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永加 陳南山
共和盛世,舉國上下樂享昇平,全民「養生」蔚然成風。健身器械琳琅滿目,保健食品品種繁多。說和諧,講營養,勤鍛鍊,愛衛生已成民間時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企求增長自我身體的健康和長壽。然而在自然界裡制約著人體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可忽視的是「地質地球化學環境」,它將直接影響著區域性人群的人體健康長壽與否。遠在三國魏晉時期,有位名士叫嵇康,他就著寫了一篇《養生論》。文中有這樣二句名言,曰「頸處險而癭,齒處晉而黃」。釋其義,是說;住在高遠山區的人群項頸多患「大脖根」病;住在山西省的人群牙齒會發黃。近代科學證明 因高遠山區飲用的水源中缺乏「碘元素碘」而導致人群中受「甲亢」和「克汀」病的肆虐。山西省部分地區因飲用水源中含「氟元素」太高而誘發居民裡「氟斑牙」和「氟骨症」的發生。早在近二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觀察到人體與地質地球化學環境的內在聯繫,而且還作為「養生」課題做了如此精闢的闡述。
眾所周知,地球化學中的眾多化學元素,有的對人體是有害的,有的對人體是有益的,然而所有有益於人體的化學元素對人體的作用都是雙刃劍,少了會致病,多了同樣會致病。這裡我們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大自然給人類養生的秘訣就是一個「度」字。
近代科學發現人體中需要含有60多種化學元素,其中:氧、碳,氫、氮、鈣,磷、鉀、硫、鈉、氯、鎂等11種元素佔人體重量組成的99.9%,學術界稱它為「宏量」元素。其餘不到0.1%的是由矽、鐵、氟、鋅、碘、銅、釩、錳、鎳、硒、鉻、錫、鉬等為人體必需的14種元素組成,學術界稱它為「微量」元素。人體中還有30多種極其微量甚至只能在化驗中以「痕量」顯示的元素,這些元素中,有些是人體特殊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也有一些是人體可有可無的,此外另有一些對人體是有毒的,諸如:鉛、鎘、汞、六價鉻、砷等元素。
當以上這些元素均以人體所需的「度」存在於人體時,人體就健康。但在人體的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生理活動過程中,由於受到地球化學環境制約和人為飲食習慣的影響,而對某一種元素的攝入量過多或過少時,它就會在人體上顯示出某些不適甚至於不同程度的病態來。
當前人們非常關心「鈉」這個宏量元素對人體影響。鈉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廣泛,多以「氧化鈉」存在於各類巖石中,而人體所需的鈉是「氯化鈉」,即「食鹽」。柴、米、油、鹽是人們日常缺一不可的四大生活物質。有人愛吃鹹(稱口味重),有人愛吃淡(稱口味輕),這裡可有學問了,我們且不可輕視它。因為鈉元素是人體代謝所必需的礦物質營養素,起著維持細胞酸鹼度的平衡,並且維持神經、肌肉、心臟、腎臟以及各種人體生理功能的正常運動。鈉攝入人體後又會通過尿、糞、汗液、淚水、鼻涕等向體外代謝,而主要的是通過汗液排洩。如果人體鈉的攝入量高於排洩量超過人體所需的「度」時,它會打破體內的代謝平衡,阻礙其他營養的吸收,出現周身浮腫,引患高血壓,誘發心腦血管病發生,嚴重危害著人的生命。但當鈉攝入量少於排洩量而不能滿足人體鈉的所需的那個「度」時,又會罹患「鈉缺乏症」,其症狀表現為身體倦怠乏力,神情淡漠木僵,還會出現噁心、視力模糊、心率加速、血壓降低、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起立昏倒,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腎功能和心功能衰竭,同樣會危害人的生命。眼下時尚「清淡」,然而清淡還得有個「度」,當前有人把「戒葷禁鹽」作為長壽之道,這就顯得不那麼科學了。