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研究表明幸福感強弱與人腦楔前葉大小有關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24日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副教授佐藤彌的研究團隊日前得出研究結果,人類的幸福感和右腦後部內側的「楔前葉」大小有關。

  研究團隊在20日發表在英國科學雜誌《Scientific Reports》的論文中寫道,雖然此前已有研究發現,人類在感知幸福或痛苦時,楔前葉會有所活動,但幸福感與楔前葉大小的關係還是首次被證實。

  該研究團隊對51名10多歲到30多歲的男女利用磁共振進行了楔前葉體積的測定,另外還對他們進行了心理學中對幸福程度的測試。這項測試提出了「被他人表揚時的高興程度」以及「自己的存在意義」等問題,接受測試者用1-7的數字作答,數字越大幸福感越強。

  研究團隊在通過對測試結果和楔前葉體積測量結果的比較後,判定幸福感較強的人大腦楔前葉的體積也更大,而幸福感較弱的人楔前葉的體積則會更小。雖然目前對楔前葉的技能尚沒有明確的解讀,但其體積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佐藤表示:「如果能證實楔前葉的體積變化在治療效果上能夠得以運用,今後或將對憂鬱症等精神、神經類疾病的有效療法的開發起到幫助,在增強幸福項目的開發或是不同國家與民族間的幸福度比較研究中也能有所應用。」

