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力矩·理解力 輕客智慧單車技術解讀

2021-01-09 網易手機

坦白的講,當我第一次騎上輕客自行車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如果小學的時候我有一臺這樣的車子,那我再也不會在每天放學後的飆車比賽中被土豪同學的山地車幹掉了。  

雖然現在家家戶戶都買車,感覺買輛車時間很體面的事情。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城市的擁堵和無法治理的空氣汙染。作為一名自行車愛好者,我一直認為自行車才是最好的出行工具,綠色環保。在歐美國家,自行車的普及率十分高,反而汽車的持有量倒是有所減少。在荷蘭,隨處可見的是我國的「28大侃」。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各種智能設備應運而生,這裡且不說那些智能穿戴,在環保的大前提下,結合了物聯網的發展還有「網際網路+」的契機,輕客自行車走到了我們的眼前。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自行車真是個好東西。這個可能已經被我們拋棄了好多年的東西,在這種巨大型城市中,真是極其方便的存在。

如果你住在地鐵旁邊,那麼如果有個自行車,你每天就能節省10分鐘的步行時間,如果你住在公司旁邊,那麼自行車能夠代替地鐵或者打車,讓你更加輕鬆舒適的上班,當然還能夠省錢,而且不像汽車一樣害怕堵車。當然,傳統的自行車似乎並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人們的需求,於是Pedelec這種產品出現了,在日本叫助力型車,而輕客管他叫智慧單車。

讀者可能會問,這是什麼?簡單來說Pedelec不僅僅有自行車的外觀,還有電動車的動力輔助,能夠通過內製的傳感器讀懂所在的路況,不管你在什麼路段,能夠自動提供上坡的自動力,同時又自行車的外觀和架構,所以它不會像電動自行車那麼笨重。外觀時尚大氣,非常適合城市生活。

所以傳感器是不是給力就成為了核心問題。輕客電動車沒有使用諸如山葉等大廠的技術,因為使用大廠技術會讓車子的成本提高非常多。山葉的助力車通常要1.5萬以上。輕客使用自己獨立研發的技術,結合了汽車科技,開發出了一套自己的智慧動力系統。這項技術耗時一年半,核心技術就是雙邊立體傳感器。  

聽名字肯定是一頭霧水,結合實際情況來說就會十分好理解。騎行在起步時立體傳感器可以輸出一個比較大的動力,幫助起步,會通過3種傳感器的算法判斷狀態,保證在巡航時的必要動力,這時候是比較溫和的輸出,有一種騎行愉悅的感覺。上坡時會感知到人的踏板受力變大,會突然及時的補充動力,讓你如履平地,速度不會掉下來。這套系統是以雙邊立體傳感器為核心,力矩、踏平、速度三重傳感器共同工作,精確感知騎行費力程度,自動識別車輛狀況。  

這裡面涉及到了一個力矩傳感器真偽的問題。輕客對於力矩傳感器有三個標準,精度、實時、線性。真力矩傳感器比較敏感,能夠檢測到細微變化,精度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偽力矩傳感器往往不夠精確,存在一些很大誤差,但是也貼上了這個標籤。實時控制在一個周期,一般在5毫秒左右,可以感知力的變化,從而輸出動力。但是偽力矩因為機械反應的時間比較長,騎行的時候會有明顯的遲滯感,會影響騎行體驗。線性,真力矩對於探測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是線性的輸出。偽力矩只有幾個檔位的階梯性的大小,跟汽車也有相關性,看一些汽車評測網站,買車會聽到這個汽車的動力比較線性,沒有階梯感。

講完了核心技術,輕客智慧單車的給力之處我們已經很明朗了,然而還不僅僅是這些。輕客智慧單車採用了和特斯拉同款的動力電池,並開發了對應的電池管理系統,續航能夠達到50-70公裡,而且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充滿。  

智慧單車,在日本和歐洲都是很流行的,博世的銷售總監預計在2020年智慧單車的銷量將達到一千萬輛,在歐洲每賣出3輛自行車中就有一輛是智慧單車。但是為什麼在我國就看不到這種智慧單車呢?前面提到過智慧單車的核心技術在大廠手裡面,一臺車子要賣到1.5萬甚至更貴,我相信很少有人會買一臺這樣的車子上班、買菜。而擁有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輕客,使用雙邊立體傳感器,為我們帶來了更加便宜實惠的智慧單車。這是一款真正能夠改變我們生活和交通的產品,環保的主題一直是全社會都在倡導的,智慧單車恰恰完美的符合了這個主題,這對於輕客來說,是絕對有利的。