國際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需要6克左右,也就是說成人每天鹽的攝入量再清淡也不能少於瓷瓢1平匙。大家都知道,一般體力勞動的人出汗多,鈉通過汗腺向體外排洩量就多了,人們付出的勞動強度大,相對多吃一些鹽亦在情理之中。夏天,人愛出汗,如果得不到鈉的及時補充,人就會中暑。」我國的西部地區因日照強,所以那裡的人群特別愛吃鹹,這是氣候因素所決定的。從人們日常生活習慣看,吃辣與不吃辣和口味或重或輕有關,辣能刺激人體汗腺的分泌,可促進人體對鈉元素的新陳代謝。大家都知道,四川人愛吃火鍋,鹹得簡直不能再鹹,然而辣得簡直不能再辣,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食鹽對人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它作為人體「補碘的載體」,則「加碘食鹽」被國家強制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碘是人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國際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成人攝入量為150—300微克。我們莫看其微,一當人體患上「碘缺乏症」,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就大了。它可誘發人體「甲亢症」和「克汀病」的發生。甲亢症狀:頸粗、突眼、怕熱、多汗、腹瀉、易餓、心悸、消瘦、肌無力、手震顫、婦女月經紊亂,還會焦躁易怒,從而常常會引發家庭、鄰裡、社會的不和諧。嚴重的還會導致精神、心血管、肌肉骨骼、生殖系統等諸多方面的疾病,因此危及人體健康和壽命。
克汀病指的是人體由於碘缺乏導致智商低下和白痴病的發生。碘是智力元素,人的聰明離不開碘。區域性缺碘。會引發克汀病地方性蔓延,導致該地區人群中較多的聾、啞、呆、傻,甚至會出現「白痴家庭」和「白痴村」。據有關報導稱:孕婦罹患碘缺乏症,會導致死胎、流產、早產,特別缺碘對「胚胎「的傷害更大,往往會養出畸形、聾、啞和傻嬰來。
重度碘缺乏的兒童,智力損傷嚴重,這種兒童自己不能照顧自己,衣食住行都要人料理,成了白痴,不但終生拖累了父母、兄弟,還需社會照顧。
輕度碘缺乏的兒童,智力損傷較輕。這種兒童在上小學前尚認為是「正常的兒童」,一進小學後,逐漸表現出智商方面存在問題,學習成績跟不上,醫學上將因碘缺乏導致上述病症的稱之為臨床「亞克汀病」。
碘的地球化學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它主要分布在海洋,沿海低洼區積碘較多,內陸山區積碘少。從總體來講,它隨著地勢海拔高度增高,碘的分布隨著減少,為之碘在區域分布上會因海拔高差的不同分別出現:高碘區,適碘區和缺碘區。
據有關報導稱:碘缺乏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廣,估計受碘乏病威脅人群多達16億,約118個國家都有分布,特別是我們中國除上海市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有7億多的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區,我國是世界上「碘乏」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缺碘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它影響著下一代的腦發育而事關民族素質和社會進步。我國自1994年開始推行加碘食鹽,並作為「國策」在全國強制執行。這是富國強民振興民族的重大決策,自推行碘鹽的幾十年來,對我國一些碘乏地區抑制碘乏病收到非常明顯的效果。碘在人體中的作用是處在攝入─排洩、排洩─攝入的循環活動中,所以國家對推行碘鹽決非權宜之計,而是要恆久的持續下去。
碘在人體中也和其他元素一樣有著一個「度」,一當人體碘的攝入量超過所需「度」時,同樣也會誘發「甲亢」和「克汀病」。
