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自主研發設備 發動機「洗澡」效率翻番

2020-09-18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陸衛中、何春琳 報導:清洗飛機發動機是航空公司提升飛機燃油效率、實現節能減排、降低運行成本的重要措施,為了提升給發動機「洗澡」的保障能力,目前春秋航空已經自主研發了新型發動機水洗設備,較之原先從市場上採購的供應商產品,可以將「洗澡」效率翻一番。

春秋航空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水洗設備(春秋航空供圖)

春秋航空原先主要使用外部採購的供應商產品用於發動機清洗,近幾年,其引入了空客的新一代A320NEO機型,該機型配備了新型號的LEAP-1A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一方面在性能上有了進步,另一方面對保障水平的要求也在提升,其高壓壓氣機葉片對汙染物更敏感,因此對水洗的頻率和要求更高。

而春秋航空原有的發動機水洗設備使用複雜,使用時需要連接氮氣瓶、並準備備用氮氣;因為沒有過濾系統,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純淨水,並予以加熱;儲水容量有限,單次維護無法滿足水洗2臺以上發動機的需求;由於傳統噴頭水流呈股狀,水洗效果也受到一定限制。這些問題隨著新發動機的使用而凸顯了出來。

為改善舊設備的缺點,春秋航空研發人員著手自主研發了新型發動機水洗設備,新設備自帶水過濾系統、加熱加壓系統、智能噴水量控制系統,還開發了專用的水洗噴頭,保證水流能有效進入發動機內涵道與壓氣機表面、從而通過充分接觸以提高水洗效果;新的噴頭設計還可以與進氣道輪廓貼合、並安全固定,避免維修人員手持接近運轉中的發動機,為安全生產添了保證。這一設備可以同時為4臺發動機開展清洗維護,更讓清洗的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目前,這一設備已經在春秋航空投入使用,為春秋的節能減排、減少企業燃油成本、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新的支持。

據悉,除了提升發動機清洗保障能力,春秋近年來還與51家各地機場籤訂橋載電源協議,讓飛機在停機位上減少輔助動力裝置(APU)使用,實現節油。春秋航空也在機場地面車輛的配置上,淘汰高排放老舊車輛、採購新能源車輛,從地面到天空,全維度打好「藍天保衛戰」。

