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新聞不斷 特斯拉遭遇誠信質量雙重危機

2020-11-23 騰訊網

誠信和品控問題將是特斯拉發展路上的一大「攔路虎」,此前的「減配門」事件、加上如今的故意隱瞞安全隱患,加上一直飽受詬病的質量,提高產品可靠性已迫在眉睫。

文/蠟筆新 圖/來源網絡

從來不缺少熱度的特斯拉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在登頂全球車企市值第一、連續五個月奪得單月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之後,特斯拉的熱度和股價一樣空前高漲。

但「人紅是非多」,近期頻頻曝出的負面新聞給火熱的特斯拉澆上了一盆冷水。如今,輿論漩渦中的特斯拉正遭遇誠信與質量的雙重危機。

涉嫌隱瞞缺陷,遭監管機構調查

上周,外媒報導稱,近期特斯拉早些年間的內部郵件洩露。

郵件顯示,特斯拉在2012年就已經察覺到早起車型Model S的電池組存在設計問題,容易導致冷卻液洩露,並可能會因此導致短路甚至起火的隱患,但為了不影響產量及企業銷量,特斯拉並沒選擇集體召回,而是選擇了放任不管。

據悉,存在安全隱患的是Model S的電池組冷卻裝置,由於冷卻盤管末端採用弱鋁製成,在特殊情況下會在末端接頭很容易出現裂紋和針孔,冷卻液容易從裂縫中洩露,導致車輛電池短路或是在電池內部留下易燃殘留物。另外,末端接頭連接之間並不牢固,也容易造成冷卻液外洩。

而洩露出的郵件顯示,特斯拉曾先後委託了三家公司(IMR實驗室、Ricardo諮詢公司和Exponent)來測試調查電池冷卻系統。

三家公司分別於2012年7月和2012年8月向特斯拉出示了相關測試報告,三份結果均指向其末端連接配件存在問題。然而,特斯拉管理層為了產量和業績對上述問題視而不見,在得知存在安全隱患後,仍正常交付Model S。

明知電池組設計有缺陷,存在安全隱患,但為了不拖延交付速度和業績,特斯拉管理層卻對此選擇秘而不宣。涉嫌隱瞞產品的安全隱患令特斯拉陷入誠信危機。而此前「減配門」事件就已讓特斯拉的誠信備受質疑。

有分析認為,此次特斯拉隱瞞電池缺陷近8年終於被曝光,或可以對此前Model S無故頻繁自燃事故做出有效解釋。

此前在全球範圍內,特斯拉Model S曾多次發生自燃。其中,2018年6月美國女演員Mary McCormack在社交媒體上爆料,其丈夫駕駛的Model S在未發生任何交通意外時突然自燃;2019年5月,舊金山的一輛Model S同樣發生自燃,且起火時並未充電。

而在國內,Model S也有多起自燃事件發生。去年4月上海一輛特斯拉在地庫中突然自燃。時隔兩個月後,特斯拉發布了這起事故的聲明: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初步判斷該個別事故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

除此之外,特斯拉曾宣稱:特斯拉汽車自燃的可能性大約是傳統燃油車的十分之一,該企業沒有收到任何信息表明近期出現的自燃與汽車本身質量有關。自燃事故發生後,特斯拉曾通過OTA升級對Model S/X車型的有關充電和熱管理系統進行優化,降低起火隱患。

但實際的數據是,根據IHS的調查數據,自Model S推出的2012年至2019年底,每行駛1.75億英裡,就會有一輛特斯拉汽車著火,而其中絕大多數為Model S車型。

根據最新消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針對特斯拉Model S汽車在2012年至2016年期間使用的冷卻機制部件展開調查。

令人詬病的品控和質量

特斯拉的生產工藝和裝配質量一直受到詬病。

除了因涉嫌隱瞞Model S電池冷卻系統缺陷,面臨美國監管機構調查以外,近期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才剛剛宣布過對Model S觸控螢幕出現的失靈缺陷展開調查,涉及約6.3萬輛汽車。

