如果企業公關危機不及時進行處理,可以說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危險到可以讓企業走向滅亡,也許你會認為我有誇大成分存在,但是也會有其他危害,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企業危機公關不及時處理會有哪些效果。
  • 網絡刪帖公司利益鏈曝光:刪負面報導收費1萬
    這名QQ暱稱「網絡顧問」的業務員表示,「網上的負面帖子、新聞報導、微博、博客等都能刪除」。  另一家自稱「專業刪帖」的公司叫深度公關網。一名QQ暱稱「深度公關」的業務員向記者透露,刪除方法主要有兩種,大中網站主要通過公關編輯,小網站則通過技術手段,一般只需24小時,處在爆發階段的新聞會緩幾天再處理。  隨後,記者又與名為「360網絡品牌顧問」的刪帖公司取得聯繫。
  • ...網員工爆料公司拖欠工資反被罰1.5萬,離職需籤保證書不發負面消息
    此外,匯桔網還強制要求離職員工籤署保證書,保證離職後不對外發表公司的負面信息。根據網友曝光的截圖顯示,匯桔網發表處罰公告。稱南寧分公司員工潘某在網上公開發布針對公司及管理層的惡意不實言論,被競爭對手及不法之人利用,導致此言論在網上快速傳播,並出現大面積針對公司的負面新聞,對公司聲譽和形象帶來重大不良影響,造成巨大損失。公司研究決定,對該員工予以行政記大過處分,賠償公司經濟損失15000元。
  • 比較的新聞:正面報導和負面報導
    據統計,在1995年到1998年近四年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名牌節目《新聞縱橫》中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為正面報導,國內的其他主要傳媒也大體是這個比例。在西方,負面報導一如既往地在《雪梨晨鋒報》以及其他報紙上佔壓倒地位。當然,這種壓倒並不一定表現在數量上,它表現出一種佔統領地位的報導方法,一種傾向或基調。一項調查表明,美國的日報最吸引讀者的主題是事故,兇殺,自然奇觀,政壇風雲,稅收事務和犯罪。
  • 蘭州頻發路面塌陷事故,引入三維探地雷達勘探養護市政道路
    蘭州頻發路面塌陷事故,引入三維探地雷達勘探養護市政道路 史靜靜、魏建軍/中新網 2016-09-14 12:40 來源
  • 盧永春:新媒體時代下如何處置負面新聞
    特別是負面新聞如果沒有積極有效的應對,很有可能引發影響深遠的輿情危機,不利於事件的良性解決,同時傷及公信。 我們該如何看待負面新聞 實際上,新聞並無正面、負面之分。早前時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的趙啟正就曾指出:「說我們不好就是負面消息嗎?不是。應從是否有利於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來考慮。」
  • 負面新聞不斷 特斯拉遭遇誠信質量雙重危機
    但「人紅是非多」,近期頻頻曝出的負面新聞給火熱的特斯拉澆上了一盆冷水。如今,輿論漩渦中的特斯拉正遭遇誠信與質量的雙重危機。 涉嫌隱瞞缺陷,遭監管機構調查 上周,外媒報導稱,近期特斯拉早些年間的內部郵件洩露。
  • 流量造假亂象頻發 形成龐大黑灰產業鏈
    記者調研發現,不僅是網絡直播帶貨,當前網絡平臺虛假流量亂象頻發,已形成了龐大的黑灰產業鏈,破壞市場競爭環境、擾亂輿論生態,暴露出平臺管理和依法監管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引流」手段繁多 黑產業鏈已形成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點名數位明星,指出其在「雙11」直播中疑似造假刷單,對觀看人數、銷售數據「注水」。
  • 淺談對新聞負面報導的正面思考
    摘 要:在這個新舊媒體相互融合的「全媒體時代」,負面新聞是個避不開的話題,激烈的市場競爭讓許多媒體把對負面新聞的報導當作剎手鐧,為博高收視率而一味追求轟動效應,結果難免流於低俗。事實上,只要遵守基本原則,注意方式方法,負面報導也能有正面的積極效應。本文將就負面報導的積極意義及把握尺度進行探討。
  • 案件新聞中的負面信息與正面引導
    然而,案件新聞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在案件題材選擇、報導手段使用、報導導向體現上把握不好、進退失據,暴力、欺詐、厚黑、媚俗等負面信息滿天飛,就會出現負面效應,成為「毀三觀」、汙染社會風氣的信息源之一。如何讓案件新聞報導發揮正面引導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 21世紀網用負面報導要挾上市公司 獲數億好處費
    案情  收「保護費」不發負面報導  據犯罪嫌疑人、《21世紀經濟報導》副主編、21世紀網總裁劉冬介紹,21世紀網本是《21世紀經濟報導》的網絡電子版,2010年,網站開始獨立運營、獨立核算,其擔任負責人。  當時國內企業大量上市,這為財經媒體提供了巨大的牟利空間。
  • 發行利率多數下行 負面事件持續頻發
    事件概覽本期負面事件有,洛娃科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未按時兌付利息、深圳市大富配天投資有限公司兌付風險警示、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未按時兌付利息山東鄒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推遲評級、山東廣饒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推遲評級、吉林森工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擔保人評級調低、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推遲評級、都江堰興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推遲評級、山東博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推遲評級、
  • 川普指責Google故意隱瞞希拉蕊「負面新聞」
    (原標題:川普指責Google故意隱瞞希拉蕊「負面新聞」)
  • 如何面對網絡上的負面新聞
    隨著網絡成熟,人們面對網絡需要一個正確的心態,網絡的對面坐著的都是魚龍混雜的人,一個負面文章對企業或行業有可能帶來的致命的打擊。當然我不是說網絡不需要負面文章,正因為現在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很多不懷好心的人會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去惡意誹謗和攻擊一些公司。對於一些中小企來說,這些言論是無法控制的。
  • 21世紀網靠負面報導要挾數億元 兩公關公司當掮客
    而據專案組初步核查,2010年至今,21世紀網平均每年與100多家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籤訂「廣告合同」,累計收取費用數億元。  案情  收「保護費」 不發負面報導  據犯罪嫌疑人、《21世紀經濟報導》副主編、21世紀網總裁劉冬介紹,21世紀網本是《21世紀經濟報導》的網絡電子版,2010年,網站開始獨立運營、獨立核算,其擔任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