相關焦點

  • 春秋航空自主研發清洗髮動機設備投用
    春秋航空新引進的A320neo機型上安裝了新型號發動機LEAP-1A,其高壓壓氣機葉片對汙染物更敏感,發動機效率隨著運行使用,下降更快,油耗更高,因此對水洗的頻率和要求更高。春秋航空原有的發動機水洗設備使用複雜,需要使用氮氣、加溫的純淨水,每次發動機清洗時間長且效率低,由於傳統噴頭水流呈股狀
  • 中國自主研發生物航煤首次跨洋飛行圓滿成功
    這標誌著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1號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業載客飛行取得圓滿成功。這是繼2013 年技術驗證試飛、2015年國內商業航班首次應用飛行之後的又一創舉,表明我國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更加成熟,是中國石化攜手民航業落實中央「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成果,對我國生物質能源研發應用和綠色航空具有重要意義。
  • 航空發動機龍頭航發動力
    從產業鏈所處位置看,公司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業務產業鏈涵蓋研製、生產、試驗、銷售、維修保障五大環節;外貿出口轉包業務當前處於產業鏈中遊,以生產製造為主,參與部分國際新型民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試製,並逐步拓展業務鏈條,廣泛參與新產品研發及維修保障。公司核心資產主要由四部分構成:母體西航集團航發相關資產、黎明公司、南方公司、黎陽動力。
  • 春秋航空的體系和三大航經營模式的差異
    ,說明春秋航空的該項數據與三大航差異越小,即運營模式差異越小。春秋航空的銷售費用佔比為3.02%,三大航的均值μ為8.35%,標準差σ為0.11%,偏離度Y為-49.38。春秋航空的成本控制明顯優於三大航。
  • 中國檢測行業自主研發高精尖設備成新寵
    近年來,我國檢測設備行業突飛猛進,技術應用日臻成熟,自主研發的定製化檢測設備異軍突起,相關高精尖設備成為軍工和民用製造行業關注對象。作為國內知名的非標定製設備供應商,北京領邦儀器技術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將各種尖端技術巧妙地應用到檢測設備中,不斷為我國檢測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 中國自主研發生物航煤即將量產,「地溝油」搖身一變成香餑餑
    不僅如此,這樣的生物航煤即將量產,進入產業化、商業化應用階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天上飛的飛機都使用生物航煤做燃料,所有的餐飲廢油都得到妥善處置,再也沒有地溝油流向餐桌,所有人都感嘆一句:空氣真好!早在2015年,生物航煤在我國國內商業航班上就應用過,2017年還在跨洋商業載客飛行中成功使用。
  • 聊城服務好的發動機清洗設備定製廠家
    聊城服務好的發動機清洗設備定製廠家,    公司專注於工業清洗設備的研發製造和市場拓展,在分銷和拓展過程中,不斷的幫助客戶解決工業生產中的清潔難題,公司以工業級的質量、優惠的價格和良好的服務為各行業解決了大量的清洗清潔問題,並將誠信、高質高效的理念貫徹到所有的合作之中。這是一套完整的飛機清洗和渦輪發動機清洗系統。
  • 大連遠東自主研發出代替電鍍超厚PVD鍍膜設備
    慧聰表面處理網:我們採用自主研發的155mm雙磁場過濾陰極弧真空鍍膜技術,經過多年的共同研發,成功研製出適用於機械零部件及發動機渦輪葉片等要求塗層超厚、硬度高、耐磨性好和屏蔽熱量等特點的專用設備和成熟工藝。
  • 把異質結電池量產效率推上25%!捷佳偉創異質結關鍵設備板式PECVD...
    近日,繼引領高效和超高效HJT的TCO設備——新型自主RPD系列之後,捷佳偉創人歷時一年精心打磨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又一重磅異質結關鍵工藝設備板式PECVD5500迎來了整備交付客戶的日子,給生機蓬勃的光伏行業又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 嫌棄國產發動機,用進口發動機又被噴,自主品牌該怎麼做?
    本以為這些自主品牌換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後能獲得高銷量,沒想到搭載國產發動機後受到了更多的質疑,很多消費者都以國產發動機起步較晚,技術不夠成熟,直接拒絕購買國產發動機車型。換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後反而會被消費者認為這款發動機的質量不佳,穩定性不強,國產品牌到底要怎麼辦呢?用哪種發動機才不會被罵呢?
  • 自主研髮結碩果 中國上市公司平均研發費達1.47億
    如今濰柴動力是行業內最早完成全系列國六發動機開發、認證,並滿足小批量投放條件,多款發動機獲得歐盟歐Ⅵd認證。而堅持自主研發是濰柴動力的「動力之源」。2016-2018年濰柴動力分別投入研發33.60億元、56.47億元、64.94億元,兩年增長93.27%,將近翻番,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4064人、6107人、6780人,兩年增加2716人,研發人數佔到同期公司總人數的7.55%、8.45%、9.10%。
  • 國產大飛機發動機立項,不亞於晶片的自主可控項目,已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今日重要性:✨據中國經營報消息,C919的國產發動機已經立項多時,目前正在緊張研發、試驗過程中。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透露,在C919的專項認證中,已經對發動機的國產研發問題進行了安排,其型號為長江-1000,由中國商用發動機公司進行研發,目前已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但鑑於民用飛機發動機要求更高,因此預計研發還需要較長周期。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原標題:   航空發動機何時能夠實現「中國造」?近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 多種技術設備自主研發 開採可燃冰有望再提速
    多種技術設備自主研發,產業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開採可燃冰 有望再提速(解碼)核心閱讀日前,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圓滿成功。經過前期的理論研究和實驗,這次試採創新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使用了多種自主研發的技術設備,有效提高了產氣規模、開採效率。
  • 新航繼澳航後停飛A380 同因發動機出現油漬
    澳大利亞航空公司QF32航班本月4日從新加坡樟宜機場起飛後不久,一臺發動機出現故障。飛機緊急返航,安全降落,無人受傷。這架A380客機配備4臺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T900型發動機。  澳航4日宣布停飛全部6架A380客機。工程人員隨後檢查發現,3架該型客機發動機出現漏油。澳航8日決定,6架A380再停飛72小時。  發動機設計存缺陷?
  • 漢產光纖雷射切割機讓效率提升5倍 武漢製造企業自主研發「尖板眼...
    本屆機博會由武漢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聯合主辦,以「科技創新、引領工業」為主題,武漢機電製造企業悉數亮相,供應「鏈」上齊發力,帶來自主研發創新的展品及技術,為中下遊製造企業帶來前沿的解決方案。■ 漢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批量應用到航空航天、汽車、發電裝備等製造領域高性能數控工具機,製造「大國重器」不可或缺的利器。
  • 澳航大批更換 空客A380發動機
    英國媒體15日報導,澳洲航空公司已經把旗下多架空中巴士A380客機可能需要更換的T900型發動機數量從3臺上調至14臺。按照澳大利亞當地媒體的說法,加上新加坡航空公司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可能需要更換的發動機數量,這3家航空運營商可能總共需要再更換29臺這款發動機。
  • 安謀中國「周易」Z2 AIPU正式發布 性能翻倍、效率翻番
    原標題:安謀中國「周易」Z2 AIPU正式發布,性能翻倍、效率翻番   10月13日消息,安謀科技(中國)有限
  • 航亞使命,為中國做最好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專訪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奇
    這是航亞的起點,也是我從一開始就背負的壓力。在公司起步的有一個階段,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對於飛機發動機來說,一個核心零部件的沉沒,付出的成本不僅僅是這個零部件本身,而是飛機整體甚至是更沉重的代價!現實遠比理想嚴苛,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作為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專業化企業,航亞科技必須花大力氣抓好質量文化和管理文化,強化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抓好體系和流程管控。
  • 航空發動機多難?中科院1噸推力發動機,2億經費,10多年努力!
    大推力發動機難搞,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人就想,是不是小推力發動機就很好搞,這個聽起來很有道理,事實上,除了微型航模發動機,推力在500-1000公斤的航空發動機也真的難搞,這倒不是假話,最近陝西某企業宣布,交付了國內首架推力1000公斤的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究竟有多難?中科院熱工所出手,研發時間超過10年,樣機試驗2年時間,工廠試製10個月,耗資超過2億!