本文來源:機鋒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使用原理的全面解讀—小強單車
    用戶通過手機APP可以查看附近的共享單車,並進行預約,然後通過地圖引導找到單車,並通過掃二維碼遠程開鎖進行騎車,其實很多用戶好奇為什麼共享單車只需要通過手機端掃一掃就可以開鎖騎走呢。  共享單車使用app開可以完成付費和行駛線路記錄,其實是通過車身鎖內集成了嵌入式晶片,GPS 模塊和 SIM 卡,隨時監控自行車在路上的具體位置,這裡就給大家解讀共享單車背後的使用原理。
  • 「共享單車」註定是智慧出行的一部分
    以摩拜單車為例,摩拜單車是經過專門的研發設計而成,如防爆車胎、軸傳動等,這樣車的主體部分不易損壞,降低了維護成本(不用打氣、不用怕掉鏈子等),同時摩拜單車是無樁借還車模式,這樣使用車和還車更便捷,也降低了停車區部分的成本。
  • 井幫智慧管理平臺,賦能共享單車智能化管理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城市管理部門也在尋求更智能化的共享單車管理系統,上海迅久智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敏銳地嗅到了市場的巨大需求,先人一步開發出了井幫共享單車智慧管理平臺,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專業的共享單車管理方案。
  • 共享單車智慧調度 大數據運營破「潮汐」現象
    活動現場,通過實地演練,城管執法部門快速反應,針對共享單車早晚「潮汐」現象,聯合哈囉出行智慧運營管理,通過哈囉大腦大數據平臺科學調度、高效協同,有效解決重要堵點早晚高峰區域擁堵亂象,最大化滿足民眾高峰期交通出行需求。
  • 揭秘摩拜單車背後的物聯網技術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全新的共享經濟模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現在幾乎是隨處可見的就是摩拜和ofo單車。她們作為低碳環保的綠色出行方式,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相信很多人一定對共享單車的工作原理非常感興趣,還有她背後所代表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 看看商用輕客這些年是如何修煉升級的
    回顧新能源輕客的整個發展歷程,也是對整修新能源領域的一次梳理。 新能源輕客的「春天」 2014年是商業車遭遇寒流的一年,多個細分市場呈明顯下滑趨勢,僅僅有輕客、大型客車、微型貨車在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新能源輕客在國家政策(如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落實)推動下逆流而上,成為少數能夠保持穩定增長的商用車細分市場。
  • 劉豐解惑 | 智慧解讀「前世催眠」
    【關於「 前世催眠」的智慧解讀】 問:如何用高維智慧解讀「催眠療愈」中看到的所謂「前世信息」?在我們真正理解了這套理論體系以後,我們的修煉就不再需要依賴催眠了,或者說不需要依賴弄明白不同前世之間的關係。 因為,我們知道你只要能到第四維,你就能看到投影源裡的關係,你只需要在投影源裡去轉化,一切都可以轉化。
  • 廣告用語當力避「歧義」解讀
    廣告用語當力避「歧義」解讀   從今年6月開始,為在重慶推介利川旅遊資源,利川市旅遊局在重慶做了廣告詞為「我靠重慶,涼城利川
  • 一文讀懂共享單車的核心技術原理
    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被輸往了世界上很多城市。 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被輸往了世界上很多城市。在我看來,雖然共享單車的實現並不複雜,其實質是一個典型的「物聯網+網際網路」應用。應用的一邊是車(物)、另一邊是用戶(人),通過雲端的控制來向用戶提供單車租賃服務。
  • 聲學分享客--接觸力對手傳振動測量精度的影響》
    由北京聲學學會和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噪聲與振動控制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十期《聲學分享客--噪聲與振動控制篇》將於8月12日上午10:00~11:
  • 共享單車驚現閒魚、轉轉等二手平臺:40元叫賣
    近日,有微博網友爆料稱,多個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上出現共享單車,叫價在40元至100元不等。一名來自上海的ofo小黃車的售賣者告訴記者,他可以召集人手,「搞100輛車只需要一天」,另外,此人還教授共享單車開鎖技術,每個品牌要價1000元(4月14日《新京報》)。
  • 我被這詞環繞:共享單車
    李澤堃 ofo品牌營銷總監去年我騎了三百多次共享單車。1. 如何理解「共享單車」?你什麼時候開始對它有了清晰的認識?其實我們統計過,平臺上每天大約3200多萬訂單產生。所以共享單車可能已經給人們創造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另外,很多國外的一些創業公司開始複製共享單車這個模式,這應該算是中國模式走向海外的一個成功案例。
  • 10年前就出現的共享單車,為啥在中國火了?共享單車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摩拜單車,已屬於第四代共享單車的範疇,其最初形式在2005年的匈牙利出現。共享單車的升級演變,還表現了明顯的技術升級特徵。除了第一代單車採用普通的家用單車外,其後每一代單車都是定製開發的車輛。
  • 智能共享單車的科技密碼
    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裡的痛點!看到低碳、環保、綠色這些關鍵詞,政府、市民都發自內心地支持,堅決支持!小物件大智慧,簡約但不簡單!一切來得太突然!不到一年,智能共享單車就獲得了「新四大發明」之一的美譽。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想低調都不行!原來只在校園遊蕩的共享單車,一下子出現在城市、城鎮的每個角落,橙色、黃色、綠色、藍色,滿大街都是!
  • 共享單車競爭發展對策及建議
    周鮮子對共享單車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提供了問題的防止辦法,並提出了共享單車新增功能的構想,包括增加「暫時離開模式」、增加騎行指引功能和建立和完善用戶信用系統。  劉亞楠對共享單車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完善共享單車發展的四個建議:強化與當地政府合作,尋求財政補助;加大處罰力度,構築契約精神;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單車的便利性;輕資產運營,尋找更多盈利點。
  • 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有何新「基」遇?
    ●陸永泉智慧交通有利於實現新動能轉換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首先對「智慧交通」一詞作了解讀。他認為,智慧交通是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的新興業態,是提升綜合交通質量效率的重要手段,智慧交通建設是新基建的重點領域。
  • 政策解讀: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公式的背後是什麼?
    政策解讀: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公式的背後是什麼? 2020-06-2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智慧城市中5G+AI正處融合初期 數據、算力只是基本功
    這些新興技術盤活垂直行業生態,逐步成長為支撐城市發展的毛細血管。技術的發展如何賦能智慧城市發展?仍需要進行哪些突破?   專家對話關鍵詞:5G+AI;智慧城市軟體應用。   南都:您曾提到5G是基於人工智慧打造的最新移動通信系統,智慧城市是5G+AI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對此如何理解?
  • 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下一步該如何布局?
    以哈囉出行為例,哈囉開發了智慧系統「哈囉大腦」,通過算法和大數據來做共享單車和電單車的智能規劃、智能調度、智能派單,並推出藍牙道釘、電子圍欄、智慧公共助力車等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