NHTSA發布的文件顯示,特斯拉Model S觸控螢幕存在失靈隱患,若觸控螢幕出現故障,供暖和空調也將默認為自動模式,電池充電電流的限制或受此影響。此外,觸控螢幕失靈將失去後置攝像頭顯示,能見度降低,極大地增加駕駛的危險係數。

除此之外,特斯拉近期剛剛在美國開始交付的第四款量產車——Model Y也被曝存在大量質量問題,最嚴重的後座竟然沒有連接在底座上。據外媒報導,在特斯拉的車主論壇上,不少Model Y車主反映質量問題,甚至有一些車主拒絕了特斯拉Model Y的交付。

過去幾周,許多Model Y車主都反映了類似的問題,面對質量問題,一些車主選擇了拒絕提車,還有一些車主在提車後使用了特斯拉的7天退車政策。而在這之前,Model Y還被曝出漆面等多處存在著缺陷。

一時之間,特斯拉再度遭遇品控和質量危機。不過,特斯拉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除了最近曝出的質量缺陷,去年特斯拉Model 3開始在中國大批量交付時,幾乎同時間內網絡上就曝出大量關於Model3及特斯拉的品控問題,有問題的Model 3才是正版成為了經典的調侃。除此之外,深圳暴雨時Model 3車內漏雨、滲水又成為了一時的熱搜。

此外,去年神馬專車更是公開向特斯拉發起維權。神馬專車在其聲明中表示,神馬專車2016-2017 年共向特斯拉採購 278 輛車型,成為特斯拉亞太地區最大採購商。這278 輛特斯拉在使用過程中質量問題頻發,超過 20%的車輛陸續出現機電故障,直接影響神馬專車的正常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特斯拉也因為如此的質量和品控「實至名歸」。美國市場研究諮詢公司J.D.Power日前發布了2020年新車質量調查報告。其中在30多個汽車品牌中,特斯拉表現最差,在新車質量排名中墊底。

報告顯示,每100輛特斯拉新車就會出現約250個質量相關的問題。特斯拉汽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製造工藝上,比如油漆缺陷、縫隙過大、零部件異響以及娛樂系統等。

總結

對於剛剛登頂全球車企市值第一的特斯拉來說,其高達2000億美元的市值就是其實力最好的證明。

但是如今頻頻曝出的負面新聞也證明了:誠信和品控問題將是特斯拉發展路上的一大「攔路虎」,此前的「減配門」事件、加上如今的故意隱瞞安全隱患,加上一直飽受詬病的質量,提高產品可靠性已迫在眉睫。只有守住口碑高地,才能創造出更多奇蹟;沒了口碑還會有這麼大的市場嗎?