近年在我們浙江某些縣、市,由於出現患「甲狀腺節結和甲狀腺癌」病例上升,一些學者著文認為這與碘鹽過量有關。浙江省政協寧波、溫州、杭州、舟山的委員提案,要求沿海居民應有食鹽無碘鹽的選擇權。但我省另一些學者則持反對觀點,他們說:對甲狀腺節結和甲狀腺癌發病機理迄今尚不清楚,目前醫療對甲狀腺癌採取補碘幹預可使甲狀腺癌向低惡性轉化,因此他們認為,甲狀腺癌與食鹽加碘存在某種聯繫的推理依據不充分。
這畢竟是事關「國策」。對此我們浙江比較慎重,省衛生廳尊照省政協有關委員的提案專門組織有關單位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同時根據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的統一部署,鎖定在杭州、象山、溫州鹿城、樂清等19個縣(市區)開展居民碘營養狀況調查,調查後將制定和頒布「浙江省科學補碘實施方案」。
浙江省疾控中心已經用兩年時間對11個市的22個縣(區)共22988人進行人體內環境的「尿碘」檢測調查。調查顯示,我省人群尿碘水平為160.742微克/升,處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尿碘範圍100~199微克/之間。充分表明,推行食用碘鹽後,我們浙江人群碘營養總體上處於適宜水平。以地區而言溫州市人群尿碘水平最高,是202.86微克/升。嘉興、台州次之。杭州、湖州較低。舟山市人群尿碘水平最低,只有112.63微克/升,處於缺碘邊緣,這是舟山人群多吃非加碘食鹽的緣因。寧波市對1208名長期食用無碘食鹽居民進行尿碘檢測,發現他們的碘營養和舟山一樣處於不足狀態,有人認為沿海居民多吃海鮮就會不缺碘的說法是不對的。調查還發現,甲狀腺節結髮病率有隨著尿碘水平的減少而逐漸增加,全省尿碘水平最低的是舟山,但舟山的甲狀節結髮病率在全省最高。調查事實得出的結論是:我省某些市縣所出現患甲狀腺節結和甲狀腺癌病例的上升與碘鹽的推行沒有直接聯繫。為此,有關專家認為,對於我們浙江絕大多數居民來說,食用碘鹽是安全和必要的。
武義的「碘環境」如何,是屬富碘,或適碘,還是缺碘,就要按照調查的科學數據說話。一,必須通過「外環境」調查,對全境地表水特別是飲用水源的「水碘」調查;二,必須通過「內環境」調查,則對人群的尿液的「尿碘」檢測。根據水碘和尿碘的含量多寡就可以得出碘環境的結論。可是我縣和全國大多地區一樣很少做過水碘和尿碘的調查和檢測,缺乏了這方面的數據論證。1987年,在縣科委主持下,縣地質礦山部門曾對塔山溫泉和百花山飲用礦泉採樣作水樣全分析,其中有化驗「碘」的選項。化驗結果,不見有碘的顯示。2006年,筆者又對清溪湖「低溫礦泉」送樣全分析,檢出水碘含量為小於10微克/升,顯然過低了。以上3個樣品都採自非氧化環境中,大家知道,碘是非常容易揮發和流失的化學元素,地處錢塘和甌江分水嶺的氧化環境中的武義地表碘的環境如何?就可想而知了。武義為盆地結構,盆內為低洼地區,盆邊為高遠山區,碘的化學環境肯定會有差異的。從歷史角度看,在未推行加碘食鹽前,我們武義「甲亢」病患者隨處可見,因患克汀病而導致人群中出現白痴、半白痴幾乎每個大小村莊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聾啞、半聾啞和智商低下的人就更多了,「白痴家庭」也常有所見,而且山區尤為嚴重一些,這不能說與我們武義環境缺碘無關吧。我們武義人對富含碘的海產品有著不常吃和不愛吃的習慣,因此武義人群的補碘還得完全依靠加碘食鹽。食用碘鹽對於我們武義人群來說是非常安全非常必要的。大家都看到自從碘鹽推行以後,近年出生的兒童既健康、又聰明、更漂亮,這是有目共睹不爭的事實,我們已經得益於碘鹽推行的「國策」了。補碘對於孕婦來說特別重要,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孕婦人群的尿碘不足標準為不小於150微克/升,而浙江孕婦尿碘水平只有138微克/升,顯然低了許多。為了未來的寶寶健康、聰明、漂亮,敬請孕婦們把「科學補碘」作為一件人生基本投資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