相關焦點

  • PNAS:fMRI證實大腦楔前葉分為4個不同功能區
    據一篇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報告,通過對人腦和猴腦功能解剖的比較研究,發現這兩者之間大腦網絡在進化過程中高度相似。這項研究是由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主持的。
  • 新研究表明,閃電強弱與鹽分有關
    閃電的強弱與其下方物質有關以色列魯賓大學學術中心的科研人員,他們在研究「雷電是如何影響水化學反應」中發現,在鹽水上方釋放閃電,要比淡水或土壤上方釋放閃電更加明亮。一直以來,對於閃電強度的影響,普遍認為應該由雲層中的某些物質因素決定,但這項研究表明,閃電下方的物質對於閃電的亮度也是有影響的。
  • 腦膠質瘤病人靜息態默認模式網絡研究進展
    DMN,發現人腦在清醒、閉眼、無任務時,後扣帶回/楔前葉、額葉中部等腦區在靜息狀態下比在絕大多數任務狀態下有更強的激活,而在執行認知任務時,這種默認狀態會被暫時懸掛,對應腦區呈現負激活狀態。Greicius等首次基於種子點靜息態功能連接分析發現後扣帶回/楔前葉與內側前額葉、雙側角回、左背外側前額葉等多個腦區存在功能連接,進一步證實存在DMN。
  • 研究發現大腦灰質影響疼痛感知
    新研究發現,負責處理內部思維和注意力的大腦區域中灰質較多的人對於疼痛的感覺比其他人來的弱。  大腦包含灰質與白質,其中灰質主要負責信息處理,而白質負責連接大腦各個不同的區域。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特定大腦結構發生細微的變化,特別是控制思維和注意力的區域出現了變化以後,人的疼痛感覺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 日本海下形成一個地幔楔,太平洋板塊造成的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百家號獨家內容在地震的多發時期,作為地震頻繁區域的日本又發布了新的研究成果,日本海下存在強而橫向運動的非均勻性地震能量轉移狀態,根據研究發現,俯衝板塊表現出更高的速度和溝槽平行運行撞擊,太平洋板塊上方的日本海下形成一個大地幔楔。
  • 感知疼痛強度與腦灰質有關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感覺疼痛的強度可能與大腦結構有關。
  • 如何收穫幸福感?看看這些研究!
    他們報告顯示大腦有三個反應區域--左杏仁核,也就是被認為在感情的推進中發揮重要功能的區域;內側前額葉皮質,它被發現是對評價事物正負面有很強作用的區域;海馬旁區域,之前研究表明它能對個人相關位置作出反應。【4】想更幸福?可能你需要短時間的午睡!
  • 研究發現霍比人腦容量只有桔子大小(圖)
    研究人員發現,弗洛裡斯人像柚子大小的顱骨裡的大腦,比一個體積是426立方釐米的桔子還要小,大約是現代人的腦容量的三分之一這種人像柚子大小的顱骨裡的大腦,比一個體積是426立方釐米的桔子還要小,大約是現代人的腦容量的三分之一。  科學家根據《指環王》系列從書裡描寫的微小動物將其命名為「霍比人」,這種人類的身高不超過現代3歲兒童的身高,體重可能只有大約55磅(25公斤)。他們與位於峇里島東部的弗洛裡斯島上的儒象和科莫多巨蜥生活在一起,這座島位於亞洲和澳大利亞之間。
  • 研究稱人生理解受基因變體影響 6個基因變體與幸福感有關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0月3日報導稱,研究人員首次確定,人類基因的一些特定位置可以解釋為何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不同。這是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邁克·巴特爾斯和博士研究生巴爾特·巴塞爾曼斯針對逾22萬人所做研究的結果。
  • 如何使用微信朋友圈,跟你的幸福感有關
    與這種「自我理想化視角」相匹配的是,社交平臺上的自我表達往往也被理想化和誇張化:鏡頭前精緻美顏,鏡頭後可能褲衩拖鞋;鏡頭前乾淨整潔,鏡頭後可能沒處下腳。人們的生活很多時候並不像他們精心策劃的帖子那般光彩奪目,每個人都在把「理想的內容」呈現給別人。
  • 研究人員揭示個體腦網絡差異的基因和環境影響
    腦科學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解釋這些個體差異的來源,這些知識對於理解和幹預個體行為至關重要。總體上,個體差異來源於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影響,但遺傳和環境各自對腦的功能如何產生以及具體多大影響是一項科學難題。
  • IQ越高的人,幸福感越強嗎?
    至於共同智能存在於人腦哪個部位,或以何種形式存在,我們並不瞭然。但不論從何而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都切實存在。憑藉這一因素,我們能預測一個人一生的境況——收入的高低、工作表現的優劣,以及最讓人脊背發涼的一點——是否短命。02 高智商可以延年益壽?
  • 美研究發現「島葉」是與菸癮有關的大腦區域
    美研究發現「島葉」是與菸癮有關的大腦區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9日 10:29 來源:新華網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大腦中一個名為島葉的區域受損後,菸民的菸癮就會消失。
  • Nature:研究繪製出人腦前額葉發育的單細胞圖譜
    ,並對其中關鍵的細胞類型進行了系統功能研究,為繪製完整的人腦細胞圖譜奠定重要基礎。相關研究成果以Single-cell RNA-Seq surveys a developmental landscape of the human prefrontal cortex為題發表在《自然》上。前額葉皮層參與人腦的高級智力活動,是人類思想的重要物質基礎。
  • 大腦享樂中心(一)| 來自人腦的實驗證據
    因此,對於享樂的研究,科學家一方面在人腦內尋找享樂相關位點,另一方面在實驗動物腦內做損毀和激活的因果性實驗。這些腦區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位於大腦皮層,包括眶額葉(OFC)、島葉(insula)和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貴州投湖司機反思錄:「天生犯罪人」的大腦結構和心理學研究
    大量的證據[3]表明,ASPD的發生和大腦結構的異常有關,比如在早前一些研究中,發現前額葉減少[4],除了神經生物基礎,大量酗酒和吸毒成癮也會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包括雙側楔前葉,右額前回,中回都出現了增大[7]。
  • 復旦最新研究來了
    復旦最新研究來了,轉給菸酒上癮的親友看!「吸菸有害健康」、「小酒怡情、大酒傷身」、「一醉解千愁」,此類俗語在現代社會早已耳熟能詳。然而,香菸與酒精究竟如何影響人的大腦和健康?近日,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教授領銜來自英國華威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揭示了吸菸與飲酒具有不同的神經環路機制,並對人腦作用呈相反的異常模式。
  • 日本邁出「捕夢」第一步 研發新技術解讀人腦
    神谷因此這樣評價自身的研究成果:「他們(格蘭特)成功地從一組候選圖片中選出了一幅,而候選圖片是經過預先分析的。而我們的系統能夠從雜亂無章中創造一幅圖片。」  fMRI技術立奇功  人腦堪稱最複雜的構造,多年來為解讀它的運作機理,人們想盡了各種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