相關焦點

  • 新媒體時代負面危機無處不在,企業老闆和PR應該如何更好的應對危機...
    現階段的企業危機公關是越來越難做了。在當下,由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社交媒體、以新聞客戶端聚合的自媒體和公眾號等組成的新媒體傳播環境,讓個體或團體的負面危機爆發變得更加無序和超預期爆發。新媒體賦能到每一個願意發出聲音的個體。弱勢群體甚至個體有很大機率可以越很多層級挑戰跨國企業到地方政府,並且最終戰勝。
  • 禍不單行,美國佛羅裡達州遭遇雙重危機……
    緊急擴散人群避難,佛羅裡達州遭受雙重危機這次「伊薩亞斯」颶風威力十分驚人,弗洛裡達州已經開始疏散該地區的人民去避難。大西洋沿岸地區也已經開始緊張狀態,各種應急措施也開始實施。由於「伊薩亞斯」的嚴重影響,在疏散避難人群的過程中,如何遏制疫情發展就成為重中之重。疏散中混亂的人群,如何保持安全的距離疏散?不配合佩戴口罩的居民,如何避免感染?
  • 危機公關處理:企業如何面對負面信息?
    當今時代,網絡發布信息沒有任何門檻,任何人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發布信息,這使負面信息產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企業形成危機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負面信息處理,或者叫做危機公關處理的工作成為目前網絡公關及網絡營銷從業者不得不關注的一塊。企業面對負面信息之時,往往是想第一時間把負面信息刪除掉,這是一種辦法,但不見得是最好的。
  • 餓了麼、百事遭遇公關危機:疫情期間企業該如何處理負面新聞?
    出現負面消息就要去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再去辯論對錯很容易被公眾抓住把柄,使事情進一步惡化。 如果讓我說一個屢試不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危機公關準繩。就是企業在創業之初,就要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企業價值觀。未來出現任何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和危機的時候都要緊緊環繞自己的這個價值觀,然後在發生相關事情時做理性的分析,以及有相應的舉措來應對大眾和媒體的反饋。
  • 特斯拉負面不斷,股價為什麼還直逼歷史新高?
    但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們認為其面臨極大破產風險,媒體們質疑他的產品質量,同行們怒罵其「燒錢」並大限將至。然而即使這樣,在今年一季度超預期虧損的下跌後,特斯拉的股價又快速反彈,目前離歷史最高價僅一步之遙。這反價值投資的現象,背後到底有什麼邏輯?
  • 明星代言負面來襲?「社交時代」危機公關手冊
    在社交時代,明星負面新聞一出,就會迅速蔓延於各種社交媒體,其所代言的品牌因此可能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危機爆發的一切方式都不再按常理出牌。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負面狂潮",品牌又如何藉助社交媒體抵禦、抑或反攻才算上策呢?
  • 盧永春:新媒體時代下如何處置負面新聞
    特別是負面新聞如果沒有積極有效的應對,很有可能引發影響深遠的輿情危機,不利於事件的良性解決,同時傷及公信。 我們該如何看待負面新聞 實際上,新聞並無正面、負面之分。早前時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的趙啟正就曾指出:「說我們不好就是負面消息嗎?不是。應從是否有利於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來考慮。」
  • 特斯拉或在中美兩地遭遇集體訴訟
    特斯拉或在中美兩地遭遇集體訴訟)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撞車」事故後,Model 3日前又被曝出車漆存在問題,特斯拉或將被集體訴訟。
  • 呼和浩特市遭遇「缺水危機」
    報導指出,今年是呼和浩特被列為「全國 40 個重點缺水城市之一」的 30 周年,「引黃入呼」 是解決城市缺水的重大舉措, 如今從黃河取水困難了,「缺水危機」更加重了。這則關於「引黃入呼取水難」的新聞引發了市民熱議,「取水難」、「缺水危機」等詞讓市民繃緊了神經。
  • Seminar | 誠信的價值
    然後,作者根據以上所構建的企業誠信指標,對企業誠信文化與企業的銀行貸款成本和權益隱含成本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較低的誠信水平(即員工對企業誠信文化的負面評價較多,或者來自企業的AM用戶數量較多)與較高的銀行貸款利差相關係,較低的誠信水平與較高的權益資本隱含成本相關係。
