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和品控問題將是特斯拉發展路上的一大「攔路虎」,此前的「減配門」事件、加上如今的故意隱瞞安全隱患,加上一直飽受詬病的質量,提高產品可靠性已迫在眉睫。
文/蠟筆新 圖/來源網絡
從來不缺少熱度的特斯拉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在登頂全球車企市值第一、連續五個月奪得單月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之後,特斯拉的熱度和股價一樣空前高漲。
但「人紅是非多」,近期頻頻曝出的負面新聞給火熱的特斯拉澆上了一盆冷水。如今,輿論漩渦中的特斯拉正遭遇誠信與質量的雙重危機。
涉嫌隱瞞缺陷,遭監管機構調查
上周,外媒報導稱,近期特斯拉早些年間的內部郵件洩露。
郵件顯示,特斯拉在2012年就已經察覺到早起車型Model S的電池組存在設計問題,容易導致冷卻液洩露,並可能會因此導致短路甚至起火的隱患,但為了不影響產量及企業銷量,特斯拉並沒選擇集體召回,而是選擇了放任不管。
據悉,存在安全隱患的是Model S的電池組冷卻裝置,由於冷卻盤管末端採用弱鋁製成,在特殊情況下會在末端接頭很容易出現裂紋和針孔,冷卻液容易從裂縫中洩露,導致車輛電池短路或是在電池內部留下易燃殘留物。另外,末端接頭連接之間並不牢固,也容易造成冷卻液外洩。
而洩露出的郵件顯示,特斯拉曾先後委託了三家公司(IMR實驗室、Ricardo諮詢公司和Exponent)來測試調查電池冷卻系統。
三家公司分別於2012年7月和2012年8月向特斯拉出示了相關測試報告,三份結果均指向其末端連接配件存在問題。然而,特斯拉管理層為了產量和業績對上述問題視而不見,在得知存在安全隱患後,仍正常交付Model S。
明知電池組設計有缺陷,存在安全隱患,但為了不拖延交付速度和業績,特斯拉管理層卻對此選擇秘而不宣。涉嫌隱瞞產品的安全隱患令特斯拉陷入誠信危機。而此前「減配門」事件就已讓特斯拉的誠信備受質疑。
有分析認為,此次特斯拉隱瞞電池缺陷近8年終於被曝光,或可以對此前Model S無故頻繁自燃事故做出有效解釋。
此前在全球範圍內,特斯拉Model S曾多次發生自燃。其中,2018年6月美國女演員Mary McCormack在社交媒體上爆料,其丈夫駕駛的Model S在未發生任何交通意外時突然自燃;2019年5月,舊金山的一輛Model S同樣發生自燃,且起火時並未充電。
而在國內,Model S也有多起自燃事件發生。去年4月上海一輛特斯拉在地庫中突然自燃。時隔兩個月後,特斯拉發布了這起事故的聲明: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初步判斷該個別事故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
除此之外,特斯拉曾宣稱:特斯拉汽車自燃的可能性大約是傳統燃油車的十分之一,該企業沒有收到任何信息表明近期出現的自燃與汽車本身質量有關。自燃事故發生後,特斯拉曾通過OTA升級對Model S/X車型的有關充電和熱管理系統進行優化,降低起火隱患。
但實際的數據是,根據IHS的調查數據,自Model S推出的2012年至2019年底,每行駛1.75億英裡,就會有一輛特斯拉汽車著火,而其中絕大多數為Model S車型。
根據最新消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針對特斯拉Model S汽車在2012年至2016年期間使用的冷卻機制部件展開調查。
令人詬病的品控和質量
特斯拉的生產工藝和裝配質量一直受到詬病。
除了因涉嫌隱瞞Model S電池冷卻系統缺陷,面臨美國監管機構調查以外,近期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才剛剛宣布過對Model S觸控螢幕出現的失靈缺陷展開調查,涉及約6.3萬輛汽車。
NHTSA發布的文件顯示,特斯拉Model S觸控螢幕存在失靈隱患,若觸控螢幕出現故障,供暖和空調也將默認為自動模式,電池充電電流的限制或受此影響。此外,觸控螢幕失靈將失去後置攝像頭顯示,能見度降低,極大地增加駕駛的危險係數。
除此之外,特斯拉近期剛剛在美國開始交付的第四款量產車——Model Y也被曝存在大量質量問題,最嚴重的後座竟然沒有連接在底座上。據外媒報導,在特斯拉的車主論壇上,不少Model Y車主反映質量問題,甚至有一些車主拒絕了特斯拉Model Y的交付。
過去幾周,許多Model Y車主都反映了類似的問題,面對質量問題,一些車主選擇了拒絕提車,還有一些車主在提車後使用了特斯拉的7天退車政策。而在這之前,Model Y還被曝出漆面等多處存在著缺陷。
一時之間,特斯拉再度遭遇品控和質量危機。不過,特斯拉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除了最近曝出的質量缺陷,去年特斯拉Model 3開始在中國大批量交付時,幾乎同時間內網絡上就曝出大量關於Model3及特斯拉的品控問題,有問題的Model 3才是正版成為了經典的調侃。除此之外,深圳暴雨時Model 3車內漏雨、滲水又成為了一時的熱搜。
此外,去年神馬專車更是公開向特斯拉發起維權。神馬專車在其聲明中表示,神馬專車2016-2017 年共向特斯拉採購 278 輛車型,成為特斯拉亞太地區最大採購商。這278 輛特斯拉在使用過程中質量問題頻發,超過 20%的車輛陸續出現機電故障,直接影響神馬專車的正常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特斯拉也因為如此的質量和品控「實至名歸」。美國市場研究諮詢公司J.D.Power日前發布了2020年新車質量調查報告。其中在30多個汽車品牌中,特斯拉表現最差,在新車質量排名中墊底。
報告顯示,每100輛特斯拉新車就會出現約250個質量相關的問題。特斯拉汽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製造工藝上,比如油漆缺陷、縫隙過大、零部件異響以及娛樂系統等。
總結
對於剛剛登頂全球車企市值第一的特斯拉來說,其高達2000億美元的市值就是其實力最好的證明。
但是如今頻頻曝出的負面新聞也證明了:誠信和品控問題將是特斯拉發展路上的一大「攔路虎」,此前的「減配門」事件、加上如今的故意隱瞞安全隱患,加上一直飽受詬病的質量,提高產品可靠性已迫在眉睫。只有守住口碑高地,才能創造出更多奇蹟;沒了口碑還會有這麼大的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