  • 特斯拉行駛中天窗飛了,特斯拉官方:是第三方更換與我無關
    只見視頻中,一輛特斯拉從一旁快速駛過,突然這輛特斯拉的天窗脫落,拋至幾米高后砸落在道路上。好在此時道路上車輛不多,天窗沒有砸到任何車輛。視頻發布幾小時後特斯拉官方通過微博回應稱:「我們已第一時間和該車車主取得聯繫並在幫助車主儘快解決問題。經初步調查,該車輛曾在第三方授權鈑噴中心進行過車頂玻璃的更換,特斯拉方面正在對事件發生的原因做進一步調查。」
  • 特斯拉系統遭遇全球性宕機!有車主被困在沙漠
    特斯拉系統遭遇全球性宕機!有車主被困在沙漠,苦打兩小時救援電話 摘要 【一天跌去2700億!特斯拉系統遭遇全球性宕機!有車主被困在沙漠】擁有一輛科技感十足、沒有傳統汽車鑰匙的特斯拉,原本是眾多電動車車主夢寐以求的事情。
  • 「神車」銷量趕超特斯拉!自主新能源汽車與特斯拉只差一個馬斯克?
    據特斯拉公布的9月銷量數據model 3達到11329輛,不過近日特斯拉降價風波、取消「七天內退款」的「信心保障計」等負面消息不斷……在特斯拉 「花樣作死」背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已悄然追趕。宏光MINI EV的9月銷量20150輛,超過特斯拉。而蔚來、理想、小鵬等銷量也頻創歷史新高。
  • 蔡徐坤明明很火,為什麼如今負面新聞不斷?他到底怎麼了
    蔡徐坤明明很火,為什麼如今負面新聞不斷?他到底怎麼了蔡徐坤,喜歡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偶像練習生》C位出道,可見當時他的人氣有多高,出道以後他的資源就一直不斷了,參加各種綜藝,拍攝電視劇,發行單曲,曾經的他也是光芒萬丈。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的負面新聞就鋪天蓋地的襲來。
  • 媒體:應啟動對韓春雨學術誠信調查 這是對他的最好保護
    韓春雨全文如下:導讀 一、韓春雨遭遇學術誠信和社會誠信雙重危機。二、雙重危機的關鍵是學術誠信危機。 三、學術誠信危機的核心是論文「不可重複」。 四、工具性成果的「大面積不可重複」和「大幅度不可重複」導致這一危機尤其嚴重。 五、論文嚴重的「不可重複」仍然不等於「學術不端」,可能存在無主觀惡意的誤操作或者誤判斷。
  • 案件新聞中的負面信息與正面引導
    然而,案件新聞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在案件題材選擇、報導手段使用、報導導向體現上把握不好、進退失據,暴力、欺詐、厚黑、媚俗等負面信息滿天飛,就會出現負面效應,成為「毀三觀」、汙染社會風氣的信息源之一。如何讓案件新聞報導發揮正面引導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 有道雲科技:負面新聞太多,企業要如何處理
    企業出現負面新聞,我們應該正確分析對待,而不是一味的想辦法刪除、掩蓋了事。很容易被不正規的平臺和渠道抓住心理弱點,反而陷入不必要的坑,將企業陷入持續的風險之中。負面信息處理方法有很多,企業可以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和實際情況選擇處理方法:      1.如果真的是針對企業的嚴重失實的信息報導
  • 憤怒的馬斯克要對媒體評級,特斯拉為什麼如此招黑?
    近段時間來,似乎無論是國內媒體還是國外媒體都不大看好特斯拉,從特斯拉車禍到「掛電話」、華爾街「做空」等等一系列事件,一邊倒的對特斯拉不看好。不禁讓人反思,為什麼新能源車企領頭羊——特斯拉會如此招黑?究竟是特斯拉本身有很大問題,還是「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沒做好,又或者是媒體的負面渲染呢?
  • 失控/偷工減料/割韭菜,「危機」纏身的特斯拉這是怎麼了?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每當出現特斯拉的各種新聞後,很容易都會衝上「熱搜榜」,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新聞,特斯拉都非常受大家所關注的。 尤其是最近,特斯拉出現新車和降價之外,國內外屢次發生的「失控」事件更是被大家所關注,真相又是什麼呢?
  • 企業網絡危機公關:企業快速處理網絡負面信息的小技巧
    企業網絡負面信息,傳播廣影響大,很多網絡負面信息會給企業或品牌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利益損失或者信譽度的降低,小編就如何處正確有效的處理企業負面信息給大家提供一些小技巧。一、提交資料處理處理負面信息一般的大型的網站都會有處理侵權投訴版塊,只要提交相關資料可以刪出負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